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冷雪,那片草木

来源 :陕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7691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地实力派作家王向力的短篇新作《过年》,恪守传统的叙事手法,以一万余字的篇幅,渲染出一幅幅令人揪心的乡村凋敝图景。乡村———这个在文化视域中一度扮演“世外桃源”的地方,“背后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被作者刀刀见血地摹写出来。在“城市化”摧枯拉朽的高歌猛进中,在主流社会资源啸聚,利益碰撞,话语喧嚣的背景中,乡村作为一个缺席者,被弃置于“大时代”圈外偏僻的一隅,其被外人所期待(甚至所强加)的缓慢而诗意的属性,早已如病体的钙质一般流失殆尽。物质的匮乏导致生存的艰辛,进而使传统伦理出现裂纹,甚至崩塌。那些孤独的坚守者,脆弱如风中之烛,却又决绝得令人动容。
  贴着大地言说
  《过年》以极为新鲜的剖面和极为丰赡的细节,呈现出当下贫困乡村的人世机理与脉动。这些细节被新闻回避,被大众忽略,匿身于主流叙事的褶皱处。虽然经过了艺术处理,却依然保留着切肤般的真实。小说中的人物均在承受灵与肉的折磨:杨满银“孩子没了,母亲(孩子的母亲———笔者注)病了”;杨满仓手艺傍身却难寻雇主,先是失手伤人而“翻过山梁远走”,又因火烧冯家而第二次逃离;儿子的病因为“合疗报销不了”,凑不够买“进口药”的三十万元而终告不治;妻子瑞香难捱丧子之恸,神智几近错乱;民办教师李武强则由于“学生的流失”与“学校的合并”而难以实现职业抱负,被“命运的灰色”所笼罩……作者将笔触探及底层人物的苦难,仅仅是不动声色地客观呈现,就已经令读者心灵受到重压,诸般感受淤积,如同找不到出口的堰塞湖。这一点与原发《收获》的短篇小说《烈日,亲戚》(作者吕新)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此岔开多说一句:结合笔者的阅读经验,《陕西文学》的一些优秀作品,质量是不输于那些“大刊”的(“大刊”不特指《收获》)。
  “雪”的意象在小说中反复出现。瑞雪兆丰年,是中华文化对“雪”的传统定位与认知。无论是从农事稼穑的角度,还是民俗美学的角度,乡村大地的一场雪,是厚重喜庆,让人踏实的。但《过年》中对雪的寥寥几笔形容,却透出满目的衰败和黯淡:“像无数只白色的飞蛾,密密麻麻”、“零星的雪片像蠓虫一般”、“雪筛糠一般往下落”、“粉末一样贴着地皮滑动”……“雪”所特有的轻盈空灵的审美内蕴早已被抽空。几个人杀猪完毕,围坐吃喝时,还在盼望雪的到来:“今年怕是连一场大雪都没有了。”而冰寒的命运之雪,又何曾停止。在众人的头顶,在村庄的上空,正不由分说地覆盖下来。在雪中,“夜里能听见狼凄惨的嚎叫声,还有狐狸的悲鸣”;“在后半夜里哗的一声坠落下一堆瓦片”;“竹子也不堪重负,传来几次清脆的断裂声”。现实也正在把积雪般的沉重负荷,覆压在乡村脆弱的穹顶。这些困境将乡村的最后一抹诗意,篡改得面目全非。
  作者把笔触紧贴大地,以极大的细致和耐心,写实而传神地描摹一些民俗活动丝丝缕缕的细节。活灵活现的杀猪场景、扎实灵巧的木工手艺……这些栖居在农业版图之内的风物,在作者笔下,还原了其热气腾腾的鲜活场面。每个细节都在文字间蓬勃地呼吸,每种行为都因循着独特的起承转合,每套规则都包含着一个完整的乾坤。与其说这是在为小说营造气氛,不如说这是农业文明最后的挽歌,是作者试图在进行一次无奈的挽留,甚至追忆。“猪杀完了”,红火热闹的气氛在几个人一停手后,蓦然冷凝下来,乡野阒寂如旧,无一线生机。在这些场景之外,村庄的概念已经变得空洞,诸般“山里的规矩”渐渐凝固成不会呼吸的标本,难以激起现代世界的回声。
