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听雪忆故人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966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晨起来,推窗远望,不知昨夜何时下了一场大雪,满目银装素裹,近处的树木、远处的山峦都披上了一件银色的素衣,给人一种纯净而辽远的感觉。此刻,我所居住的西部小城威远镇还依然沉浸在睡梦之中,这些飘飘扬扬的雪花像一只只粉蝶在漫天飞舞,又静静地落下来、落下来,静寂无声。
  随着手机的一声震动,我打开微信,一位远在京城的酒界老友发来一条消息。我仔细一看上面显示的文字,顷刻间,内心便有了一阵撕扯的无以言说的疼痛感。消息说,中国著名白酒专家、酒界泰斗沈怡方先生于2月21日凌晨2时,因病在南京去世,享年84岁。
  就在这一瞬间,沈老花白的头发、慈爱的目光、温雅的语调、硬朗的身板、健硕的步伐在我的脑海中一幕幕的浮现出来。
  据我所知,早在1992年夏天,年过六十的沈老就不远万里、风尘仆仆的来到当时的青海互助酒厂考察,当时的老厂长郭起甲热情周到的接待了沈老一行。期间,他参加了在青海宾馆召开的中国白酒协会凤香型白酒协作组第四届会议。当他第一次品尝到互助酒厂生产的青稞酒时,沈老赞不绝口,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字字珠玑的赞誉说,互助青稞酒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是西部高原民族的骄傲,是高原明珠、酒林奇葩。并欣然题字:“青稞美酒香,碧海天水酿。味浓醇甜净,五湖四海扬”。一次互助行、终生互助情,这一次彩虹之乡的行旅,让沈老深深的爱上了淳朴善良的土族人民。祥实地领略了多姿多彩的秀丽风景、愉悦地品尝了甘甜清冽的青稞美酒……
  2007年4月,正值河湟谷地花红柳绿、万物复苏的时节。沈老又一次与高月明、杨明、韩印、张国强等一批名扬全国酒界的白酒专家来到土族之乡,走进青稞酒城。当我将高原白云般纯净的哈达搭在沈老的胸前时,他激动的眼眸里盈满了喜悦之情,当公司负责嘉宾接待的土族姑娘身着节日的七彩盛装,为他捧上银碗里盛满的青稞酒时,年属七十五岁高龄的沈老豪爽的一饮而尽。那几天,我陪同沈老考察青稞种植基地,在南门峡的田野里春风撩动着他的衣衫;考察企业酿酒车间,在酒香弥漫的酵池旁他和一线工人促膝谈心。那一年,在公司期间,他主持完成了《互助青稞酒国家标准》的修订,这个文本的诞生,在互助青稞酒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依照沈老修订的文本,发布了《地理标志产品互助青稞酒》的国家标准。喜讯传来,公司上下无不欢欣鼓舞。那一次,当沈老他们离开青海时,我到机场送行,他谆谆告诫我说:“互助青稞酒是浸透着祖辈们的智慧与心血而流传下来的一个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品牌产品,你们一定要将它发扬光大,再创辉煌”!送别沈老,回到公司,我再一次的细读宣纸上墨香四溢的沈老题字:“品青稞酒韵,悟华夏古今”、“互助佳酿,清雅怡悦”。这两幅题字寄托了沈老对互助青稞酒的多少殷殷之情、切切之望啊!
