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梦想·记忆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w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寻梦环游记》以亡灵节为创作背景,画面绚丽、角色鲜活、意蕴深刻,讲述了米格在亡灵世界中的奇幻之旅,集中表达了实现个人理想和回归家庭的统一性。这部融合了亲情、梦想、成长与记忆的冒险之作,在灵动迷人的墨西哥元素下,在梦想与现实的矛盾中,探讨了人类对爱的坚持与理解。影片通过对记忆与遗忘的别样解读,从哲学层面探讨了生命的存在形式,体现了影片的人文情怀与情感力量。
  关键词:梦想  亲情  死亡  记忆  遗忘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3-0165-03
   《寻梦环游记》是由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出品的一部动画电影,讲述了一个出生在制鞋世家的墨西哥小男孩米格,从小就有着音乐天赋和梦想,想要成为像歌神德拉库斯一样的音乐家,但由于高祖父埃克托曾经为了音乐梦想背井离乡,所以音乐成了他们家族的禁忌,奶奶千方百计的阻拦米格接触音乐。一次意外触碰歌神的吉他,米格阴差阳错地进入了亡灵世界。在这里,米格遇到了逝去的祖辈们,一场奇幻的冒险之旅让米格明白了家人的重要性,也对死亡有了新的认识。
   一、梦想与亲情
  坚持梦想是米格在前半段最闪闪发光的特点,笔者喜欢他的每一个小举动,不仅有着童年时期的青春稚气,也有着守护梦想的陶醉和欢愉。在去广场擦鞋的路上,米格将他的音乐天分展现得淋漓尽致,没有吉他却能够弹奏得有模有样,他敲击不同摊位上的物品发出动听的旋律,他奔跑跳跃,演绎音乐在他心中的模样。尽管家人一再劝诫他不能触碰音乐,但他依然觉得自己和音乐有着说不出的缘分,那是一种坚持,一种执着。
   梦想的初心给予成长的启迪,追梦的历程触发成长的感悟。同样都是“抓住你的机会”,但在米格和德库拉斯的心里却是不一样的含义。对于米格来说,追逐梦想是为了追寻新的可能,是为了遇见未来更好的自己。在他心里,他以为的神德库拉斯曾说的“遇到好机会,绝不能轻易放过,你一定要抓住机会”一直激励着他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他违背家人的意愿,不顾家族大忌接触音乐,只是因为音乐是他内心珍爱的东西,他想要追求,想要得到,是因为他希望证明给家人,音乐不是祸患,音乐能带来温暖。米格的音乐梦想是要给他人和世界带去欢乐,当遭到外界的误解和阻挠时,他不惜和家人反目,抓住实现梦想的每个机会,逃离伤心之地,孤身一人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虽然在这个过程中,米格的希望多次被打破,擦鞋时被奶奶揪走不让他演唱,好不容易自制了吉他却被夺走摔毁,米格不甘心,想要借走歌神的吉他,因此误入亡灵世界。在亡灵世界中,他希望能够释放一直被压抑着的才能与天性,他想要抓住机会,希望走上通往梦想殿堂的道路。所谓的歌神德库拉斯,他表面上非常风光,拍摄音像资料来宣扬自己对于音乐独到的见解,展现音乐的力量。但实际上他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人,谋杀合作伙伴,偷取别人的劳动成果,在真相大白之际仍然狡辩说他只是为了能够抓住机会,这是成功付出的代价。这时候从他口中说出的“成长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你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去抓住机会”就成了掩盖自己弥天大罪的幌子。两个人同样的“抓住机会”,其实是带着不一样的初心,看清德庫拉斯真面目后的米格开始有了一系列的心灵变化,他开始思考自己来到亡灵世界所要找寻的初心究竟是什么,在顾及到梦想重要性的同时,他也开始思考家人的重要性以及他真正要追逐的到底是什么。
