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团队合力 提高教研效能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tion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教师个人反思,通过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最终实现整个教师队伍的百花争艳,姹紫嫣红,是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初衷和归宿,更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实施全员练兵,创设“学”“研”氛围,通过“教研场”的引领,激发教师研究的内驱力与活力,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展示及交流共享,有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力及校本教研的效能。
  关键词:岗位练兵;团队教研;提高效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08-0005-03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基于教师个人反思,通过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最终实现整个教师队伍的百花争艳,姹紫嫣红,是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初衷。
  多年的教学研究实践告诉我们,要提高研究效能,首先必须解决教师研究内驱力的问题。教师学习、反思、互助交流的内驱力来自哪里?制度约束是一方面,氛围创设、“教研场”的引和领更重要。
  基于此,为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建设,强化团队教研,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能力,2011~2015年,秦皇岛市海港区(以下简称“海港区”)在扎实做好“赛马场”、“常态调研视导”、“菜单式培训”等常规教研活动的同时,以“有效教学全员岗位练兵活动”为主要抓手,聚焦课堂,在全区教师中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人人创意、人人收获”的全员练兵氛围,有效激发了教师研究的内驱力与活力,促进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展示及交流共享,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力及校本教研的效能。
  一、明确原则,练兵立足集体探索、共同提高
  活动启动之初,海港区明确定位:“岗位练兵”的目的绝不是为拿出几十节优质课,为推出几十名学科能手,而是全区所有学校、全体教师对有效课堂的一种集体探索和协作攻关,是广大教师研讨“课堂增值”的“大课堂”。因此,练兵活动中我们始终遵循以下原则:1.全员参与,人人过关。校级练兵阶段全区中小学校全体任课教师(包括兼课领导)全部参与岗位练兵,每位教师全程参与每个环节。区级练兵阶段则要求全区中小学校校校组队,全部参与区级竞赛。竞赛结束后竞赛办公室按各校参赛选手的人均成绩、排名成绩、赋分成绩综合考量,评出全员岗位练兵活动优胜单位。2.竞争性与互助性相结合。既关注竞争选拔性,更关注群体参与性、互助性;既要求“同中求异”(集体备课下的个人参赛),更倡导“异中求同”(岗位练兵与学科主题教研、“有效课堂构建研究”相结合,教师的教学设计可以不同,但反思、评议都要围绕教研组研究主题、围绕有效课堂构建展开)。注重学习,注重过程,重在集体提升。
  二、科学设计,练兵凸显集体智慧、同伴互助
  两年一届的全员岗位练兵活动包括“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现场答辩”、“评课议课”四项内容。要高质量完成四项任务,顺利通过校级练兵,每位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深刻理解、整体把握本学科全套教材,精心分析、科学设计所有重点课一为讲课做准备;(二)全面系统地学习学科知识及教育教学理论,了解学科教改前沿动态——为答辩做准备;(三)灵活驾驭课堂,用心调控课堂,科学处理预设与生成——为反思做准备;(四)全程听同学科所有同伴的课,边听边围绕“有效”认真思考——为评课做准备。
  “压力太大了!”,这是练兵过程中老师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自然就形成了合力!”这是练兵过程中一位校长的感慨。不用学校再“定时间、定地点”,老师们就自觉利用课前、课后、双休日、QQ群等自发聚在一起,或讨论答辩题,寻找最佳答案,或围绕某课、某个环节展开讨论;不用教学领导再帮忙设计,各教研组自主研发了多样研修:有的研读教材,梳理描画知识树;有的学习课标,组织开展“一节好课的大讨论”;有的开办组内论坛,围绕学科素养、学科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畅所欲言;有的进行“课堂教学一招鲜”展示……
  “练兵过程中,学习成了习惯,反思成了习惯,互助交流也成了习惯。教师研究的热情、研究的主动性、创造性竟如此高涨!”“……区级练兵过程中,表面上我们的教研团队研究完善的是几节课,帮助的是几个人,但受锻炼的却是所有教师……”这是一所学校岗位练兵活动总结中的原话,也是练兵过程中我区各校校本教研情况的共同写照。
  三、精心组织,全程指导,专家引领落到实处
  教师学习、反思、互助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为使专家引领真正落到实处,练兵伊始,区教研部门专门组建了由教研员、骨干教师组成的涉及中小学22个学科的专家指导组,采用专家蹲点包校与学校预约相结合的形式,深入课堂进行指导。在为期一年的校级练兵阶段,专家组成员成了最受欢迎的人,或被邀请与教师集体备课;或被邀请全程参与练兵活动,活动后点评;或被邀请针对教师疑难问题开展讲座;或被邀请针对难点课现场示范……土专家的引领大大提高了各校练兵活动的质量,受到了基层学校领导、教师的普遍欢迎。区级竞赛阶段,为保护各队及所有教师的练兵热情,保证区级竞赛质量,岗位练兵领导小组精心谋划,科学组织,做到了四个公开:(一)评委公开,(二)标准公开,(三)打分公开,(四)评价公开(每位选手比赛结束,评委组专家有针对性地对每位参赛教师进行点评指导,肯定优点的同时指出不足,既让参赛教师受益,更让所有教师有所借鉴)。
  四、练兵构筑了有效课堂的学习共同体
  为期四年有计划、有步骤的“有效教学全员岗位练兵活动”,凝聚了全区教研部门、学校和教师三方的力量,将区域内所有教师、学校集结为“有效课堂”的学习共同体。
  在这个学习共同体里,海港区依托区校两级培训与研修,提高练兵活动的科学含量;依托竞赛与展示,提高练兵活动的影响效用;依托制度协调,提高练兵活动的实施力度。
  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教研员与中小学教师心连心,共同参与梳理经验、解决问题。针对课堂改革的教学技能、技巧、技艺的研究,由零散变为系统,由自发变为自觉,由隐性变为显性。更为重要的是,它让每位教师都发现了教研工作的乐趣和意义,它调动起了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与研究热情,让教师从点滴细节改变做起,在课堂教学的不同方面发挥其创造性,进行课堂不同环节的变革,最终让每个教师都有收获,每个课堂都有变化。
  首届岗位练兵表彰大会上,一位校长的发言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岗位练兵活动是全区对有效课堂的一种集体探索和协作攻关。它不仅仅是个别学校、个别教师关注的内容,而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都在结合自己的学校、自己的课堂进行的校本化、团队化的研究和探索。四年的练兵,把教学的各个层面凝聚在一起,使各个层面都有收获——学生更想学了、更会学了、学得更多了、学得更有价值了;教师的激情更饱满了、教师的专业更精湛了,校长的抓手更实在了,教研的效果更明显了。”
