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人们最关注的理财话题。因为大概80%年轻人80%的财富还得通过工作获取。那么怎样的工作才能让人赚到更多的钱,同时也能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呢?
关于这个,很多过来人都给出过还不错的建议。比如巴菲特说:找个自己喜欢的工作,然后特别投入地去做。这的确是个很棒的指导。巴菲特可能是通过他所擅长的投资领域的经验总结出这样的话的。
怎么投资和怎么工作的确有相通之处。简略地说,投资需要你寻找到好的行业中一家好的公司,然后以合适的价格买进,一直持有。工作的事也是类似的,你要找一个好的行业,然后在其中寻找一家好的公司,一直在其中投入地工作。
不过即使这么简单地说一下,你也能发现工作的事要比投资中遇到的问题难解决。在资本市场上寻找一个好的行业中的好公司然后买入是很简单的。先别管那个价格是不是很高,由于市场的高流动性和公开性,买到不是个问题。但是职场就不一样了,往往发现一个有前途的行业,再找到那个行业中的好公司并不是难事。但是你要进入这家公司就是件相当费劲的事。那些时髦公司中令人羡慕的职位的录取比例有的可以达到100:1。如果你毕业的大学一般,简历可能还没等到决赛就被扔到可回收垃圾里 了。
進入理想的公司如此艰难,这也就是巴菲特为什么给出了个相对模棱两可的答案的原因—你“喜欢”的工作。
通过这种勾兑,问题似乎解决了。“喜欢”覆盖了那些难办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假设寻找理想工作的人是有弹性的理性人。他们既要找到性价比最高的工作,然后他们又知道妥协。比如,那些非常难进的大公司把他们拒之门外的时候,他们不会因此在家等着饿死,而是从其他工作机会中寻找那些还过得去的。他们也会比较公司职位之间的待遇、风险承受程度、社会地位等等,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关键项,他们觉得工作内容相对来说还算有趣。从中比较出最优的、自己又能获得的位置,他们就会喜欢;否则他们就不喜欢。
不过,在真实的世界中问题的解决有这么简单吗?我最近由于部门扩张要面试应聘者的关系,接触到想换工作的人还真的不少。我感到了这种理论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在哪—大多数人没有自己喜欢的工作。这才是人们真正要面对的问题。
我最近遇到的一个希望成为证券分析师的人是个女孩,她毕业于上海最牛的理工科大学,据说那个学校校庆典礼的主席台上就座的基本上是半个《福布斯》财富排行榜和半个中央委员会。她从本科到研究生一直是从事物流的互联网化这条主线,而毕业后她也顺利进入了一家巨型互联网公司,职位是那个公司物流事业部的副总助理。
其实我不明白她对自己的工作有什么不满意的—理想的学校、时髦的专业、符合专业的公司,职位对于毕业不久的普通学生来说简直是非常高耸的那种(这和她的颜值有一定关系)—但她的回答是这样的:“每天做这些琐碎的事,和自己想象中的工作不一样,非常无聊。”
其实我是可以理解这个女孩的想法的:自己一直为了学习、工作、理想做得那么优秀,然后真的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却发现它无聊到难以忍受。这种来自现实生活的暴击,让她一时陷入慌乱。然后,慌乱之中她开始胡乱选择职业—比如证券分析师,她毫无证券经验,一切要从头学起,也说不清是否真的觉得这个行业足够有趣,说不准即使我通过了她,过几个月她又辞职了。
在我的观察中,很多在学生时代表现得非常优秀的人在开始工作后都会受到这种“无聊”的暴击。我怀疑这种被暴击的感觉和这些人对外界的“控制性钝化”有关系。
我大概解释一下控制性钝化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一些在学生时代非常出色的人,他们只要通过刻苦的学习就可以明显感受到,自己因此在所处的局域环境中获得的优势地位,比如考试年级排名靠前、获得奖学金、考研轻松通过。但是,在进入社会后,很可能这些通过努力获得的优势感受就钝化了。比如你在一个公司中做管培生,很可能你的管理者更希望你是个很有合作精神并且容易打交道的人。如果你锋芒毕露,希望通过展示自己比别人聪明而获得奖励,在很多情况下会碰壁(并不是说锋芒毕露不好,只是介绍下大概率发生的情况)。而且你的努力也未必能在工作中变成优势,工作是那么简单,你只要差不多的投入就可以应付了。
人们希望自己的努力在局域社会的外化表现上有线性的体现,这很重要,几乎是一种本能。
美国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曾经提到美国医生对婴儿做的一个控制性试验。医生在一组婴儿床边安装了一个可遥控的装玩具的架子,只要婴儿一转头,那些玩具就会在婴儿看得到的地方跳舞。另外一组婴儿不能通过转头动作控制玩具,但是也可以看到那些受遥控的玩具跳舞。相比之下,前一组婴儿们因为以为自己可以控制玩具而非常高兴。而对照组的婴儿虽然可以不费力就看到跳舞,但是时间稍长他们的兴奋程度很快出现下降。
