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实施十多年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经过不断地改革、创新,取得了许多令人满意的成果。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书面考试仍然是我国甄别和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所以,书面试题的检测也仍是目前小学语文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纵观这几年各地的小学语文试题,老师在命题上都下了一番苦功夫,但仍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一些问题。
一、重课本知识,轻生活体验
命题的内容片面重视书本知识,而和学生的生活没有紧密联系,没有贴近生活情境,丢失了语文学习的真实性,学生丧失了学习语文的激情和活力,学生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未能得到训练。
二、重工具作用,轻人文关怀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考试命题中也应着力体现这一基本理念。但在传统的考试中往往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缺乏人文关怀,设计的试题单调、严肃,呈现的方式也比较单一,学生不感兴趣,不利于孩子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重全体学生,轻个体差异
学生之间的水平是有差异性的。古人早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理念。而我们目前的试题在设计上往往缺乏层次性,很少设计多层次的试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完成。在一份试卷中,只有必答题,没有选答题。学生的思维空间狭隘,不同个性的学生没有发挥独特见解的机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评价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小学语文试题的命题要依据课标,立足教材,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贴近学生生活
语文命题要促进学生发展,命题素材就应接轨学生的现实世界。这样,把对语文知识的检测放置在丰富现实的生活情境中,才能真正使语文命题焕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
题例1:请你为学校阅览室上写一句话,提醒大家爱护书籍,专心读书。(五年级)
题例2:老师,您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是为我而白,(),这诗句难道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吗?(六年级)
在命题时,应尽量贴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实际,努力通过考查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强化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体现人文关怀
在试题命制中,我们应该在试卷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采用洋溢关怀、充满情趣的形式,给予学生人文关怀,让语文试卷散发出“语文味”。同时要关注学生的答题心理。命题语言富有情趣,在试卷的开始处可以写上几句“卷首寄语”,给孩子一些温馨的提示和鼓励,如:“同学们,播撤了汗水就一定会有收获,从认真阅读每一道题目开始,收获你的成功吧!”使学生放松心情,愉悦作答。
试题的人文性还要体现在试题的内容上。命题的设计要注重多元和开放,让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和体验,给学生展现自我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题例1:同学小军迷上了网络游戏,成绩不断下降,请你用一两句话劝劝小军。(四年级)
题例2:“人人都说家乡美”。是啊,有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同学们,你的家乡在哪儿?那里有哪些风景名胜和丰富的物产呢?请你向大家作个介绍吧。(五年级)
三、既面向全体,又培养个性
考试命题要面向全体,这是对所有学生的共同要求。这个要求依据的就是课程标准提出的各年段的教学目标,命题时应有所体现。但同时,同一年级或班级的学生又会有差异,因此,命题还要考虑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这就增加了命题的难度。如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答案不是唯一;同一类型的题目可出若干个可供学生选做;同一道题有不同层次的要求等。
同时,我们可以设置基本题和加分题。基本题立足于对所有学生的共同要求,加分题则侧重于让不同的考生发挥各自的特长,反映出个体的差异。
题例:“绿色”一词原本指草木茂盛时的颜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有了越来越丰富的含义,如环境保护;无污染、无公害;简便、安全、快捷等。请根据以上提示,用“绿色”不同意思造几个句子。多多益善哟!(六年级)
四、突出学科功能的整合
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很强。我们在命题时要注意拓展空间,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在试卷中尽可能地融合听、说、读、写;整合三维目标;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减少单个知识点的试题,赋予试卷更丰富多样的功能,进而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
题例1:“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请你再写一个出自这部名著的故事,它的名字是()。(五年级)
题例2:《桃花心木》一文要告诉人们的生活哲理是()。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请你写下来。(六年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评价改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语文新课程倡导评价方法多元化,书面考试是多元评价方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元。考试命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发挥考试的作用。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小学语文书面考试的命题也应不断加强改革与创新,以充分发挥书面考试在语文新课程评价和语文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一、重课本知识,轻生活体验
命题的内容片面重视书本知识,而和学生的生活没有紧密联系,没有贴近生活情境,丢失了语文学习的真实性,学生丧失了学习语文的激情和活力,学生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未能得到训练。
二、重工具作用,轻人文关怀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考试命题中也应着力体现这一基本理念。但在传统的考试中往往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缺乏人文关怀,设计的试题单调、严肃,呈现的方式也比较单一,学生不感兴趣,不利于孩子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重全体学生,轻个体差异
学生之间的水平是有差异性的。古人早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理念。而我们目前的试题在设计上往往缺乏层次性,很少设计多层次的试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完成。在一份试卷中,只有必答题,没有选答题。学生的思维空间狭隘,不同个性的学生没有发挥独特见解的机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评价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小学语文试题的命题要依据课标,立足教材,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贴近学生生活
语文命题要促进学生发展,命题素材就应接轨学生的现实世界。这样,把对语文知识的检测放置在丰富现实的生活情境中,才能真正使语文命题焕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
题例1:请你为学校阅览室上写一句话,提醒大家爱护书籍,专心读书。(五年级)
题例2:老师,您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是为我而白,(),这诗句难道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吗?(六年级)
在命题时,应尽量贴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实际,努力通过考查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强化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体现人文关怀
在试题命制中,我们应该在试卷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采用洋溢关怀、充满情趣的形式,给予学生人文关怀,让语文试卷散发出“语文味”。同时要关注学生的答题心理。命题语言富有情趣,在试卷的开始处可以写上几句“卷首寄语”,给孩子一些温馨的提示和鼓励,如:“同学们,播撤了汗水就一定会有收获,从认真阅读每一道题目开始,收获你的成功吧!”使学生放松心情,愉悦作答。
试题的人文性还要体现在试题的内容上。命题的设计要注重多元和开放,让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和体验,给学生展现自我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题例1:同学小军迷上了网络游戏,成绩不断下降,请你用一两句话劝劝小军。(四年级)
题例2:“人人都说家乡美”。是啊,有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同学们,你的家乡在哪儿?那里有哪些风景名胜和丰富的物产呢?请你向大家作个介绍吧。(五年级)
三、既面向全体,又培养个性
考试命题要面向全体,这是对所有学生的共同要求。这个要求依据的就是课程标准提出的各年段的教学目标,命题时应有所体现。但同时,同一年级或班级的学生又会有差异,因此,命题还要考虑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这就增加了命题的难度。如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答案不是唯一;同一类型的题目可出若干个可供学生选做;同一道题有不同层次的要求等。
同时,我们可以设置基本题和加分题。基本题立足于对所有学生的共同要求,加分题则侧重于让不同的考生发挥各自的特长,反映出个体的差异。
题例:“绿色”一词原本指草木茂盛时的颜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有了越来越丰富的含义,如环境保护;无污染、无公害;简便、安全、快捷等。请根据以上提示,用“绿色”不同意思造几个句子。多多益善哟!(六年级)
四、突出学科功能的整合
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很强。我们在命题时要注意拓展空间,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在试卷中尽可能地融合听、说、读、写;整合三维目标;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减少单个知识点的试题,赋予试卷更丰富多样的功能,进而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
题例1:“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请你再写一个出自这部名著的故事,它的名字是()。(五年级)
题例2:《桃花心木》一文要告诉人们的生活哲理是()。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请你写下来。(六年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评价改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语文新课程倡导评价方法多元化,书面考试是多元评价方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元。考试命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发挥考试的作用。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小学语文书面考试的命题也应不断加强改革与创新,以充分发挥书面考试在语文新课程评价和语文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