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被人为地划分为不同层次,有重点院校和非重点院校之别。重点院校由于有“重点”品牌的包装,占据了较多优势。从发展的角度看,率先重点发展一批高等院校,提升国家高校办学水平,拥有在世界高校领域的话语权,这是符合实际和科学发展之道的。但是,我国高校层次划分不具备竞争性,实际上实施的是“只入不出”的静态机制,没有实施“优胜劣汰”的动态机制,造成高校发展的不公平现象。
目前,我国高校是按学校划分层次,传统的划分有国家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之别。1993年,国家提出“211工程”建设,即面向2l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这样,是否为“2¨工程”建设院校就成为划分高校层次的标准。1 998年,国家又提出在“2¨工程”的基础上,建设“985I程”大学,“985I程”大学又成为更高层次的高校划分标准。一般而言,“重点”院校比非重点院校有较高水平和办学优势。但就具体学科、专业而言,并非完全如此。比如,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全国学科排名,可以看出,有很多非重点院校的学科比一些“重点”院校的学科强。如:大庆石油学院还不是“大学”层次的高校,而其“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排名在中国地质大学相关科目之前,同样,西安工业学院的“工商管理”学科,其排名远比一些"985工程”院校靠前,名不见经传的莱阳农学院也有多门学科榜上有名…···这样,就至少导致两个不公平现象:一是高层次院校的低层次学科、专业被“高层次化”,出现低层次学科搭车现象;而低层次院校的高层次学科、专业被“低层次化”,导致其优势学科逐渐被弱化。即学科、专业与院校层次对应,对非重点院校发展而言,在某种程度上不合理、不公平。二是低层次院校高层次学科、专业由于受院校层次影响,优质生源越来越少,而一些高层次院校的低层次学科、专业,由于有高层次“品牌”包装,吸引大量优秀考生,事实上造成考生成绩与学科、专业质量的错位,对考生不公平。更严重的是,我国高校层次划分“只人不出”,只要进入重点行列,就高枕无忧,缺乏对其后续发展的监督。
因此,我国高校层次划分需要改革和完善。首先要建立动态性划分机制,重点院校划分要根据其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进行周期性评价划分,比如每四年一次,根据标准,将办学水平高、效益好的学校划入重点行列,将已在重点行列而办学水平没有提高或办学效益差的院校,要实施退出机制。其次要建立以学科或专业为主体的划分机制,将普通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较高的学科或专业,划人重点之列,和重点院校学科或专业一样对待,形成高等院校公平竞争的良性环境,促进我国高校公平、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是按学校划分层次,传统的划分有国家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之别。1993年,国家提出“211工程”建设,即面向2l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这样,是否为“2¨工程”建设院校就成为划分高校层次的标准。1 998年,国家又提出在“2¨工程”的基础上,建设“985I程”大学,“985I程”大学又成为更高层次的高校划分标准。一般而言,“重点”院校比非重点院校有较高水平和办学优势。但就具体学科、专业而言,并非完全如此。比如,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全国学科排名,可以看出,有很多非重点院校的学科比一些“重点”院校的学科强。如:大庆石油学院还不是“大学”层次的高校,而其“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排名在中国地质大学相关科目之前,同样,西安工业学院的“工商管理”学科,其排名远比一些"985工程”院校靠前,名不见经传的莱阳农学院也有多门学科榜上有名…···这样,就至少导致两个不公平现象:一是高层次院校的低层次学科、专业被“高层次化”,出现低层次学科搭车现象;而低层次院校的高层次学科、专业被“低层次化”,导致其优势学科逐渐被弱化。即学科、专业与院校层次对应,对非重点院校发展而言,在某种程度上不合理、不公平。二是低层次院校高层次学科、专业由于受院校层次影响,优质生源越来越少,而一些高层次院校的低层次学科、专业,由于有高层次“品牌”包装,吸引大量优秀考生,事实上造成考生成绩与学科、专业质量的错位,对考生不公平。更严重的是,我国高校层次划分“只人不出”,只要进入重点行列,就高枕无忧,缺乏对其后续发展的监督。
因此,我国高校层次划分需要改革和完善。首先要建立动态性划分机制,重点院校划分要根据其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进行周期性评价划分,比如每四年一次,根据标准,将办学水平高、效益好的学校划入重点行列,将已在重点行列而办学水平没有提高或办学效益差的院校,要实施退出机制。其次要建立以学科或专业为主体的划分机制,将普通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较高的学科或专业,划人重点之列,和重点院校学科或专业一样对待,形成高等院校公平竞争的良性环境,促进我国高校公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