   和梦想一样,亲情也是这部影片中贯穿始终的一条线索,从一开始亲情因梦想而出现裂缝,到最后一家人彼此和解,亲情的真谛在米格成长的过程中得以阐释。追逐梦想看似是横亘在家人和米格之间的鸿沟,实则不然。在他进入亡灵世界的时候,家人给了他很多的关心和帮助,担心他离不开亡灵世界,高祖母伊梅尔达追赶他的脚步,呼唤她的坐骑,用尽各种办法想要送他回到现实世界。在米格不理解她的时候,伊梅尔达唱起了被她视为禁忌的音乐,和米格达到共识,让他明白自己的苦心,让他在亡灵世界里少受一些折磨,尽快回到现实世界。而在偶像德拉库斯做的丑事曝光,形象坍圮之后,只有家人始终陪伴在米格的身边,给予他重新振作的勇气和力量,在最后关头,全家人齐心协力让小人德库拉斯得到该有的惩罚,送米格回到现实世界。米格和亡灵世界的家人之间的亲情,是跨越了多个年龄层的差异,而我们在平时生活中也时常把隔代的亲情忽略了。在《寻梦环游记》中,每个人之间都有亲情的存在。曾祖母Coco始终挂念着她的父亲,因为父亲其实在她很小的时候给了她很大的温暖和安全感,最终她在即将离世的时候想起了她和父亲的回忆,可以算是无憾地离开。高祖母和高祖父之间其实也是有着亲情的,高祖母虽然气愤高祖父的不辞而别,离家追梦,但她始终无法放下对他的那份爱与牵挂,所以在他回来之时,高祖母虽然假装高冷,但从她的眉宇之间可以看出她是快乐的,是欣慰的。而高祖父和米格之间其实也是有亲情的,在天亮的最后关头,因为身边已经没有万寿菊花瓣,高祖父为了送米格回到现实世界,就把自己的“心”掏出来,他觉得就算牺牲自己也要送米格回去。家族中的其他人也是对米格关照有加,刚见面时候的热情招呼,遇到困难时候的出手相救,当所有人之间的误会被消除,亲情才算是真正回归到我们身边。
   电影中,表面上展现的是梦想和亲情的对立,实际上是一个相互成全的过程。米格在影片的开头,活脱脱一个小孩子的形象,他的想法非常简单,他为了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追求自己喜欢的,可以不顾家人的想法,违背禁忌,闯入亡灵世界。虽然音乐是他内心珍爱的东西,但这样的行为确实会给身边的人带来伤害。所幸在亡灵世界中的经历让米格有了很大的成长,从一开始的逃离家人只为自己的音乐梦想,到认清德库拉斯的真面目想要回归家庭,最后拯救高祖父埃克托,米格意识到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只有家人才会无条件地站在自己身后给予温暖的庇护和支持,最终亲情和梦想在米格身上达到了和解。而高祖母伊梅尔达送给米格的三次祝福也能体现出他们对于米格梦想的逐步理解和接受,从最初的“把我的照片放回灵台上,永远不许碰音乐”只保证亲情而阻止晚辈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到“把我们的照片放回灵台上,记住我们永远爱你”需要亲情并解开自己心结,不再阻止米格逐梦,再到“我把祝福给你,没有任何条件”无条件支持米格做他想做的事情,伊梅尔达对于梦想和亲情关系的感触也是层层递进的。家庭生活温馨又美好,但不能失去自己的梦想;追逐梦想是人生的意义,但不能没有家庭的支持。亲情和梦想不是相悖的,亲情不应该作为长辈输出自我观念的砝码,应该成为孩子追求梦想中坚强的后盾、最有力的保障和最恒久的陪伴。    二、记忆和遗忘
