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结合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评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重点总结。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 工学结合 课程模式 教学改革实践
[作者简介]郑兴我(1978- ),男,河北泊头人,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河北 唐山 063020)马秀贤(1979- ),女,河北唐山人,唐山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河北 唐山 063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0-2011年度科研规划项目“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如何根据区域特色调整专业设置及推进工学结合课程模式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31122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108-02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教学也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改革,才能适应新时期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在高等职业院校中,课程教学工作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为此,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艺术设计系进行了工学结合课程模式下的教学改革。
一、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指导思想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以下简称“16号文”)是中央对改革的重要指导精神。第一是要认真学习,吃透16号文精神,在教学改革中把握好三性(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认真做好工学结合工作。第二是按照16号文要求进行教学改革,这也是开展“工学结合”的一个难点。
(二)教学改革目标
依托本地区支柱产业,继续深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创建 “工学结合、产学合一”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企业岗位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使教学内容来自岗位实际,教学过程贴近岗位实际,教学案例源于岗位实际;进一步提升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水平,把本专业建成优质品牌专业,使其在国内同类艺术设计专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二、教学改革的实践
(一)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
1.根据行业企业需求选取教学内容。根据高职高专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本地设计与制作行业,对设计员、制作员等典型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实际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并考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要求,通过归纳、整理,确定其行动领域,并转换为学习领域,按照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的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学习情境,实施行动导向教学。课程所选取的每个工作任务中的内容都是企业生产中常用的实用性强的技术,工作内容来自企业,而且伴随企业的发展不断改进,使之能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同时,给予学生可拓展的空间,学生有了完成某个工作任务的基本能力,还可以拓展到其他项目中去应用,为学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对教学内容与教学实施进行整体设计。根据高职高专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将课程教学中能力培养要点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载体进行整合,反复序化教学内容,尽可能地科学设计学习性的工作任务,实行教、学、做相结合。教学整体设计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依据,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实施模式,突出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将工学结合的思想贯穿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培养的有机结合。并根据课程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以职业工作过程构建课程学习领域,将工作任务按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依托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基地,按实际工作过程组织和实施教学。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整体设计见图1。
(二)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
1.按照工作流程组织教学。通过对课程的特点和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企业工艺流程与学校教学流程对应的原则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流程的实施中,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授课,互为补充,对教学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关键的保障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特点,除了完成课程所要求的内容外,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大赛、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作品展以及自主创业。具体的教学流程实施情况见下表。
2.采用校企双教师共同授课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时学院派1名专任教师,企业派1名兼职教师共同完成一门课程的授课任务。(1)在授课前,校企双教师共同备课,根据教学大纲,结合现有设备情况,制订新的授课计划,增加生产性实践内容,对理论性太强、岗位实用性较低的内容进行删减,突出实践技能性较强的教学内容。(2)教学实施中,双教师有明确的授课分工:专任教师通过知识点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课程教学内容、分类与绘制步骤,通过图片演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课程的范畴,并进行校外参观学习的介绍及教学管理;兼职教师负责工艺流程的介绍及绘画方法步骤的示范。(3)在实训环节中,几位同学组成实训小组完成指定的实训任务并完成实训总结。实训的教学方式采用传、帮、带的形式,开始,由企业兼职老师讲解并演示,然后,让同学们自己进行加工,双教师在一旁作指导,通过独立完成生产加工任务,学生能系统地掌握了操作和加工知识。另外,在实训的同时要强调安全知识及安全的重要性,避免事故的发生。(4)课程结束后学生作品进行展览,双教师、学生、企业专家、校内专家共同进行评价,尽量做到公平公证全面地评价。
3.以学生为中心,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并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艺术设计思维能力、创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构建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头脑风暴式等教学方法。对于在学院教室与实习工厂难以完成的教学项目,采取参观学习的方式在校外组织教学。开发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等,使学生在课下能用课件、视频等手段反复学习课程教学内容与相关知识,达到强化学习训练的目的。 (三)创新和建立考评体系
