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歌剧领域,莫扎特用所有的才华创造出了属于那个时代的歌剧之美。但是,他的宗教声乐作品却很少有人了解。经文歌《你们欢呼雀跃吧》(Exsultate Jubilate,K.165)作于1773年,是莫扎特(Mozart)早期宗教作品中最为知名的一部套曲,现被许多女高音歌手作为音乐会曲目。其中,第四段的《阿里路亚》(Alleluja)充满着技巧和美感,高亢而圣洁。《阿里路亚》是一首古典艺术歌曲也是一首经文歌。本文将以作品创作背景、创作特点为全文分析主要支撑,利用曲式结构、歌词解析、歌唱技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研究从而获得声乐学习上的启示。
【关键词】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宗教音乐;Alleluja
【中圖分类号】J6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7-171-04
【本文著录格式】曹丽.莫扎特宗教声乐套曲演唱技巧分析——以《你们欢呼雀跃吧》中第四乐章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9(17):171-174.
一、人物生平及创作概述
(一)人物生平经历简介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一生共创作754部作品,几乎涉及了所有音乐领域,是世界音乐史上少有的神童。莫扎特受家庭影响,很早就显露出音乐才华,四岁时便接受父亲给予最初的音乐教育;三岁学琴,五岁就已经能创作出一些简单的曲子,七岁与姐姐跟随父亲为期三年半走遍欧洲各地旅行表演,在巴黎期间莫扎特平生首次出版了自己的作品,包括四首为键盘乐和小提琴写的奏鸣曲。1764年元旦,被招到凡尔赛宫用餐并为王室演奏,后来几乎所有的王室贵族都邀请莫扎特到家中演出,在为国王乔治三世和夏绿蒂王后演奏后,国王王后大喜,将宫中作曲家克里斯蒂安·巴赫介绍给他,该作曲家对莫扎特早期创作产生巨大影响。18世纪之际,意大利歌剧风靡整个欧洲大陆,也是莫扎特所向往的歌剧圣地,在此前三年半的旅行表演后1769年再次计划前往意大利,这次变为了工作与教学之旅,开启了莫扎特歌剧创作篇章。他钟爱歌剧,毕生所作的20多部歌剧包含了各种题材类型,如德语唱剧《后宫诱逃》、意大利歌剧《蒂托的仁慈》、意大利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等。
(二)宗教音乐创作概述
作为宫廷音乐家,莫扎特从出生起就接受着宗教文化的洗礼,他的宗教情怀离不了所处的生活环境。莫扎特的父母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每年都要参加教堂中长达半年之久的华丽庆典活动。这些庆典活动不仅在宗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音乐创作也是如此。欧洲音乐与宗教音乐的关系密不可分,这对莫扎特的创作提供了非常多的灵感。18世纪被称为教会音乐衰退期或者颓废期,但尽管如此,莫扎特依然为当时的教会谱写宗教音乐。1781年前,莫扎特留于故乡萨尔兹堡主教处任职,期间创作众多教会作品,相当于他所有作品的十分之一。
《你们欢呼雀跃吧》由莫扎特1773年创作。莫扎特最后一次意大利之旅,主要目的是要在米兰首演他的新剧《卢乔·西拉》。1773年年初停留米兰期间,莫扎特先为即将饰唱剧中卢乔的劳兹尼谱写了这首经文歌《你们欢呼雀跃吧》。《卢乔·西拉》虽然不是很成功,但这首经文歌却成为其声乐曲作品中最受喜爱的名曲。此作品是其所作音乐会咏叹调的其中一组套曲,也是莫扎特最出名的经文歌套曲。全曲包括三个乐章,每一个乐章都是咏叹调。三首咏叹调分别是《你们欢呼雀跃吧》《加冕的圣母玛利亚》《阿里路亚》,《白日闪耀出亮光》作为宣叙调穿插在其中。
