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简而意全 迹淡而雅正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画在中国绘画史中的地位向来颇高,然自元朝以来,其地位逐渐被山水花鸟所占据。但并不表示人物画不受重视,“五四”以来以徐悲鸿、蒋兆和、黄胄等为代表的有志于重振中国人物画雄风之士层出不穷。改革開放后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迎来了“八五”艺术思潮,而后中国人物画也開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当代中青年画家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画坛一股不可忽视的生力军。在这股生力军当中,广西画家郑军里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当代水墨写意人物画家之一。他的人物画作品非常注重意境表达,追求以意象造型,讲究格调和品位,他将自身的主观审美愿望与写意人物画的境界美融合到绘画的形式美当中,形成了他独特而又有艺术内涵的绘画风格。
  郑军里的绘画创作一直都是富含时代感和民族精神的,他的水墨人物创作一直以弘扬民族精神为立足点和立场,既具有我国大民族文化艺术的独特个性也有广西本土的民族文化艺术的独特个性。并在中国水墨人物画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他笔下的人物题材由华夏历史人物系列到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唐宋诗意系列》和《民俗风情系列》,再到以表现现代少数民族现实生活的《民族人物系列》。他一直在艺术的道路上孜孜不倦“探索、追求、创新”。
  郑军里在一篇文章里这样说:“生活在变,人也在变,绘画也要跟着变。可画的题材和内容非常多,但要懂得走自己的路,创造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他在继承了中国画传统笔墨气运的同时,努力探讨现实生活和当代审美趋向的融合点。
  郑军里的《华夏人物系列》中就体现了他将中国画的用笔和特有的文化意境与西方的线性素描相结合,从而改造旧的传统水墨画的成功尝试。“他在创作中投射浓情于形象,重气势、重神韵、重意趣,他把气、理、神、情、意、趣融为一体,且尤重气概。”看他的《周勃像》《张璨双管齐下》《怀素书蕉》等作品,可以说是“笔墨淋漓,须眉毕烛”。这类作品人物个性鲜明,气势雄健,在狂放不羁之中,有一股风雷激荡,阳刚奋进的气概,墨色淋漓酣畅、豪放洒脱,形象气宇轩昂、超凡脱俗。艺术实践证明,他在这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以表现少数民族风情和古代仕女生活情趣为题材的绘画创作中更体现了画家郑军里在作品中对情调的追求。美术评论家夏硕琦先生曾这样评论郑军里的绘画:“彩墨渗融,行笔俊逸,似自然流出,纯任天趣,画得轻松自如,却一片生机。似信手拈来,剪裁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并不特别用意,而物无不亲。画而不雕不琢,“具象天然”。这类作品情随韵出,引人品味、涵咏。如《唐女马球图》《牧趣图》《细雨》《春游》等这些作品是“用笔简易而意全,巧密而精细。”“格清意古,墨妙笔精,景物幽闲,思远理深,气象脱洒。”
  “不知古,焉知新?”古与新是辩证关系中的两面,舍去一面另一面也不成立。郑军里近年来的创作重点多以现实生活中的民族人物为主,从中不难看出,他对传统的关注与研究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他的新作既保留了他早年的雄强、凝重的艺术风格,又揉进了许多动势超逸,苍润兼具的豪迈气势,浑然中流溢出一种独特而又纯粹的中国文化意蕴。他大胆地借鉴了传统山水画的大斧劈及从汉代画像石中领悟到的“石漏痕”用笔技法,结合运用到他的水墨人物画的创作中,使作品更具动势及沧桑感,似有似无的意象用笔,使画面呈现出似乎没有具体的形而又仿佛感觉形无处不在的妙幻的效果。如《霜蹄归踏图》《远方》《母与子》《归》等作品,就充分体现了画家在努力追求“抽象具象”的之间,强调“意象造型”,注重以主观的认识来表现物象气质、气势、神韵。画面重视笔墨线条的书写性,简约的用笔,空灵的构图显现出“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的艺术境界。
