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素分泌功能与茶多酚及血管紧张素Ⅱ的相关性(英文)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lord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内皮素是一种强效血管收缩物质,血管紧张素Ⅱ可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通过检测血液或细胞培养液中的内皮素含量,可以间接反映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及损伤情况,因此,增强血管内皮细胞对损伤因素的抵抗作用意义重大。茶多酚是茶叶药效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对抗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目的:通过建立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观察了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不同时间后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含量的变化以及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对这种变化的影响,以探讨茶多酚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设计:观察性实验。单位:解放军海军总医院航空潜水医学中心。材料:实验于2005-03/09在解放军海军总医院航空潜水医学中心实验室完成。主要材料:血管紧张素Ⅱ(Sigma公司);茶多酚(浙江大学茶学系);血管内皮细胞(美国CBI公司的人大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体系)。方法: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4个组:①对照组:不加特殊试剂,加入等体积的细胞培养液,分别在加液前和加液后0.5,6,24h提取上清液100μL。②血管紧张素Ⅱ组: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血管紧张素Ⅱ,使培养液中血管紧张素Ⅱ的终浓度为10-7mol/L,余同对照组。③高浓度茶多酚+血管紧张素Ⅱ组:将茶多酚加入细胞培养液中,使培养液中茶多酚终浓度为50mg/L,余同血管紧张素Ⅱ组。④低浓度茶多酚+血管紧张素Ⅱ组:加入茶多酚,使培养液中茶多酚终浓度为25mg/L,余同血管紧张素Ⅱ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管紧张素Ⅱ及茶多酚作用前及作用后0.5,6,24h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的内皮素含量。主要观察指标:内皮素含量。结果:①血管紧张素Ⅱ组培养上清的内皮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高浓度茶多酚在作用6h和24h后,内皮素含量较血管紧张素Ⅱ组显著下降(P<0.01);而低浓度茶多酚在各作用时间点均较高浓度茶多酚组及血管紧张素Ⅱ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茶多酚对血管紧张素Ⅱ所致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的功能具有抑制作用,提示茶多酚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且低浓度茶多酚的保护作用要强于高浓度茶多酚。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全球知识、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国政府将汉语言和文化推广作为加强对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战略。国际汉语教师承担着中国汉语推广和中华
目的:探讨情绪智力和自我领导对大学压力应对方式影响中积极情绪与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方法:对575名大学生施测情绪智力量表、自我领导量表、积极情绪量表、自我效能感量
“经济人”的逐利性往往会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外部不经济性,增加社会边际成本,而环境侵权责任的目的就是通过这种严格的责任将外部伤害转化为生产成本,使得外部性问题
党的十八大在认真总结党的干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着眼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和保持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这一目标要求。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建设问题,
探讨PIVAS与住院药房一体化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在HIS系统的住院药房系统下开发PIVAS系统。PIVAS系统仅作为住院药房系统的二级系统,不具备药品管理功能,仅管控PIVAS内部
全世界每天约有800名妇女死于妊娠或分娩相关的并发症,其中产后出血一直是产妇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占18%)~([1])。由于多次剖宫产和侵入性的胎盘疾病等原因,产科用血呈逐年上升
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是近几年文学研究的新领域。纳博科夫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荼毒了人类的精神世界、抹杀了人们的想象力,他所评析的艺术必定存在性象征,所讨论的话题永远
本文通过简单高效的方法制备出一系列功能型抗菌纳米粒子,随后将其与聚氨酯、聚乙烯醇两种常用材料溶液共混成膜,系统的研究了杂化纳米粒子以及复合薄膜的抗菌性能。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价格低廉的硅烷偶联剂制备了反应性季铵化合物(QAC),并用简单的方法将QAC一步接枝在SiO_2上,制备得到不同烷基链长度、不同粒径大小的抗菌杂化SiO_2纳米粒子。研究了杂化纳米粒子的化学结构、微观形貌以及抗菌性能。结果
不同民族诗学体系的基本特性与本民族的文化之间存在有机联系,由于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与文化逻辑,所以中国与西方发展出各自不同的诗学体系与范畴。并且对于中国与西方
猕猴桃种子具有休眠特性,采用湿砂、高温处理可打破其休眠,明显地提高种子发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