《你们欢呼雀跃吧》于1773年1月17日在意大利米兰的蒂吉诺教堂首演。根据现存文献了解到,莫扎特对这部作品的创作时间十分仓促,在首演前三个星期才完成了这部套曲的写作。由于当时女性歌唱家被禁止在教堂演出,所以《你们欢呼雀跃吧》的首唱者是阉人歌手费南奇欧·拉兹尼。费南奇欧·拉兹尼也是莫扎特歌剧《卢契奥·西拉》的主角。莫扎特第一次与阉人歌手合作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作品分析
(一)曲式结构与创作特点
《阿里路亚》为整一套曲的终曲,和那个时期的多个作曲家一样采用了回旋曲式结构作为终曲出现。全曲以ABACA五部结构组成。以F大调为主调进行;速度为molto allegro(比快板稍快);音乐风格活泼跳跃。以主和弦开始,由8个小节的引子呈现出主题。运用了大量的长乐句,音乐线条自然明快。这一乐章的出现,像画龙点睛一般,呼应了作品“欢呼雀跃”的主题,将整部作品推向了高潮。第一小节以属音开始,钢琴伴奏需要做到干净利落的起音,让声音轻轻一碰,瞬间迸发出去。整个作品强调装饰音的作用和音乐的连贯性,并在此基础上讲究渐强渐弱的变化。旋律声部和钢琴伴奏声部多为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并多处使用了小连线记号,使旋律声部更具有流动性和跳跃性。整个乐段结构清晰,调性和声统一,乐思明了,为呈示性的陈述方式。
A部分(9—24小节)由两个方整型乐句组成,b句在a句基础上发展,b句以主调(F调)终止;伴奏在旋律音基础上三度叠加进行。B部分(25—59小节)为第一插部,此部分音乐转入属调发展,同时以A部音乐主题为主体动机展开;伴奏利用颤音与顿音推动音乐的灵动活跃,辅助人声旋律长音符的流动性。A1部分(60—85小节)为第二主部,相比较与第一主部略有变化,人声以b句主题演唱。C部分(86—118小节)为第二插部,整一插部以华彩乐段呈现;人声采用单一拟声词演唱;旋律一开始以三小节一句的上二度摸进方式为后进入密集四十六节奏型二度音阶形式进行做铺垫;伴奏采用柱式和弦织体推动旋律进行,在四十六节奏型密集进行部分,伴奏右手以每小节四分音符加二八节奏前休止的形态对人声声部稳固重音及速度起到配合作用;101小节进行了转调处理,由属调(C调)与主调(F调)的转换;106小节起持续重复主调(F调)主音,加强了主调调性音乐回归,为回到下一主部提供了调式铺垫。119—126小节为连接部,这一部分持续在主调上进行,起到了承接上一部分连接下一部分的作用;材料采用主部主题连接引出下一主部。A2部分(127—147小节)为第三主部,整体在连接部之后实现调性的回归与统一;135小节以八小节为一乐段,两个乐段重复旋律强调主部主题直至150小节发展前一乐段材料高音推动人声旋律的终止。155—159小节为全曲尾声,钢琴以主和弦持续的形式回顾华彩部分动机,左手八度重音下行形式推向音乐结束完满终止。 全曲虽出现了同和弦上的属调转换,但基本实现调性的统一;歌曲的起始呈现音乐的收拢性结构;利用插部结构使得音乐发展变得丰富,插部当中的华彩更是为全曲的灵动性点睛之笔的灵魂性创作。
(二)演唱技巧及歌词解析
《你们欢呼雀跃吧》是古典时期宗教音乐特色的代表。在这部作品中,不但表情记号非常少,且经文歌题材的作品本身歌词不多。所以想要表现出作品的内容就要对作曲家生平、宗教情结、作品创作背景、本体曲式结构、演唱风格和技巧及声音涵养有一定的了解和要求。所以唱好这首套曲需要演唱者了解莫扎特宗教音乐风格;体会西方音乐作品精华。
《阿里路亚》是该作品的核心章节,也常作为具有一定能力的花腔女高音訓练曲目。原文来自于希伯来文的拉丁形式,意为“赞美上帝”。作品中后段有大量快速进行的音阶式华彩乐句,对气息和声音的灵敏度要求极高。演唱者既要保持音乐长乐句的连贯性又要使快速进行的十六分音符具有颗粒感。在歌唱技巧上需要演唱者有极强的气息控制能力以及身体歌唱状态的持续保持;在口腔状态上,歌唱的状态是打哈欠的一瞬间,而不是打哈欠过程中完全呵开的感觉,在那一瞬间会鼻子酸和想要流眼泪;而后关注于气息上,把呼吸摆好声音摆顺,唱出自己最漂亮的音色。如何呼吸一直是声乐学习者在实践中不断反复吸收总结的重点。呼吸决定音色;决定声音质感;决定音乐的情绪;决定演唱作品的完整度。所有歌唱状态在吸气后得到统一,吸气时小腹往外,歌唱时保持不动,换气保持在呼吸的原点上换气,换气是一瞬间的。在这一系列的呼吸中,气息运动速度及出气方向和给予量的大小决定了声音的音色及其质感,当然持续性保持的气息拉力同样影响及决定;气息的流动性、动力性决定了音乐的情绪;气息持续的紧张保持决定了演唱作品的完整度。