另外,人们在美国养老院也做过一组试验。内容是让一组老人们照管一些花草,并且试验人员告诉这些老人,他们的照顾对这些花草的所有者来说很重要,如果照顾得好,老人们还会得到一些奖金。而对照组的老人们不用照料花草。在生活条件上,两组老人完全一样。经过一段时间,受命照顾花草的老人明显更快乐也活得更长。
你看,人类从婴儿到进养老院的阶段都离不开对外界控制感的感受。如果这种控制感可以得到线性表达,他们就会觉得这个世界更加有趣。
我怀疑很多人认为自己的工作非常无聊,主要想说的并不是他们的工作不够丰富多彩(工作不可能像在顶级邮轮上度假,这种常识正常的人大概都会有),而是他们在工作上的努力和局域环境的线性表达之间的联系被阻断了。
出现这种问题之后,可以让人有两种想法上的延续。一个是从公司或者团队管理的方向上想,管理者的确应该在员工的努力和环境的线性表达之间搭建些什么。团队建设别就是攒几个人去喝大酒,那只能增加交通安全隐患,更应该在解除员工控制感钝化上想个办法,哪怕只是虚拟地表达出来也是好的 啊。
另外一个是坏的,那就是从现在公司的建设来看,这种趋势是朝着初级员工越来越无聊的方向去发展的。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是人类分工越来越细,工作单位之间越来越呈现模块化。
所以,不要说毕业生,即使是35岁的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的比例仍然会很高。我预测这种比例大概能超过60%。
那么怎么办,绝望的人们?
话又要说回来了,工作和投资真的有点像。如果一个人希望控制感在工作中体现出来,这个观测时间段是多长呢?巴菲特说到他的投资也有类似的内容,那就是要长期投资。而观测时间频率,巴菲特并没有明确说过,我觉得3年总是要有的吧。那么对于一个公司人来讲,你应该以多长的观测时间来判断你的职业是不是值得你“喜欢”呢?我感觉这个时间长度,不应该少于3年—当然这需要在你选择时持一种谨慎态度。
不过,还有一个和努力无关,但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那就是运气。英国行为学家理查德·怀斯特曾经对运气做过研究,经过分析他发现那些开朗、容易接触、敢于尝试的人运气会比较好。这三个特性对于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大概也很重要。
关于这个,很多过来人都给出过还不错的建议。比如巴菲特说:找个自己喜欢的工作,然后特别投入地去做。这的确是个很棒的指导。巴菲特可能是通过他所擅长的投资领域的经验总结出这样的话的。
怎么投资和怎么工作的确有相通之处。简略地说,投资需要你寻找到好的行业中一家好的公司,然后以合适的价格买进,一直持有。工作的事也是类似的,你要找一个好的行业,然后在其中寻找一家好的公司,一直在其中投入地工作。
不过即使这么简单地说一下,你也能发现工作的事要比投资中遇到的问题难解决。在资本市场上寻找一个好的行业中的好公司然后买入是很简单的。先别管那个价格是不是很高,由于市场的高流动性和公开性,买到不是个问题。但是职场就不一样了,往往发现一个有前途的行业,再找到那个行业中的好公司并不是难事。但是你要进入这家公司就是件相当费劲的事。那些时髦公司中令人羡慕的职位的录取比例有的可以达到100:1。如果你毕业的大学一般,简历可能还没等到决赛就被扔到可回收垃圾里 了。
進入理想的公司如此艰难,这也就是巴菲特为什么给出了个相对模棱两可的答案的原因—你“喜欢”的工作。
通过这种勾兑,问题似乎解决了。“喜欢”覆盖了那些难办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假设寻找理想工作的人是有弹性的理性人。他们既要找到性价比最高的工作,然后他们又知道妥协。比如,那些非常难进的大公司把他们拒之门外的时候,他们不会因此在家等着饿死,而是从其他工作机会中寻找那些还过得去的。他们也会比较公司职位之间的待遇、风险承受程度、社会地位等等,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关键项,他们觉得工作内容相对来说还算有趣。从中比较出最优的、自己又能获得的位置,他们就会喜欢;否则他们就不喜欢。
不过,在真实的世界中问题的解决有这么简单吗?我最近由于部门扩张要面试应聘者的关系,接触到想换工作的人还真的不少。我感到了这种理论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在哪—大多数人没有自己喜欢的工作。这才是人们真正要面对的问题。
我最近遇到的一个希望成为证券分析师的人是个女孩,她毕业于上海最牛的理工科大学,据说那个学校校庆典礼的主席台上就座的基本上是半个《福布斯》财富排行榜和半个中央委员会。她从本科到研究生一直是从事物流的互联网化这条主线,而毕业后她也顺利进入了一家巨型互联网公司,职位是那个公司物流事业部的副总助理。
