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张文霆及其新派墨竹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395152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艺术家最终的成就,不仅取决于他的艺术禀赋和勤奋,还取决于他对前人艺术经验的把握和传承,以及他本人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画家张文霆对此有着清晰的认知。他在新派墨竹上的艺术探索,也印证了这一点。
  画家之梦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张文霆出落为一名少年。父亲张启良身上也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他要求孩子们不管身处何种环境下,都要将习艺、读书、修身作为首要的事情。在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哥哥的督促之下,张文霆开始了最初的书画临摹。由于当时可供学习的资料甚少,哥哥就把父亲藏书中的插图、连环画等当作教材,要求张文霆每天照着描红,锻炼其绘画的基本功。张文霆很快就摆脱了临摹的原稿,开始自由率性地发挥了。板正规矩的旧书插图,在他笔下焕发出了活泼的意趣和生机。
  有志者,事竟成。张文霆顺利考上了河南大学美术系,从小就有的画家之梦也似乎豁然打开了一扇大门,使他看见了艺术殿堂辉煌的灯光。
  大学期间,他师承李超仁等大家,博览群书,精研技艺,孜孜以求,不断从各处汲取艺术营养。从中国传统书画大师朱耷、石涛、徐渭、郑板桥等人的作品和人生经历中,他不仅学习高逸的画品,更学习他们的人格。
  如何能在众多的绘画题材中随心所欲,并把自己融入作品中,让艺术和现实生活彼此映照并提炼升华,大概是每个艺术家的终生修为所在。当然,这也是张文霆所孜孜矻矻所追求的境界。
  诚如画家身边的好友所言,生活中张文霆是个热诚正直的人,他的作品都像他的为人一样,不时透出一种侠骨热肠和凛然正气。这是他多年修为所形成的品格,早已渗透到了他的笔墨之中。
  新派墨竹
  1987年至1990年间,张文霆多次辞亲别友,到全国各地去游历,同时拜访名师。董寿平等众多前辈大家,都是他这时认识并聆教的。当时,家有老小,都需要照顾,但她的妻子张惠芳为了支持他的艺术事业,默默地承担起了家里所有的事务。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游学经历,张文霆眼界大开,其作品逐渐从早期工于雕琢的风格中脱离出来,直逼神韵。昔日浓彩重抹的绘画语言日渐淡化,甚至无影无踪了,代之以清墨挥洒的新境界。使他日后名声鹊起的“新派墨竹”,便肇端于此,并逐渐成熟。
  墨竹是绘画中最难的题材之一,因此古语有“一生兰,半世竹”之说。其难就难在要墨分五色,水墨之中氤氲变化,气象万千,而又层次井然,笔墨的浓淡枯润,完全依靠画家个人经验和即时感觉来把握、铺排和调节。好的墨竹作品,不仅能画出竹子在晴雨风雪中的秀姿百态,还能寄情思、抒胸臆,显现超尘绝俗的品格趣味。也正因为此,墨竹一向为文人雅士所喜爱和推崇。张文霆的墨竹,笔致内蕴,枝干挺拔,饱满有度,或枝叶爽利,直干云霄;或破叠有秩,斩钉截铁。竹旁峭石巍然而立,笔法一轻一重,刚柔相济,显现出高迈超俗的艺术品格和审美趣味。
  张文霆作画时往往全神贯注,蘸墨运笔,实按虚起,一波三折,而又爽快敏捷,意法一统,一气呵成。
  “敞开”的世界
  张文霆近年的墨竹作品,如气势恢宏的巨幅《竹立穹宇》,又如百幅形态各异的《将军竹》,早有口碑,深受好评。他的《何可一日无此君》,清逸雅趣、柔姿绰约;《天地正气挺且坚》,酣畅刚健、率意奔放;《竹报平安》则温恬静适,又有一种古道热肠;《竹韵清风》,涤污洗浊,明澈清新;《新篁献瑞雪》,超然脱尘,格调高古。这些作品可谓是张文霆新派墨竹的代表作。在汲取传统墨竹技法的基础上,他大胆创新,从而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
  知天命之年的张文霆,在绘画上越来越多指向哲学和美学层面。墨竹不仅成为一种人格的象征,也因其内在丰富的文化蕴含,成为与世界对话的一种形式。只有当贴近它的时候,世界才会变得亲切,才会向人真正“敞开”。
  张文霆的墨竹作品,已经砥砺出另一种崭新的绘画语言,相信他会在艺术上走得更远。(特邀编辑/郭文卿)
  【人物档案】
  张文霆,号雪溪,斋号三骏堂,1954年6月出生,河南开封市人。毕业于河南大学。 中国美术家协会联谊中心理事、中国山水彩墨画院创作部副主任,徐悲鸿画院特邀画家,《中国美术报》记者,《典藏艺术》杂志主编,洛阳文学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自幼受胞兄熏陶,喜欢绘画诗文,师承董寿平、李超仁等导师,长于山水、花鸟,尤擅墨竹。作品曾入选全国性美展并获奖,被誉为“中原第一竹”。
其他文献
人为什么要追求财富?追求财富的目的何在?  应该说,这是个有点老旧的、似乎已经不必饶舌的问题。因为答案很明显,人追求财富,就是为了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但是,当央视记者拿着话筒,满大街找人问“你幸福吗”的时候,已经步入小康社会的中国人却很多流露出迷惘的表情,言词闪烁不定。  几年前,当黑龙江亿万富豪李宝宇突然宣布放弃自己企业的全部财产,要携家人一起去“一个安静的地方”过隐居生活的时候,媒体和社会舆论