在演唱快速花腔时,首先要将每一个音唱准,这时演唱者常常可在慢练习的基础上逐渐加速。其次结合气息进行气息快速练习,加快气息速度的同时保证密集华彩音型当中的每一个音准确性、清晰度。再者清楚乐句当中的重音与主音所在,在演唱时加以强调,能够帮助演唱者分节练习及节奏、音准的稳定。例曲当中的第51—55小节和101—111小节是快速的音阶式花腔华彩,这一段的演唱对锻炼气息的流动和饱满性有很大的作用。演唱者需要保持积极呼吸状态,利用快速呼吸在乐句与乐句连接、音与音的衔接快速补给气息支撑;密集的音阶式跑动华彩需要加强气息流动的速度给予动力。声音位置保持统一状态在连续的音符跑动当中稳定演唱。宗教音乐与教堂构造结合,音色以透亮、轻盈质感为主。第135小节中再次出现大段华彩,连续的大跳音程考验演唱者声音的统一。中段出现的大段华彩具体表现为连续级进的十六分音符。在演唱这一段时要求演唱者有深厚的气息功底,并且准确地掌握换气口。就像前文所说的演唱气息要点,在每一乐句开始前做好气息支撑,在每一小节第一拍十六分音符处做重音处理,避免一股劲的渐强。
每一位声乐学习者在初接触练习这一类曲目时,都会出现不少的问题。例如由于曲子速度较快,当速度带起来的时候,气息与音高的控制就会变得慌乱,出现音不准或者唱多音少音的情况。正如前文所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尝试在练习过程中放慢速度练习,将每一个词对应到每一个音上,并且强调“a”和“u”两个元音。在慢速的情况下首先保证了音高的准确性同时也对每个音的时长有较好的把握。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是一切声乐表现的来源。呼吸也是演唱技巧的一部分,只有在正确的呼吸下将声音和气息结合起来,才能获得通透、自然、富有穿透力的声音。同时要求每一位演唱者在学习当中为符合这一时期的作品演唱风格,需要先找到适合相关作品的音色再去追求音量。
音乐真正的意义在于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使人感到幸福。这首“赞美上帝”的宗教歌曲以全曲“Alleluja”一个单词贯穿,同样给予信徒心灵的慰籍。歌词语言传递全曲主题大意,在歌词语言部分作品采用拉丁文作为歌词,虽然全曲只有“Alleluja”一个单词,但是莫扎特却用精美的音乐语言并富有层次的表达了对圣母玛利亚的赞美。拉丁文的发音规则与意大利语的发音规则基本相同,同样是a、e、i、o、u五个元音。但拉丁文作为一种古老的语言,原本是意大利中部拉提姆地区的方言,在发音和语法上和意大利语还是有些许差异。它相对于意大利语更注重元音的发音,要注意辅音咬字的力度,不要过于松弛或者紧张。本作品中“A”和“L”相连接,要用元音自然的带出辅音,再过渡到元音“U”,避免过度使用到舌根的力量。只有把咬字吐清楚,做好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才能使得全曲获得统一的位置和连贯的语言演唱表达。
莫扎特认为世俗音乐和宗教音乐没有明确的分界线,所以相对于其他作曲家,他创作的《阿里路亚》更加活泼热情。但是作品的题材仍然是宗教音乐,这就要求在演唱这首作品时,不要太过于夸张,把控好这种活泼的情绪。在欢快活泼的情绪中保持矜持度,避免演绎得过度戏剧化。
三、作品演唱版本对比分析
