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工作,提出“确定发展慈善事业措施,汇聚更多爱心扶贫济困”的指示,确定了落实和完善公益性捐赠减免税收政策等发展慈善事业的措施,提出要汇聚更多爱心扶贫济困。会议认为,发展慈善事业,引导社会力量开展慈善帮扶,是补上社会建设“短板”、弘扬社会道德、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必须创新机制,使慈善事业与国家保障救助制度互补衔接、形成合力。并做出详细阐述。
一、要落实和完善公益性捐赠减免税政策,推出更多鼓励慈善的措施。以扶贫济困为重点,引导公众捐款捐物、开展志愿服务,推进股权捐赠、慈善信托等试点。
二、要优先发展具有扶贫济困功能的慈善组织。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可通过公益创投等方式,为初创期慈善组织提供支持。积极探索金融支持慈善发展的政策。
三、要强化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引导慈善组织依法依规募捐,严格规范使用捐赠款物,及时公开项目运作、款物募集及使用等情况。加强监管,依法查处违规募捐、违约使用捐赠款物、无正当理由拒不兑现捐赠承诺等行为。
最后提出增强慈善组织公信力,把慈善事业做成人人信任的“透明口袋”,让社会爱心的暖阳照耀困难群众、助力民生改善。
这些措施将推动中国慈善事业向政策更加完善、形式更加丰富、运作更加透明的方向发展。
慈善对于社会的进步,人与之间关系的融洽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将慈善推到国人面前,国人开始审视周围的世界,无论是在茶余饭后的闲谈还是在电脑屏幕前手指跳动之间,都开始认真关注弱势群体、灾难、环境等等这些会影响到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构建的话题。而慈善则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以扶贫济困为重点,引导公众捐款捐物”,作为慈善的基本理念,各地慈善组织一直在进行,而且方式多种多样。我经常在微信中看到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慈善会开展各项慈善活动的消息,主题鲜明,风格创新。南海区慈善会自2003年12月26日成立至今,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公益,面向社会,大力弘扬人道主义博爱精神,积极募集善款,扶贫济困,传播慈善文化,营造慈善氛围,在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且不断创新慈善工作机制,努力打造阳光慈善,切实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2009年成为广东省首批具备公益性税前扣除资格的单位。2010年成为佛山市南海区首批获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单位。据统计,南海区慈善会从成立至今共募集善款近4.9亿元人民币,坚持以扶贫济困,满足最困难群众的基本需求为导向,在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各种常规资助工作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扩大慈善救助覆盖面,至今在助学、助医、助困、助老、赈灾等诸多方面已累计救助困难群体486万余人次,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从2009年开始,每年5-6月举行全区性的“南海慈善募捐月”活动,这种“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募捐形式,自始至终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重视和热心关怀,得到了社会各界及海外乡亲的大力支持。形成具有特色的慈善品牌项目,2010年起更与“广东扶贫济困日”同时举行,进一步提升活动的影响力。
慈善不仅可以对社会财富进行第三次分配,慈善也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全球许多著名公司都为传统慈善活动注入了全新活力。在2009年,为扩宽善款募捐渠道,募集更多善款资助困难群众,使慈善会具有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更好地发挥慈善资金扶贫助困的作用,同时为有利于彰显企业回馈社会的理念,提升企业慈善形象及提高企业社会知名度,创新性地设立“企业冠名慈善基金”。冠名慈善基金从推出之日起,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并于同年整合区内各级慈善资源,搭建“南海慈善帮扶大平台”,组织形式多样的爱心扶助活动。借助“困难职工帮扶专项基金”“特困单亲家庭援助专项基金”“外来务工人员应急救助金”举行帮扶主题鲜明的定向捐助活动;开展“爱心回访”活动,组织社会热心人士探望困难群众,打造“阳光慈善”;创建帮扶平台,在多家媒体发布困难群众的求助信息,呼吁社会热心人士帮扶;开展慈善互助,组织社会热心人士对受助病患者进行鼓励;组织慈善讲座,让社会慈善工作者走进学校、企业、社区等各个场所进行慈善文化宣传,引导更多社会人士参与慈善活动。引导南海区各基层慈善组织有序、健康、规范地发展,使南海区慈善事业蒸蒸日上。
