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教学训练过程中人文素质的培养内容与途径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g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1 世纪的体育人才应当是口径宽、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适应广、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在排球教学训练过程中结合排球运动的特点对人文素质的培养内容进行了界定,并提出了人文素质的培养有效途径。
  关键词:排球;人文素质 ;教学与训练
  
  学校教育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场所。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排球作为体育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担负着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任务,也必然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应当看到,长期以来,在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下,体育专业的学生综合文化知识相对薄弱。因此,体育院校的学生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水平。当前,在着力提高竞技排球和加快普及群众性排球的体育环境下,使排球专业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成为可能。
  
  一、 排球教学训练过程中人文素质的培养内容
  
  1. 中国女排“拼搏”精神与国人的爱国激情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思想道德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灵魂和保证,它一方面从思想上政治上保证育人的方向,另一方面又给其他方面的教育提供了动力,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体育运动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它与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命运紧密相连,当运动员在排球赛场上驰骋时,想到的应该是为国家的荣誉而战,而不会考虑自己的个人得失。爱国主义一直是我国的光荣传统,正是在这个精神的鼓舞下,老一代中国女排在著名教练袁伟民的带领下坚持“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狠抓坚强的训练作风和顽强拼搏的竞争精神,才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五连冠佳绩,创造了彪炳青史的“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激励着现代中国女排将其发扬光大并再创辉煌。国人在女排精神的感染下,激起了强烈的爱国热情,他们勤奋学习,忘我工作,为国家建设出谋献策。中国女排“拼搏”精神是中国人民建设现代化祖国的精神,也是我国排球运动在培养人文素质方面的独特贡献。
  2. 排球运动对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
  排球运动是一个由集体共同完成的体育项目,它要求每位队员在刻苦训练提高个人技战术能力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完成与其他队员的周密配合。个人和集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集体由个人组成,个人又包含于集体之中,集体中的每个人应该相互帮助,团结协作,谁都不能独立存在,缺少了哪一个都无法形成集体而取得比赛的胜利。场上不同的位置对队员的技战术要求也不同,每位队员都应该根据自己在场上位置的要求刻苦训练,做到技术全面,特点突出,在比赛中充分发挥每位队员的优势,形成前排三名队员能进攻能拦网,后排三名队员能防守能后排攻的“全面型”和“立体攻”的进攻战术体系,创造3 3>6的功效。在排球教学训练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排球运动对集体概念培养的特殊作用,教学训练中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入手,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 排球教学训练过程中人文素质的培养途径
  
  1. 创立培养环境
  校园是学习的主要场所,是人生的一个大熔炉。校园的人文氛围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优化校园人文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培养环境。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设置国家、学校所在省、市及学校有关排球运动历史的展览馆,使学生了解中国排球运动的真实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热情;或组织参观国家女排训练基地,感受中国女排姑娘刻苦训练的场景,以此激励自己。(2)定期举办排球运动专题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本领域的前沿知识和学术动态,为自己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3)定期举办由权威老师主持的排球知识科讨会,让学生就自己对该领域前沿知识的把握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自我表达能力。(4)定期举办排球联赛或成立课余排球俱乐部,在校内经常组织排球比赛或与兄弟院校学生进行交流与协作,既提高了技战术,又增强了人际交往。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排球教师人文素质是关键。要加强和改革排球师资教育,大力提高排球师资培养质量,形成以引进高层次排球人才为龙头,培训全体排球教师为目标,培养骨干排球教师为重点的工作机制。具体做法有:(1)积极引进高层次排球人才,强化排球师资队伍整体素质。(2)颁布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政策。(3)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以教学效果与科研成果为依据,奖惩分明,激励排球教师不断地探索新教学方法和深入科研工作。
  3. 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当前排球教学内容一般包括理论、实践和能力三部分内容,即排球运动概述,技战术理论分析与实际运用以及组织教学、竞赛和裁判工作的学习等等。这些内容主观上和客观上都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缺乏主动性,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该对排球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首先调整技能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时数比例,不能只重视技能而忽视理论的学习,理论知识应包括有助于学生从事终身体育的知识和社会需要的知识。其次要把文化教育同术科教育有机结合,将文化教育贯穿到术科教育中去,并在实际的排球教学中体现出来,不能将两者分开来。
  
  三、小结
  
  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历史赋予了学校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任,排球运动以其独特的功能和文化魅力承担了这个载体,通过排球运动的学习,能促进学生文化知识、道德品质、社会适应和审美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并能通过一些可行的途径去实现,如建立培养环境,提高师资队伍质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等。在面向21世纪高校进行的体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排球运动将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磊,等.素质教育新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张晓红.对沈阳体育学院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目标的探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2).
  (临沂学院体育学院)
其他文献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解读、评价社会制度的基本问题。社会主义是使公平与效率达到真正统一的第一个社会形态。然而,现实的社会主义与理论中的社会主义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使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次思想大解放,在我国政治文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解放思想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破除了思想障碍;解放思想为确立和贯彻党的政治路线保驾护航;解放思想为政治
教学与科研是党校教师的两大任务,也是两项基本功。我从1980年9月调到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校党史教研室任教近30年来,较好地完成了这两大任务,讲授过《中共党史》、《中国近
《课程标准》中倡导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教学实际却并非如此。“教学主导”往往被变为“教学主宰”。学生主体的学习活动总会受到教师的牵制,学生的主体发展也因此得到了限制。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具有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必须指导学生的语言实践,培养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就需要主体的参与。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首先,学生
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日前发布“世界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令人遗憾,中国没有一所大学排名进入世界前100名,在全球高校500强中,我国仅有18所大学上榜,其中北大和清华名次靠前,但只分别排在第192、196位,美国9所高校和日本的东京大学占据前10位(4月9日《中国青年报》)。  近些年来,许多高校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可拥有世界上大学数量最多的中国却无缘全球高校100强,这无疑
摘要:“导生制”,是教师挑选学习优秀而又学有余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做教师的助手,在技能教学中帮助学习比较差的学生,提高教学效率。因为目前职校中班级学生数较多,而餐饮服务技能实践性较强,教师上课时对学生实践操作进行个别指导的工作量很大,效率低,导生制的实施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导生制;餐饮服务;技能教学;应用    餐饮服务技能教学是宾馆服务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进行技能训
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以及人文环境,构成了研究班级管理的基本要素。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桥梁纽带,是学校规章制度的具体实施和监督者。学校教育管理的好坏与班主任的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班主任应该紧扣管理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深入结合班级实际,创新工作思路。我在职业学校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现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 身怀正气,为人师表是做
马克思跨越理论阐述了跨越理论的实质、跨越理论与唯物史观的关系及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关系。包含着马克思跨越理论的唯物史观为后来者提供了具体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