演唱者是对作品诠释的二度创作,在作曲家基本谱面的表达与演唱解释上结合演唱者自身演唱技巧能力及歌曲内涵解读的不同,所演唱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每一位优秀的演唱者都有值得学习与肯定的演唱处理部分,因而在学习《阿里路亚》这首音乐会咏叹调时,笔者听了很多歌唱家的版本。下面笔者将对塞西莉亚·巴托丽(Cecilia Bartori)和阿琳·奥雪(Arleen Augér)所演唱的版本进行简单的演唱对比分析。
在这首作品基本演唱处理上,巴托丽整体演唱的速度明显比阿琳·奥雪要快很多,整首歌曲的时长也快了将近四十秒。巴托丽的吐字较快,唱得比较重,元音发得更饱满,强弱处理及速度变化对比明显。阿琳·奥雪对这首歌曲的处理更像诉说,每个吐字缓慢而清晰,声音轻柔灵动,节奏较为规整。阿琳·奥雪虽然整体有强弱及速度处理上的对比变化,但相较于巴托丽来说没有明显收敛些许。两者在歌曲处理上保证了歌曲的完整性、统一性。
在歌唱技巧上,由于这首作品有许多跨度很大的快速上下行音阶式花腔,女高音在重低音声区普遍较弱。所以阿琳·奥雪在演唱时下意识的位置靠前,加上平稳的气息支持,能够唱出精准柔和的起音;整首作品在演唱风格较为柔和舒展,并有节制的控制音量。巴托丽作为女中音,在高音区会相对较弱;在演唱时开口和咬字有不同,咬字的开口较大,中低音声区更具有穿透力;全曲演唱风格较为恢弘明亮。 总的来说不管是塞西莉亚·巴托丽还是阿琳·奥雪对此作品的演唱都在保证客观基础谱面上加以主观性诠释。当中主观性的部分得到了大多数听众的认可。这样的主观性除对作品表达些许不同外,更多体现于各自所唱声部歌唱习惯以及歌唱技巧的影响以及限制。当然,两位歌唱家充分发挥自身歌唱特点,在歌曲演唱技巧及风格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听者听觉体验上酣畅淋漓、余音绕耳;声乐学习者作品研究上受益匪浅,在学习优秀歌唱家过程中带有批判精神,客观面对名师,正确地接受与批判方法。在听网上数不胜数的录音及范唱时保持客观鉴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以学习、吸收,并以自身演唱能力为练习基准。
四、总结
作为一名声乐学习者,笔者对莫扎特的歌剧咏叹调都不陌生。在研究生初期阶段,我学习了莫扎特的很多歌剧咏叹调,如《美妙的时刻即将来临》《年轻姑娘應该懂得》、二重唱《待到微风轻轻吹过》等。但是笔者始终对他的宗教音乐作品了解甚少。
莫扎特宗教音乐作品虽鲜为人知,但完全不影响他展示天才作曲家的一面。莫扎特多数作品当中不缺音乐的层次,往往在规整有序的音乐风格中给予听众新鲜感。这种鲜明风格就算重复听也依然不泛腻味。显然同样在这段“赞美上帝”的作品中有所体现。无论是作品整体欢快的音乐风格还是常见的音阶型华彩乐段的衔接,都使人能轻易接受被其音乐所带动,这时音乐在耳边回响仿佛置身教堂内部,接受身心的洗礼。
莫扎特宗教音乐作品从作品创作时期、风格以及作品所处时期演唱者声音技术要求有明确的时期特点。这一特点使得声乐学习者在使用其作品练习时,在歌唱技巧的训练上,把控声音音色及作品旋律连贯性的建立,起到有效的辅助训练作用。练习莫扎特的作品不仅在歌唱技术上得到有效训练,更是在考验每一位声乐学习者对声乐学习的坚定、不懈,能够耐下心来接受稳健进步,而不是一心追求一蹴而就从而欲速不达。
参考文献:
[1]张玉梅.莫扎特宗教圣歌的艺术分析——以《欢呼雀跃》K.165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4.
[2]朱玉倩.莫扎特声乐套曲《你们欢呼雀跃吧》两个音响版本的比较分析[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2017.
[3]曹艺.关于莫扎特经文歌《你们欢呼雀跃吧》K.165的分析研究[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12.
[4]付饶.莫扎特经文歌《阿里路亚》的音乐与演唱分析[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6.
