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与提高是必要的,是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灵魂,在科学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培养我国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是发展科学和经济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科学精神;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养;提高
一、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是由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三部分所组成。一个人拥有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并不意味着他就具有了科学精神;反之,具备了科学精神则意味着一个人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不仅可由于自己的科学研究,还可融入他的生活,影响他的思维,进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科学精神的萌芽是古希腊时期,随着科学的发展在西方社会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传播,并融入了西方文化思想,成为其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精神是人类在科学认识和研究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系。近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西方科学得到了快速发展,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了著名的“知识就是力量”,这一思想的传播反映出科学精神的重要基础是科学知识。
在我国“科学精神”一词最早是由我国科学界先驱任鸿隽先生提出,1916年,他在《科学精神论》一文中主张科学精神在于探究真理[1]。李醒民教授提出:“科学精神是伴随近代科学的诞生,在继承人类先前思想遗产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科学理念和科学传统的积淀,是科学文化深层结构中蕴涵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2]。”
科学精神既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又是一个多元化的概念,它是从科学探索研究活动的历史过程、科学与社会关系中抽象出来的一般描述,界定科学精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值的倾向,不同价值观就会产生关于科学精神不同的解说[3]。科学精神是贯穿并深藏于科学研究活动之中的内驱力和灵魂。所谓科学精神就是科学家在科学研究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信念、意志、气质、品质、使命感等,是科学活动保持活力进步的精神源泉,其内涵是非常丰富的。
二、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与提高的路径
(一)以科学规范引导科学精神
高校的教学应注重对大学生各个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系统训练,从课题选择、研究设计、数据收集、结果分析和结论概括等方面培养大学生在本专业中的科学精神;从问题解析与表征、理论解释、方案选择和系统思维等方面培养大学生在心理应用实践中的科学精神。例如在社会心理调查的实践教学中,大学生经常出现研究结论的“过度概括”问题:从某一被试群体获得的研究结论被过度推广到其他被试群体:从某一研究情境做出的结论被过度推广到其他情境。教师应在教学中及时纠正这些有悖科学精神的做法,并以此为切入点塑造学生的科学精神。
(二)将问题放在实践教学的中心
将问题放在实践教学的中心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发展的最直观形象的方法。科学精神是客观、精确和严谨的保证,人文精神是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的保证,两者缺一不可。例如,在心理咨询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意识到心理咨询工作首先应建立在掌握人心理与行为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尊重心理诊断的客观性,重视咨询技术的适用症状范围和干预措施的严谨性,从而保证心理咨询工作的科学性。同时心理咨询师需要注意每个来访者都有其独特的成长经历和环境,每一种心理问题都是主体与环境等各种复杂因素交互作用的历史沉淀在来访者身上的具体显现,这就需要将问题放在实践教学的中心,通过倾听、共情等心理咨询的方法进行关怀。
(三)教师在教学活动的示范作用
教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来说是一种更加直接的观察学习过程在心理学的专业教学中,教师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设计和具体的教学过程应遵循学生专业学习的心理规律,依照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还应充分进行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和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素,主动建构知识教师在教学话动中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尊重与融合,对学生科学精神培养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3]。
(四)多开展专业的科学精神教育活动或课程
科学精神的培育在我国高校已有不同形式的发展,但大多数学校的的做法是在思想政治課中渗透,并在这个基础上开设相关的选修课,以加强对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但在讲授内容上却少有专业课程的科学精神相关教育。学生对塑造科学精神的方式所知甚少,更缺乏必要的思考及执行能力。所以,设置相对独立的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的课程,对于多数高校来说是一项新挑战。
科学精神教育新课程,提供理论作为研究方法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内容丰富的科普知识的启蒙,强大的选择,更突出的教科书,将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显性课和隐性课想结合[4],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比如探讨模式、互动模式和研究模式等,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参与,为问题设置一些有趣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积极探索来解决、检验问题,以激发出他们对待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结语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与提高都是一个长期、持续性的建设性任务。然而唯有将科学精神教育融入到校园和学科建设中,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精神,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智效民.胡适和他的朋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6.
[2]李醒民.科学精神的特点和功能[J].社会科学论坛,2006,(2):5.
[3]王文宝.科学精神培养的意义、途径及对教师的要求[J].中国德育.2017(18):33-35.
[4]张潇.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育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4.
