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探究就是人们根据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目的,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知识和实验手段,有计划地实施探究性实践活动所采取的方法。笔者采用教师引领、自主探究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指导和训练,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师引领探究,突破学生科学探究的障碍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各种困难,需要教师在探究活动中给予必要的指点和引导,此时,老师要做好“助演”的角色,带领学生克服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顺利完成探究活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
(一)对化学问题视而不见
例如,在“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时,学生比较容易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简易装置的装配。并对自己的成功沾沾自喜,不再作深入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①如果酸不够了,只能将胶塞拔掉,从试管口添加酸,在实验时操作很不方便,你能否设计一种装置,不需要拔掉胶塞也能随时加酸?②长颈漏斗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随时添加酸液,但它能使反应随时停止吗?有什么办法能使反应随时停止?③长颈漏斗可以起控制反应快慢的作用吗?如果不能,用什么仪器替换,可以起到控制反应速率的作用?学生在这样的追问中,既熟悉了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也逐步摸清了其他替换装置的原理。整个过程,学生积极动脑,大胆提出新看法、新方案,考虑问题更加全面,对知识的应用更加灵活,探究意识得到激发,探究能力也在这一步一步的探索中得到锻炼。
(二)对化学现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例如:“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探究,由于该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我跟学生探讨后,决定通过做“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的实验来证明。学生实验后,发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了红色,于是有学生很快得出结论: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我不紧不慢的提出问题:会不会是二氧化碳本身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了红色?会不会是溶液中的水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了红色?还有不有可能是别的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了红色?学生恍然大悟,经过讨论,提出了以下假设:猜想①: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猜想②:水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猜想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进一步讨论后,设计了以下实验进行探究:(Ⅰ)向干燥的纸花(用石蕊试液浸透的滤纸晾干后制成)喷稀醋酸;(Ⅱ)向干燥的纸花喷水;(Ⅲ)直接把干燥的纸花放入干燥的二氧化碳中;(Ⅳ)将干燥的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通过分组实验,得出结论:水和二氧化碳均不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酸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轻松的突破了难点,掌握了知识。
(三)对探究的过程缺乏反思
例如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为“排在前边的金属一定能把排在后边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此时,我让学生写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大都写成:2Na CuSO4 = Cu Na2SO4,请学生描述反应的现象:一般都认为金属钠消失,出现红色的铜,溶液由蓝色变浅。对学生的分析推理我并不给予肯定或否定,而是让学生动手实验:将一粒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结果学生看到的现象是:金属钠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在液面上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产生大量的气体,甚至引起燃烧,同时生成蓝色的沉淀,并没有红色的铜出现。实验结果大大出乎学生的意料,由于预先的想象与实验结果产生矛盾,学生必定会迫切想找到答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种生成物又是什么?思维处在高度集中状态,此时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教师加以引导,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学生自主探究,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酸碱指示剂后,有学生提出:很多植物的叶片或花都有颜色,他们能不能做酸碱指示剂?我鼓励学生以此为课题进行实验探究,先通过网络、图书等渠道收集有关信息,选择探究材料和探究方法,以小组合作方式设计实验,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最后得出:紫色甘蓝酒精浸出液、紫色牵牛花酒精浸出液也是很好的酸碱指示剂。整个过程中,教师都是一个“观众”的角色,站在旁边看着学生提出问题、寻找方法、直至解决问题,适时的加以点拨和鼓励,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让他们深深的感觉得:学习是一种不断探究,不断发掘的过程,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精神,也提高了他们的探究能力。
责任编辑 潘孟良
一、教师引领探究,突破学生科学探究的障碍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各种困难,需要教师在探究活动中给予必要的指点和引导,此时,老师要做好“助演”的角色,带领学生克服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顺利完成探究活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
(一)对化学问题视而不见
例如,在“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时,学生比较容易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简易装置的装配。并对自己的成功沾沾自喜,不再作深入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①如果酸不够了,只能将胶塞拔掉,从试管口添加酸,在实验时操作很不方便,你能否设计一种装置,不需要拔掉胶塞也能随时加酸?②长颈漏斗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随时添加酸液,但它能使反应随时停止吗?有什么办法能使反应随时停止?③长颈漏斗可以起控制反应快慢的作用吗?如果不能,用什么仪器替换,可以起到控制反应速率的作用?学生在这样的追问中,既熟悉了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也逐步摸清了其他替换装置的原理。整个过程,学生积极动脑,大胆提出新看法、新方案,考虑问题更加全面,对知识的应用更加灵活,探究意识得到激发,探究能力也在这一步一步的探索中得到锻炼。
(二)对化学现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例如:“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探究,由于该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我跟学生探讨后,决定通过做“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的实验来证明。学生实验后,发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了红色,于是有学生很快得出结论: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我不紧不慢的提出问题:会不会是二氧化碳本身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了红色?会不会是溶液中的水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了红色?还有不有可能是别的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了红色?学生恍然大悟,经过讨论,提出了以下假设:猜想①: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猜想②:水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猜想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进一步讨论后,设计了以下实验进行探究:(Ⅰ)向干燥的纸花(用石蕊试液浸透的滤纸晾干后制成)喷稀醋酸;(Ⅱ)向干燥的纸花喷水;(Ⅲ)直接把干燥的纸花放入干燥的二氧化碳中;(Ⅳ)将干燥的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通过分组实验,得出结论:水和二氧化碳均不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酸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轻松的突破了难点,掌握了知识。
(三)对探究的过程缺乏反思
例如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为“排在前边的金属一定能把排在后边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此时,我让学生写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大都写成:2Na CuSO4 = Cu Na2SO4,请学生描述反应的现象:一般都认为金属钠消失,出现红色的铜,溶液由蓝色变浅。对学生的分析推理我并不给予肯定或否定,而是让学生动手实验:将一粒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结果学生看到的现象是:金属钠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在液面上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产生大量的气体,甚至引起燃烧,同时生成蓝色的沉淀,并没有红色的铜出现。实验结果大大出乎学生的意料,由于预先的想象与实验结果产生矛盾,学生必定会迫切想找到答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种生成物又是什么?思维处在高度集中状态,此时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教师加以引导,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学生自主探究,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酸碱指示剂后,有学生提出:很多植物的叶片或花都有颜色,他们能不能做酸碱指示剂?我鼓励学生以此为课题进行实验探究,先通过网络、图书等渠道收集有关信息,选择探究材料和探究方法,以小组合作方式设计实验,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最后得出:紫色甘蓝酒精浸出液、紫色牵牛花酒精浸出液也是很好的酸碱指示剂。整个过程中,教师都是一个“观众”的角色,站在旁边看着学生提出问题、寻找方法、直至解决问题,适时的加以点拨和鼓励,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让他们深深的感觉得:学习是一种不断探究,不断发掘的过程,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精神,也提高了他们的探究能力。
责任编辑 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