[5]程博文.谈莫扎特声乐套曲《让我们欢呼雀跃》研究及演唱分析——以《阿里路亚》为例[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8.
[6]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7]张蓉.论《阿里路亚》在声乐训练中的价值[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7).
[8]田艺苗.穿T恤听古典音乐:巨匠时代[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曹丽(1986-),女,湖南,助教,研究方向为声乐演唱与教学。
【关键词】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宗教音乐;Alleluja
【中圖分类号】J6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7-171-04
【本文著录格式】曹丽.莫扎特宗教声乐套曲演唱技巧分析——以《你们欢呼雀跃吧》中第四乐章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9(17):171-174.
一、人物生平及创作概述
(一)人物生平经历简介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一生共创作754部作品,几乎涉及了所有音乐领域,是世界音乐史上少有的神童。莫扎特受家庭影响,很早就显露出音乐才华,四岁时便接受父亲给予最初的音乐教育;三岁学琴,五岁就已经能创作出一些简单的曲子,七岁与姐姐跟随父亲为期三年半走遍欧洲各地旅行表演,在巴黎期间莫扎特平生首次出版了自己的作品,包括四首为键盘乐和小提琴写的奏鸣曲。1764年元旦,被招到凡尔赛宫用餐并为王室演奏,后来几乎所有的王室贵族都邀请莫扎特到家中演出,在为国王乔治三世和夏绿蒂王后演奏后,国王王后大喜,将宫中作曲家克里斯蒂安·巴赫介绍给他,该作曲家对莫扎特早期创作产生巨大影响。18世纪之际,意大利歌剧风靡整个欧洲大陆,也是莫扎特所向往的歌剧圣地,在此前三年半的旅行表演后1769年再次计划前往意大利,这次变为了工作与教学之旅,开启了莫扎特歌剧创作篇章。他钟爱歌剧,毕生所作的20多部歌剧包含了各种题材类型,如德语唱剧《后宫诱逃》、意大利歌剧《蒂托的仁慈》、意大利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等。
(二)宗教音乐创作概述
作为宫廷音乐家,莫扎特从出生起就接受着宗教文化的洗礼,他的宗教情怀离不了所处的生活环境。莫扎特的父母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每年都要参加教堂中长达半年之久的华丽庆典活动。这些庆典活动不仅在宗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音乐创作也是如此。欧洲音乐与宗教音乐的关系密不可分,这对莫扎特的创作提供了非常多的灵感。18世纪被称为教会音乐衰退期或者颓废期,但尽管如此,莫扎特依然为当时的教会谱写宗教音乐。1781年前,莫扎特留于故乡萨尔兹堡主教处任职,期间创作众多教会作品,相当于他所有作品的十分之一。
《你们欢呼雀跃吧》由莫扎特1773年创作。莫扎特最后一次意大利之旅,主要目的是要在米兰首演他的新剧《卢乔·西拉》。1773年年初停留米兰期间,莫扎特先为即将饰唱剧中卢乔的劳兹尼谱写了这首经文歌《你们欢呼雀跃吧》。《卢乔·西拉》虽然不是很成功,但这首经文歌却成为其声乐曲作品中最受喜爱的名曲。此作品是其所作音乐会咏叹调的其中一组套曲,也是莫扎特最出名的经文歌套曲。全曲包括三个乐章,每一个乐章都是咏叹调。三首咏叹调分别是《你们欢呼雀跃吧》《加冕的圣母玛利亚》《阿里路亚》,《白日闪耀出亮光》作为宣叙调穿插在其中。
《你们欢呼雀跃吧》于1773年1月17日在意大利米兰的蒂吉诺教堂首演。根据现存文献了解到,莫扎特对这部作品的创作时间十分仓促,在首演前三个星期才完成了这部套曲的写作。由于当时女性歌唱家被禁止在教堂演出,所以《你们欢呼雀跃吧》的首唱者是阉人歌手费南奇欧·拉兹尼。费南奇欧·拉兹尼也是莫扎特歌剧《卢契奥·西拉》的主角。莫扎特第一次与阉人歌手合作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作品分析
