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作为当今人类社会信息传播交流的主渠道,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推力的同时,也为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我实施渗透攻击提供了极大便利。由于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主体虚拟化、内容多样化、渠道立体化、对抗胶着化的特点,我们面临的网络渗透攻击就一刻也不会停止。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要时刻准备打赢这场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动仗。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
习主席鲜明指出:“互联网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互联网承载着各种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社会理想乃至政治纲领,其意识形态性凸显,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和必争、必守、必占的阵地。针对当前网上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特点,只有主动作为,对准要害,猛烈出击,才能打赢网上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
一、当前网上意识形态斗争呈现的主要特点
网上意识形态斗争是不同阶级属性的意识形态竞争的网络化即不同的思想观念在互联网上交锋,借助于互联网获得了全新的空间和机遇,而产生与传统意识形态斗争不同的新的特点。
一是主体虚拟化。在互联网联接世界各国后,网上意识形态斗争与传统空间斗争相比,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国家和统治阶级利用网络能遮蔽具体实在性和外在可感知性的特点,在网上隐藏起来,实现“去角色化”,网上斗争的主体各类政治势力、人物均可利用网络自媒体,规避对手“把关人”的审核,相对隐蔽地发布意识形态信息,网上意识形态斗争能有效利用网络的匿名性,鼓励对方民众个体放弃对己方社会权力、权威和价值观念的敬畏、服从,怂恿其产生逆反和抵抗心理,从而增强己方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性。
二是内容多样化。互联网的全球性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阻隔,信息流跨越国界自由流动的门槛大大降低,这使得以往被国界、地界和政治权力阻隔的各种思潮并存于网络信息空间并相互激荡。在互联网上,能接触到诸多新旧意识形态的信息,有的完全不属于現时代,有的不是由本国经济基础产生,有的不是由本国上层建筑规定的,还有的是反动、消极的。同时,在网上,一些过去被主流传媒忽视而被隐没的亚文化群也找到了生存之地,使得同一社会内部意识形态展现出多层面和多样性。而信息网络的深化发展进步势必推动上述的多样化倾向日趋增强。
三是渠道立体化。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拥有“点对点”、“点对众”、“众对点”和“众对众”的私密传播与公开传播并存、多维立体的传播应用平台渠道,目前看比较典型的传播渠道包括覆盖有线互联和无线互联的网站、即时通信、网络社区、博客、搜索引擎、维基、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网络、信息云服务以及上述应用的移动APP等。
网络时代,媒介即信息、内容即渠道。所有的网络渠道都承载了意识形态信息,因而网上意识形态斗争也在各网络渠道中展开。
四是对抗胶着化。意识形态领域“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网络空间与以往比在斗争表现上更加激烈,敌对方凭借网络技术先发优势采取全天候、全天时、全方位、不间断地展开网上意识形态信息攻势。由“远程打击”“隔空喊话”向“抵近攻击”“短兵相接”转变,信息直接送达民众;由“狂轰滥炸”“火力覆盖”向“私人定制”“精确打击”转变,实现群体攻击效能最大化;由推销社会制度向定义“普世价值”转变,导致发生在公共领域的意识形态斗争普遍化,白热化。
二、加强网上意识形态建设打赢主动仗的对策思路
面对信息网络时代意识形态斗争的新形势、新特点,我们必须站在时代和战略的高度,按照习近平“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的要求,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打赢网上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
一是要坚持党在网上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领导地位。牢固掌控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导地位,是确保意识形态建设沿着正确轨道前行的重要力量保证。要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实践证明,各级党委负起意识形态建设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不断提高领导宣传思想工作能力和水平是实现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对意识形态工作正确指引的成功经验,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是做好网上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遵循。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网上意识形态领域同样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努力提高网络素养,带头学网、知网、懂网、用网,让党委班子、领导干部、从事党的网上宣传机构和团体建设真正成为运用网络媒介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行家里手。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把党的形象立起来。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
二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网民共识。一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只有符合人民群众的心理利益需求和价值评判标准时,才能真正被社会成员所认同,进而形成占据社会的主流思想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与中国网民以网络在线为基础的个体自由本位价值取向、以网络社区或社群为基础的群体道德本位价值观、以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为基础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是内洽一致的。要用核心价值观集聚网上人心,规范思想认识,矫风励志,唱响主旋律,催发正能量,形成良好的网络价值取向。要创造和谐的网络环境,营造充分的自由空间,平等的网络氛围,大多数网民对网上乱象是不满反感的,对党和政府依法治网是期待赞同的。要化思路为行动,变规则为常识,用优秀的道德风尚引导网络风气,用有力的措施压制网络邪气,形成理性交流的良好氛围。要允许网民讨论,允许网民质疑,在交流互动中,引领网民规行矩步、恪守道德,知道哪些当行、可行,哪些当止、应止。在网络空间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感和吸引力,通过网民的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塑造网络文明、激励网民个性,形成万众一心促和谐的网络社会环境。
三是要在创新发展中推进网上意识形态建设。要以理论研究推动网上意识形态的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开放的发展的思想体系,始终关注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信息网络技术引发了社会组织形式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人们交往方式的革新,它所带来的种种新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都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新的思考,人们对种种变化的不适应与无所适从也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给予及时的解释与指导,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今时代必须面对的新课题。要以制度建设推动网上意识形态的创新发展。信息网络时代,执政党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的维护与巩固还有赖于信息网络立法的推进与完善,要通过制定有关法规,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以及有效防止有害信息通过网络传播的管理机制,建立网上意识形态建设管理运行机制,为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力量保证。要以网络文化建设推动网上意识形态的创新发展。赢得网上意识形态斗争主动权,必须生产出大批让网民点赞的精神产品。应着眼网络业态发展趋势,不断生产精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