  郑军里在他的作品中也善于运用肌理创造意境,延伸和扩大笔墨语言的表现力。表现不同地域风情特点的作品则运用不同的肌理效果来使作品的意境更具有张力。在表现南方风情的作品中,如《牧牛图》除了突出表现南方人物的形象特点外,在墨色中加入矾胶,通过矾胶与水墨在纸上的自然晕化,造成湿润大气的肌理效果,将南方水气淋漓的气候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表现北方大漠风雪和高原的风情的作品中通过拓印、水痕印、撒盐等技法处理,来增强画面的苍茫、飘渺、斑驳朦胧的诗化意境和磅礴的气势,使画面“倪忽变幻,象其物宜”充满魅力。
  郑军里作为漓江画派人物画方面的领军人物,为广西的中国人物画的振兴和发展发挥着他积极的影响力。他曾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中国人物画的现状不如山水、花鸟而为之担忧,而造成人物画“弱”的原因是人物画比起其它画种要来得“艰难”。这个“艰难”不仅表现在人物画难画,还表现在大众对人物画的认识不如山水、花鸟,再者较之人物画山水、花鸟随意性较强,对形的要求不是那么严谨,导致有些画家产生了避重就轻,急功近利心态。造成人物画“弱”的另一原因是美院学生的人物画造型能力的整体水平下降,由于学生的基础不扎实,加上目前普遍存在淡漠下乡深入生活的现象。
  “人物以形摹写为先”只有将“人之笑啼情状,物之尖斜偃侧,自然布列于心中”才能“不觉见之于笔下”郑军里认为要想创作出好的作品,从而改变人物画“弱”的局面,应该立足本土、深入生活,以认真而严谨的治学态度来对待创作,这样才能提高作品的艺术质量。从郑军里近年来的创作主要以现代民族人物题材为主可以看出,意在反映现代的生活和现代人的思想。他的绘画创作强调对生活的感受,强调情感的蕴藉与涵养的酝酿,而且他深知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不断的深入生活,下乡采风、写生,去体验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这是搜集创作素材的有效途径。广西与湖南、贵州、云南接壤,位于中国的西部,是多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桂西北独特的民族风情给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
  “画田家自有醉田亡村野之真”,郑军里的作品总是给人一股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它不是对原有生活的照搬,更不是空洞无据的扭曲生活,而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去感悟、提炼与升华现实生活感受到水墨审美意识结合产生的艺术语言。郑军里的水墨写意人物画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人物场景,善于抓取人物的精神状态和心灵活动。《春风》《放马图》《天伦之乐》等,用笔简洁,造型整体,用淡淡的笔墨和少量的施色,突出表现人物的形象和精神气质。“迹简意淡而雅正”,画面轻松体现在一点一线、一染一擦、一薄一厚的技巧中。南方的少数民族非常喜欢黑色,他们的服饰几乎不约而同的都以黑色为主。他巧妙地利用这一特点,大胆地运用象牙黑等现代广告色制作特殊的肌理效果,在他的民族人物创作中以水墨为主的绘画风格与之相呼应并形成了简约的绘画风格。
  郑军里的脉搏把他的情绪、爱憎、民族自信和责任感统统融入到他的绘画创作中,尽管他的作品风格一改再改,一变再变,但作品中仍然呈现出中国水墨写意画中的文人气息以及传统水墨画的那种完整性和内在的张力。正如他自己所说“从画油画到画工笔,然后画写意少数民族人物,再后来画大写意古典人物,现在又回到了水墨人物,万变不离其宗,题材在变但追求的传统内涵没变,变的只是技法。”有人说郑军里属于新潮,是反传统,也有人说郑军里的绘画不够现代,属于传统。在郑军里看来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揭示中国画内在的艺术规律,去准确的反映和表现画家个人的心境。他在艺术探索的历程中不断地挑战自我,为的是发挥中国人物画的极致,从而超越自我。作为一位当代画家,郑军里以热爱生活,感悟自然,揭示人生为己任,站在这个时代的高度,用他那独特的审美视角,将自己心灵体验所创造出的绘画语言,一遍又一遍的描绘着符合这个时代表情的形象,启示了我们“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回归真诚”才是艺术家追求的永恒不变的真理。
  [柯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工程学院]
其他文献
山水画是从人物画的背景中脱离出来而形成一个画种,大约是从唐末五代时期开始形成,对景写生自唐代张璪时就已经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继而在北宋时期达到高峰,范宽位于洪谷写生最后创作出了气势雄伟的代表北方风貌的作品《溪山行旅图》。因为元明文人画的兴起,中国山水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以笔墨作为品评绘画的唯一标准。20世纪以来,在绘画方面,西方艺术被大量引进,改变了文人画在山水画中地位,山水写生又重新被艺
