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在国内发展迅速,各种制式特点不一,所适用的场景也不尽相同。以深圳市盐田区为例,结合盐田城市及交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对目前既有可供选取的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制式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与盐田自身城市空间特点和客流走廊需求规模进行匹配,提出适合盐田发展的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制式。
关键词: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制式;适应性
0 引言
目前,国内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快速发展,不同制式不断涌现,许多学者对其发展思路和功能定位进行了研究。程爽以深圳为例,分析了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和制式选择,着重对空铁和智轨在深圳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1]。管卫华等以南京为例,对南京发展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提出了思路[2]。
总之,目前对山海城市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的适应性研究不足。以实际项目为依托,研究山海城市盐田的现状问题、发展趋势及挑战,比选出最适合盐田的制式。
1 盐田现状
1.1 城市现状
(1)山海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盐田是以港口物流、山海旅游为主导产业的生态型海港城区,位于深圳东部,辖区面积74.99 km?。地势北高南低,背山面海。由于山体隔离,可以分为比较独立的三个片区,西部沙头角片区、东部梅沙片区、中部盐田港及后方陆域。
2019年盐田主要景点接待游客958.73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01.64亿元,占区内GDP的15.5%[3]。
(2)建设用地约束。城区土地与空间资源紧张,现状建成度高,可建设用地有限。受制于生态控制,可建设用地占辖区面积35%,建成区面积23.69平方公里,占比90%。现状除东港区外可建设用地基本开发殆尽。
1.2 交通发展现状
(1)公交重复系数高,运行效率低。常规公交主要分布在沙深路、沙盐路、海景二路、深盐路、盐梅路和环梅路等主干道上,常规公交线路45条,日均客运量8.1万人次。公交线网密度3.39 km/km?,线网重复系数6.31,非直线系数1.89。
(2)慢行品质较低。除海滨栈道外,城区内慢行系统存在网络不完善、宽度窄、缺设施、路面差等問题,严重影响居民慢行出行体验。
2 盐田发展趋势与挑战
2.1 发展趋势
(1)对外和跨区交通需求增加,但内部中短距离出行仍为主要部分。随着深圳东进战略实施,东部组团加速发展,未来盐田对外交通需求会进一步增长,地铁8号线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也会促进对外出行比例提升。但内部居民日常出行对外需求不大,内部中短距离(3~9公里)出行为主体的特点不会改变。
(2)内部交通需求不断增长,出行目的多样化。区内进行大规模城市更新,常住人口快速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会带来内部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同时,盐田港进行第四代港口转型,旅游发展由滨海旅游业向全域旅游升级,逐步形成产游城融合的活力空间结构,内部出行目的趋向多样化。
(3)旅游交通需求不断增长,服务品质需稳步提升。梅沙片区是深圳主要旅游景点之一,也是闻名广东省甚至全国的滨海景区,东部大鹏半岛及邻近惠州地区同样山海旅游资源丰富。盐田打造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同时,借地理位置优势和丰富旅游发展经验欲成为东部旅游综合服务基地,作为游客一级中转地。另外深圳及其周边地区人口增长较快,收入增加和年龄结构变化,居民休闲旅游需求会继续增长,旅游品质要求也不断提升。因此盐田旅游交通供给应注重品质提升,同时保证区内慢行环境和休闲空间。
2.2 面临挑战
(1)道路交通供需矛盾突出,地铁难以发挥轨道骨干作用。盐田产业转型与城市更新引发机动化需求大量增长,而内部道路增量有限,未来地面道路压力较大,远期道路交通服务水平较低。
盐田地铁500 m覆盖率仅47%,8号线一期5个站点已于2020年开通,二期2019年开工建设,18号线为远期线路。部分地区坡度较大,受地面高峰拥堵影响,对于通勤交通,公交、慢行方式接驳地铁不便,地铁难以发挥轨道骨干作用。
