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师难忘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_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至前夜,我没感到严寒来袭,象有一股暖流,在心中涌动。夜已深,在这静静的夜,记忆深处的恩师,一幕幕再现,我决定今晚把想了好久,为老师记点文字的事完成,天明便是冬至,正逢程丛冰老师八十寿辰,老师之恩,今生难忘,桃李满园,硕果累累,难述详尽。所记不过是老师的一些极平凡的小事而已。
  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是照亮人们前行的路灯。
  步入社会,我才真正体会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深刻含义。
  当我们在老师的培育中长大,步入社会,一些老师已经离开了人世,在众多的老师中,我对何祖端和程丛冰老师,思念更甚。
  我五岁进入小学,我那幼小的心灵中,,总觉得何老师如父母般慈祥。每次头发长了,他就利用星期天在他住的地方,为我剪发。
  那时候解放没几年,学校办在一个财神庙中,老师住在一家农户中,离我家很近,那破旧的房中,我和堂哥听何老师给我们讲过很多故事。小破屋,经何老师黄泥糊墙;贴上他画的素描,还觉得漂亮,特别是看何老师倒立行走,对他是那样崇拜。
  记得七四年县上搞文艺汇演,有幸选为乡宣传队,到县上演出,路过乃渠乡,那儿我见到了何老师,他见我咳得厉害,给了我感冒药,还给了我一些贝母,两天以后,何老师的药见了效。
  打那以后,再未和何老师见过面。后来听说,何老师离了婚,退休回老家一直未再婚,独居到离世。
  何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他教给了我人生笔直的“l”。程老师给我们搭了一座桥,这座桥使我从小学入初中,少年步入青年,步入社会,有了这座桥,我有了自学的能力。
  从小听长辈、老师讲故事,特别是授课中.程老师信手拈来的文学常识,吸引我对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程老师博览群书,知识广博,听他讲课,“摆龙门阵”是一种享受。
  四年级读完,告别了何老师,到桤木林读高小,步行要两个小时,山路崎岖,跑学很辛苦,但心里很愉快,从未迟到和逃学,因为有一个红光满面充满朝气的二十几岁的大学生老师教我们,这是我们的幸运,那时,不要说大学生,中专生都少,我们班学生来自三个乡,只有七名学生,成绩都很好,得益于校长钟老师教数学,程老师教语文,都是全校的顶尖高手教师,我班满堂红考入初中。
  那时候,我见到程老师的备课本上写着“程巴”二字,感到很好奇,一次问李致祥老师,方知程老师读了巴金的作品,对巴老很崇拜;取的笔名,
  程老师爱好文学,阅读了许多古文学和现代文学,购书、藏书,读书.是他的爱好,不打牌;餐时喝一点不醉的养生酒,身体好,无大病,总是红光满面。
  程老师写过一些文学评论发表于报刊,还写过剧本,但未发表,按程老师的观点,写东西不一定就要发表,也算练笔,所以人到八十,他从未停过写日记,从未停过读书学习,这样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
  在程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一個人的品德、修养和学识;这是我一生学不完的,人生中免不了个人、家庭会出现挫折;有的人常挂在嘴上。程老师很少提及,当别人问起时,仅三言两语,甚至一笑至之。
  到过程老师家中,感觉象进了一个阅览室。家里摆了很多书,有文学书,有法学书,有医学书……包罗万象,按师娘所说,程老师是个“书虫”,我感觉是他嗜书如命。他告诉我,用眼过度,曾换过晶体。他总爱向人推荐好书,有一次上街,程老师带了几本书,并送上几元钱请年青人阅读,他认为那书太好了,年轻人应该学,对于我,他几次赠书;前前后后已赠我几十本了,全是我喜爱的那些文学大家的获奖作品,我床头放书,睡前必读。
  那书中,程老师用红笔的勾画,使我受益匪浅,读书我总爱囫囵吞枣,老师又我上了一课。我知道老师的良苦用心;他希望我能在文学上有所突破,鼓励我写长篇。自惭形秽,今生难成此事,辜负了老师的希望。没有程老师;那荆棘丛生而坎坷的文学之路是不敢迈出一步的。尽管在这条路上难以达到目标,还是不自量力地坚持着。
  每次会面,程老师总是叮嘱要查体,还给我推荐药。偶尔谈到,他教书几乎在乡下,那交通不便的八、九个乡,占了全县的一半。有次从县上到子耳乡,平时是四天的路,他两天就赶到了。程老师后来转行当了一名律师,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广博的知识,能说会道,这一职业他也做得很好;办的案口碑很好。业余时间函授中医药大学,对学习他是那样精力充沛。
  流沙河先生去世后几天,程老师叫我到他那儿“摆龙门阵”,他说太悲伤了,他去送了花圈,还搜集了不少纪念流沙河先生的文章。他眼里噙着泪,是一个极富感情的人。他已八十,记忆力仍很强,至今尚能说出,他教过的学生的脾气、相貌及爱好。还思念着学生们。也许不少学生早把老师遗忘了。