期刊
陈艳群  1984年,唐如愿以偿,得到了在“独立”号游轮上工作的机会。  美中不足的是,那段时间,游轮船长职位始终没有空出。为了多陪伴幼小的孩子,为了多尽点父亲的责任,刚结束第一次婚姻的唐屈就了“独立”号的大副之位,和不甚满意的薪水。  我问唐,在他的航海生涯中,油轮、货轮和客轮三种类型的大型船只都尝试过了,它们各自的性能和用途均不相同,那海员的工作性质又有什么不同呢?  唐说,油轮上的工作是与石
期刊
一、雕塑的肌理与材质的特点和雕塑创作  从雕塑材料的本身特点来认识雕塑的肌理与材质的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材料是出发点,从雕塑材料的特性中我们才能够知道该材料是何种材质,拥有怎样的肌理效果,以及它所能体现的主题含义等;同时创作者也才能很快地利用这种特点来进行雕塑创作。这样可以为雕塑创作节省很多的后期材质表现的时间。雕塑的肌理与材质的准确掌握使雕塑家既可以通过强调雕塑材料的质感、肌理等特性来表现雕
期刊
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洛神赋》时,往往会对描写洛神形貌这一段产生很深的印象。为了展示洛神那照人的神采和明丽的娇容,曹植在词句上采用了“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等之类的排喻性词句。而当我们转动视线去观看,由文学作品《洛神赋》转化成的另一种艺术形式——绘画作品《洛神赋图》时,我们亦可发现:在卷首
期刊
中国动画电影自80年代以来有了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为对欧美日等国动画电影经验的借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撼人心魄的视听效果、符合市场规律的生产运作发行模式、活跃的电影思维、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美艳绝伦鲜明的动画形象、诸多电影手法的切换与连接等。  让我们以《宝莲灯》为例来观察国产动画电影创作的上述诸变化和借鉴。宝莲灯编导运用了外国动画音乐的制作方式,上海美影厂在《宝莲灯》音乐制作上不惜工本
期刊
陈晨  1920年9月。转眼已是初秋,季节的轮换给了物候生长荣枯的理由,新旧物事也随周遭环境的变幻悄然更替,一些旧的东西在悄然瓦解,一些新的希望在暗地里默默生长。门口挂起了“外国语学社”牌子  老渔阳里二号的小院一角,种了几株竹子,枝干还很细嫩,但根系已在地下不动声色地蔓延。这里的秘密集会仍在频繁进行中,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正在运筹帷幄,建党的网络已向全国各地悄悄延展。  新渔阳里六号依然人来人往,时
期刊
谭华,成都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研究院研究员,西安美术学院访问学者。长期从事高校美术教育工作,对美术教学和绘画创作有深入的研究,绘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美展和省级美展,多幅作品被专业机构收藏。
期刊
新疆师范太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选
期刊
张子艺  这是渭水河畔的风,混杂着密密匝匝的香气,不由分说地迎着人们的脸和鼻梁骨,从耳侧吹过,就像千年前的那阵微风突然吹过伏羲女娲的脸。他们在结绳为网的劳作中突然仰起脸来,喜洋洋地看着这披着绿的世界和人们微微眯起的眼睛,让春天温润的潮气从脸上轻轻拂过。  动物的毛发被吹得蓬松起来,牛缓慢地扭过头,侧耳听风里的声音。人们对此见怪不怪——动物有灵性呢!人们都这么说。  这是孕育过伏羲女娲的地界,显然,
期刊
胡松涛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报告中讲到了延安文艺界的巨大变化:从“很多文化人总是和工农兵搞不到一起”“躲飞机也不走一条路”“老百姓见了他们是敬鬼神而远之”,到“现在在一起扭秧歌了”“打成一片”了。一派喜悦之情。  經过《讲话》指引和整风锻炼的文艺队伍服从、服务于革命,成为一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队伍。  中共手里有两支军队,一支是拿枪杆子的队伍,一支是以笔墨为刀枪的文艺队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