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专业英语学习者语用失误语料库的构建 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ff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回顾了语用失误的研究状况,探讨了从语料库的角度研究非专业英语学习者语用失误,帮助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中避免典型语用失误,从而提高他们的外语交际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非专业英语学习者语用失误语料库一、引言
  语料库是目前世界语言学界、语言教学研究界最为有力、强大、先进的一种研究性工具。(Baker,1995)。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由单语种向多语种发展,语料库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近年来,语料库研究的对象逐步超越词汇层面,扩展到其他级阶,包括短语、习语、句子乃至语篇。(Teubert & Cermakova,2007) 语料库语言学不但是一种工具,更是一门学科;它是对语言行为进行概率性归纳和概括的一门学科,它本身是跨学科性的,要做语料库语言学研究,必须在许多方面有比较深厚的基础。(桂诗春,2010)
  通过构建语用失误语料库,可帮助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中避免典型的语用失误,从而提高他们的外语交际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本文拟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语用失误出现的原因出发,探讨构建语用失误语料库的可行性,语料库的设计、加工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二、语用失误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托马斯(Thomas,1983)提出了研究语用失误的理论框架之后,Leech考察研究了语用原则的相对普遍性,但是由于文化间的不同,语用原则的相对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Leech(1983)从不同的社会文化角度研究了语用失误的原因。国内对语用失误的研究始于黄次栋,他于1984年在其文章《语用学与语用失误》中首次提出“语用失误”这一概念。何自然、阎庄(1986)对语用失误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语用语言知识和社交语用知识的缺乏是中国学生所犯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此后,孙亚和戴凌(2002)、黄亚南(2011)、孟亚茹(2013)、钱珊(2013)等从文化角度、语用能力角度对语用失误做了相应的研究。
  但是从语料库角度对语用失误进行的研究尚属空白。因此,探索构建非专业英语学习者语用失误语料库,对减少跨文化交流中的尴尬,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理论框架
  (一)语用与语用失误
  语用是一种文化规约。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社会文化传统、交际习惯、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交际双方总是习惯性地遵守自己的说话方式或交际习惯,并以此来理解对方的话语,因而导致交际失败。语言学家把这种在交际时由于没有考虑应该遵循的交际规范,使一种言语行为的言外之意在不同文化中失去作用而造成的交际失误统称为语用失误。(邓格红,2010)
  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的内涵是不能理解所说(词语)的含义,可分为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Thomas,1983)。何自然(1997)认为:“语用失误不是指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而是说话不合时宜的失误,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一般认为,造成语用失误的原因有二:语际迁移和文化迁移。(孙亚、戴凌,2002)
  (二)语料库与数据驱动学习
  语料库(corpus)是大量收集书面语或口语中自然出现的真实语料并处理而成的用于语言学研究的文本库,它正为语言研究在这些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杨慧中,2002)
  数据驱动学习(Data-Driven Learning,简称DDL)是一种新的基于语料库数据的外语学习方法。该方法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英国伯明翰大学Tim Johns提出。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建构主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以学生为中心, 引导学生对语料库里的大量语言现象进行观察、概括和归纳, 主动发现语法规则、意义表达及语用特征等(Johns ,1994)。在数据驱动学习中,一切问题探索都始于数据的观察和处理,体现为“提取—观察—概括—解释”的研究过程。(卫乃兴,2009)
  四、语用失误语料库的设计
  (一)研究方法
  综合运用调查、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一般来说,语用失误的研究步骤应是先描写,后解释。
  目前对语用失误的描写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研究者收集的多是跨文化语用失误的语料,而对各语言内部的语用失误语料收集不足。第二,语用失误多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例如语音层面、词汇层面、言语行为层面、语篇层面等,而现有的研究大部分是描写言语行为层面和词汇层面的语用失误。言语行为层面的研究包括称呼、道歉、问候、寒暄、告别等言语行为表达的差别;词汇层面的研究包括对文化负载词和惯用语的研究。因此,发生在语音层面、语篇层面的语用失误研究甚少,非常值得挖掘。第三,语用失误发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本文重点研究学生课堂用语中的语用失误。
  (二)语料的收集及代表性
  通过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用典型的词语和表达来造句、翻译句子和写作,收集到典型语用失误的实例,构建非英语专业学生语用失误语料库,分析语用失误的类型与成因。
  建设任何语料库,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是语料的代表性,这是语料选择的最基本的问题(Biber,1993)。为了保证语料的代表性,我们将语料收集范围定在陕西省内的多所高校。
  (三)建库路线图
  语料收集(实地考察、图书资料购买、网络资源等)→语料加工(文字识别、校对)→建库(编制文本头各项信息填写要求;利用WinAlign制作双语对齐语料)→语料库标注(ICTCLAS2008及Claws分词软件自动标注;设计错误标注赋码,人工标注)。
  五、结语
  语料库的构建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工程,需要相关部门的鼎力配合。但是语用失误语料库建成之后,将对大学英语教学和大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语料库有其特定的时效性,建成之后,我们将继续关注该语料库的更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1]Baker,Paul.Contemporary Corpus Linguistics[M].London:
  Continuum,1995.
  [2]Biber,D.Representativeness in corpus design[J].
  Literary and Linguistic Computing,1993,(4).
  [3]Johns,Tim.From printout to handout: Grammar and
  vocabulary teaching in the context of Data-driven Learning[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4]Teubert W.&A. Cermakova.Corpus Linguistics:A Short
  Introduction[M].London: Continuum, 2007.
  [5]Thomas,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1983,(4).
  [6]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
  Group Limited,1983.
  [7]邓格红.论语用失误与语用能力培养[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0,(12).
  [8]黄亚南.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分析社交语用失误及其对策[J].
  中国成人教育,2010,(3).
  [9]桂诗春.语料库语言学与中国外语教学[J].现代外语(季刊),
  2010,(11).
  [10]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11]何自然,阎庄.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汉英语
  用差异调查[J].外语教学研究,1986.
  [12]孟亚茹.美国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助教课堂语用失误案例剖析
  [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13]钱珊.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与大学英语教学[J].西南农业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14]孙亚,戴凌.语用失误研究在中国[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3).
  [15]卫乃兴.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论及相关理念[J].外语研究,
  2009,(5).
  [16]杨慧中.语料库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研究出版社,
  2002.
  
  (赵佰儒陕西咸阳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712046)
其他文献
摘 要:“针锋相对”一词在发展变化过程中至少拥有本义和引申义两个义项:本义是“比喻双方言辞、感情、行动、能力等正好相对应”,突出一致性;引申义是“比喻双方言论或行动尖锐对立”,突出对立性。大多辞书只列“针锋相对”的引申义,而未列其本义。本文对此予以阐释。  关键词:针锋相对 对立性 一致性  “针锋相对”是现代汉语中习见的一个成语,相关辞书大都收录。我们选取几部较为大型的成语词典,将其解释摘录如下
摘 要:本文考释了“身价”“责成”“笼络”“实落”“未完”等五条明清白话小说词语。希望对相关作品的解读、古籍整理和有关辞书编纂修订有所裨益。  关键词:明清小说 方言俗语词 疑难词义  一、笼络  (1)凡往来客旅,无不被其笼络者。(《杜骗新书》第四类“诈以帚柄耍轿夫”)  例(1)中“笼络”当是“欺骗”的意思,下文中“轿夫常骗人,今也被我骗。”即其证。“笼络”在明清小说中的常见意义是“拉拢;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