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初中阶段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比小学阶段更严重,学困生所占的比例大,特别初中二年级表现更为明显.其实,大部分学困生与优秀生并无智力差异,甚至比其他学生具备更多尚未被发掘的潜能.那么,造成两极分化严重的原因是什么?现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做一些探讨.
一、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原因分析
(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意志薄弱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的兴趣,对初中学生来说,学习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学习意志是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困难相联系的.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变化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独立性增强.在中小学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适应性差,适应性差的学生意志薄弱,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退缩,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二)教师的教学脱离学情
在教学中,教师脱离学情,删减必要的探索、推导、交流环节.部分教师讲课时,只面向中上等水平的学生,基础较差的学生听不懂,再加上自制能力较差,经常搞小动作,被教师发现后,遭到教师的训斥,自尊心受到打击,与教师感情疏远,慢慢形成学习障碍,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三)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长自身修养在家庭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谓修养,是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以及养成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家长自身良好的修养会影响孩子,“传”给孩子;相反,家长缺乏良好修养不仅耽误了自己的后代,还会妨害社会,这是每个家庭都不能掉以轻心的.缺乏家庭教育及父母关爱是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现在有很多父母都外出打工,孩子只能交给爷爷奶奶或者邻居照看,而父亲去打工,母亲在家者,往往管不住孩子,爷爷奶奶更加管不住孩子.这些孩子往往无心学习,最后成为后进生.
(四)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
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明显提高,而初二学生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有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有的慢,学生数学学习接受能力存在差异.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从而造成数学成绩的两极分化.
二、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应对策略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等.
(二)教会学生学习
有一部分后进生在数学上花费不少工夫,但学习成绩总不理想,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对.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一方面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另一方面加强学法指导和心理辅导.
(三)注重后进生的转化
在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要遵循低起点、慢进度、循序渐进的原则,耐心地辅导,使之学得愉快,树立信心.教师布置作业时,要分层要求,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使后进生尝到甜头,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进取、努力向上,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
(四)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改善课堂心理环境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其人格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教育能力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教师良好的个性品质能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有利于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
(五)建立“家长桥”
对长期打骂孩子、迷恋麻将、无暇顾孩子的家长及父母离异、把孩子当皮球踢的家长,笔者会主动做好家访,建立“家长桥”,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从而对两极分化现象做到防微杜渐.
(六)重视德育渗透
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教学要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笔者充分发挥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到知识分析中.例如,在涉及圆周率的使用时,介绍圆周率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
总之,教育是一种智慧,教育是一种快乐,教育是在不断的思考后的探索.笔者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一定能很好地改善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现状.
(责任编辑 黄春香)
一、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原因分析
(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意志薄弱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的兴趣,对初中学生来说,学习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学习意志是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困难相联系的.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变化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独立性增强.在中小学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适应性差,适应性差的学生意志薄弱,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退缩,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二)教师的教学脱离学情
在教学中,教师脱离学情,删减必要的探索、推导、交流环节.部分教师讲课时,只面向中上等水平的学生,基础较差的学生听不懂,再加上自制能力较差,经常搞小动作,被教师发现后,遭到教师的训斥,自尊心受到打击,与教师感情疏远,慢慢形成学习障碍,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三)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长自身修养在家庭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谓修养,是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以及养成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家长自身良好的修养会影响孩子,“传”给孩子;相反,家长缺乏良好修养不仅耽误了自己的后代,还会妨害社会,这是每个家庭都不能掉以轻心的.缺乏家庭教育及父母关爱是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现在有很多父母都外出打工,孩子只能交给爷爷奶奶或者邻居照看,而父亲去打工,母亲在家者,往往管不住孩子,爷爷奶奶更加管不住孩子.这些孩子往往无心学习,最后成为后进生.
(四)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
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明显提高,而初二学生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有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有的慢,学生数学学习接受能力存在差异.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从而造成数学成绩的两极分化.
二、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应对策略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等.
(二)教会学生学习
有一部分后进生在数学上花费不少工夫,但学习成绩总不理想,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对.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一方面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另一方面加强学法指导和心理辅导.
(三)注重后进生的转化
在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要遵循低起点、慢进度、循序渐进的原则,耐心地辅导,使之学得愉快,树立信心.教师布置作业时,要分层要求,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使后进生尝到甜头,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进取、努力向上,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
(四)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改善课堂心理环境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其人格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教育能力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教师良好的个性品质能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有利于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
(五)建立“家长桥”
对长期打骂孩子、迷恋麻将、无暇顾孩子的家长及父母离异、把孩子当皮球踢的家长,笔者会主动做好家访,建立“家长桥”,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从而对两极分化现象做到防微杜渐.
(六)重视德育渗透
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教学要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笔者充分发挥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到知识分析中.例如,在涉及圆周率的使用时,介绍圆周率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
总之,教育是一种智慧,教育是一种快乐,教育是在不断的思考后的探索.笔者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一定能很好地改善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现状.
(责任编辑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