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中学生主体的有效参与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lhonger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要从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新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的实质就是要实行开放性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教学法的客观规律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参与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力。
  
  一、注重个体发展,体现主体参与的主动性。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观念无论怎样高谈阔论,最终需要实践的检验。与传统教育相比,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由于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着不同的爱好和个性,每个学生的素质都有上、中、下之分。在一个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的大班课堂上,有的学生爱动,有的学生喜静,有的学生善于抽象思维,有的学生乐于形象思维,每个学生对学习方式、方法的选择会因各自的知识基础、能力、个性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而有效的主体参与实质上是一种有层次的差异参与,即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在目标、方法、评价方面体现出层次性,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从而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充分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中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并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自由的、发展的、愉快的“以人为本”的平等关系,满含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每个学生都有终生学习的愿望。特别关注、关心学困生, 在人格和交往上尊重每一位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关爱每一位学生,因人施教,为学生实现思维的深层参与创造条件,让我们的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提高与发展,深信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并获得成功。同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归纳、分析,主动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索、动手操作,发展他们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让学生高质量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才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重视群体发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主体参与的目标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如果没有全体学生的参与就没有教学的整体效率。因此,我们必须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和展示自我的机会,真正地把课堂变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互相讨论和交流的平台,互相倾听和沟通,互相尊重和信任,平等竞争和合作,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我们知道,面向每一个学生是素质教育的显著特点。因此,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探究新知的实际活动中,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使大多数学生成为看客。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参与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是实现有效主体参与的关键。因此,我们应该适当拓宽探究的时空,引导学生深层参与数学学习活动,鼓励直觉与猜想,并引导学生充分地探索与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三、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提高主体参与的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等。要提高主体参与的有效性必须引导所有学生进行主动、深层的实质性参与,使每个学生在参与中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发展。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按儿童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设计好教学过程。做到该扶则扶,该放当放。在教学中,针对各种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从实际出发,有题可做。尽可能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习材料的组织注意开放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探求新知。我们在探究材料的组织、呈现时,尽可能地考虑到不同学生的需要,并且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思维,从而有效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二是课堂练习的设计既要确保达成基本教学目标,又要体现一定的开放性和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要求,要求学习能力、接受水平都存在差异的学生,做同样的练习,显然是不利于学生有效参与的。三是适时开展小组合作,并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因为合作交流的目的是把小组中不同的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讨论前的独立思考对发挥每个个体的积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没有独立思考的过程,合作就等于无源之水。在课堂上只有经过独立思考,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才会有自己的见解,这样他们看到的才不仅仅是问题的表面现象,而是问题的实质,只有这样他们才有话可说,也才有助于把问题讨论深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