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人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体育运动是提高大学生生命活动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与保证,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作用和重要性日益突出,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性质也越来越鲜明。为了达到我国高校当前体育教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全方位的优秀人才,改善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高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通过对全国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现状的调查活动,分析了并指出了当前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旨在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进步和更好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 教学管理 现状分析 存在问题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1(b)-0208-02
我国基础教育经过一系列的相关改革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成为体育教育课程发展的主旋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在抓好德育、智育的同时,更要加强体育劳动技术教育,使诸方面的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此决定表明了体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和意义。
1 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概念
体育教育教学管理是为实现体育教育目标,根据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对体育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过程。
1.1 体育教育的形式和目标
体育教育本身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分为专门体育教育和普通体育教育两大类。其基本特征是突出的教育性和教学性。体育教育以教学为主要途径,以课堂教学或专门性辅导为主要形式,以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为主要手段。
1.2 体育教育的目标
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出一批能够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及竞赛工作,或能够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体育教育人才[1]。
2 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分析
对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调查分析可得,高校在体育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育模式的滞后性。
(2)教师队伍整体水平需提高。
(3)体育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4)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发展滞后。
(5)学生素质有待增强。
(6)缺乏完善的教学器材。
(7)学生的理论教育有待加强。
3 体育教学管理现状的应对措施
3.1 教育模式方面
教育模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3.1.1 教学体系应完善
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现有的教学体系应得到提高和完善。对教学课程目标的定位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该明确而具体,并有针对性。
3.1.2 教育模式需转换
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从旧的教育模式中转换过来,将教育理论中的“从属论”彻底摒弃,打破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倡导并践行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要处处以学生为核心,制定相应的教学理论。要善于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结合实际情况来灵活变更或制定新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同时在教学中要积极调动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独立性,帮助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3.2 体育教师方面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育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只有具备了稳固踏实的桥梁,学生在通往体育教育的这条路上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3.2.1 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师的队伍建设
在注重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也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注重教师行为、语言的规范,言行身教。体育学科涉及面广,所以就要求体育教师自身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将体育教育知识更生动多样的传授给学生。
3.2.2 注重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
只有通过良好的职前教育培训与及时的职后教育沟通相辅相成的结合方式,才能够有效地避免教育的隔裂性,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尽心、更敬业的去完成每一次教学任务。所以,各大高校要为教师提供便捷、高效的继续教育和沟通平台,使其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在继续教育中不断增强的同时,也能使教学中好的教育理念得以迅速的推广和传递,同时实现职后教育教育的高效沟通。
3.2.3 高校间加强交流
各个高校之间也应该相互加强沟通与交流,力争使高校体育教师借助各种资源共享模式,共同实现培养出更多更优秀体育人才的目标。
3.3 高校体育教育管理方面
一个好的体育教育体系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管理的正确引导,因此管理水平的发展对于高校体育教育建设也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3.3.1 详细规划课程分配
为了使高校体育教学能满足体育领域对不同形式人才的需求,高校应培养全面的体育人才。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好学科教学进度的规划和教学任务的分配,结合运动项目,使学生在掌握技术理论的同时,也能够得到恰当的学习和锻炼。
3.3.2 适当拓展知识面
为使学生相应的学科知识得以拓展和延伸,体育教师应该相应的组织学习对一些体育竞赛方面知识的涉及,使其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所学体育知识。
3.3.3 课余加强训练
其次,应该切实加大集体活动与课余训练的力度,在集体氛围的影响和感染下,使学生勤于对课堂上的体育技术的练习和锻炼,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保障了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2]。 3.3.4 规范教学管理
高校要重视体育教学, 严格教学管理,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以加大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力度。学校应支持配合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考核,全面了解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的情况,以便更好地促进教与学的结合。
3.4 教育技术方面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3]。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体育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积极与时俱进,跟得上时代的脚步。
3.4.1 提高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突出强调通过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堂,气氛更加活泼,有效改善了以往呆板无趣的、灌注式的教学状态。
3.4.2 先进教育技术的优势
运用现代先进的教育技能能够有效提高体育教育中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不仅能在教学理论方面克服空间的障碍,实现超时空的体育素材链接,使理论知识也能更加生动和形象;而且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有利于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技术教学方面,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可以帮助教师传达建立体清晰的动作表象,使一些复杂的动作技术如腾空、翻转等高难度动作得到有效分解,从而降低学生在学习和理解中的难度。
3.5 学生素质方面