  古人云:“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不停地去做,常常能获得成功。构建有效课堂、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是教学工作的理想境界,更是海港区教研人的执著追求。2016年,在总结首届岗位练兵经验的基础上,海港区又启动了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有效教学”全员岗位练兵活动。我们相信,提高教研效能之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责任编辑 冯荣光】
其他文献
试题采用现实的事件、事例和数据作为背景材料,把考点和材料巧妙地结合起来,“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2008年广东高考政治卷严格遵照《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命题,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价值导向明确。它在考查考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及创新意识的同时,侧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在设计上,纠正去年存在的偏差,适当调整内容结构,增加一定的难度,扩大区分性能,以
好友大磊最近正在为结婚的事忙活儿,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但是大磊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那天,他把我们几个要好的哥们邀到一块儿,面露难色地说,新房刚装完修,实在拿不出钱购买一些必需品了,问我们是否能借些钱给他。大磊的情况我们非常清楚,他在家里是独子,虽说有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但是父母都没有工作,家里的日常开支都需要他一个人支撑。既然朋友遇到了难处,我们也不能袖手旁观,大家纷纷表示愿意解囊相助。  我
2017年 11月 28—29日,全国学校德育联盟中小学德育工作现场会在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六道河中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全国学校德育联盟、山东创新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河北省兴隆县六道河中学承办,来自全国各地近400名中小学校长、教师参加了会议。  通过听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科学构建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的专家报告,与会者充分了解到《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三个研制背景、两个总体特征以及构建德育
为中小学生减负,长久以来都是社会热点、舆论焦点。5月20日,河南省教育厅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河南省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规范学校辦学行为等四个方面着手,列出30条具体举措,切实减轻中小学生、家长过重负担。  笔者认为,真正给学生“减负”,并不是一个地方、一个部门所能左右的事情,而是需要打好“组合拳”才能奏效。  从学生升学考试入手。“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儿。”这是几代人学生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将“核心素养”明确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一所有着80多年办学历史的学校,重庆巴蜀中学紧跟时代脚步,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出发,结合学校深厚的德育文化积淀与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探索出了具有巴蜀中学特色的“善、雅、志”德育校本课程体系,以德育校本课程促进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三个维度建构德育校本课程理念  未来社会对人
近年来,伴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高考紧跟学界新趋势,推陈出新,注重学科专业特色,将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思维深度融合,产生了不少有相当示范引领性的经典试题。其中,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28题可视为此方面的典范。本文就此题为例,谈谈对高考历史试题的素养与思维的拙见。  一、基于传闻的实证与解释  当下,全国卷正处于素养立意阶段,每道高考试题均从不同角度有侧重地考查不同的核心素养及其不同水平层级。28题
跟随方庄特勤站副站长曾伟伟进行了一次“安全隐患巡查一日游”,对许多平时常见,但又完全不懂的消防器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墙壁消火栓里面有什么、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消防泵长什么样子、消防应急包里面有什么、自生氧面罩如何使用……  消防器材的认知空白背后是对消防安全知识的一无所知,这也是方庄特勤站每天走街串巷、敲门入户宣传消防安全知识的意义。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方庄中队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唱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并通过诸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是我们应该重点思考和实践的问题。我认为情境设置与问题引领是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途径。通过史料等形式,设置历史教学情境,可以引导学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体验当时人们所处的历史环境,感受当时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培养史料实证的意识与能力。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在对历史问题的探究過程中,认识史事的
走进广州市执信中学的校门,一眼便看到文科楼上方“志在冲天”的牌匾,这既是对执信学子的激励,也是执信中学对自身实力的自信,让人豪气万丈。现在,执信中学已成为广东省内外著名,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知名度的优质高中。4月22日下午,本刊记者对话执信中学校长刘仕森,在交谈中他为我们解读了执信的办学理念,也为考生下阶段的备考提了一些建议。    秉持校训培育精神    高中:执信中学是孙中山为纪念朱执信先生而亲手
从更衣室到大森林,从游泳池到天然湖  很幸运,多年前我们一家人受瑞士旅游局的邀请,作为“家庭体验大使”,到当地进行了十天的家庭游。那是我第一次帶孩子出国旅行,那次经历给了我很大触动,让我对孩子的教育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思考。  在圣莫里茨,我们被安排和一个瑞士家庭共同出游,而这次出游的主要活动,竟然是下湖游泳!这实在出乎我的意料。我们一家之前是典型的“城里人”,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这么“野”的大自然,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