作者简介:
崔瑶(1995.11—),女,汉族,籍贯:辽宁沈阳,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院201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鲁晓彤(1996.8—),女,满族,籍贯:辽宁锦州,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院201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沈阳师范大学 教育硕士研究生院 辽宁沈阳 110034)
关键词:科学精神;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养;提高
一、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是由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三部分所组成。一个人拥有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并不意味着他就具有了科学精神;反之,具备了科学精神则意味着一个人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不仅可由于自己的科学研究,还可融入他的生活,影响他的思维,进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科学精神的萌芽是古希腊时期,随着科学的发展在西方社会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传播,并融入了西方文化思想,成为其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精神是人类在科学认识和研究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系。近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西方科学得到了快速发展,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了著名的“知识就是力量”,这一思想的传播反映出科学精神的重要基础是科学知识。
在我国“科学精神”一词最早是由我国科学界先驱任鸿隽先生提出,1916年,他在《科学精神论》一文中主张科学精神在于探究真理[1]。李醒民教授提出:“科学精神是伴随近代科学的诞生,在继承人类先前思想遗产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科学理念和科学传统的积淀,是科学文化深层结构中蕴涵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2]。”
科学精神既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又是一个多元化的概念,它是从科学探索研究活动的历史过程、科学与社会关系中抽象出来的一般描述,界定科学精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值的倾向,不同价值观就会产生关于科学精神不同的解说[3]。科学精神是贯穿并深藏于科学研究活动之中的内驱力和灵魂。所谓科学精神就是科学家在科学研究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信念、意志、气质、品质、使命感等,是科学活动保持活力进步的精神源泉,其内涵是非常丰富的。
二、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与提高的路径
(一)以科学规范引导科学精神
高校的教学应注重对大学生各个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系统训练,从课题选择、研究设计、数据收集、结果分析和结论概括等方面培养大学生在本专业中的科学精神;从问题解析与表征、理论解释、方案选择和系统思维等方面培养大学生在心理应用实践中的科学精神。例如在社会心理调查的实践教学中,大学生经常出现研究结论的“过度概括”问题:从某一被试群体获得的研究结论被过度推广到其他被试群体:从某一研究情境做出的结论被过度推广到其他情境。教师应在教学中及时纠正这些有悖科学精神的做法,并以此为切入点塑造学生的科学精神。
(二)将问题放在实践教学的中心
将问题放在实践教学的中心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发展的最直观形象的方法。科学精神是客观、精确和严谨的保证,人文精神是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的保证,两者缺一不可。例如,在心理咨询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意识到心理咨询工作首先应建立在掌握人心理与行为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尊重心理诊断的客观性,重视咨询技术的适用症状范围和干预措施的严谨性,从而保证心理咨询工作的科学性。同时心理咨询师需要注意每个来访者都有其独特的成长经历和环境,每一种心理问题都是主体与环境等各种复杂因素交互作用的历史沉淀在来访者身上的具体显现,这就需要将问题放在实践教学的中心,通过倾听、共情等心理咨询的方法进行关怀。
(三)教师在教学活动的示范作用
教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来说是一种更加直接的观察学习过程在心理学的专业教学中,教师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设计和具体的教学过程应遵循学生专业学习的心理规律,依照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还应充分进行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和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素,主动建构知识教师在教学话动中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尊重与融合,对学生科学精神培养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3]。
(四)多开展专业的科学精神教育活动或课程
科学精神的培育在我国高校已有不同形式的发展,但大多数学校的的做法是在思想政治課中渗透,并在这个基础上开设相关的选修课,以加强对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但在讲授内容上却少有专业课程的科学精神相关教育。学生对塑造科学精神的方式所知甚少,更缺乏必要的思考及执行能力。所以,设置相对独立的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的课程,对于多数高校来说是一项新挑战。
科学精神教育新课程,提供理论作为研究方法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内容丰富的科普知识的启蒙,强大的选择,更突出的教科书,将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显性课和隐性课想结合[4],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比如探讨模式、互动模式和研究模式等,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参与,为问题设置一些有趣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积极探索来解决、检验问题,以激发出他们对待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结语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与提高都是一个长期、持续性的建设性任务。然而唯有将科学精神教育融入到校园和学科建设中,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精神,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智效民.胡适和他的朋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6.
[2]李醒民.科学精神的特点和功能[J].社会科学论坛,2006,(2):5.
[3]王文宝.科学精神培养的意义、途径及对教师的要求[J].中国德育.2017(18):33-35.
[4]张潇.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育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4.
作者简介:
崔瑶(1995.11—),女,汉族,籍贯:辽宁沈阳,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院201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鲁晓彤(1996.8—),女,满族,籍贯:辽宁锦州,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院201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沈阳师范大学 教育硕士研究生院 辽宁沈阳 11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