社会需要的全面人才,应是智力和体力均衡发展的人才。因此,体育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综合开发利用学生的智力和体力,使其全面的发展。
3.5.1 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
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培养,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全面成才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督促学生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同时加大对对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的重视力度,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加强自我锻炼的意识,引导教育学生全面把握体育素质教育的内涵。
3.5.2 使学生体脑结合
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通过对学生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灵的共同正常生长发育,全面提高各项身体机能,从而使其养成脑体结合、综合运用脑力和体力能力的习惯,使学生成长发展为全面性人才。
3.6 教学设施方面
高校体育设施的使用现状中,仍存在一些对现有器材的开发、利用不完全等问题,因此对于设施不完善的解决措施,不仅要购置新的设施,更要合理利用现有设施。
3.6.1 开发利用器材潜能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有些高校器材的缺陷性,和设施本身的不完善性,制约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然而,若高校能积极探索,充分挖掘和利用其现有器材的潜在应用,并合理安排器材的使用,便可使教学活动顺利的进行。如体育教师可根据训练需要开发器材一物多用的特性,在实现不同的教学需求的同时,也能满足不同教学任务对器材的要求。又如开发多种利用不同的运动场穿插地进行运动的方法,也可使体育教育活动顺利的开展进行。
3.6.2 多购置引进设施
高校还应加大对体育设施的重视力度,在对现有设施定期维护和多加利用的同时,多引进一些国内外先进设施,以帮助教学活动更好的实施和开展。
3.7 教育理论方面
体育教育中,学生对体育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远远小于对技术的学习,因此高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重视。
3.7.1 加大理论教学力度
体育教育训练中,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教育,可促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从而减少锻炼的盲目性,和因对理论知识的缺乏所导致的不必要的的运动损伤,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教学力度。体育教学中,只有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4]。理论知识的相应学习和补充,可以有效结合实践,使体育老师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
3.7.2 将理论知识与比赛融合
结合重大比赛,对比赛中涉及的体育运动知识,及时的进行宣传教育可以使体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育理论知识本身比较枯燥,但有很多中学生对国际、国内重大比赛极为热心和关注。因此,教师应结合这些比赛的进程及赛况,将枯燥单一理论知识附着在生动的比赛场面中,使学生其乐融融的寓教于学,这样,竞赛规则和竞赛中的团队精神在激发了他们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的同时,也使其集体荣誉感和组织纪律性得以提高。
3.7.3 丰富教学方式
相应的改进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进行体育理论教学中,应认真备课,充分准备,对理论知识的课堂讲解要做到语言精练、生动有趣。要充分利用体育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丰富生活的特点,运用生动有说服有趣的事迹,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并结合体育历史和相应的历史典故,如讲解“马拉松的起源、篮球运动的产生、足球运动的发展”等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应体育项目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逐步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4 结语
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关乎我国体育教育水平的发展,高校应该加大对其重视力度,在保障体育教育顺利进行的同时,为其更好的发展积极探索相应措施。
参考文献
[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N].教育部政报,2003(7-8).
[2] 李赵来,陈忠焕,朱桦,等.提高我校体育教学与管理水平的几项措施[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6,20(3):83-87.
[3] 梁玉梅.加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EB/OL].光明网,2001.
[4] 骆积强.现代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现状及措施分析[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4,2(4):501-504.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 教学管理 现状分析 存在问题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1(b)-0208-02
我国基础教育经过一系列的相关改革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成为体育教育课程发展的主旋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在抓好德育、智育的同时,更要加强体育劳动技术教育,使诸方面的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此决定表明了体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和意义。
1 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概念
体育教育教学管理是为实现体育教育目标,根据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对体育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过程。
1.1 体育教育的形式和目标
体育教育本身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分为专门体育教育和普通体育教育两大类。其基本特征是突出的教育性和教学性。体育教育以教学为主要途径,以课堂教学或专门性辅导为主要形式,以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为主要手段。
1.2 体育教育的目标
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出一批能够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及竞赛工作,或能够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体育教育人才[1]。
2 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分析
对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调查分析可得,高校在体育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育模式的滞后性。
(2)教师队伍整体水平需提高。
(3)体育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4)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发展滞后。
(5)学生素质有待增强。
(6)缺乏完善的教学器材。
(7)学生的理论教育有待加强。
3 体育教学管理现状的应对措施
3.1 教育模式方面
教育模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3.1.1 教学体系应完善
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现有的教学体系应得到提高和完善。对教学课程目标的定位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该明确而具体,并有针对性。
3.1.2 教育模式需转换
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从旧的教育模式中转换过来,将教育理论中的“从属论”彻底摒弃,打破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倡导并践行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要处处以学生为核心,制定相应的教学理论。要善于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结合实际情况来灵活变更或制定新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同时在教学中要积极调动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独立性,帮助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3.2 体育教师方面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育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只有具备了稳固踏实的桥梁,学生在通往体育教育的这条路上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3.2.1 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师的队伍建设