(一)曲式结构与创作特点
《阿里路亚》为整一套曲的终曲,和那个时期的多个作曲家一样采用了回旋曲式结构作为终曲出现。全曲以ABACA五部结构组成。以F大调为主调进行;速度为molto allegro(比快板稍快);音乐风格活泼跳跃。以主和弦开始,由8个小节的引子呈现出主题。运用了大量的长乐句,音乐线条自然明快。这一乐章的出现,像画龙点睛一般,呼应了作品“欢呼雀跃”的主题,将整部作品推向了高潮。第一小节以属音开始,钢琴伴奏需要做到干净利落的起音,让声音轻轻一碰,瞬间迸发出去。整个作品强调装饰音的作用和音乐的连贯性,并在此基础上讲究渐强渐弱的变化。旋律声部和钢琴伴奏声部多为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并多处使用了小连线记号,使旋律声部更具有流动性和跳跃性。整个乐段结构清晰,调性和声统一,乐思明了,为呈示性的陈述方式。
A部分(9—24小节)由两个方整型乐句组成,b句在a句基础上发展,b句以主调(F调)终止;伴奏在旋律音基础上三度叠加进行。B部分(25—59小节)为第一插部,此部分音乐转入属调发展,同时以A部音乐主题为主体动机展开;伴奏利用颤音与顿音推动音乐的灵动活跃,辅助人声旋律长音符的流动性。A1部分(60—85小节)为第二主部,相比较与第一主部略有变化,人声以b句主题演唱。C部分(86—118小节)为第二插部,整一插部以华彩乐段呈现;人声采用单一拟声词演唱;旋律一开始以三小节一句的上二度摸进方式为后进入密集四十六节奏型二度音阶形式进行做铺垫;伴奏采用柱式和弦织体推动旋律进行,在四十六节奏型密集进行部分,伴奏右手以每小节四分音符加二八节奏前休止的形态对人声声部稳固重音及速度起到配合作用;101小节进行了转调处理,由属调(C调)与主调(F调)的转换;106小节起持续重复主调(F调)主音,加强了主调调性音乐回归,为回到下一主部提供了调式铺垫。119—126小节为连接部,这一部分持续在主调上进行,起到了承接上一部分连接下一部分的作用;材料采用主部主题连接引出下一主部。A2部分(127—147小节)为第三主部,整体在连接部之后实现调性的回归与统一;135小节以八小节为一乐段,两个乐段重复旋律强调主部主题直至150小节发展前一乐段材料高音推动人声旋律的终止。155—159小节为全曲尾声,钢琴以主和弦持续的形式回顾华彩部分动机,左手八度重音下行形式推向音乐结束完满终止。 全曲虽出现了同和弦上的属调转换,但基本实现调性的统一;歌曲的起始呈现音乐的收拢性结构;利用插部结构使得音乐发展变得丰富,插部当中的华彩更是为全曲的灵动性点睛之笔的灵魂性创作。
(二)演唱技巧及歌词解析
《你们欢呼雀跃吧》是古典时期宗教音乐特色的代表。在这部作品中,不但表情记号非常少,且经文歌题材的作品本身歌词不多。所以想要表现出作品的内容就要对作曲家生平、宗教情结、作品创作背景、本体曲式结构、演唱风格和技巧及声音涵养有一定的了解和要求。所以唱好这首套曲需要演唱者了解莫扎特宗教音乐风格;体会西方音乐作品精华。
《阿里路亚》是该作品的核心章节,也常作为具有一定能力的花腔女高音訓练曲目。原文来自于希伯来文的拉丁形式,意为“赞美上帝”。作品中后段有大量快速进行的音阶式华彩乐句,对气息和声音的灵敏度要求极高。演唱者既要保持音乐长乐句的连贯性又要使快速进行的十六分音符具有颗粒感。在歌唱技巧上需要演唱者有极强的气息控制能力以及身体歌唱状态的持续保持;在口腔状态上,歌唱的状态是打哈欠的一瞬间,而不是打哈欠过程中完全呵开的感觉,在那一瞬间会鼻子酸和想要流眼泪;而后关注于气息上,把呼吸摆好声音摆顺,唱出自己最漂亮的音色。如何呼吸一直是声乐学习者在实践中不断反复吸收总结的重点。呼吸决定音色;决定声音质感;决定音乐的情绪;决定演唱作品的完整度。所有歌唱状态在吸气后得到统一,吸气时小腹往外,歌唱时保持不动,换气保持在呼吸的原点上换气,换气是一瞬间的。在这一系列的呼吸中,气息运动速度及出气方向和给予量的大小决定了声音的音色及其质感,当然持续性保持的气息拉力同样影响及决定;气息的流动性、动力性决定了音乐的情绪;气息持续的紧张保持决定了演唱作品的完整度。