(2)常规公交难以提升服务品质。常规公交是盐田现状解决内部交通的重要公共交通方式,但盐田发展常规公交存在众多制约。公交线路基本集中于主干道上,服务纵深有限,受制于土地资源,固定场站缺口率58%,设施不足,受制于道路空间,较难设置公交专用道,且部分区域地势坡度大,常规公交和慢行方式难以适应地势的要求。
(3)公共交通层次结构需完善,中短距离出行效率需提高。预计2035年区内出行量90.6万人次/日,中短距离出行仍占主导。中小运量系统中短距离直达性好、不受道路拥堵影响,能提高出行效率、提高公交吸引,从而优化出行结构、缓解道路拥堵。
3 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制式比选
3.1 中小运量系统制式介绍
跨座式单轨是指车辆采用橡胶车轮跨行于梁轨合一的轨道梁上,转向架的两侧有导向轮和稳定轮,夹行于轨道梁两侧的单轨交通系统[4]。
空铁是一种轨道梁由钢铁或水泥立柱支撑于空中,车辆悬挂于轨道梁下运行,走行轮和稳定轮均为橡胶轮的单轨交通系统[5]。
自动导向系统(Automated People Mover)是一种车辆采用橡胶轮胎、运行在专用轨道线路上,车轮沿着特制的导向装置行驶,车辆运行和车站管理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来实现自动化无人驾驶和车站无人管理的交通系统[6]。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是一种轨道铺设在路面上,采用电力驱动在轨道上行驶的轻型轨道交通系统[7]。
云巴是一种以高架敷设为主,采用橡胶轮胎,利用电力驱动技术在专用线路上实现载客的小运量公共交通系统[8]。 3.2 盐田需求与各系统制式匹配性分析
(1)需适合道路空间有限。盐田道路空间有限,按里程统计,有79%道路形式为双向两车道和双向四车道,且大部分主干道的道路红线内都已没有预留空间。因此对中小运量系统制式的占地要求较高,尽量减少对道路资源的占用。跨座式单轨、APM系统、现代有轨电车系统占用道路资源较多,难以适应盐田道路条件要求。空铁与云巴系统占地较少,较为符合盐田条件
(2)需适应山区地形。盐田道路狭窄,山地较多,高速割裂情况比较严重,因此对系统的地形适应能力要求较高。有轨电车采用钢轮钢轨,爬坡能力较差,APM系统体量较大,转弯能力较差,其他制式系统基本能满足需求。
(3)需适应盐田客流需求。根据中小运量轨道量级划分要求,中运量系统主要满足高峰小时1.0~3.0万人次/h客流需求;小运量系统主要满足高峰小时0.3~1.0万人次/h客流需求。据预测,远期3 km~9 km中短距离高峰小时出行存在3 000~7 000人次/h的客流走廊,盐田需要小运量交通系统。
(4)小结。建议盐田采用轻型、小运量公共交通方式,综合考虑盐田道路、地形条件及成本、安全性等因素及各制式特点,推荐采用空铁或云巴。
4 结语
本文以盐田为例,分析城市交通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而分析各种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制式的特点,与盐田特定需求进行匹配分析,最终得出空铁和云巴在盐田的适应性最好。研究可为山海城市在发展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规划阶段提供思路,但在实际项目推进中,仍需结合具体线路情况,对各种系统制式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程爽.城市中小运量轨道交通发展规划分析——以深圳为例[J].交通世界,2020(17):33-35.
[2]官卫华,叶斌,林小虎.中小运量城市轨道新交通系统及其在南京的规划实践[A].秦皇岛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论文集[C].秦皇岛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10:9.
[3]深圳市鹽田区发展和改革局(统计局).盐田统计年鉴[M].深圳: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2019.
[4]吴瑶.浅谈跨座式单轨交通的现状及发展[J].中国新通信,2020,22(12):128.
[5]朱鹏飞.悬挂式单轨交通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展望[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20(4):96-100.
[6]Sproule William J..Automated People Movers and Automated Transit Systems 2020[M].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2020-06-25.
[7]冯若潇,刘福华.现代有轨电车在组团式城市的功能定位及建设时序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20,33(5):46-50.
