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在绪言课教学中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在形态结构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展示效果;在生理功能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在生物实验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实验效果;在单元习题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学信息量;在生物复习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复习效果。
关键词:生物教学;信息技术;灵活恰当;合理使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2-0307-01
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显而易见,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的传递教学信息,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增大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将抽象内容形象化,微观事物宏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特别是在生物学宏观和微观的研究,通过各种表现手法将某些复杂的问题、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通过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适时放大缩小快放慢放,动静结合,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深化。信息技术传播和呈现信息的方式不同,因此,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要灵活恰当地选用,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媒体的功能,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等要素。只有恰如其分的运用信息技术,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信息技术在不同的教学课型中的使用谈几点体会。
一、绪言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绪言课是初中生物的第一堂课,上好绪言课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因此,在生物绪言课中,应给学生多展示一些新奇的、有趣的生物现象。例如:运用信息技术播放“人类的起源”录像短片,揭示有趣的生命现象;演示人体心脏的组成和人体血液的循环;播放平时听说过,却不易见到的如“细菌”、“病毒”的生长和对人类的危害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并不陌生,正常情况下又不容易看到的生物现象,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再现生物现象,直观形象逼真,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生物课的信心,明确了研究生物现象的意义,为以后学习生物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是单纯的说教和用几张挂图教学效果所不能及的。
二、形态结构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展示效果
形态结构课是初中生物生理功能课的基础,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上好这样的课运用传统的教学媒体如挂图、标本、模型等是必不可少的。但运用电教信息技术如投影、幻灯、电影和录像等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形象而生动,化静为动,信息量大,音像逼真。如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因草履虫的身体微小,肉眼难以观察清楚,教学时,首先运用CAI软件展示其形态、内部结构然后再播放草履虫活动的录像,使肉眼无法看清的草履虫,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学生不仅兴趣高涨,而且为继续学好草履虫的生理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生理功能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
大家都知道生理功能课的内容一般都很抽象,以往的挂图虽很清楚,但是缺乏直观性,这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如教学“家鸽循环系统”一课时,先用信息技术播放家鸽心脏的结构特点、血液循环路线,期间配合适当的讲解说明;然后运用信息技术播放其对环境适应性的相关录像片断,在播放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快进、慢放、重放、定格等功能,把不容易看清楚的部分非常清晰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动静结合,直观形象,很容易使学生深刻掌握“家鸽循环系统”这一节课的知识和内容;最后,在大屏幕上并列展示鲫鱼、青蛙、蜥蜴和家鸽等四种动物的心脏结构图,列表对比展示四种脊椎动物的心脏结构特点,分析比较它们的结构异同,让学生从中体会它们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从而认识动物进化的过程。这不仅轻松突破了教学难点,而且突出了教学重点。
四、生物实验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实验效果
学生亲自实验可以锻炼动脑动手的能力,培养独立操作的技能,有利于提高分析观察能力,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的知识。例如,在虚拟家兔解剖一节的教学时,让学生用鼠标代替解剖刀对家兔进行解剖,这样的虚拟实验可以随意调整角度进行观察,也可以反复进行解剖实验,激发勤于思考的思维,发挥他们想象能力,巩固实验操作的重点,增强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五、单元习题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学信息量
现行的教材内容是以教学单元为阶段进行划分的,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完成之后,为了巩固所学的单元系统内的知识,有必要组织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多形式的习题练习,以便学生牢固的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在单元习题课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信息量大、方便快捷的功能和作用,教学评价面对面,信息反馈及时。同时节约了教学时间,增加了学生练习的机会,增大了教学信息量,提高了课上练习的密度,练习形式多样化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六、生物复习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复习效果
为了让学生系统的掌握一学期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内容,往往在学期末都要对一学期所学的内容进行期末总复习。一学期的教学内容繁多,知识点杂乱,在学生的记忆里形不成简明的清晰的知识链。在复习课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概括浓缩一学期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便于知识系统性的形成;同时将所学的生物学知识点梳理链接,简化明了,便于增强学生的记忆,也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如将一学期的生物教学内容绘制成生物知识网络系统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从总体上掌握一学期的教学内容,把握相关的知识要点,通过系统的复习后,把知识点进行链接,形成知识链;或是通过计算机终端与网络中心相连接,将平时课堂上讲解用的信息技术课件可以随时从教学资料中心调取,有选择的重播,对认识不清、记忆模糊和重点的环节与知识点可以反复观看,并且可以对内容相近、容易混淆的教学内容反复对比学习,加强记忆。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任丘市新华中学
参考文献:
[1]白感悟.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生物教学的尝试[J].北京教育.2005,5.