  人的命运,拼接出村庄的命运。杨家真正的主人———衰老的杨广财,曾经“凭着一手好的木匠活儿……像扎了根一样,生活在这片山地里了”,而如今,村民的后代“转到县城去”读书,学校只“剩下四个娃”,小伙子们在“年跟前”才“回到家”。一座村庄,正在将自己从这片大地上连根拔起。
  在语言方面,《过年》保持了作者一贯的灵动鲜活和厚重大气。但细究起来,本文的词句风格已经一改《净土》、《寒尽不知年》中的融通典雅、不疾不徐。文中出现了不少长句,定语或状语也屡屡叠加使用,像落差巨大的水流,节奏湍急。而一些重叠字的使用,如“风里有一股湿湿的气息”、“斜斜地在空中漂流着”等,还是泄露出作者内心的柔软。这体现出王向力创作过程中内心情绪的翻涌,也镜像在读者的阅读感受中。
  贴着山脉行走
  在王向力笔下,乡村并非只剩下一个蝉蜕般的空壳,而是仍然拥有它的核。这便是坚忍的伦理之核、信仰之核。它像山脉般蜿蜒在大地上,印刻在世道人心里。
  在乡村伦理的映照下,即使是杀猪,也充满仪式感。杨满银“在廊檐下点燃三根线香,又化了几张黄裱纸。”“他捏着一张黄裱纸走到猪跟前,在搪瓷盆里的血浆里蘸了蘸,折到猪圈前,将纸粘在一根横木上。”作者并未对这些行为分别予以解读,但可想而知,每一种均有其独特的寓意。万物都是生灵,对自然的敬畏、对吉祥的企盼、以及对“天人合一”的朴素理解,就蕴藏在这些世代沿袭的仪式中。虽然房舍老旧衰败,“那些曾经白亮光洁的木头早被烟熏火燎得通体漆黑”,家徒四壁,连“稠酒”都没有了,墙上却“张贴着‘天地君亲师’的巨幅神位,神位前头摆着一张破旧的八仙桌,桌上的香炉里香烟袅袅,香炉里覆了一层薄薄的香灰”。就连杨满仓拔腿逃生时,也不忘“仰面冲着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的神位拱拱手”。显然村庄的伦理体系依旧没有溃散,传统的价值观仍在运转,人们期待以神的力量护佑人间,引领自己走出困厄。这些理念仍旧固化在“屋顶上的木椽和檩条”中,像大地上的山脈,匡扶着是非准则。
  基于此,鸡鸣狗盗者是应该受到惩罚的。“出事都出在钱跟女人身上”的冯家,被人引燃了屋宇(后文交待是杨满仓所为),后来谈及此事,人们“嘿嘿直笑”。事实上,在着火当夜,“附近的小伙子”并未幸灾乐祸,还是“提桶端盆的硬硬把火浇灭了”。
  回忆起当年的木匠生涯“,在商言商”的规则让位于一种“耻于言利”的羞涩。杨广财作为一位“有着大名气的老木匠”,“对这两个学徒(李武强和杨满仓———笔者注)他是严厉甚至到了严苛的程度”。传承给两个徒弟的,除了手工技艺,还有淳朴的价值观:“活儿看人品呢!活儿人家用的时间越长,就越证明咱人品好”、“做事有原则,不和稀泥”、“爱钱不值钱”……衡量得失的标尺十分朴素,从而使乡村拥有了宁和与自洽的底色。   而当苦难覆顶,村民们则像秦地黄土间安详而认命的牛羊一般,将难以逾越的生存沟壑统统归结为“命运”:“这事又咋说呀!命呀!”他们不会“自怨自艾或者怨天尤人”,“对于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幸与不幸,他们始终抱着乐天知命的态度坦然处之”。正是这种精神力量,才使作者在“创作谈”中发出“我认定我们在精神的世界里或许就是一个侏儒……而我们却一直盲目自喜而从未自觉”的喟叹。
  贴着云朵飞翔
  活着虽然艰难,但《过年》中的人物,品性与骨气并存。这些被困窘的阴影遮蔽的草木生灵,在淳朴信仰的烛照下,灵魂轻盈洁净,具有了飞翔的特质,从而能够“将雪野单调的白色点缀成另一种景致”。