在演唱快速花腔时,首先要将每一个音唱准,这时演唱者常常可在慢练习的基础上逐渐加速。其次结合气息进行气息快速练习,加快气息速度的同时保证密集华彩音型当中的每一个音准确性、清晰度。再者清楚乐句当中的重音与主音所在,在演唱时加以强调,能够帮助演唱者分节练习及节奏、音准的稳定。例曲当中的第51—55小节和101—111小节是快速的音阶式花腔华彩,这一段的演唱对锻炼气息的流动和饱满性有很大的作用。演唱者需要保持积极呼吸状态,利用快速呼吸在乐句与乐句连接、音与音的衔接快速补给气息支撑;密集的音阶式跑动华彩需要加强气息流动的速度给予动力。声音位置保持统一状态在连续的音符跑动当中稳定演唱。宗教音乐与教堂构造结合,音色以透亮、轻盈质感为主。第135小节中再次出现大段华彩,连续的大跳音程考验演唱者声音的统一。中段出现的大段华彩具体表现为连续级进的十六分音符。在演唱这一段时要求演唱者有深厚的气息功底,并且准确地掌握换气口。就像前文所说的演唱气息要点,在每一乐句开始前做好气息支撑,在每一小节第一拍十六分音符处做重音处理,避免一股劲的渐强。
每一位声乐学习者在初接触练习这一类曲目时,都会出现不少的问题。例如由于曲子速度较快,当速度带起来的时候,气息与音高的控制就会变得慌乱,出现音不准或者唱多音少音的情况。正如前文所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尝试在练习过程中放慢速度练习,将每一个词对应到每一个音上,并且强调“a”和“u”两个元音。在慢速的情况下首先保证了音高的准确性同时也对每个音的时长有较好的把握。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是一切声乐表现的来源。呼吸也是演唱技巧的一部分,只有在正确的呼吸下将声音和气息结合起来,才能获得通透、自然、富有穿透力的声音。同时要求每一位演唱者在学习当中为符合这一时期的作品演唱风格,需要先找到适合相关作品的音色再去追求音量。
音乐真正的意义在于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使人感到幸福。这首“赞美上帝”的宗教歌曲以全曲“Alleluja”一个单词贯穿,同样给予信徒心灵的慰籍。歌词语言传递全曲主题大意,在歌词语言部分作品采用拉丁文作为歌词,虽然全曲只有“Alleluja”一个单词,但是莫扎特却用精美的音乐语言并富有层次的表达了对圣母玛利亚的赞美。拉丁文的发音规则与意大利语的发音规则基本相同,同样是a、e、i、o、u五个元音。但拉丁文作为一种古老的语言,原本是意大利中部拉提姆地区的方言,在发音和语法上和意大利语还是有些许差异。它相对于意大利语更注重元音的发音,要注意辅音咬字的力度,不要过于松弛或者紧张。本作品中“A”和“L”相连接,要用元音自然的带出辅音,再过渡到元音“U”,避免过度使用到舌根的力量。只有把咬字吐清楚,做好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才能使得全曲获得统一的位置和连贯的语言演唱表达。
莫扎特认为世俗音乐和宗教音乐没有明确的分界线,所以相对于其他作曲家,他创作的《阿里路亚》更加活泼热情。但是作品的题材仍然是宗教音乐,这就要求在演唱这首作品时,不要太过于夸张,把控好这种活泼的情绪。在欢快活泼的情绪中保持矜持度,避免演绎得过度戏剧化。
三、作品演唱版本对比分析
演唱者是对作品诠释的二度创作,在作曲家基本谱面的表达与演唱解释上结合演唱者自身演唱技巧能力及歌曲内涵解读的不同,所演唱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每一位优秀的演唱者都有值得学习与肯定的演唱处理部分,因而在学习《阿里路亚》这首音乐会咏叹调时,笔者听了很多歌唱家的版本。下面笔者将对塞西莉亚·巴托丽(Cecilia Bartori)和阿琳·奥雪(Arleen Augér)所演唱的版本进行简单的演唱对比分析。
在这首作品基本演唱处理上,巴托丽整体演唱的速度明显比阿琳·奥雪要快很多,整首歌曲的时长也快了将近四十秒。巴托丽的吐字较快,唱得比较重,元音发得更饱满,强弱处理及速度变化对比明显。阿琳·奥雪对这首歌曲的处理更像诉说,每个吐字缓慢而清晰,声音轻柔灵动,节奏较为规整。阿琳·奥雪虽然整体有强弱及速度处理上的对比变化,但相较于巴托丽来说没有明显收敛些许。两者在歌曲处理上保证了歌曲的完整性、统一性。