在艺术设计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规范、优化专业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与考评结果的监督检查机制,实施更加灵活的考评制度,实施学生自评、教师考评,企业专家(外考官)考评三位一体的动态考核方式。将实践成果的实际应用效益纳入考核评价的内容之中,保证教学结果考核评价的规范性、灵活性和应用性,对教学过程起到促进和引导的作用。专业教学考核评价标准体系见图2。
(四)优化和深化教学模式
为推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将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分为三个专门的实践教学阶段,即走岗实习阶段、贴岗实习阶段和顶岗实习阶段;建立和完善艺术设计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和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使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和学习目标,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负责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考核;顶岗实习与毕业创作同时进行;顶岗实习结束时,由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学院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共同填写《校外实习鉴定表》,作为评定学生毕业创作成绩的重要依据。
(五)全面提高教学综合水平
1.提高教师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在课程教学中,将教师的课题研究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科研能力与课题研究水平,从而内化到艺术设计专业各门专业课程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与教学质量,同时,教师也可在工作室进行技能学习与培训,通过专门的技能培训,丰富教师的职业技能与教学技能,提高课程质量,并且每年均设立课程教学比赛,通过奖励和研讨等形式提高课程的教学水平。
2.以赛促学,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充分发挥基地实训作用,由专兼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在实训基地“走、贴、顶”系统的综合实践与学习,不断强化其职业技能与素养,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产品设计能力,在此基础上,承办省内(市内、校内)技能比赛,如河北省陶瓷艺术大师评选竞赛等,通过搭建此类竞赛平台,开发技能竞赛项目与评判标准,并将学生的产品设计推向市场,转化成市场商品,从而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学生“有知识可学,有项目可做,有成果可享”,真正做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
3.加强管理,为教学改革提供保障。加强对艺术设计专业实训教学的组织管理,规范校内生产性实训,制定管理规定、运行办法和考核办法,开发制定实习标准、实训大纲、技能试题库和实训考核标准等;开展实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建成保障工学结合要求的实训基地配套管理体系;扩大社会服务功能,积极开展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工作,充实实践教学设备,在校内专业实习工厂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将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两个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7(10).
[2]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 工学结合 课程模式 教学改革实践
[作者简介]郑兴我(1978- ),男,河北泊头人,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河北 唐山 063020)马秀贤(1979- ),女,河北唐山人,唐山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河北 唐山 063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0-2011年度科研规划项目“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如何根据区域特色调整专业设置及推进工学结合课程模式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31122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108-02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教学也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改革,才能适应新时期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在高等职业院校中,课程教学工作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为此,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艺术设计系进行了工学结合课程模式下的教学改革。
一、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指导思想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以下简称“16号文”)是中央对改革的重要指导精神。第一是要认真学习,吃透16号文精神,在教学改革中把握好三性(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认真做好工学结合工作。第二是按照16号文要求进行教学改革,这也是开展“工学结合”的一个难点。
(二)教学改革目标
依托本地区支柱产业,继续深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创建 “工学结合、产学合一”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企业岗位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使教学内容来自岗位实际,教学过程贴近岗位实际,教学案例源于岗位实际;进一步提升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水平,把本专业建成优质品牌专业,使其在国内同类艺术设计专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二、教学改革的实践
(一)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
