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线描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线描是运用线的轻重、曲直、浓淡干湿、粗细、虚实、长短等笔法表现物象的一种方法。特点简练、清晰,可刻画各种现象。线描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又是造型基本功的锻炼手段。中国历代画家对线有着深刻的认识和高超的创造,他们用千姿百态的线,抒发情感,描绘自然,使“线”在艺术作品中有独特的魅力。南齐谢赫在《古畫品录》的“六法”论中早就提出“骨法用笔”,确立了线条在中国画绘画中的重要地位。而线条在山水画中既是塑造物象的主要手段,在技巧中也是最基本因素。学习中国画都是以线描为基础。
关键词:造型;骨法用笔
线描也叫白描,是一种不用颜色,只用线条勾勒或用淡墨渲染用来表现物象的方法。在线描中线条可以有许多变化,如长短、粗细,曲直、疏密、轻重等,线描不仅是主要造型手段,还贯穿整个中国画教学中。我们要认识到线条的美,然后树立以线造型的意识,线描写生要注意把物象的前后遮挡关系表现正确,一般来讲,在画面中近处物体的基线应比远处物体的基线低。为了更好地表现出线条的美感,我们在写生中不能看到什么就画什么,应该通过比较和感受进行有目的地取舍与提炼、加工。常用的线条有直线、弧线、曲线和折线。黄宾虹曾在一幅《仿唐人白描山水》山水画上题到:“唐人最重白描法,骨干既成,水墨丹青无施不可。然用笔贵中锋,又称‘铁线皴’,元季以后知之者罕矣。”
以线造型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特色,不管是人物画,还是山水画、花鸟画,都少不了以线勾勒物象。学习线描首先应熟悉各种线描类型,古代画家把各种线描形式概括成十八种技法,称“十八描 ”,以下是线描几种常见类型。
游丝描类行笔慢,多以中锋出之,压力均匀,线性始终如一,变化较少。富有流动性,画人物如春蚕吐丝,后人也称之为“春蚕吐丝描 ”。“顾恺之画如春蚕吐丝,初见甚平易,且形似时或有失,细视之,六法兼备有不可以语言文字形容者……其笔意如春云浮空,流水行云,皆出自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所运用的线条,被认为是典型的游丝描。这种平滑、圆润、流畅、舒展的描法,适合于表现文人学士、贵族妇女、仕女形象等。
铁线描线条粗细均匀,线条外形像铁丝,用笔中锋,顿笔也是圆头。清·王瀛:“用中锋圆劲之笔描写,没有丝毫柔弱之迹,方为合作。”在顾恺之、阎立本、李公麟、武宗元等人的作品中,都有“铁线描”的特征。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中,服饰均为铁线描。
琴弦描与高古游丝描属同一类型的描法,其线条外形大多是直线。适合于表现丝绢质地垂降衣纹。《点石斋丛画》:“用正锋,腕中无怒降,要心手相应,如琴弦乱不断。”清·王瀛:“用中锋悬腕笔法,须留得住,如颇笔皴法,心中相应不乱。如张萱的《捣练图》正是琴弦描的典范。
行云流水描此描法宜中锋用笔,线条有流动感。元代汤垕《画鉴》中说:“(李伯时)惟临摹古画用绢素着色,笔法如行云流水,有起倒。”如李公麟的《免胄图》,旗帜和土兵的衣服,线条流畅,具有典型性。
蚂蝗描又称兰叶描,为唐代著名人物画家吴道子所创适合表现硬质的衣纹,清·王瀛说:“伸曲自然,柔而不弱,无臃肿断续之迹。”《点石端丛画》:“正锋,用尖成圭角,如蚂蝗系。”是吴道子独特创造。如宋代佚名画家的《送子天王图》,继承吴风,衣纹用笔粗简。
钉头鼠尾描清·王瀛说:“钉头鼠尾描,画有大兰叶、小兰叶两种描法,如写兰叶法。”。如宋代李嵩的《货郎图》和《市担婴戏图》中的衣纹线条,采用中锋劲利的笔法,线形前肥后锐,形同钉头鼠尾。宋代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用笔凝重,充分发挥了线条的表现力和装饰性。清代画家任伯年也非常喜欢用这种描法如他的《人物图》也充分体现了钉头鼠尾描的特点。