在歌唱技巧上,由于这首作品有许多跨度很大的快速上下行音阶式花腔,女高音在重低音声区普遍较弱。所以阿琳·奥雪在演唱时下意识的位置靠前,加上平稳的气息支持,能够唱出精准柔和的起音;整首作品在演唱风格较为柔和舒展,并有节制的控制音量。巴托丽作为女中音,在高音区会相对较弱;在演唱时开口和咬字有不同,咬字的开口较大,中低音声区更具有穿透力;全曲演唱风格较为恢弘明亮。 总的来说不管是塞西莉亚·巴托丽还是阿琳·奥雪对此作品的演唱都在保证客观基础谱面上加以主观性诠释。当中主观性的部分得到了大多数听众的认可。这样的主观性除对作品表达些许不同外,更多体现于各自所唱声部歌唱习惯以及歌唱技巧的影响以及限制。当然,两位歌唱家充分发挥自身歌唱特点,在歌曲演唱技巧及风格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听者听觉体验上酣畅淋漓、余音绕耳;声乐学习者作品研究上受益匪浅,在学习优秀歌唱家过程中带有批判精神,客观面对名师,正确地接受与批判方法。在听网上数不胜数的录音及范唱时保持客观鉴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以学习、吸收,并以自身演唱能力为练习基准。
四、总结
作为一名声乐学习者,笔者对莫扎特的歌剧咏叹调都不陌生。在研究生初期阶段,我学习了莫扎特的很多歌剧咏叹调,如《美妙的时刻即将来临》《年轻姑娘應该懂得》、二重唱《待到微风轻轻吹过》等。但是笔者始终对他的宗教音乐作品了解甚少。
莫扎特宗教音乐作品虽鲜为人知,但完全不影响他展示天才作曲家的一面。莫扎特多数作品当中不缺音乐的层次,往往在规整有序的音乐风格中给予听众新鲜感。这种鲜明风格就算重复听也依然不泛腻味。显然同样在这段“赞美上帝”的作品中有所体现。无论是作品整体欢快的音乐风格还是常见的音阶型华彩乐段的衔接,都使人能轻易接受被其音乐所带动,这时音乐在耳边回响仿佛置身教堂内部,接受身心的洗礼。
莫扎特宗教音乐作品从作品创作时期、风格以及作品所处时期演唱者声音技术要求有明确的时期特点。这一特点使得声乐学习者在使用其作品练习时,在歌唱技巧的训练上,把控声音音色及作品旋律连贯性的建立,起到有效的辅助训练作用。练习莫扎特的作品不仅在歌唱技术上得到有效训练,更是在考验每一位声乐学习者对声乐学习的坚定、不懈,能够耐下心来接受稳健进步,而不是一心追求一蹴而就从而欲速不达。
参考文献:
[1]张玉梅.莫扎特宗教圣歌的艺术分析——以《欢呼雀跃》K.165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4.
[2]朱玉倩.莫扎特声乐套曲《你们欢呼雀跃吧》两个音响版本的比较分析[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2017.
[3]曹艺.关于莫扎特经文歌《你们欢呼雀跃吧》K.165的分析研究[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12.
[4]付饶.莫扎特经文歌《阿里路亚》的音乐与演唱分析[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6.
[5]程博文.谈莫扎特声乐套曲《让我们欢呼雀跃》研究及演唱分析——以《阿里路亚》为例[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8.
[6]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7]张蓉.论《阿里路亚》在声乐训练中的价值[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7).
[8]田艺苗.穿T恤听古典音乐:巨匠时代[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曹丽(1986-),女,湖南,助教,研究方向为声乐演唱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