  2014年12月,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青稞酒特征风味成分及其原料和微生物研究与应用”项目鉴评会在北京举行。当时已八十二岁高龄的沈老在我的邀请下,依然精神矍铄地亲赴会场、这个项目首次系统剖析了青稞酒酿造酵母群结构,发现了青稞酒中独有的酵母种类以及青稞酒酵母与典型清香型白酒相比所具有的独特理化特征,为青稞酒品类的确定奠定了基础。项目总体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顺利地通过了鉴定。沈老在会上侃侃而谈,语惊四座地指出:“青稞酒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有清雅纯正的香气,醇厚丰满、韵味怡畅的口感和青稞独特的风格。其酒品魅力是由原料、微生物、窖池、大曲、生产工艺和勾兑调味技术决定的,也是其他白酒不可复制和模仿的”。时至今日,沈老在鉴定会上那一番洪钟大吕、掷地有声的评价仍然在我耳畔响起,余音绕梁。
  我清楚地记得,那晚的北京,正是隆冬时节,寒气袭人,冷风逆吹。我送沈老到酒店门口时,大风吹起他黑色的呢子大衣,大风吹散他一头稀疏的银发。望着他渐远去的背影,大风吹乱了我无绪的心思,也吹落了我满眼的泪花。
  去年年底,我闻讯沈老身患疾病,我还让北京分公司的人去探望了他。春节前夕,我专门发短信向沈老祝贺新春,却没想到,他就这样匆匆地离我们而去,离他终生热爱的白酒事业而去。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我在想,沈老要去的那个地方,一定也是个美酒飘香的天堂。
  回到书屋,打开电脑,在百度上搜索沈怡方三个字,一行沈老的简介跃入眼帘。沈怡方,江苏海门县人,出生于1933年2月,1953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即进入白酒行业。曾任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协会副会长,江苏省酿酒协会会长,教授级高工。著有《液体发酵法白酒的生产》等专著。长期受聘于复旦大学、无锡轻工业学院讲授白酒酿造专业课。在总结、发掘、提高、创新我国优质白酒传统生产工艺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做出了杰出贡献。
  此刻,窗外的雪越下越大,西部酒城威远镇的天地一片洁白。这迷离的雪花也是通晓人性的,它是为沈老的逝去而寄托一份哀思吧?早春的寒风呼啸著吹过旷野,也是为沈老的离去而吹奏着安魂曲吧?我用一把古铜酒壶温热了一杯青稞酒,洒向遥远的东方,愿这酒香飘到紫金山麓、长江之畔,飘到沈老的灵位前,献上互助青稞酒人对他的那份无尽的怀念。
  煮酒听雪忆故人,常使男儿泪满襟。
  沈老,一路走好……
  ——选自2017年3月6日《西海都市报》

其他文献
我要带你走进的这片森林,更接近于我少年时期的生活本真。因为我的祖辈们都是居住在这片森林里的,从幼年记事开始,我就是这片森林里的一个分子,一个自然的存在。  拉尔宁的森林,或者说是坐落在一片原始次生林里的这个村庄,叫拉尔宁。关于拉尔宁这个名称,无从考证,我所知道的,只是它的归属很有源渊,曾是宗喀十三族之一的隆奔族所辖一系,其领地主人是拉科官人桑杰尼珠,《塔尔寺志》曾记载,正是这位桑杰尼珠出资修建了塔
期刊
那时,我家刚建设了一个土夯的庄廓院,坐落在远离村庄的两个小山怀抱之中,宁静而恬然。山脚下,有一条灌溉用的水沟,从庄廓西边墙根穿过。那是一个麦苗正绿油菜飘黄的下午,当家人在劳作之后,坐在屋里小憩时,大片大片的乌云黑压压地从西边的天空翻滚而来,顷刻间布满晴朗的天空。风猛烈地吹过,一些刚长成的树叶,也在未及金色的辉煌时,便纷纷惨然落地。看得出,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了。  父亲、我和弟弟,連忙拿起铁锹,赶到院
期刊