[2]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8-21(01)
[3]任贤良.安全是互联网的有力保障和生命线[J].中国信息与安全,2014(9)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
习主席鲜明指出:“互联网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互联网承载着各种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社会理想乃至政治纲领,其意识形态性凸显,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和必争、必守、必占的阵地。针对当前网上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特点,只有主动作为,对准要害,猛烈出击,才能打赢网上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
一、当前网上意识形态斗争呈现的主要特点
网上意识形态斗争是不同阶级属性的意识形态竞争的网络化即不同的思想观念在互联网上交锋,借助于互联网获得了全新的空间和机遇,而产生与传统意识形态斗争不同的新的特点。
一是主体虚拟化。在互联网联接世界各国后,网上意识形态斗争与传统空间斗争相比,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国家和统治阶级利用网络能遮蔽具体实在性和外在可感知性的特点,在网上隐藏起来,实现“去角色化”,网上斗争的主体各类政治势力、人物均可利用网络自媒体,规避对手“把关人”的审核,相对隐蔽地发布意识形态信息,网上意识形态斗争能有效利用网络的匿名性,鼓励对方民众个体放弃对己方社会权力、权威和价值观念的敬畏、服从,怂恿其产生逆反和抵抗心理,从而增强己方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性。
二是内容多样化。互联网的全球性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阻隔,信息流跨越国界自由流动的门槛大大降低,这使得以往被国界、地界和政治权力阻隔的各种思潮并存于网络信息空间并相互激荡。在互联网上,能接触到诸多新旧意识形态的信息,有的完全不属于現时代,有的不是由本国经济基础产生,有的不是由本国上层建筑规定的,还有的是反动、消极的。同时,在网上,一些过去被主流传媒忽视而被隐没的亚文化群也找到了生存之地,使得同一社会内部意识形态展现出多层面和多样性。而信息网络的深化发展进步势必推动上述的多样化倾向日趋增强。
三是渠道立体化。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拥有“点对点”、“点对众”、“众对点”和“众对众”的私密传播与公开传播并存、多维立体的传播应用平台渠道,目前看比较典型的传播渠道包括覆盖有线互联和无线互联的网站、即时通信、网络社区、博客、搜索引擎、维基、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网络、信息云服务以及上述应用的移动APP等。
网络时代,媒介即信息、内容即渠道。所有的网络渠道都承载了意识形态信息,因而网上意识形态斗争也在各网络渠道中展开。
四是对抗胶着化。意识形态领域“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网络空间与以往比在斗争表现上更加激烈,敌对方凭借网络技术先发优势采取全天候、全天时、全方位、不间断地展开网上意识形态信息攻势。由“远程打击”“隔空喊话”向“抵近攻击”“短兵相接”转变,信息直接送达民众;由“狂轰滥炸”“火力覆盖”向“私人定制”“精确打击”转变,实现群体攻击效能最大化;由推销社会制度向定义“普世价值”转变,导致发生在公共领域的意识形态斗争普遍化,白热化。
二、加强网上意识形态建设打赢主动仗的对策思路
面对信息网络时代意识形态斗争的新形势、新特点,我们必须站在时代和战略的高度,按照习近平“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的要求,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打赢网上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
一是要坚持党在网上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领导地位。牢固掌控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导地位,是确保意识形态建设沿着正确轨道前行的重要力量保证。要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实践证明,各级党委负起意识形态建设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不断提高领导宣传思想工作能力和水平是实现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对意识形态工作正确指引的成功经验,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是做好网上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遵循。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网上意识形态领域同样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努力提高网络素养,带头学网、知网、懂网、用网,让党委班子、领导干部、从事党的网上宣传机构和团体建设真正成为运用网络媒介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行家里手。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把党的形象立起来。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
二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网民共识。一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只有符合人民群众的心理利益需求和价值评判标准时,才能真正被社会成员所认同,进而形成占据社会的主流思想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与中国网民以网络在线为基础的个体自由本位价值取向、以网络社区或社群为基础的群体道德本位价值观、以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为基础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是内洽一致的。要用核心价值观集聚网上人心,规范思想认识,矫风励志,唱响主旋律,催发正能量,形成良好的网络价值取向。要创造和谐的网络环境,营造充分的自由空间,平等的网络氛围,大多数网民对网上乱象是不满反感的,对党和政府依法治网是期待赞同的。要化思路为行动,变规则为常识,用优秀的道德风尚引导网络风气,用有力的措施压制网络邪气,形成理性交流的良好氛围。要允许网民讨论,允许网民质疑,在交流互动中,引领网民规行矩步、恪守道德,知道哪些当行、可行,哪些当止、应止。在网络空间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感和吸引力,通过网民的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塑造网络文明、激励网民个性,形成万众一心促和谐的网络社会环境。
三是要在创新发展中推进网上意识形态建设。要以理论研究推动网上意识形态的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开放的发展的思想体系,始终关注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信息网络技术引发了社会组织形式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人们交往方式的革新,它所带来的种种新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都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新的思考,人们对种种变化的不适应与无所适从也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给予及时的解释与指导,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今时代必须面对的新课题。要以制度建设推动网上意识形态的创新发展。信息网络时代,执政党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的维护与巩固还有赖于信息网络立法的推进与完善,要通过制定有关法规,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以及有效防止有害信息通过网络传播的管理机制,建立网上意识形态建设管理运行机制,为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力量保证。要以网络文化建设推动网上意识形态的创新发展。赢得网上意识形态斗争主动权,必须生产出大批让网民点赞的精神产品。应着眼网络业态发展趋势,不断生产精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
[2]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8-21(01)
[3]任贤良.安全是互联网的有力保障和生命线[J].中国信息与安全,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