   对死亡话题的探讨是这部影片的核心所在。死亡是什么?张爱玲曾说:“一个人一生中会死三次,第一次是脑死亡,意味着身体死了。第二次是葬礼,意味着在社会中死了。第三次是遗忘,这世上再也没有人想起你了,那就是完完全全地死透了”。《寻梦环游记》和张爱玲的划分方式相似,影片将世界划分为两个空间,也就意味着把死亡分为了两层:人间世界和亡灵国度,分别代表人生命活动的存在和记忆活动的存在。当现实世界的肉体消亡时就是第一层死亡,这时候人们还能来到亡灵世界继续活着。影片推翻传统意义的死亡,立足于人世间的离开并不意味着整个生命的结束,而是记忆活动生命的开始,只有当个体被现实世界中的所有人遗忘,关于他的所有记忆全部泯灭,他在亡灵世界中灰飞烟灭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死亡,就像片中的猪皮哥那样。影片中将死亡定义为是被所爱的人遗忘,当记忆消散,个体存在过的痕迹消失,他带给这个世界的意义和价值就无处可寻。所以,人惧怕的不是死亡离开,而是被彻底遗忘,当记忆磨灭,就像没有来过这世上。在影片中,抵抗死亡也不是毫无办法,抵抗遗忘的本质是通过爱,而爱最内在的体现是记忆,记忆超越时空,接引生死。因此,存有记忆,亡者就获得了另一种形式的生命。在爱面前,终极死亡对亡灵无可奈何。终极死亡的原因在于亡灵被现实世界里的爱人所遗忘,遗忘本身可能并没有那么可怕,但当遗忘作为不爱的替换词时,就直击人心中那份不安全感了,因为这种不爱意味着自己的感情付出没有收到能抗衡时间侵蚀的回应。片中的埃克托害怕的不是终极死亡的不可逆,而是他深爱着他的女儿Coco,他无法接受女儿对自己的爱遗忘了。被所爱的人遗忘,这对于一个渴求被爱的灵魂来说是最残酷的惩罚。遗忘代表情感的消散,将亡灵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切断了,而不被遗忘则是解开终极死亡诅咒的魔法。
   通常我们见到的动画电影,对于死亡大多轻描淡写。或许是考虑到受众很多是少年儿童,不想过早地让他们接触这种深刻的事情,也或者是死亡本身就是一个比较隐晦的东西,不方便用大篇幅来构建,因此很多影片都是用美化的方式一笔带过,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中,作者写道,“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此外就没有再对死亡進行探讨。但《寻梦环游记》却用了很多的篇幅构造一个我们不曾想象但会存在的亡灵世界。但这个亡灵世界其实并不陌生,也不冰冷,因为其实里面的构造都来源于人类世界,他们的高楼住所,剧院舞台,烟花喷泉等等都是现实世界的映射,使得观众在看到不同的场景时并不觉得突兀,也不觉得费解。亡灵世界里的人物也是色彩缤纷的,并不是我们常见的空洞的白色骷髅,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装扮,颜色鲜艳,有着不同的身份,惟妙惟肖,丝毫不亚于现实生活的人们。此外,人类世界中的善恶美丑也在这里得以映射,亡灵世界不再是观众固有印象中的阴森和恐怖的,它也有亲情的温暖,利益的明争暗斗……这让人们在观看的时候时常分不出到底处于哪个时空,从而更能拉近生死之间的距离,让观众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死亡并没有那么恐怖,也没有那么遥远,这或许就是影片对死亡主题的一种创新的展现。
