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不是危言耸听。
百万亿美元的难题正困扰中国地方政府。日前,关于中国地方债问题受到国内外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其关注的焦点是——地方政府有无债务偿还能力。
2009年,在国家批量推出区域发展规划支持地方建设的背景下,某些地方政府更是不惜一切上项目,求发展,借助土地高筑债台的现象尤为突出。
对此,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程宇航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采访时表示:“这种借债开发、卖地还债的城市建设模式将地方政府进一步捆绑在了土地财政上,会造成地价、房价居高不下,城市建设盲目求大。要建立市场化的约束机制,使地方融资平台运作阳光化。更重要的是,理顺财政体制,建立规范化和市场化的地方政府融资渠道。”
清查地方债
2009年,中国在四万亿经济刺激政策的推动下,经济率先企稳回升,在世界经济中异军突起,颇为抢眼。然而,随着光环而来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推测和质疑。
据记者了解,2009年3月,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金融机构要“优先保证手续齐全、符合项目开工和建设条件的中央投资项目所需配套信贷资金及时落实到位”;“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而通知中强调“要特别注意防止金融机构贷长、贷大、贷集中和严重存贷期限错配产生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要求被部分商业银行选择性忽略。
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近日,印媒发表《中国百万亿美元的难题》文章援引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州西北大学的政治经济学家、中国专家史宗翰的观点认为,中国地方政府将出售大量土地为银行融资建楼的热潮买单。中国地方政府借助土地买卖来进行建设,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
史宗翰估计,地方政府成立了8000家地方性投资公司并提供土地进行贷款抵押,到2009年,借款金额达到1140万亿人民币(1.7万亿美元),其中四分之一为坏账。中国以超过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一,可与中国的地方债务相比就显得不具优势。他说:“银行系统首当其冲,迫使中国利用预算和外汇储备大规模救市。”
在国内,央行和银监会也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们一改往年“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机构,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做法,将“有效防范和化解政府融资平台企业信贷风险隐患”作为今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而对于地方债务的紧急清查工作也已展开。
清理融资陷阱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针对地方融资平台信贷风险的“排雷”风暴即将刮起。
“国务院和银监会非常重视地方债务真实性清查工作,已经给我们制定了清查整顿的总目标:解包还原,重新立据;风险分类,保全有力;加强协作,整体评估。”上海市银监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在刚刚结束的2010年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央行等部委负责人纷纷表示,要进一步清理、核实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状况,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妥善处理。
数万亿的信贷资金是怎样一步步流进地方融资平台的?很多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地方融资平台怎样偿还昔日巨额借贷?监管部门又怎样去排除这些大大小小的信贷陷阱?
央行的调研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5月末,全国共有政府投融资机构3800多家,总资产近9万亿元,负债升至5.26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约为60%。其中,很多地方融资平台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这5.26万亿元的负债相当于2009年全国GDP的15.7%,占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的76.8%、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的161.35%。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预计,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不含票据)约为7.2万亿元,其中2009年净新增约3万亿元。预计2010年和2011年后续贷款约为2万~3万亿元,2011年底达到约10万亿元。报告称,2009年底主要上市银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约占贷款总额的10%,国开行和地方性金融机构占比相对较高。10万亿元的地方政府负债约占中国2009年GDP的三分之一,相当于中国外汇储备的70%。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地方融资平台搭乘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刺激政策的便车,在2009年大举借贷,全年净增约3万亿元贷款,其中2009年上半年为举债高峰期。而地方政府的国有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融资平台日后还债的主要来源。
“还原”地方债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认为,这次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规模比较大,其中以土地为抵押的借款和由城市政府进行综合还款的项目最值得关注。
记者发现,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地方融资机构承担着“政府项目”,县区级政府又对银行有很大话语权,进而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这些融资机构的业务和风险情况缺乏必要的认识。
此次银监会提出“解包还原、重新立据”,首先对政府融资机构2009年底贷款逐笔打开梳理,对每笔贷款逐个开展重新评审和严密的风险排查,对项目贷款要重点审核报批手续、环评结果、用地审批、项目资本金到位、银行内部审批及担保落实情况等。其次,对流动资金贷款要重点审核贷款资金实际用途、银行内部审批及担保落实情况等各项要求,同时逐户登记造册、按企业建立信贷台账。
“这简直是一次‘大返工’啊,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办事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工作量。”某国有银行上海分行信贷部门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目前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对地方债务究竟有多大规模存在不同说法,而这些债务中哪些已经是不良类资产、哪些是可疑类资产都不十分确定。该负责人进一步指出:“只有了解真相之后才能找到让损失减到最小的办法。”
要“风险分类、保全有力”就需要银行在“解包还原”和“重新立据”工作的基础上,根据贷款实际风险状况认真开展风险识别和风险分类工作,并及时采取各项有效的风险保全措施。
据上海市银监局局长阎庆民分析,相比上海市级融资来说,部分区县级政府融资的偿债能力和担保措施是值得高度关注的,而对于查出的问题应该做好“补救工作”。
从全国范围来看,对地方融资平台的清查整顿工作正在推进之中,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表现出了对清查结果的不乐观。