1.根据行业企业需求选取教学内容。根据高职高专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本地设计与制作行业,对设计员、制作员等典型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实际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并考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要求,通过归纳、整理,确定其行动领域,并转换为学习领域,按照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的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学习情境,实施行动导向教学。课程所选取的每个工作任务中的内容都是企业生产中常用的实用性强的技术,工作内容来自企业,而且伴随企业的发展不断改进,使之能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同时,给予学生可拓展的空间,学生有了完成某个工作任务的基本能力,还可以拓展到其他项目中去应用,为学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对教学内容与教学实施进行整体设计。根据高职高专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将课程教学中能力培养要点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载体进行整合,反复序化教学内容,尽可能地科学设计学习性的工作任务,实行教、学、做相结合。教学整体设计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依据,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实施模式,突出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将工学结合的思想贯穿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培养的有机结合。并根据课程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以职业工作过程构建课程学习领域,将工作任务按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依托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基地,按实际工作过程组织和实施教学。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整体设计见图1。
(二)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
1.按照工作流程组织教学。通过对课程的特点和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企业工艺流程与学校教学流程对应的原则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流程的实施中,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授课,互为补充,对教学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关键的保障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特点,除了完成课程所要求的内容外,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大赛、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作品展以及自主创业。具体的教学流程实施情况见下表。
2.采用校企双教师共同授课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时学院派1名专任教师,企业派1名兼职教师共同完成一门课程的授课任务。(1)在授课前,校企双教师共同备课,根据教学大纲,结合现有设备情况,制订新的授课计划,增加生产性实践内容,对理论性太强、岗位实用性较低的内容进行删减,突出实践技能性较强的教学内容。(2)教学实施中,双教师有明确的授课分工:专任教师通过知识点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课程教学内容、分类与绘制步骤,通过图片演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课程的范畴,并进行校外参观学习的介绍及教学管理;兼职教师负责工艺流程的介绍及绘画方法步骤的示范。(3)在实训环节中,几位同学组成实训小组完成指定的实训任务并完成实训总结。实训的教学方式采用传、帮、带的形式,开始,由企业兼职老师讲解并演示,然后,让同学们自己进行加工,双教师在一旁作指导,通过独立完成生产加工任务,学生能系统地掌握了操作和加工知识。另外,在实训的同时要强调安全知识及安全的重要性,避免事故的发生。(4)课程结束后学生作品进行展览,双教师、学生、企业专家、校内专家共同进行评价,尽量做到公平公证全面地评价。
3.以学生为中心,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并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艺术设计思维能力、创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构建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头脑风暴式等教学方法。对于在学院教室与实习工厂难以完成的教学项目,采取参观学习的方式在校外组织教学。开发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等,使学生在课下能用课件、视频等手段反复学习课程教学内容与相关知识,达到强化学习训练的目的。 (三)创新和建立考评体系
在艺术设计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规范、优化专业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与考评结果的监督检查机制,实施更加灵活的考评制度,实施学生自评、教师考评,企业专家(外考官)考评三位一体的动态考核方式。将实践成果的实际应用效益纳入考核评价的内容之中,保证教学结果考核评价的规范性、灵活性和应用性,对教学过程起到促进和引导的作用。专业教学考核评价标准体系见图2。
(四)优化和深化教学模式
为推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将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分为三个专门的实践教学阶段,即走岗实习阶段、贴岗实习阶段和顶岗实习阶段;建立和完善艺术设计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和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使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和学习目标,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负责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考核;顶岗实习与毕业创作同时进行;顶岗实习结束时,由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学院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共同填写《校外实习鉴定表》,作为评定学生毕业创作成绩的重要依据。
(五)全面提高教学综合水平
1.提高教师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在课程教学中,将教师的课题研究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科研能力与课题研究水平,从而内化到艺术设计专业各门专业课程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与教学质量,同时,教师也可在工作室进行技能学习与培训,通过专门的技能培训,丰富教师的职业技能与教学技能,提高课程质量,并且每年均设立课程教学比赛,通过奖励和研讨等形式提高课程的教学水平。
2.以赛促学,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充分发挥基地实训作用,由专兼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在实训基地“走、贴、顶”系统的综合实践与学习,不断强化其职业技能与素养,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产品设计能力,在此基础上,承办省内(市内、校内)技能比赛,如河北省陶瓷艺术大师评选竞赛等,通过搭建此类竞赛平台,开发技能竞赛项目与评判标准,并将学生的产品设计推向市场,转化成市场商品,从而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学生“有知识可学,有项目可做,有成果可享”,真正做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
3.加强管理,为教学改革提供保障。加强对艺术设计专业实训教学的组织管理,规范校内生产性实训,制定管理规定、运行办法和考核办法,开发制定实习标准、实训大纲、技能试题库和实训考核标准等;开展实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建成保障工学结合要求的实训基地配套管理体系;扩大社会服务功能,积极开展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工作,充实实践教学设备,在校内专业实习工厂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将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两个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7(10).
[2]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