混描以淡墨皴衣纹加以浓墨混成之,描绘对象的衣服时,往往先用淡墨劲笔勾画出衣服的纹路轮廓,再用较深的墨色结合线面来破染,形成墨色层次的变化。如清代闵贞的《八子观灯图》,这样既加强了线的随意性,也增添了线的浑厚感及线的形式美感。
橛头钉描运笔刚劲有致,这种线描技法,在宋代已很流行,当时的马远等都擅长用这种描法,并且成为当时画家表现画面的特定技法。如马远的《孔丘像》,采用秃而枯渴的笔法,用浓重、坚实的笔墨表现较硬的布料。
曹衣描相传北朝曹仲达创造出的。线条细密,紧贴身体,像刚从水中湿淋淋地走上来一样,所以又被称为“ 曹衣出水 ”。北宋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中就有 “ 曹衣出水描 ” 的记载:“ 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 ”。与吴道子风格的 “ 吴带当风 ” 相映辉,丰富了中国画的线描技法。
线描是绘画种类中最简洁的一种表达方法,以线造型是一种最古老的绘画方法,中国画中的线描也是这样,傅雷先生曾说:“从线条的角度来说,中国画的特色在于每个富有表情的元素来组成一个整体。正因为每个组成分子,每一笔每一点有表现力,整个画面才气韵生动”可以看出线描不仅是简单的技法,还是表达感情的手段,所以绘画中不仅要多加临摹,还要练习通过自己感受用线表现物象,尽最大努力发挥出线条的表现力与传达力,这样才能做到学以致用。但是线描也不能只照搬照抄古代摹本,我们要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表现出我们要表达的东西,然后在大量临摹与实践的基础之上,找到自己独特的风格。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学习线描,领会传统。
参考文献
[1]《傅雷谈美术》,傅敏,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年
[2]《中国山水画史》,陈传席,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造型;骨法用笔
线描也叫白描,是一种不用颜色,只用线条勾勒或用淡墨渲染用来表现物象的方法。在线描中线条可以有许多变化,如长短、粗细,曲直、疏密、轻重等,线描不仅是主要造型手段,还贯穿整个中国画教学中。我们要认识到线条的美,然后树立以线造型的意识,线描写生要注意把物象的前后遮挡关系表现正确,一般来讲,在画面中近处物体的基线应比远处物体的基线低。为了更好地表现出线条的美感,我们在写生中不能看到什么就画什么,应该通过比较和感受进行有目的地取舍与提炼、加工。常用的线条有直线、弧线、曲线和折线。黄宾虹曾在一幅《仿唐人白描山水》山水画上题到:“唐人最重白描法,骨干既成,水墨丹青无施不可。然用笔贵中锋,又称‘铁线皴’,元季以后知之者罕矣。”
以线造型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特色,不管是人物画,还是山水画、花鸟画,都少不了以线勾勒物象。学习线描首先应熟悉各种线描类型,古代画家把各种线描形式概括成十八种技法,称“十八描 ”,以下是线描几种常见类型。
游丝描类行笔慢,多以中锋出之,压力均匀,线性始终如一,变化较少。富有流动性,画人物如春蚕吐丝,后人也称之为“春蚕吐丝描 ”。“顾恺之画如春蚕吐丝,初见甚平易,且形似时或有失,细视之,六法兼备有不可以语言文字形容者……其笔意如春云浮空,流水行云,皆出自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所运用的线条,被认为是典型的游丝描。这种平滑、圆润、流畅、舒展的描法,适合于表现文人学士、贵族妇女、仕女形象等。
