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渣鼻发病机制中微生物的作用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r791154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酒渣鼻是一种常见的面部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中微生物起重要作用.蠕形螨虫与酒渣鼻发病有密切相关,可能通过Ⅳ型免疫反应致病.在对蠕形螨虫所携带的细菌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奥列伦芽胞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可能由蠕形螨虫携带,并与之共同致病;幽门螺杆菌、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等可能在合并消化道症状的酒渣鼻发病中起作用,但其相关性和致病机制并不确切.目前尚未发现痤疮丙酸杆菌、沃尔巴克体与酒渣鼻发病有关。

其他文献
皮肤光老化的机制及治疗是近些年皮肤科关注的热点,如何有效延缓或逆转光老化的进程,达到美容嫩肤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强脉冲光-光动力疗法作为一种非剥脱性光子嫩肤术,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比较几种光敏剂的性状及疗效,提出如何优化治疗方案、达到满意疗效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意义.强脉冲光-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光老化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研究表明其能显著改善皮肤超微结构,可能是通过真皮成纤维
识别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的意义在于能尽早进行干预并推迟甚至阻止其进展为痴呆。不过,由于受到诊断方法和标准的限制,MCI患者的诊断较为困难。近年来,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s-fMRI)作为一种新兴的功能影像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
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影响着脑缺血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近年来,表观遗传调控日益成为脑缺血研究的热点,对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微小RNA网络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为脑缺血潜在治疗靶点的确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脂肪干细胞是存在于脂肪组织中的一种成体干细胞,具有来源丰富、可反复取材、痛苦小、易扩增、能安全植入同体或异体等优点,已成为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基于其多潜能分化和旁分泌功能,新近认为是继胚胎干细胞、骨髓干细胞之后的又一热点.已发现脂肪干细胞及其可溶性因子具有促进伤口愈合、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抗氧化、抗皱纹、美白皮肤等作用,在皮肤抗衰老领域有应用潜力。
目的 调查临床实习护生流失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 采用自制实习护生流失原因调查问卷对淄博市168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对护士工作产生失望感、倦怠感,认为护士工作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问题的提出:我们发现,园本教研活动中研究的主体是一线教师,但往往在实践中把家长作用的发挥看成是可有可无的对象,如何把家长这支力量真正纳入到园本教研中来,通过家长这一
炎性反应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神经元表达的CD200与小胶质细胞上的CD200受体(CD200R)相互作用,可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并减轻缺血性脑损伤后的炎性反应。文章对CD200和CD200R在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活化中的作用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