  作品中最为锥心蚀骨的,莫过于杨满银在外求学的儿子患病后,因无钱医治而凄惨地离世。陪伴杨满银的只剩下一个破旧的风车。这也是一个家庭訇然倒塌的重要原因。这差不多已经是人间的极限之痛,瑞香的精神也被彻底击垮。在如此的情形下,一个家庭不仅没有把怨怼的矛头指向任何事物,还做出了捐献遗体供医院研究的决定。“他临走的时候说,把我捐了。”这句话有黄土一般的质朴,但也蕴含着强烈的象征意味:乡村正在把自己的血肉,“捐”给狂奔的世界。作者以杨满银悲怆的自述交待了这一情节,艰难吐露的字字句句,如同呕出的血块,如同滚落的雷声。而在一家人濒临绝境时,瑞香却欲像一棵塬畔的草般坚韧地生活下去:“他爸,到镇上买一个猪娃去,咱还得养猪。”套用作家胡学文一篇小说的题目,瑞香此时已经是一个“飞翔的女人”。
  当杨广财以风烛残年之身,面对杨满仓又一次前途未卜的逃离时,他并未被这突如其来的厄运击倒,而是“扬起手中的拐杖……吼着说:‘你们给我记住!记住了!都给我好好活着,听明白了吧?好好活着!’”生命卑微的匍匐与高贵的飞升,就这样交织并存在同一个瞬间里。“好好活着”这四个字,是从千百年的农业文明历程中淬火而出的生存哲学,带有中华文化骨骼的坚硬质地。
  如果以太过挑剔的眼光来审视这篇作品,首先,杨满仓“正式出场”是在小说的第四节。作者在此补叙了他“曾经体面的生活”以及“慌乱中翻过山梁远走”的来龙去脉。在我阅读的主观感受中,这一部分在形式上稍显突兀,像一只木楔挤进来,令人有“出戏”感。如果换成作者熟稔的“以对话交待情节”的模式,是否更加自然流畅?再有,小说摹写的是一组“群像”,人物间并无太明显的主次之分,而结尾处却只把焦点对准了让大家“好好活着”的广财老人。对比吕新的《烈日,亲戚》,其结尾就把一线浓墨晕染开来,虛化为一句“等马车走过,看见路上已经没有人了。”若《过年》亦将“定格”的对象适当发散一下,是否能够虚实相生,臻于更完美的艺术效果呢?以上仅为笔者的个人看法,作者与读者们自会见仁见智。
  2020.4.7,河北保定。
  作者简介:李伟英,男,河北农业大学副教授,有小说发表于国内纯文学杂志。
其他文献
太极城的倾听  大山的夹缝里,水把河道  拧成一个“s”形  两条相互缠绕的鱼,潜入  远古的洪流,在深山开阔处  洄湾一幅太极,仿佛  聆听世界的耳朵  黄鹂的水声,柳絮的浪花  弥漫成河湾的清幽  阳光似乎也扭曲汹涌  山岚、小草、树木,以及  偶尔飞过的小鸟  在耳轮的谜团里泅渡  如烟的河水  似远古的季风,捧着鲜花  和失落的小溪擦肩而过  倾听流云的声音  均匀明亮的呼吸  沁人肺腑 
期刊
一  腊月二十三,轮到山顶住户杨满银家杀猪了。一大早,杨满银就给灶台上的两口锅添满了水,烧得滚烫。又在场院边上栽起一副一人高的木架子,将一只长条形的矮桌案放在一旁。天色晦暗,风里有一股湿湿的气息,屋子一侧的竹丛,竹梢起伏摇曳,唰唰作响,眼看着一场雪就要落下来了。  按照山里的规矩,腊月间大家就聚在山下村部里商定各户杀猪的时间。从腊月十五开始,每天安排两户,直到腊月二十九完毕,就正式进入不再忙活的新
期刊
有人说:“文学反映的是一段技艺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从后世文学作品的每一个“零件”上,我们能够辨认出来自不同时代,出自不同名匠之手的烙印。正是如此,经典总是置身于一个庞大的谱系之内,世代传承,绵延不绝。   写小说并不容易。故事变成文字的那一刻,一切的计划都枯萎在纸上,思想和形象也都失去了活力。怎样才能重新将它们激活呢?我们很幸运,大师们就在那里,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遵从他们的榜样。福楼拜告诉我们
期刊
少年有一段时光比较乏味。  之前我爱玩摔泥泡。无聊时用我那双不知疲倦的小手,在土墙底下掬来一小堆细土,捉着自己档里懵懂的小家伙往里面放水。然后不顾骚臭,把水和土和成泥块,捏成圆圈状,抡起瘦小的胳膊,使劲向地下摔。就为听那“啪”的一声脆响。现在,随着嘴角出现的隐隐须毛,那种曾经让我心花怒放的响声,听着不再具有刺激,就连平时自己最爱弄的摸知了,用筛子扣麻雀那些玩意也索然无味了。还有那条我心爱的叫“黄儿