铁线描线条粗细均匀,线条外形像铁丝,用笔中锋,顿笔也是圆头。清·王瀛:“用中锋圆劲之笔描写,没有丝毫柔弱之迹,方为合作。”在顾恺之、阎立本、李公麟、武宗元等人的作品中,都有“铁线描”的特征。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中,服饰均为铁线描。
琴弦描与高古游丝描属同一类型的描法,其线条外形大多是直线。适合于表现丝绢质地垂降衣纹。《点石斋丛画》:“用正锋,腕中无怒降,要心手相应,如琴弦乱不断。”清·王瀛:“用中锋悬腕笔法,须留得住,如颇笔皴法,心中相应不乱。如张萱的《捣练图》正是琴弦描的典范。
行云流水描此描法宜中锋用笔,线条有流动感。元代汤垕《画鉴》中说:“(李伯时)惟临摹古画用绢素着色,笔法如行云流水,有起倒。”如李公麟的《免胄图》,旗帜和土兵的衣服,线条流畅,具有典型性。
蚂蝗描又称兰叶描,为唐代著名人物画家吴道子所创适合表现硬质的衣纹,清·王瀛说:“伸曲自然,柔而不弱,无臃肿断续之迹。”《点石端丛画》:“正锋,用尖成圭角,如蚂蝗系。”是吴道子独特创造。如宋代佚名画家的《送子天王图》,继承吴风,衣纹用笔粗简。
钉头鼠尾描清·王瀛说:“钉头鼠尾描,画有大兰叶、小兰叶两种描法,如写兰叶法。”。如宋代李嵩的《货郎图》和《市担婴戏图》中的衣纹线条,采用中锋劲利的笔法,线形前肥后锐,形同钉头鼠尾。宋代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用笔凝重,充分发挥了线条的表现力和装饰性。清代画家任伯年也非常喜欢用这种描法如他的《人物图》也充分体现了钉头鼠尾描的特点。
混描以淡墨皴衣纹加以浓墨混成之,描绘对象的衣服时,往往先用淡墨劲笔勾画出衣服的纹路轮廓,再用较深的墨色结合线面来破染,形成墨色层次的变化。如清代闵贞的《八子观灯图》,这样既加强了线的随意性,也增添了线的浑厚感及线的形式美感。
橛头钉描运笔刚劲有致,这种线描技法,在宋代已很流行,当时的马远等都擅长用这种描法,并且成为当时画家表现画面的特定技法。如马远的《孔丘像》,采用秃而枯渴的笔法,用浓重、坚实的笔墨表现较硬的布料。
曹衣描相传北朝曹仲达创造出的。线条细密,紧贴身体,像刚从水中湿淋淋地走上来一样,所以又被称为“ 曹衣出水 ”。北宋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中就有 “ 曹衣出水描 ” 的记载:“ 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 ”。与吴道子风格的 “ 吴带当风 ” 相映辉,丰富了中国画的线描技法。
线描是绘画种类中最简洁的一种表达方法,以线造型是一种最古老的绘画方法,中国画中的线描也是这样,傅雷先生曾说:“从线条的角度来说,中国画的特色在于每个富有表情的元素来组成一个整体。正因为每个组成分子,每一笔每一点有表现力,整个画面才气韵生动”可以看出线描不仅是简单的技法,还是表达感情的手段,所以绘画中不仅要多加临摹,还要练习通过自己感受用线表现物象,尽最大努力发挥出线条的表现力与传达力,这样才能做到学以致用。但是线描也不能只照搬照抄古代摹本,我们要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表现出我们要表达的东西,然后在大量临摹与实践的基础之上,找到自己独特的风格。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学习线描,领会传统。
参考文献
[1]《傅雷谈美术》,傅敏,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年
[2]《中国山水画史》,陈传席,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