[8]邹佳岑.不同轨道交通制式主要特征浅析[J].智能城市,2019,5(19):145-146.
关键词: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制式;适应性
0 引言
目前,国内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快速发展,不同制式不断涌现,许多学者对其发展思路和功能定位进行了研究。程爽以深圳为例,分析了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和制式选择,着重对空铁和智轨在深圳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1]。管卫华等以南京为例,对南京发展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提出了思路[2]。
总之,目前对山海城市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的适应性研究不足。以实际项目为依托,研究山海城市盐田的现状问题、发展趋势及挑战,比选出最适合盐田的制式。
1 盐田现状
1.1 城市现状
(1)山海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盐田是以港口物流、山海旅游为主导产业的生态型海港城区,位于深圳东部,辖区面积74.99 km?。地势北高南低,背山面海。由于山体隔离,可以分为比较独立的三个片区,西部沙头角片区、东部梅沙片区、中部盐田港及后方陆域。
2019年盐田主要景点接待游客958.73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01.64亿元,占区内GDP的15.5%[3]。
(2)建设用地约束。城区土地与空间资源紧张,现状建成度高,可建设用地有限。受制于生态控制,可建设用地占辖区面积35%,建成区面积23.69平方公里,占比90%。现状除东港区外可建设用地基本开发殆尽。
1.2 交通发展现状
(1)公交重复系数高,运行效率低。常规公交主要分布在沙深路、沙盐路、海景二路、深盐路、盐梅路和环梅路等主干道上,常规公交线路45条,日均客运量8.1万人次。公交线网密度3.39 km/km?,线网重复系数6.31,非直线系数1.89。
(2)慢行品质较低。除海滨栈道外,城区内慢行系统存在网络不完善、宽度窄、缺设施、路面差等問题,严重影响居民慢行出行体验。
2 盐田发展趋势与挑战
2.1 发展趋势
(1)对外和跨区交通需求增加,但内部中短距离出行仍为主要部分。随着深圳东进战略实施,东部组团加速发展,未来盐田对外交通需求会进一步增长,地铁8号线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也会促进对外出行比例提升。但内部居民日常出行对外需求不大,内部中短距离(3~9公里)出行为主体的特点不会改变。
(2)内部交通需求不断增长,出行目的多样化。区内进行大规模城市更新,常住人口快速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会带来内部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同时,盐田港进行第四代港口转型,旅游发展由滨海旅游业向全域旅游升级,逐步形成产游城融合的活力空间结构,内部出行目的趋向多样化。
(3)旅游交通需求不断增长,服务品质需稳步提升。梅沙片区是深圳主要旅游景点之一,也是闻名广东省甚至全国的滨海景区,东部大鹏半岛及邻近惠州地区同样山海旅游资源丰富。盐田打造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同时,借地理位置优势和丰富旅游发展经验欲成为东部旅游综合服务基地,作为游客一级中转地。另外深圳及其周边地区人口增长较快,收入增加和年龄结构变化,居民休闲旅游需求会继续增长,旅游品质要求也不断提升。因此盐田旅游交通供给应注重品质提升,同时保证区内慢行环境和休闲空间。
2.2 面临挑战
(1)道路交通供需矛盾突出,地铁难以发挥轨道骨干作用。盐田产业转型与城市更新引发机动化需求大量增长,而内部道路增量有限,未来地面道路压力较大,远期道路交通服务水平较低。
盐田地铁500 m覆盖率仅47%,8号线一期5个站点已于2020年开通,二期2019年开工建设,18号线为远期线路。部分地区坡度较大,受地面高峰拥堵影响,对于通勤交通,公交、慢行方式接驳地铁不便,地铁难以发挥轨道骨干作用。
(2)常规公交难以提升服务品质。常规公交是盐田现状解决内部交通的重要公共交通方式,但盐田发展常规公交存在众多制约。公交线路基本集中于主干道上,服务纵深有限,受制于土地资源,固定场站缺口率58%,设施不足,受制于道路空间,较难设置公交专用道,且部分区域地势坡度大,常规公交和慢行方式难以适应地势的要求。