在注重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也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注重教师行为、语言的规范,言行身教。体育学科涉及面广,所以就要求体育教师自身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将体育教育知识更生动多样的传授给学生。
3.2.2 注重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
只有通过良好的职前教育培训与及时的职后教育沟通相辅相成的结合方式,才能够有效地避免教育的隔裂性,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尽心、更敬业的去完成每一次教学任务。所以,各大高校要为教师提供便捷、高效的继续教育和沟通平台,使其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在继续教育中不断增强的同时,也能使教学中好的教育理念得以迅速的推广和传递,同时实现职后教育教育的高效沟通。
3.2.3 高校间加强交流
各个高校之间也应该相互加强沟通与交流,力争使高校体育教师借助各种资源共享模式,共同实现培养出更多更优秀体育人才的目标。
3.3 高校体育教育管理方面
一个好的体育教育体系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管理的正确引导,因此管理水平的发展对于高校体育教育建设也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3.3.1 详细规划课程分配
为了使高校体育教学能满足体育领域对不同形式人才的需求,高校应培养全面的体育人才。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好学科教学进度的规划和教学任务的分配,结合运动项目,使学生在掌握技术理论的同时,也能够得到恰当的学习和锻炼。
3.3.2 适当拓展知识面
为使学生相应的学科知识得以拓展和延伸,体育教师应该相应的组织学习对一些体育竞赛方面知识的涉及,使其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所学体育知识。
3.3.3 课余加强训练
其次,应该切实加大集体活动与课余训练的力度,在集体氛围的影响和感染下,使学生勤于对课堂上的体育技术的练习和锻炼,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保障了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2]。 3.3.4 规范教学管理
高校要重视体育教学, 严格教学管理,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以加大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力度。学校应支持配合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考核,全面了解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的情况,以便更好地促进教与学的结合。
3.4 教育技术方面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3]。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体育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积极与时俱进,跟得上时代的脚步。
3.4.1 提高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突出强调通过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堂,气氛更加活泼,有效改善了以往呆板无趣的、灌注式的教学状态。
3.4.2 先进教育技术的优势
运用现代先进的教育技能能够有效提高体育教育中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不仅能在教学理论方面克服空间的障碍,实现超时空的体育素材链接,使理论知识也能更加生动和形象;而且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有利于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技术教学方面,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可以帮助教师传达建立体清晰的动作表象,使一些复杂的动作技术如腾空、翻转等高难度动作得到有效分解,从而降低学生在学习和理解中的难度。
3.5 学生素质方面
社会需要的全面人才,应是智力和体力均衡发展的人才。因此,体育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综合开发利用学生的智力和体力,使其全面的发展。
3.5.1 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
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培养,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全面成才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督促学生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同时加大对对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的重视力度,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加强自我锻炼的意识,引导教育学生全面把握体育素质教育的内涵。
3.5.2 使学生体脑结合
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通过对学生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灵的共同正常生长发育,全面提高各项身体机能,从而使其养成脑体结合、综合运用脑力和体力能力的习惯,使学生成长发展为全面性人才。
3.6 教学设施方面
高校体育设施的使用现状中,仍存在一些对现有器材的开发、利用不完全等问题,因此对于设施不完善的解决措施,不仅要购置新的设施,更要合理利用现有设施。
3.6.1 开发利用器材潜能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有些高校器材的缺陷性,和设施本身的不完善性,制约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然而,若高校能积极探索,充分挖掘和利用其现有器材的潜在应用,并合理安排器材的使用,便可使教学活动顺利的进行。如体育教师可根据训练需要开发器材一物多用的特性,在实现不同的教学需求的同时,也能满足不同教学任务对器材的要求。又如开发多种利用不同的运动场穿插地进行运动的方法,也可使体育教育活动顺利的开展进行。
3.6.2 多购置引进设施
高校还应加大对体育设施的重视力度,在对现有设施定期维护和多加利用的同时,多引进一些国内外先进设施,以帮助教学活动更好的实施和开展。
3.7 教育理论方面
体育教育中,学生对体育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远远小于对技术的学习,因此高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重视。
3.7.1 加大理论教学力度
体育教育训练中,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教育,可促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从而减少锻炼的盲目性,和因对理论知识的缺乏所导致的不必要的的运动损伤,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教学力度。体育教学中,只有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4]。理论知识的相应学习和补充,可以有效结合实践,使体育老师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
3.7.2 将理论知识与比赛融合
结合重大比赛,对比赛中涉及的体育运动知识,及时的进行宣传教育可以使体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育理论知识本身比较枯燥,但有很多中学生对国际、国内重大比赛极为热心和关注。因此,教师应结合这些比赛的进程及赛况,将枯燥单一理论知识附着在生动的比赛场面中,使学生其乐融融的寓教于学,这样,竞赛规则和竞赛中的团队精神在激发了他们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的同时,也使其集体荣誉感和组织纪律性得以提高。
3.7.3 丰富教学方式
相应的改进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进行体育理论教学中,应认真备课,充分准备,对理论知识的课堂讲解要做到语言精练、生动有趣。要充分利用体育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丰富生活的特点,运用生动有说服有趣的事迹,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并结合体育历史和相应的历史典故,如讲解“马拉松的起源、篮球运动的产生、足球运动的发展”等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应体育项目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逐步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4 结语
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关乎我国体育教育水平的发展,高校应该加大对其重视力度,在保障体育教育顺利进行的同时,为其更好的发展积极探索相应措施。
参考文献
[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N].教育部政报,2003(7-8).
[2] 李赵来,陈忠焕,朱桦,等.提高我校体育教学与管理水平的几项措施[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6,20(3):83-87.
[3] 梁玉梅.加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EB/OL].光明网,2001.
[4] 骆积强.现代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现状及措施分析[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4,2(4):5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