  如果人能返老还童,重新回到课堂,我定要再当程老师的学生,再聆听他的教诲。
  ——选自短文学网
其他文献
对于究竟是该喜欢还是该不喜欢历史,我不知道。我只能真切地感受到属于自己的历史,那生命的阅历和人生的过往。但我知道,我不喜欢教科书中的历史,因为它的久远、不真实性及不可触摸。  于我,明朝的历史却是个例外。明朝的那些事有些荒诞,也有几分可爱,更有几分悲凉与刻骨的痛。我之所以对明代的历史感兴趣,是因为在近600年前的明朝,发生在我的家乡岳阳的那些尚书们身上的,近于悲摧的过往。他们生前为治理国家劳心费神
期刊
每到秋天这个季节,麦香飘过记忆,飘过屋舍,风中浓浓的烟火气息就将记忆滋养放飞。记忆中,秋收是一道风景,是一幅画。秋风拽着我的长发,扯着我的记忆,酸酸甜甜的滋味不时涌上心头。  此时此刻,我想说点什么,却又无法说些什么。  锋利的麦芒总刺向我的喉咙。  民以食为天。在一个个金黄的季节,在一个个麦香的季节,我们渐渐远离饥饿的恓惶,远离贫穷的胁迫……  人老一年,麦黄一时。一根烟的功夫,满山满洼的粮食都
期刊
岁月静好,我们的家园始终坐落在鲜花丛中。从地面,到空中,无论物质贫乏,还是丰富,一片清香……  1978年的冬天并不寒冷,我家新屋落成,暖阳高照。  那是瓦房一排六间,坐北朝南,地基石头砌成,砌到地面1米高后,里生外熟,里面是土坯,外面是青砖,砌至二米五,木梁结构,一层芦苇席稻草泥饼掲面,黑瓦盖顶,土坯院墙,朝南建了两个高高的门楼。  父亲和二叔各分三间。次年春天我们从祖屋老宅搬出,从此一大家人分
期刊
大年初三,我下沉来到社区。此时,社区战疫集结号已吹响,仿佛已置身于疫区。  身为“新兵”的我直接上战场,难免有些忐忑,要完成电话摸排建居民微信群这项工作,手捧一大摞住户信息表,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兵”。细听她们说话的语气、默记她们询问的重点、体会她们沟通的方式,一声问候,传递着彼此的熟悉;一番家常,把要了解的人員流动情况、健康状况和困难诉求,尽在掌握之中;一句叮嘱,把“勤洗手、少出门、出门戴口罩”的
期刊
新年的钟声,是新旧更替的界碑,是人生岁月的履历表,是游子默契的心灵相约,更是旅途劳顿中人们依依惜别的故乡情怀。而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声则是辞旧迎新的美好期待,绽放的礼花则是对亲人翘首以待的遥远祝福。相聚在电视银屏前等待着的一声声钟声,敲出的是夜幕下绚丽的景观,盛装下迎来的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举国欢庆之余,所不同的只是时间的差异。  就像这丝绸之路的边城一样,虽与内地相距千万里、有着晚两小时的时差,但年复
期刊
张老师从教育战线退休20年有余,可身子板硬朗着呢。  一日,张老师邀请老同事前来相城家中叙旧。席间,陈老师颤微微地打开一个纸包,里面是几块冰糖。尔后郑重其事地递给张老师的孙女一块,说:“吃吧,孩子,甜着呢!”张老师的孙女略显迟疑,心想:大白兔奶糖,我都吃腻歪了,啥年代了,我一个高校才女,还吃它。张老师的一个眼神,孙女心领神会,赶忙接住糖块,第一时间放进嘴里,并向陈老师表示谢意。  张老师的孙女,对
期刊
1944年阴历正月初4,父亲出生于黄土高原无定河畔一个没落的书香官宦世家。他的曾祖父,祖父曾先后及第进士并为官一方。  然而,事过境迁,沧海桑田。关于那一世的辉煌,眼前能看到的,便是祖坟里那两块久经风霜,依然肃穆屹立着的两位祖先的墓碑,和一座虽然破旧,却处处显露着主人曾经显赫地位的,一座黄土高原所特有的窑洞院落。  依稀记得,随着父母搬离这块出生之地的时候,我大概只有10岁左右。  古老的院落,沿
期刊
女儿一直都期待一支钢笔,虽然,她的小手写出的字还一个个站乎不齐,排乎不整。  假期来了,所有的梦想都可以尝试一下,买回一瓶蓝色墨水,找出一支闲置已久的钢笔,转开笔环,吸饱一袋墨水,已经很小心了,可再小心,手指还是沾染了一些墨,且慢慢的擦去,再洗得干净,指间也留下了若有若无的印记。  这些墨啊,像那旧日的痕。  忘了自己是几年级开始用钢笔。那时,钢笔的标牌不像现在的这般繁杂,一排排钢笔被摆到小卖部的
期刊
真正离开老庄子已经16年了,那个连梦中都不常常梦到的大湾社,在我今晨睁眼的一刹那突然毫无理由地闯进了我已经清零的脑海里,我告诉自己:这是想家了。  其实,现在庄子上和我同样大的伙伴都离开了,早已成了五湖四海的外鄉人。想想自己都早已过了而立之年,她们没有理由再年轻啊。但是为什么又想起老庄子来了呢?  跟好朋友说起这事,朋友说这便是乡愁,是一个人的的确确实实在在对家乡的回忆和挂念。于是,就忆起来一些人
期刊
一、儿时记忆中的喜鹊  儿时乡村生活的美好回忆已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因为再也回不去,只能时常在回忆里重温那些如画的场景。这里边就有喜鹊的身影。  小时候,马大哈的我时常分不清事物的根本区别,比如乌鸦和喜鹊,它们给我的整体印象是:它们都是黑色的鸟儿。妈妈说:“如果一大早,屋前的喜鹊儿叫,家里肯定有喜庆的事发生。”我问她:“你怎么知道一定是喜鹊呢,万一是乌鸦叫呢。”妈妈说:“傻丫头,乌鸦是全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