百万亿美元的难题正困扰中国地方政府。日前,关于中国地方债问题受到国内外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其关注的焦点是——地方政府有无债务偿还能力。
2009年,在国家批量推出区域发展规划支持地方建设的背景下,某些地方政府更是不惜一切上项目,求发展,借助土地高筑债台的现象尤为突出。
对此,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程宇航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采访时表示:“这种借债开发、卖地还债的城市建设模式将地方政府进一步捆绑在了土地财政上,会造成地价、房价居高不下,城市建设盲目求大。要建立市场化的约束机制,使地方融资平台运作阳光化。更重要的是,理顺财政体制,建立规范化和市场化的地方政府融资渠道。”
清查地方债
2009年,中国在四万亿经济刺激政策的推动下,经济率先企稳回升,在世界经济中异军突起,颇为抢眼。然而,随着光环而来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推测和质疑。
据记者了解,2009年3月,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金融机构要“优先保证手续齐全、符合项目开工和建设条件的中央投资项目所需配套信贷资金及时落实到位”;“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而通知中强调“要特别注意防止金融机构贷长、贷大、贷集中和严重存贷期限错配产生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要求被部分商业银行选择性忽略。
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近日,印媒发表《中国百万亿美元的难题》文章援引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州西北大学的政治经济学家、中国专家史宗翰的观点认为,中国地方政府将出售大量土地为银行融资建楼的热潮买单。中国地方政府借助土地买卖来进行建设,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
史宗翰估计,地方政府成立了8000家地方性投资公司并提供土地进行贷款抵押,到2009年,借款金额达到1140万亿人民币(1.7万亿美元),其中四分之一为坏账。中国以超过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一,可与中国的地方债务相比就显得不具优势。他说:“银行系统首当其冲,迫使中国利用预算和外汇储备大规模救市。”
在国内,央行和银监会也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们一改往年“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机构,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做法,将“有效防范和化解政府融资平台企业信贷风险隐患”作为今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而对于地方债务的紧急清查工作也已展开。
清理融资陷阱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针对地方融资平台信贷风险的“排雷”风暴即将刮起。
“国务院和银监会非常重视地方债务真实性清查工作,已经给我们制定了清查整顿的总目标:解包还原,重新立据;风险分类,保全有力;加强协作,整体评估。”上海市银监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在刚刚结束的2010年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央行等部委负责人纷纷表示,要进一步清理、核实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状况,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妥善处理。
数万亿的信贷资金是怎样一步步流进地方融资平台的?很多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地方融资平台怎样偿还昔日巨额借贷?监管部门又怎样去排除这些大大小小的信贷陷阱?
央行的调研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5月末,全国共有政府投融资机构3800多家,总资产近9万亿元,负债升至5.26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约为60%。其中,很多地方融资平台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这5.26万亿元的负债相当于2009年全国GDP的15.7%,占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的76.8%、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的161.35%。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预计,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不含票据)约为7.2万亿元,其中2009年净新增约3万亿元。预计2010年和2011年后续贷款约为2万~3万亿元,2011年底达到约10万亿元。报告称,2009年底主要上市银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约占贷款总额的10%,国开行和地方性金融机构占比相对较高。10万亿元的地方政府负债约占中国2009年GDP的三分之一,相当于中国外汇储备的70%。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地方融资平台搭乘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刺激政策的便车,在2009年大举借贷,全年净增约3万亿元贷款,其中2009年上半年为举债高峰期。而地方政府的国有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融资平台日后还债的主要来源。
“还原”地方债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认为,这次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规模比较大,其中以土地为抵押的借款和由城市政府进行综合还款的项目最值得关注。
记者发现,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地方融资机构承担着“政府项目”,县区级政府又对银行有很大话语权,进而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这些融资机构的业务和风险情况缺乏必要的认识。
此次银监会提出“解包还原、重新立据”,首先对政府融资机构2009年底贷款逐笔打开梳理,对每笔贷款逐个开展重新评审和严密的风险排查,对项目贷款要重点审核报批手续、环评结果、用地审批、项目资本金到位、银行内部审批及担保落实情况等。其次,对流动资金贷款要重点审核贷款资金实际用途、银行内部审批及担保落实情况等各项要求,同时逐户登记造册、按企业建立信贷台账。
“这简直是一次‘大返工’啊,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办事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工作量。”某国有银行上海分行信贷部门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目前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对地方债务究竟有多大规模存在不同说法,而这些债务中哪些已经是不良类资产、哪些是可疑类资产都不十分确定。该负责人进一步指出:“只有了解真相之后才能找到让损失减到最小的办法。”
要“风险分类、保全有力”就需要银行在“解包还原”和“重新立据”工作的基础上,根据贷款实际风险状况认真开展风险识别和风险分类工作,并及时采取各项有效的风险保全措施。
据上海市银监局局长阎庆民分析,相比上海市级融资来说,部分区县级政府融资的偿债能力和担保措施是值得高度关注的,而对于查出的问题应该做好“补救工作”。
从全国范围来看,对地方融资平台的清查整顿工作正在推进之中,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表现出了对清查结果的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