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有利于激发小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需要以小学数学教材设计特点为依据,通过过程的实施,实现对学生互动交流能力培养,有效地提升学生交际与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
强调学生个体发展与合作精神,倡导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新课程的实施使课堂教学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通过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组织,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方法的形成,有利于课堂中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和学习气氛。所以,培养学生竞争、创新和合作能力的关键之一,就是小组合作学习。
一、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低效甚至无效的原因分析
1、教师缺乏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技能
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合作学习,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在合作学习前,教师必须对合作学习进行精心设计,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分组策略、到任务选择等都要进行全面设计,以保证合作学习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以上各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合作学习低效或无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教学过程的监控,恰当选择合作学习的时机,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间,否则合作学习的实效也会受影响。在合作学习后,教师应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有效评价,然而在评价中教师往往注重对整个小组的评价而忽视对小组各成员活动的评价,这不利于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
2、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及合作技能
在长期应试教育影响下,在学生心目中“竞争”的概念比合作的概念深刻,学生的合作意识没有被激发出来。在合作学习之前,学生没有接受过适当的培训,不具备与人合作的技能。例如不知道如何分工解决问题、不能有效利用时间完成任务、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如何有效地与别人沟通、如何解决冲突等,以至于合作学习受阻,无法继续进行。
二、对小组合作学习素材的选用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内容形式是多样化的,并不是所有的题型都适合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实践,在备课时仔细研究教材所要表现出来的新理念,集中一些具有多种解题思路、明显规律、适合学生相互考评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内容。比如:(1)学习简算时,197+99等于多少时,让学生们分成4人一组来进行多种简便算法的讨论,有的小组用197+100-1、有的小组用200+99-3、还有的小组用200+100-4,这样就使每个学生都参与了简算学习的讨论,不仅知道了计算方法的多样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还激发了大脑的运转和思考,活跃了思维。(2)在找规律的题型上,第一堆有3根木材、第二堆有6根木材、第三堆有9根木材,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就会发现一些规律,积极主动的运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出第四堆有几根木材。(3)在设计奇数和偶数的练习时,这种内容一般难度较小,很适合学生们相互出题。让每个小组的成员轮流当小老师,找出20至30之间的奇数和偶数,在积极的课堂氛围和大脑高度兴奋的状态下不仅轻松的巩固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还让每个学生在护考互评中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4)动手操作方面,在画射线、画线段、画高等的时候让学生小组合作来讨论。线段与射线之间有什么区别;梯形、三角形的高该怎样画,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来理解数学知识,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科学分组,明确职责
合作小组一般以四人为宜,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内异质,有利于组员之间的交流,能够发表出自己的观点,组间同质,则有利于开展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再给每个小组成员分好工:一名组长,小组活动时的总指挥;一名记录员,负责记录整理交流的过程和合作的成果。一名汇报员,代表小组成员汇报出讨论的结果,每个学生都各尽其责,让每次合作都是充实有效的。各小组成员的分工要在一定周期后,调换小组成员的角色,这次担任小组长的下次去担任汇报员,这次担任操作员的下次去搞记录,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几个角色都了解,都能胜任,并明白这些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
四、选择合作的恰当时机
当前,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与教师的教与授统一起来才可以进行。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等进行有效地安排设计,要最大限度体现合作学习的优势。在组织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结合教学的目标,有效地组织合作学习。
五、有效组织,合理调控
首先,在合作学习前,要让学生独立思考。要是在合作学习之前不让学生进行自主、独立地思考,那么合作学习就失去了意义。只有教师在提问学生之后,先进行学生独立思考,在学生思考过后发表自己的观点后,才能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其次,合作学习前教师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从而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提高。再次,保证足够的合作时间。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合作时间。最后,教师积极参与和及时指导。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材教师要认真地设计合作学习,及时监控合作学习的过程,有效设置学习目标、评价合作等。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及时地解决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六、进行合理的评价
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时,大脑处于积极、活跃、兴奋的学习状态,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要仔细的观察、介入,及时的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建议。在讨论结束后要对学习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总结评价,对不够认真,意见不统一的小组提出要求和希望;对积极发言、认真讨论的小组进行表扬和评价,比如评“最团结小组、最优秀小组等”,来引发小组展开竞争,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从小组成员互励、互助、互动中不仅能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好习惯的培养,还有利于新知识的巩固,强化学生集体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能力,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它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他们合作学习的习性和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