其实我不明白她对自己的工作有什么不满意的—理想的学校、时髦的专业、符合专业的公司,职位对于毕业不久的普通学生来说简直是非常高耸的那种(这和她的颜值有一定关系)—但她的回答是这样的:“每天做这些琐碎的事,和自己想象中的工作不一样,非常无聊。”
其实我是可以理解这个女孩的想法的:自己一直为了学习、工作、理想做得那么优秀,然后真的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却发现它无聊到难以忍受。这种来自现实生活的暴击,让她一时陷入慌乱。然后,慌乱之中她开始胡乱选择职业—比如证券分析师,她毫无证券经验,一切要从头学起,也说不清是否真的觉得这个行业足够有趣,说不准即使我通过了她,过几个月她又辞职了。
在咱们聊之前我先说一句,这不是职场鸡汤,而是一种有趣的行为学在理财职场问题上的尝试性应用。
在我的观察中,很多在学生时代表现得非常优秀的人在开始工作后都会受到这种“无聊”的暴击。我怀疑这种被暴击的感觉和这些人对外界的“控制性钝化”有关系。
我大概解释一下控制性钝化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一些在学生时代非常出色的人,他们只要通过刻苦的学习就可以明显感受到,自己因此在所处的局域环境中获得的优势地位,比如考试年级排名靠前、获得奖学金、考研轻松通过。但是,在进入社会后,很可能这些通过努力获得的优势感受就钝化了。比如你在一个公司中做管培生,很可能你的管理者更希望你是个很有合作精神并且容易打交道的人。如果你锋芒毕露,希望通过展示自己比别人聪明而获得奖励,在很多情况下会碰壁(并不是说锋芒毕露不好,只是介绍下大概率发生的情况)。而且你的努力也未必能在工作中变成优势,工作是那么简单,你只要差不多的投入就可以应付了。
人们希望自己的努力在局域社会的外化表现上有线性的体现,这很重要,几乎是一种本能。
美国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曾经提到美国医生对婴儿做的一个控制性试验。医生在一组婴儿床边安装了一个可遥控的装玩具的架子,只要婴儿一转头,那些玩具就会在婴儿看得到的地方跳舞。另外一组婴儿不能通过转头动作控制玩具,但是也可以看到那些受遥控的玩具跳舞。相比之下,前一组婴儿们因为以为自己可以控制玩具而非常高兴。而对照组的婴儿虽然可以不费力就看到跳舞,但是时间稍长他们的兴奋程度很快出现下降。
另外,人们在美国养老院也做过一组试验。内容是让一组老人们照管一些花草,并且试验人员告诉这些老人,他们的照顾对这些花草的所有者来说很重要,如果照顾得好,老人们还会得到一些奖金。而对照组的老人们不用照料花草。在生活条件上,两组老人完全一样。经过一段时间,受命照顾花草的老人明显更快乐也活得更长。
你看,人类从婴儿到进养老院的阶段都离不开对外界控制感的感受。如果这种控制感可以得到线性表达,他们就会觉得这个世界更加有趣。
我怀疑很多人认为自己的工作非常无聊,主要想说的并不是他们的工作不够丰富多彩(工作不可能像在顶级邮轮上度假,这种常识正常的人大概都会有),而是他们在工作上的努力和局域环境的线性表达之间的联系被阻断了。
出现这种问题之后,可以让人有两种想法上的延续。一个是从公司或者团队管理的方向上想,管理者的确应该在员工的努力和环境的线性表达之间搭建些什么。团队建设别就是攒几个人去喝大酒,那只能增加交通安全隐患,更应该在解除员工控制感钝化上想个办法,哪怕只是虚拟地表达出来也是好的 啊。
另外一个是坏的,那就是从现在公司的建设来看,这种趋势是朝着初级员工越来越无聊的方向去发展的。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是人类分工越来越细,工作单位之间越来越呈现模块化。
所以,不要说毕业生,即使是35岁的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的比例仍然会很高。我预测这种比例大概能超过60%。
那么怎么办,绝望的人们?
话又要说回来了,工作和投资真的有点像。如果一个人希望控制感在工作中体现出来,这个观测时间段是多长呢?巴菲特说到他的投资也有类似的内容,那就是要长期投资。而观测时间频率,巴菲特并没有明确说过,我觉得3年总是要有的吧。那么对于一个公司人来讲,你应该以多长的观测时间来判断你的职业是不是值得你“喜欢”呢?我感觉这个时间长度,不应该少于3年—当然这需要在你选择时持一种谨慎态度。
不过,还有一个和努力无关,但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那就是运气。英国行为学家理查德·怀斯特曾经对运气做过研究,经过分析他发现那些开朗、容易接触、敢于尝试的人运气会比较好。这三个特性对于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大概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