期刊
1  那年,二十一岁的赵冬生第三次高考落榜,在纠结和沮丧中返乡。  正值大暑,太阳像个火球,烤着万物,浇灌棉花绿叶上刚浇过水残留的水珠,须臾间蒸发的无影无踪,头戴草帽两脚沾泥汗水湿透衣背的冬生正在仔细呵护刚打过顶的棉株,瞧着几天时间就被晒成黑炭的儿子,赵德旺安慰道:“黝黑发亮的肌肤才是庄稼人的本色。”  冬生的父亲德旺叔是一名退居二线的村小组干部,儿子高考失败,多少让他觉得脸上无光。顾忌到儿子的感
期刊
杨绛先生在评价《围城》时说:“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世间之人大多如此,城里城外,世间方外,在得与失、成与败的人生之路上来来回回、举棋不定。而对于城外之人来说,想要进城也颇为不易。敖来的短篇小说《出山记》讲述了卡贡山青年阿布想要在城中安家的曲折经历,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小人物在城市化浪潮中的不得不随波逐流的悲剧。   小说中,阿布在城里租得
期刊
文学创作是一种崇高的精神活动,不管你是业余文学写作,还是专职文学创作,都是在用文字艺术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这方面,人民作家柳青的文学创作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柳青认为,一个人要真正成为好的作家,必须要上好“三个学校”,即“政治的学校”“生活的学校”“艺术的学校”,并且是“六十年一个单元”,才能够不断地创作出好的作品。这个见解在文学创作日益浮躁的当下,更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要向柳青那样为人
期刊
在云南昭通,是一个出诗人的地方,在这儿诞生了雷平阳、王单单之流的诗人,而隐藏在茫茫人流之中的优秀诗人还有很多,樊松就是其中的一位。   初读樊松的诗,被他精确的语言和悲悯的情怀打动。樊松生活在澎湃的金沙江畔。我曾知道他毫无厌倦地抒写金沙江及金沙江岸边的村庄,他好像发现了什么秘密或得到什么神示。   我曾编辑过他的一组《“叮咚”之声》在陕西文学刊出,也是写水的。同时他也写“目击证人”。我敢肯定的
期刊
赴儋州中和镇  公元2019年元月,我决定渡海去儋州中和镇,时隔九百二十多年,我想在中和镇,幸会东坡,在载酒堂或是在桄榔庵附近住下来,做一回他的邻居。走他常走的小路,看他看了三年的风景,有可能的话再结识一些像黎子云、春梦婆一样的当地人,尝一尝东坡的玉糁羹,还有烤生蚝,每天读着东坡的海外诗和东坡偶像陶渊明的诗文,让自己走近,再走近。  东坡是在夏天到海南的,君命不可违,他无从选择。我选择了冬天来,对
期刊
摘 要: 从政治认同的视角来看,加强城市政治文明建设和大力繁荣发展城市文化是推进我国城市政治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基本理路,具体举措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不断增强市民对中共执政的政治认同;深入推进民主建设以不断增强市民对中国民主的政治认同;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以不断增强市民对法治中国的政治认同。繁荣发展城市文化要坚持以多样态文化来讲好城市故事,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引领,要坚持以建设社区文化作为工作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