强调学生个体发展与合作精神,倡导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新课程的实施使课堂教学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通过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组织,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方法的形成,有利于课堂中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和学习气氛。所以,培养学生竞争、创新和合作能力的关键之一,就是小组合作学习。
一、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低效甚至无效的原因分析
1、教师缺乏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技能
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合作学习,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在合作学习前,教师必须对合作学习进行精心设计,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分组策略、到任务选择等都要进行全面设计,以保证合作学习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以上各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合作学习低效或无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教学过程的监控,恰当选择合作学习的时机,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间,否则合作学习的实效也会受影响。在合作学习后,教师应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有效评价,然而在评价中教师往往注重对整个小组的评价而忽视对小组各成员活动的评价,这不利于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
2、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及合作技能
在长期应试教育影响下,在学生心目中“竞争”的概念比合作的概念深刻,学生的合作意识没有被激发出来。在合作学习之前,学生没有接受过适当的培训,不具备与人合作的技能。例如不知道如何分工解决问题、不能有效利用时间完成任务、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如何有效地与别人沟通、如何解决冲突等,以至于合作学习受阻,无法继续进行。
二、对小组合作学习素材的选用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内容形式是多样化的,并不是所有的题型都适合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实践,在备课时仔细研究教材所要表现出来的新理念,集中一些具有多种解题思路、明显规律、适合学生相互考评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内容。比如:(1)学习简算时,197+99等于多少时,让学生们分成4人一组来进行多种简便算法的讨论,有的小组用197+100-1、有的小组用200+99-3、还有的小组用200+100-4,这样就使每个学生都参与了简算学习的讨论,不仅知道了计算方法的多样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还激发了大脑的运转和思考,活跃了思维。(2)在找规律的题型上,第一堆有3根木材、第二堆有6根木材、第三堆有9根木材,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就会发现一些规律,积极主动的运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出第四堆有几根木材。(3)在设计奇数和偶数的练习时,这种内容一般难度较小,很适合学生们相互出题。让每个小组的成员轮流当小老师,找出20至30之间的奇数和偶数,在积极的课堂氛围和大脑高度兴奋的状态下不仅轻松的巩固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还让每个学生在护考互评中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4)动手操作方面,在画射线、画线段、画高等的时候让学生小组合作来讨论。线段与射线之间有什么区别;梯形、三角形的高该怎样画,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来理解数学知识,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科学分组,明确职责
合作小组一般以四人为宜,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内异质,有利于组员之间的交流,能够发表出自己的观点,组间同质,则有利于开展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再给每个小组成员分好工:一名组长,小组活动时的总指挥;一名记录员,负责记录整理交流的过程和合作的成果。一名汇报员,代表小组成员汇报出讨论的结果,每个学生都各尽其责,让每次合作都是充实有效的。各小组成员的分工要在一定周期后,调换小组成员的角色,这次担任小组长的下次去担任汇报员,这次担任操作员的下次去搞记录,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几个角色都了解,都能胜任,并明白这些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
四、选择合作的恰当时机
当前,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与教师的教与授统一起来才可以进行。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等进行有效地安排设计,要最大限度体现合作学习的优势。在组织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结合教学的目标,有效地组织合作学习。
五、有效组织,合理调控
首先,在合作学习前,要让学生独立思考。要是在合作学习之前不让学生进行自主、独立地思考,那么合作学习就失去了意义。只有教师在提问学生之后,先进行学生独立思考,在学生思考过后发表自己的观点后,才能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其次,合作学习前教师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从而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提高。再次,保证足够的合作时间。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合作时间。最后,教师积极参与和及时指导。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材教师要认真地设计合作学习,及时监控合作学习的过程,有效设置学习目标、评价合作等。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及时地解决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六、进行合理的评价
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时,大脑处于积极、活跃、兴奋的学习状态,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要仔细的观察、介入,及时的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建议。在讨论结束后要对学习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总结评价,对不够认真,意见不统一的小组提出要求和希望;对积极发言、认真讨论的小组进行表扬和评价,比如评“最团结小组、最优秀小组等”,来引发小组展开竞争,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从小组成员互励、互助、互动中不仅能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好习惯的培养,还有利于新知识的巩固,强化学生集体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能力,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它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他们合作学习的习性和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