   除此之外,《寻梦环游记》的现实世界和亡灵世界也并非完全割裂开的,影片中的照片就是记忆的载体,是连接人类与亡灵的桥梁。如果族人相隔多代,现实生活中没有真实人物对他们拥有记忆,那么他们的照片一定得被放在神坛上,才能说明被家人惦记着,才能拥有联系两个世界的机会。但片中的埃克托因为选择音乐,离开家庭,成了家族的罪人,也是大家口中的禁忌,照片不得放上神坛,而曾祖母Coco是现实世界中唯一记得埃克托的人,当她死去,记忆消散,亡灵世界中的埃克托也便彻底死去了。因此除了照片之外,Coco是影片中过去与未来、亡灵界与人间、回忆与现实之间最重要的连接点,通过她,影片阐释了记忆的价值。这种记忆不仅只存在于自己的大脑中,是自我成长的回忆和自我意识的根基,更是为了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对他人真实存在过的最好见证。个体记忆、家族记忆、时代记忆都是记忆的组成部分。记忆承载了过去,连接着现在,但很多时候随着时间的流逝、代际的更迭,记忆会被削减,最终可能消散,因此,家人记忆的介入尤为重要。在影片最后,埃克托得到了家人的谅解,大家重新接纳了埃克托,Coco恢复了关于他的爱的记忆,埃克托得以生存。因此家人的记忆不仅是重要的,也是珍贵的。《寻梦环游记》除了体现记忆的个体价值之外,更加注重记忆对于他人的影响,它是维系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是不可替代的。亡灵世界的人们就是靠着现实世界中的人们对他们的记忆才得以存在,人们在他人脑海中留下的痕迹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寻梦环游记》通过影像艺术,对生命的哲思进行了深刻解读。
   三、结语
   《寻梦环游记》和皮克斯的大多数动画一样,有着对于成长和梦想、情感与希冀、现实与想象的思考。影片用充满童话色彩的动画来展现深刻的生死话题,用米格家族中亲情和梦想的矛盾来反映当下社会的大环境。对于生死问题,不再是需要遮遮掩掩的话题,只要记忆不散,死亡就会被打破,相爱的人终会再次相遇。对于梦想,不再仅是不服输的勇敢追求就能实现,而是需要通过成长的反思以及与亲情的和解来完成。有梦想的地方才是家,有家的地方才有梦想。孩子们看到了可以追求梦想的未来,中年人看到了过去美好的回忆。知死而生,更知生的珍贵。在人们的记忆中,爱与梦想永远不会离开,相爱的人永远不会孤单。
  参考文献:
  [1]凌婷.个人、家庭与世界:理解《寻梦环游记》的三个维度[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4):47-49.
  [2]周郁峰,李珵.《寻梦环游记》:记忆、家庭与梦想[J].电影评介,2018(03):89-91.
  [3]徐爽.魔幻的记忆与现实的遗忘:《寻梦环游记》之仪式、抉择与隐喻[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143-150.
  [4]汪俭倩.遗忘与死亡——哲学视角下《寻梦环游记》对死亡的再定义[J].现代交际,2018(08):116-117.
  [5]于婧.爱·家庭·梦想——《寻梦环游记》记忆主题[J].艺苑,2018(04):30-31.
  [6]张蜜,陈文钢.超越死亡与回归单纯:电影《寻梦环游记》中的美育启示[J].萍乡学院学报,2020(02):73-76.
  [7]张磊夫.《寻梦环游记》死亡主题的反传统策略研究[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8(02):66-68.