期刊
山东有两“张”,东有张瑞敏,西有张士平。论财力,张士平不输张瑞敏;但论名气,张士平则远不如张瑞敏。原因是张士平这人“异常低调”。张士平是谁?全球最大棉纺织企业魏桥创业集团的当家人,三度加冕的山东首富。  常言道,“树大招风”。张士平一直以来深谙此道,除去每年两会期间偶尔应付一下记者们的围追堵截,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  近期,一则题为“山东首富张士平自建电网比国家电网低1/3”的报道,将行事低调的张
期刊
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范蠡  管仲去世150年之后,南方出现了一位大商人,他的名字叫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后世尊之为“商父”。与管仲“先商后官”的经历不同,范蠡是“先官后商”。  范蠡辅佐的是“春秋五霸”中的最后一个霸主越王勾践。勾践的称霸经历最富戏剧性——先是战败几乎亡国,被迫到敌国为奴,然后卧薪尝胆,历20年终成霸业。
期刊
在四川省绵竹市养殖界,他被行中人誉为“青蛙王子”。他曾经历十余年沉浮跌宕但始终矢志不移,靠养殖野生青蛙赚取到数百万元利润,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破解成本难题,收获首次成功  1995年,当刘春军决定以养殖青蛙去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时,第一个反对的竟是他的妻子。  这不难理解。当时,刘春军已是技艺纯熟的电器维修工,自从高中毕业后他就干这一行,虽然没有一夜暴富的可能,但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足以确保,何必
期刊
翻译/ 许 浚  1964年,我第一次见到李秉哲。当时,我大学刚毕业进入三星集团工作。新进员工见面会上,李秉哲也在。后来,我有机会在李会长身边工作,知道他心地善良,关心别人。但当时衣着端庄、身板挺直的李会长确实让笔者感到畏惧。“你对我国农村经济怎么看”?这是李秉哲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李秉哲来自庆尚道,口音很重,但是他语调和缓,词语一个一个说得很清晰。笔者通过了面谈,第二年正式进入三星物产,作为“三星
期刊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仲  公元公元前685年,一位叫管仲的失意商人拉弓满弦,向公子小白射出凶猛的一箭,镞羽响处,只见小白应声倒下。  公元这一年,地处山东半岛的齐国发生内乱,齐襄公被弑,朝政一时空虚。他的两个兄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此时都被流放在外地,谁先赶回都城临淄,谁就最有可能登基。纠和小白的身边各有一位商人出身的谋士,一个叫管仲,一个叫鲍叔牙。小白接受鲍叔牙的计策,向莒
期刊
在中国的刺绣界,从清末沈寿创造的“仿真绣”开始,一代又一代的刺绣大师、名家为了显示刺绣这门古老艺术的魅力而挑战《蒙娜丽莎》。因为,对它的“再创作”被业界公认为是难度最高的,亦是最能体现绣者技术水平、艺术功底与艺术修养的。即便是在当下,能用一针一线来绣出这幅精妙绝伦的绣品的人也屈指可数。  数年之后,一位美籍华人大费周折,找上门来,竟是想请沈德龙绣三幅苏绣版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对方重金相求,只提出
期刊
沈德龙着一身白色唐装,衣袂飘飘,温文尔雅。他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也曾为师者,教学近十余载。而今,他更为姑苏“绣皇”,将那枚枚小小的绣花针,控于掌下,以针代笔,探寻自己别样的艺术人生。  以画入绣自成一派  沈德龙生在苏州,长在苏州,从小对苏绣耳濡目染,但是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也会拿起绣花针。  1990年,沈德龙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院毕业后,被分配到苏州刺绣研究所,从事苏绣的花样设计工作。当
期刊
比尔是意大利米兰一家企业的电子工程师。两个月前,他的妻子萨兰因工作需要被单位派驻到了圣马力诺。他们夫妻二人约好,每天晚上七点钟要通一次电话。  十一月的米兰,气温突然下降,人们都穿上了厚厚的防寒衣物。这天,比尔刚刚下班走到室外,背包里突然传出一阵悦耳的音乐,一定是萨兰来电话了。比尔急忙摘下手套,去掏背包里的电话。可是电话刚一接听,他一不留神,脚下一滑,猛地摔倒了。随即,手中的电话也跟着飞了出去。当
期刊
周贤创办的善淘网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线慈善商店”。人们通过善淘网解决了“库存”,还让另一拨人体会到物美价廉的好处,更让公益机构得到了急需的资金,所有的参与者共同促进了物品的循环使用。在整个链条上,闪耀的是多赢的快乐。  2011年12月18日下午,善淘网的微博上发布了一张意大利名牌Furla红色手提包的照片和购买链接。  包是由在上海工作的丁劼为捐出的,在此之前,她已将三四十件近乎全新的闲置衣物,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