初秋的山里静极了。  一场过山雨刚刚洗浴后的田野里,到处都弥漫着青草味的气息,风吹过,路边的小叶杨细小的树枝哗哗作响,仿佛有人轻轻地在耳畔絮语。独自一人行走在这高天厚土的旷地里,似乎能听得见自己轻浅的脚步和暗自喜悦的心跳。  阳光从云层间泼洒而来,这闪耀着七色光斑的瀑布从天幕之中倾泻到大地上,使人身上暖洋洋的。刚刚转过一个弯道,蓦然间,我看到眼前的乱石丛中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走近细细一看,原来是
期刊
蜗居在钢筋混凝土狭小空间里的城里人,眼看着周围的土地被矗立的高楼据有,视线逼仄,空气污染,噪音喧嚣的处世环境,时常向往乡下清静安逸的日子。  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因饥饿到田地里生食蔬果,却不用担心有害成分的伤害,尤其联想起了和大人们一起烧野灰的情景。  青藏高原的河湟谷地,三十年前的农村,几乎所有的村庄都要靠烧野灰来弥补庄稼的肥力。每一处山坡洼地,只要有草木茂盛的草皮,都是烧野灰的最佳原料。那一堆堆
期刊
高高的越城岭,莽莽苍苍。无数个峰峦,拔地而起,直插蓝天。山与山之间的峡谷中,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一直向上延伸着,望不到边际。一群山里汉子,挑着锅碗瓢盆,背着行囊,行走在高高的山路上。也许是累了,也许是为了打破山中的寂静,他们中,有人忽然唱起歌谣:  为人莫当放油郎,一年四季走他乡。  赚得几个钱和米,情妹上了别人床……  这是一群放松油的男人,为了生计,他们相邀背井离乡,来到湘西南越城岭的大森林中
期刊
灵魂有了天堂,就不在乎脚下的地狱。  ——题记  出行  青海省。海北洲。刚察县。哈尔盖乡。环仓秀麻寺。  久买智华四喇嘛在一个阴风凄凄的早晨出发了。  那是一个不确定的早晨,不确定的钟点,时间被岁月的光和影分割成无数条块。他们就站在某一个条块之上,或条块之间。  他们出门便忘记了老主持的交代。他们讨厌老主持的碎舌头,除了经文,满口废话。智慧需要教导吗?  藏红色长袍和藏红色脸庞。久买智华四喇嘛像
期刊
当我们打开中国地图的时候,会发现这么一个奇怪的现象:崛起的青藏高原之上的青海省,怎么看都像一只大写意的“兔子”。假若我们从空中遥望地球,称为世界屋脊的美丽神秘的青藏高原,连绵高原,傲然迤逦、超凡脱俗。“动若脱兔”,这个词语便生动地在我脑海中生长起来。但我们从地质结构看,她为中国内陆竖起了一道天然的屏障。这道屏障遮挡住了风沙,遮挡住了干旱,温和湿润了江南水乡,才会有今天这样的风光绮丽。但这道天然屏障
期刊
在大年初九,我陪弟弟一家人去圆通山动物园游玩,时值初春,上午的阳光已将景区照耀得格外明媚,气候宜人,让人感受到春城的温暖如意。  在景区门口的左侧,我看到游客服务中心门上挂着一块牌子“樱花邮局”,上面标注着日语和英语,只见有一盆粉红的樱花摆在服务台上格外引人注目,走近一看才知是个手工制品,但做工精细足可以假乱真。其实赏樱花是昆明人的一大乐趣,"圆通花潮"是昆明胜景之一,阳春三月,在一年一度的樱花节
期刊
在小苏,生平第一次在早晨被公鸡的打鸣声叫醒,鸡鸣确实是明亮的虽谈不上悦耳也不至于反感,想起平日定闹钟被惊醒时的无奈和恼怒不免有些好笑。欣喜于睁眼的时候看到一个敞亮的农村,早饭后像“漫游者”一样在小苏村独自闲逛。各处低矮的院墙隙间长满不同色调的苔藓,藤蔓的植物攀援在赤红色的墙壁上,有些诗意的忧郁。随处可见的鸡鸭鹅为这个安静的村落添了几个音符,它们的归宿是主人的肠胃,却也在“活着”的时候自由自在无忧无
期刊
出学,顾名思义,与教育有关。是从前门源地区各民族学生小学毕业时举行的盛大的、别开生面的庆典仪式。这种仪式在县城已经、或者正在消失,而在乡村仍然流行,并且依然隆重与普遍。这是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因为这个仪式只是在小学毕业时举行,初中、高中都没有。现在的高考中,对金榜题名的学子们也进行祝贺,但不叫出学,而称作恭喜、挂红。  门源地区办学历史不算悠久,私塾之外正规的学校可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据史志记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