(3)公共交通层次结构需完善,中短距离出行效率需提高。预计2035年区内出行量90.6万人次/日,中短距离出行仍占主导。中小运量系统中短距离直达性好、不受道路拥堵影响,能提高出行效率、提高公交吸引,从而优化出行结构、缓解道路拥堵。
3 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制式比选
3.1 中小运量系统制式介绍
跨座式单轨是指车辆采用橡胶车轮跨行于梁轨合一的轨道梁上,转向架的两侧有导向轮和稳定轮,夹行于轨道梁两侧的单轨交通系统[4]。
空铁是一种轨道梁由钢铁或水泥立柱支撑于空中,车辆悬挂于轨道梁下运行,走行轮和稳定轮均为橡胶轮的单轨交通系统[5]。
自动导向系统(Automated People Mover)是一种车辆采用橡胶轮胎、运行在专用轨道线路上,车轮沿着特制的导向装置行驶,车辆运行和车站管理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来实现自动化无人驾驶和车站无人管理的交通系统[6]。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是一种轨道铺设在路面上,采用电力驱动在轨道上行驶的轻型轨道交通系统[7]。
云巴是一种以高架敷设为主,采用橡胶轮胎,利用电力驱动技术在专用线路上实现载客的小运量公共交通系统[8]。 3.2 盐田需求与各系统制式匹配性分析
(1)需适合道路空间有限。盐田道路空间有限,按里程统计,有79%道路形式为双向两车道和双向四车道,且大部分主干道的道路红线内都已没有预留空间。因此对中小运量系统制式的占地要求较高,尽量减少对道路资源的占用。跨座式单轨、APM系统、现代有轨电车系统占用道路资源较多,难以适应盐田道路条件要求。空铁与云巴系统占地较少,较为符合盐田条件
(2)需适应山区地形。盐田道路狭窄,山地较多,高速割裂情况比较严重,因此对系统的地形适应能力要求较高。有轨电车采用钢轮钢轨,爬坡能力较差,APM系统体量较大,转弯能力较差,其他制式系统基本能满足需求。
(3)需适应盐田客流需求。根据中小运量轨道量级划分要求,中运量系统主要满足高峰小时1.0~3.0万人次/h客流需求;小运量系统主要满足高峰小时0.3~1.0万人次/h客流需求。据预测,远期3 km~9 km中短距离高峰小时出行存在3 000~7 000人次/h的客流走廊,盐田需要小运量交通系统。
(4)小结。建议盐田采用轻型、小运量公共交通方式,综合考虑盐田道路、地形条件及成本、安全性等因素及各制式特点,推荐采用空铁或云巴。
4 结语
本文以盐田为例,分析城市交通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而分析各种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制式的特点,与盐田特定需求进行匹配分析,最终得出空铁和云巴在盐田的适应性最好。研究可为山海城市在发展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规划阶段提供思路,但在实际项目推进中,仍需结合具体线路情况,对各种系统制式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程爽.城市中小运量轨道交通发展规划分析——以深圳为例[J].交通世界,2020(17):33-35.
[2]官卫华,叶斌,林小虎.中小运量城市轨道新交通系统及其在南京的规划实践[A].秦皇岛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论文集[C].秦皇岛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10:9.
[3]深圳市鹽田区发展和改革局(统计局).盐田统计年鉴[M].深圳: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2019.
[4]吴瑶.浅谈跨座式单轨交通的现状及发展[J].中国新通信,2020,22(12):128.
[5]朱鹏飞.悬挂式单轨交通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展望[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20(4):96-100.
[6]Sproule William J..Automated People Movers and Automated Transit Systems 2020[M].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2020-06-25.
[7]冯若潇,刘福华.现代有轨电车在组团式城市的功能定位及建设时序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20,33(5):46-50.
[8]邹佳岑.不同轨道交通制式主要特征浅析[J].智能城市,2019,5(19):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