关键词:生物教学;信息技术;灵活恰当;合理使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2-0307-01
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显而易见,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的传递教学信息,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增大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将抽象内容形象化,微观事物宏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特别是在生物学宏观和微观的研究,通过各种表现手法将某些复杂的问题、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通过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适时放大缩小快放慢放,动静结合,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深化。信息技术传播和呈现信息的方式不同,因此,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要灵活恰当地选用,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媒体的功能,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等要素。只有恰如其分的运用信息技术,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信息技术在不同的教学课型中的使用谈几点体会。
一、绪言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绪言课是初中生物的第一堂课,上好绪言课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因此,在生物绪言课中,应给学生多展示一些新奇的、有趣的生物现象。例如:运用信息技术播放“人类的起源”录像短片,揭示有趣的生命现象;演示人体心脏的组成和人体血液的循环;播放平时听说过,却不易见到的如“细菌”、“病毒”的生长和对人类的危害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并不陌生,正常情况下又不容易看到的生物现象,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再现生物现象,直观形象逼真,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生物课的信心,明确了研究生物现象的意义,为以后学习生物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是单纯的说教和用几张挂图教学效果所不能及的。
二、形态结构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展示效果
形态结构课是初中生物生理功能课的基础,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上好这样的课运用传统的教学媒体如挂图、标本、模型等是必不可少的。但运用电教信息技术如投影、幻灯、电影和录像等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形象而生动,化静为动,信息量大,音像逼真。如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因草履虫的身体微小,肉眼难以观察清楚,教学时,首先运用CAI软件展示其形态、内部结构然后再播放草履虫活动的录像,使肉眼无法看清的草履虫,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学生不仅兴趣高涨,而且为继续学好草履虫的生理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生理功能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
大家都知道生理功能课的内容一般都很抽象,以往的挂图虽很清楚,但是缺乏直观性,这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如教学“家鸽循环系统”一课时,先用信息技术播放家鸽心脏的结构特点、血液循环路线,期间配合适当的讲解说明;然后运用信息技术播放其对环境适应性的相关录像片断,在播放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快进、慢放、重放、定格等功能,把不容易看清楚的部分非常清晰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动静结合,直观形象,很容易使学生深刻掌握“家鸽循环系统”这一节课的知识和内容;最后,在大屏幕上并列展示鲫鱼、青蛙、蜥蜴和家鸽等四种动物的心脏结构图,列表对比展示四种脊椎动物的心脏结构特点,分析比较它们的结构异同,让学生从中体会它们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从而认识动物进化的过程。这不仅轻松突破了教学难点,而且突出了教学重点。
四、生物实验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实验效果
学生亲自实验可以锻炼动脑动手的能力,培养独立操作的技能,有利于提高分析观察能力,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的知识。例如,在虚拟家兔解剖一节的教学时,让学生用鼠标代替解剖刀对家兔进行解剖,这样的虚拟实验可以随意调整角度进行观察,也可以反复进行解剖实验,激发勤于思考的思维,发挥他们想象能力,巩固实验操作的重点,增强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五、单元习题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学信息量
现行的教材内容是以教学单元为阶段进行划分的,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完成之后,为了巩固所学的单元系统内的知识,有必要组织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多形式的习题练习,以便学生牢固的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在单元习题课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信息量大、方便快捷的功能和作用,教学评价面对面,信息反馈及时。同时节约了教学时间,增加了学生练习的机会,增大了教学信息量,提高了课上练习的密度,练习形式多样化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六、生物复习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复习效果
为了让学生系统的掌握一学期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内容,往往在学期末都要对一学期所学的内容进行期末总复习。一学期的教学内容繁多,知识点杂乱,在学生的记忆里形不成简明的清晰的知识链。在复习课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概括浓缩一学期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便于知识系统性的形成;同时将所学的生物学知识点梳理链接,简化明了,便于增强学生的记忆,也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如将一学期的生物教学内容绘制成生物知识网络系统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从总体上掌握一学期的教学内容,把握相关的知识要点,通过系统的复习后,把知识点进行链接,形成知识链;或是通过计算机终端与网络中心相连接,将平时课堂上讲解用的信息技术课件可以随时从教学资料中心调取,有选择的重播,对认识不清、记忆模糊和重点的环节与知识点可以反复观看,并且可以对内容相近、容易混淆的教学内容反复对比学习,加强记忆。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任丘市新华中学
参考文献:
[1]白感悟.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生物教学的尝试[J].北京教育.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