2012年,南海区慈善会携手中华慈善总会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通过发动企业捐赠120万元,冠名印制《慈善读本》分发给全区中、小学校学生阅读。而受赠学校通过《慈善读本》为载体开展了读书会、手抄报、公益体现日等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把慈善文化融入到学校的日常教育中,全面提高中小学学生的慈善意识,让爱心种子植根儿童的心中。2012年8月中华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王树峰到南海指导工作时提出,南海慈善会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在全区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这样的规模和力度,在全国同类慈善组织中是走在前列的。2014年10月,南海区慈善会再次募集100万元,向第二批受赠学校捐赠《慈善读本》,将南海区“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又一次推向高潮。
指示中提到的“开展志愿服务”则是为全民明确了慈善行为的方法。若将慈善组织从业者的数量放到全社会中来看,比重会很小。但若将志愿者们的数量也算入其中,那这个比重一定会增加许多。以前志愿者更多集中体现在大型活动、大规模救灾中。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0年玉树地震时,大量志愿者驰援灾区,用自己的专业和热情抚慰这片受伤的大地。然而今天,志愿者开始活跃在慈善领域的方方面面。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志愿者组织43万个,志愿者服务站19万个,常规开展活动的志愿者超过5000万人。更值得注意的是,志愿服务的内容,也开始由一些简单、初级的服务开始向专业化、正规化的服务转变。专业志愿者的出现,让人们认识到志愿服务不仅仅是出一份力气、花一些时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可以凭借自身的专业能力在非营利机构给整个社会带来帮助。对于专业志愿者队伍,由中华慈善总会领导和汇丰银行鼎力支持的社会组织“长期照护全国联盟”,相信大家广为熟知,长期照护全国联盟成立于2008年5月12日,是由天津市鹤童老年公益基金会发起成立,由中华慈善总会领导和汇丰银行支持的全国性专业社会组织,曾带领全国长期照护机构专业志愿者,在四川汶川5·12、青海玉树4·14和四川雅安4·20的三次抗震救灾中开展志愿服务,体现了“专业组织、专业志愿者、有序参与、有效服务”的民间救灾力量,始终秉承“聚起来是一团火,散开去是满天星,站出来是中流砥柱”的使命,曾荣获“第六届中华慈善奖”。在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用他们专业的知识,细致的服务,在做好伤员的生活护理照料之外,还对家属进行护理、康复的培训,力争在志愿服务结束、伤员出院后,家属能很好的照护他们。另外,还在心理上给失去亲人的伤员提供心理辅导,让他们早日走出痛苦的阴霾。在鲁甸地震抗震救灾中,专业照护服务惠及近3万人次。每一位志愿者都是可贵的,他们身上所涌现出的是一种利他精神,而这种精神带给人们的则是爱的浓浓暖意。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全国各类慈善组织和民间公益组织纷纷涌现。有关慈善捐赠法律也相继出台。民政部也推出了慈善发展的指导纲要。这一次,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则明确提出“确定发展慈善事业措施,汇聚更多爱心扶贫济困”。我们有理由相信,慈善将会迎来真正的春天,明天会更美好!
一、要落实和完善公益性捐赠减免税政策,推出更多鼓励慈善的措施。以扶贫济困为重点,引导公众捐款捐物、开展志愿服务,推进股权捐赠、慈善信托等试点。
二、要优先发展具有扶贫济困功能的慈善组织。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可通过公益创投等方式,为初创期慈善组织提供支持。积极探索金融支持慈善发展的政策。
三、要强化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引导慈善组织依法依规募捐,严格规范使用捐赠款物,及时公开项目运作、款物募集及使用等情况。加强监管,依法查处违规募捐、违约使用捐赠款物、无正当理由拒不兑现捐赠承诺等行为。
最后提出增强慈善组织公信力,把慈善事业做成人人信任的“透明口袋”,让社会爱心的暖阳照耀困难群众、助力民生改善。
这些措施将推动中国慈善事业向政策更加完善、形式更加丰富、运作更加透明的方向发展。
慈善对于社会的进步,人与之间关系的融洽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将慈善推到国人面前,国人开始审视周围的世界,无论是在茶余饭后的闲谈还是在电脑屏幕前手指跳动之间,都开始认真关注弱势群体、灾难、环境等等这些会影响到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构建的话题。而慈善则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以扶贫济困为重点,引导公众捐款捐物”,作为慈善的基本理念,各地慈善组织一直在进行,而且方式多种多样。我经常在微信中看到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慈善会开展各项慈善活动的消息,主题鲜明,风格创新。南海区慈善会自2003年12月26日成立至今,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公益,面向社会,大力弘扬人道主义博爱精神,积极募集善款,扶贫济困,传播慈善文化,营造慈善氛围,在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且不断创新慈善工作机制,努力打造阳光慈善,切实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2009年成为广东省首批具备公益性税前扣除资格的单位。2010年成为佛山市南海区首批获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单位。据统计,南海区慈善会从成立至今共募集善款近4.9亿元人民币,坚持以扶贫济困,满足最困难群众的基本需求为导向,在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各种常规资助工作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扩大慈善救助覆盖面,至今在助学、助医、助困、助老、赈灾等诸多方面已累计救助困难群体486万余人次,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从2009年开始,每年5-6月举行全区性的“南海慈善募捐月”活动,这种“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募捐形式,自始至终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重视和热心关怀,得到了社会各界及海外乡亲的大力支持。形成具有特色的慈善品牌项目,2010年起更与“广东扶贫济困日”同时举行,进一步提升活动的影响力。