其他文献
摘要:民间舞蹈往往与民间风俗互相渗透,具有地域性文化特征,民间舞蹈适应于群众的民俗心理、民俗行为的需要。本文运用分析、综合和比较的研究方法,以秧歌为个例,对民间舞蹈中的民俗文化特征进行讨论。民间舞蹈与岁时节日民俗等有关,是多种民俗活动的形象载体。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需要在特定的民俗环境中进行。  关键词:秧歌 民间舞蹈 民俗文化 传承  中图分类号:J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
期刊
摘要:“虚实相生”是舞剧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本文以空间理论为基础,对民族舞剧《花木兰》在虚实空间交融处理上的艺术手法进行剖析,指出其通过现实空间与回忆空间的互联、现实空间与梦想空间的交融、现实空间与心理空间的转换,为观赏者塑造了一个可身临其境去触碰历史人物的虚实交融空间,使之可以与故事的主人公进行心灵对话,感知并体验主人公传奇而又独特的生命历程。  关键词:民族舞剧 《花木兰》 虚实空间 交融处理
期刊
摘要:昆曲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几百年的历史长河见证了昆曲的起起落落。新世纪以来,“申遗”成功、新媒体技术的普遍运用,使得昆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為传统音乐文化代表的昆曲与作为新兴技术代表的新媒体相结合,既迎来了传播与传承的新高潮,又陷入了继承与创新的两难境地。作为传承核心的剧作家与演员如何将坚守传统与推动改革相结合?作为欣赏者的听众应该推崇高雅还是支持通俗?作为曲社学习者的社员是认同“清唱
期刊
摘要:项圣谟是明末清初画坛中很有影响力的一位画家,祖上收藏书画丰富,家学渊博深厚。项圣谟不仅广泛领略古人绘画造诣,而且爬山涉水,静观自然,师法造化,以北宋法度写元画气韵,领悟了绘画艺术的学习之路。他善于从生活中摄取素材,贴近现实,造型准确,严谨认真,不骄不躁,完全沉浸于诗文书画的创作之中,倾注其毕生精力,其诗文、书法、篆刻等方面亦具有巨大造诣。结合项圣谟绘画、诗文、书法及篆刻艺术修养,探究其绘画艺
期刊
摘要:钢琴技巧众多,要认真思考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掌握这些技巧实属不易,而慢练能让难以掌握的技巧变得易于掌握。本文以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侏儒的轮舞》为例,论述慢练的正确方法,希望在弹琴道路上给人们一些帮助。  关键词:钢琴 慢练 侏儒的轮舞  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3-0063-03   弹琴时总会遇到一些情况,让人束手无措,经常出现以下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大環境的趋势下,我国的音乐界作品产量硕果累累。在合唱作品体裁中,《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在灿烂的阳光下》这四首作品最为代表,本文对这四首作品进行分析,从和声、曲式、音调等角度来探讨分析四首作品。  关键词:改革开放 合唱 曲式 和声 音调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
期刊
摘要:庞茂琨是当代著名的油画家,代表作品有《苹果熟了》《永恒的乐章》等。庞茂琨早期作品如《彝族系列》中时常出现高亮边界线的绘画表达,这样的视觉效果既区别于西方的古典绘画,又与现代写实油画有所迥异,高亮的颜色潜藏着更深刻的精神所指。在庞茂琨后期创作中,高亮边界线引发的光晕逐渐消失于画面,原因在于创作者找到了更有力的符号表征方式,画面生成了更复杂的“嵌入感”和“装饰意味”。  关键词:高亮边界线 线条
期刊
摘要:埃斯特尔·乔根森(Estelle Jorgenson)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终身教授,也是当今世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音乐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哲学家。其早期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学与音乐教育学,20世纪90年代后期,她将主要精力投入到音乐教育哲学与音乐教育伦理学等方面。她至今已出版多部专著,并在北美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60多篇论文,同时,乔根森还担任美国《Philosophy of Music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了美国20世纪三大剧作家之一的田纳西·威廉斯的个人生活,并以在当代剧作中始终被当作典范的《玻璃动物园》和《欲望号街车》为例,分析威廉斯是如何在剧中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外化实现真实与虚幻的统一,让人物变得更加鲜活。  关键词:田纳西·威廉斯 现实 虚幻 《玻璃动物园》 《欲望号街车》  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3-0171-03  一、
期刊
摘要:舞蹈是音乐剧戏剧情节的载体,戏剧情节是通过舞蹈来刻画人物间的矛盾冲突、促进情节的发展,进而完成戏剧。而音乐剧中的舞蹈创编,既要反映音乐剧的故事,表达人物的情感,又要展开舞蹈场面,把整部戏推向高潮。音乐剧中的舞蹈是多元化的,可包含芭蕾舞、現代舞、爵士舞和当代舞等多类舞种。音乐剧在现代艺术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除了音乐自身的魅力,舞蹈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音乐剧中的舞蹈创编进行探究,对舞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