慈善不仅可以对社会财富进行第三次分配,慈善也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全球许多著名公司都为传统慈善活动注入了全新活力。在2009年,为扩宽善款募捐渠道,募集更多善款资助困难群众,使慈善会具有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更好地发挥慈善资金扶贫助困的作用,同时为有利于彰显企业回馈社会的理念,提升企业慈善形象及提高企业社会知名度,创新性地设立“企业冠名慈善基金”。冠名慈善基金从推出之日起,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并于同年整合区内各级慈善资源,搭建“南海慈善帮扶大平台”,组织形式多样的爱心扶助活动。借助“困难职工帮扶专项基金”“特困单亲家庭援助专项基金”“外来务工人员应急救助金”举行帮扶主题鲜明的定向捐助活动;开展“爱心回访”活动,组织社会热心人士探望困难群众,打造“阳光慈善”;创建帮扶平台,在多家媒体发布困难群众的求助信息,呼吁社会热心人士帮扶;开展慈善互助,组织社会热心人士对受助病患者进行鼓励;组织慈善讲座,让社会慈善工作者走进学校、企业、社区等各个场所进行慈善文化宣传,引导更多社会人士参与慈善活动。引导南海区各基层慈善组织有序、健康、规范地发展,使南海区慈善事业蒸蒸日上。
2012年,南海区慈善会携手中华慈善总会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通过发动企业捐赠120万元,冠名印制《慈善读本》分发给全区中、小学校学生阅读。而受赠学校通过《慈善读本》为载体开展了读书会、手抄报、公益体现日等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把慈善文化融入到学校的日常教育中,全面提高中小学学生的慈善意识,让爱心种子植根儿童的心中。2012年8月中华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王树峰到南海指导工作时提出,南海慈善会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在全区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这样的规模和力度,在全国同类慈善组织中是走在前列的。2014年10月,南海区慈善会再次募集100万元,向第二批受赠学校捐赠《慈善读本》,将南海区“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又一次推向高潮。
指示中提到的“开展志愿服务”则是为全民明确了慈善行为的方法。若将慈善组织从业者的数量放到全社会中来看,比重会很小。但若将志愿者们的数量也算入其中,那这个比重一定会增加许多。以前志愿者更多集中体现在大型活动、大规模救灾中。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0年玉树地震时,大量志愿者驰援灾区,用自己的专业和热情抚慰这片受伤的大地。然而今天,志愿者开始活跃在慈善领域的方方面面。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志愿者组织43万个,志愿者服务站19万个,常规开展活动的志愿者超过5000万人。更值得注意的是,志愿服务的内容,也开始由一些简单、初级的服务开始向专业化、正规化的服务转变。专业志愿者的出现,让人们认识到志愿服务不仅仅是出一份力气、花一些时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可以凭借自身的专业能力在非营利机构给整个社会带来帮助。对于专业志愿者队伍,由中华慈善总会领导和汇丰银行鼎力支持的社会组织“长期照护全国联盟”,相信大家广为熟知,长期照护全国联盟成立于2008年5月12日,是由天津市鹤童老年公益基金会发起成立,由中华慈善总会领导和汇丰银行支持的全国性专业社会组织,曾带领全国长期照护机构专业志愿者,在四川汶川5·12、青海玉树4·14和四川雅安4·20的三次抗震救灾中开展志愿服务,体现了“专业组织、专业志愿者、有序参与、有效服务”的民间救灾力量,始终秉承“聚起来是一团火,散开去是满天星,站出来是中流砥柱”的使命,曾荣获“第六届中华慈善奖”。在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用他们专业的知识,细致的服务,在做好伤员的生活护理照料之外,还对家属进行护理、康复的培训,力争在志愿服务结束、伤员出院后,家属能很好的照护他们。另外,还在心理上给失去亲人的伤员提供心理辅导,让他们早日走出痛苦的阴霾。在鲁甸地震抗震救灾中,专业照护服务惠及近3万人次。每一位志愿者都是可贵的,他们身上所涌现出的是一种利他精神,而这种精神带给人们的则是爱的浓浓暖意。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全国各类慈善组织和民间公益组织纷纷涌现。有关慈善捐赠法律也相继出台。民政部也推出了慈善发展的指导纲要。这一次,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则明确提出“确定发展慈善事业措施,汇聚更多爱心扶贫济困”。我们有理由相信,慈善将会迎来真正的春天,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