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欧洲租车,Hertz公司选配的导航仪Neverlost的中文发音可有三项选择,国语,粤语和沪语。这恐怕会令大多数的上海人觉得断断不可思议。但你大概体验过在香港登机回上海时能听到的上海话登机提示,据说是航空公司要加入天合联盟之类国际性行业组织就有规定,必须用包括航行目的地的当地语言进行广播。凡此种种,总感觉在保护上海方言多年只有倡议未见行动的状态下,以后要靠海外势力去保留住乡土血脉,而上海人则要跟着神州大地的别处一道,从此戆噱噱,昂噘噘地只讲普通话了。
就在此时,目的地上海的当地语言——上海话,因为最近的一则新闻又攀登上市值的新高。80后的软件设计师在网上公布了一张用上海话发短信的照片,一石激起千层浪。他透露自行研发的沪语手机输入法一两周内将在网上公布,供市民下载使用,侬说不了上海话,可以写上海话的。据悉一种方言只有用文字记录下来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想到从此许多人要在空中无声地坚守上海话交流,既是过硬的态度又派生出无端的阻隔,像张爱玲说的那种阻隔,月光下一只蝴蝶停在戴着白手套的手背上,真是隔得叫人难受。
语言无非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的兴盛,背后要有强大的文化作支撑。现时上海话主动或被动的衰落,我想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海派文化的式微。衰落不仅表现在文学、电影戏剧等方面,就算是春晚这样的大众民俗舞台,也已很难找到搞笑模拟上海口音的小品表演了。要表现无知无畏就用东北话,要表现贫昧困窘就用河南话,要表现入世赖活就用四川话,要表现落伍假阔就用港普,要表现矫情文艺就用台普,真的不再需要上海话了。上海话的被排除是对上海人形象的彻底排除,那上海人的形象是什么?上海在哪里?
刚过世的木心写过一篇散文叫《上海在哪里》。“我常回上海,不知哪里最想去。摩天大楼,纽约有的是;娱乐场所,全国差不多;老城区老弄堂拆得差不多了,从前的法租界还是迷人,虽然景观不纯粹了,最要紧上海话不正宗了。”“来世投胎,我愿在上海,但不是现在的上海。”
我在网上看过那部被普遍认为甩了国家形象片几只码头的上海宣传片。概念当然是上海向全世界夸耀上海老好老好的。上海应该夸耀,将近六十年前,上海终于废除掉所有租界,赶走了洋大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要论建设与规模,要论富裕和繁华,要论所谓现代化,那是远远超过三四十年代的上海。但,什么才是今日上海真正值得夸耀和骄傲的呢?老城区老弄堂?至少有一点,我们已经保不住我们的语言,上海话需要被拯救呢。
二十世纪初叶,上海借助文化融合迅速崛起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大都市,中国现代电影史、音乐史、戏剧史、广告史和一部分的文学史,翻译史、出版史及所谓文化产业史,这些无一不是同语言休戚相关的历史,差不多就是上海史和上海话的历史。海派文化的繁荣带来了上海话的强势,甚至理所当然的成为上海身份的象征,张爱玲时代的上海话得以通过小说等形式保存到现在,潮水般涌来这个码头的外来人口并未曾改变过这一点。在上海历史产生第一次移民潮的1945年到1949年期间,上海本地人比率仅占百分之二十以下,但最终的结果是大量的移民语言都被上海话统一。每个移民都选择半是投入、半是拒绝地在整体上共同认可自己是“上海人”,讲上海话。这样的文化认同是看重自己,是一种自尊。
显然在今天断裂掉的不是上海话,而是上海文化,需要被输入法重新输出的不是上海话,而是上海文化。像陈丹青说的,现在中国发生的任何文化事件,有没有来自上海的声音,有没有上海参与,似乎都无所谓的了。如果有没有声音、发不发调头都无关紧要了,那么使用哪种语言肯定是无所谓了。每次回上海,跟一群老朋友聊天,在一起就讲上海话,但讲的总还是北京的那些事。
但愿捍卫讲话自由权利的默默行动是在不知不觉中再次发掘上海文化的过程吧。在没有文化的时候,珍惜也是文化。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习俗和神明。许多年来,这个城市总是一次又一次地被涤荡冲洗,而她所天然具有的理性精神对城市气质又不断进行着执拗地修复,在文化底色上不断进行着补偿性的滋养,这就是上海这个城市历史流变的基因密码。比如,上海话输入法,中国恐怕不会有其他地方的民间社会涌出这个念头并加以实施,这就是我们熟悉的上海式的硬气。
上海人,150年的上海人,要在各种政体下过日子,过更好的日子,基本上是秉承了韧性十足的江南人的柔弱与明快,精明与智巧,骨子里有不少过硬的气质,说是过硬,就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理性精神。石骨铁硬的上海话即是理性精神的文化支撑。
王安忆讲,不知道的人都以为上海话柔软可人,其实那指的是周遭吴语,上海话几乎专挑吴语中硬的来的。用上海话来叙爱几乎不可能,“喜欢”比“爱”这个字还温存些,上海的“爱”是实在的“爱”。上海话用来说侠义倒是很好,都是斩钉截铁,一锤子定音的,有着一股江湖气。因此,说上海话就总有着些快士的意思,说的不是你我衷肠,而是天下道理。
这道理不一定是在“攻”字上,也是在“守”,不过不是逆来顺受的那种,而是付代价,权衡过得失的硬。好比上海饭店里,吃客催菜的语言智慧,如饭菜上慢了,不生气“翻毛腔”,说:“小姑娘,米还嘸么买,是伐?”或者“菜还呣么汰,对伐?”格记结棍,忙的服务员团团转。若逃单被捉,就叹“乃么刮三”,或“格记走忒勒”。我打电话问我一个叫“老头子”的朋友:“侬勒啊里”?他在饭店里吃喝,常回答:“我么来勒该社会高头呀。”
十二年前我离开去美国去北京。去年我回到我出生的街区里一个新建的文化剧院主演中文版的音乐剧《妈妈咪呀!》。十多年前,上海还是一个上海话的城市,有大把无法功利的时间,大把沉默的记忆。十多年后,说普通话的上海变得生机勃勃夸张得意,而相信无数人的情感,从十多年前带有爱意和满足的上海诉说,转化为今天心中渐渐锐利起来的失语之痛。
但依旧是木心眼里迷人的法租界,我常常在黄昏的时候驻足剧场对马路的街角,放眼望去,茂名路,复兴中路,瑞金路和淮海中路围成了一块完美的盾形。红绿盾形的中间有我的小学。侬晓得伐?有一天,放学的小孩子又成群结队地从我身边走过去,我听到他们在议论,老师今天说,以后可以在课间说上海话了。我大吃一惊,看着他们的背影突然就想到那几个过去总会被家里的老人反复纠正发音的上海字眼,“摘”、“岸”、“瓦”……,这些,他们真的还能念对吗?于是用舌尖与牙齿又尝试了一遍,知道自己是真的已经不大会了。
就在此时,目的地上海的当地语言——上海话,因为最近的一则新闻又攀登上市值的新高。80后的软件设计师在网上公布了一张用上海话发短信的照片,一石激起千层浪。他透露自行研发的沪语手机输入法一两周内将在网上公布,供市民下载使用,侬说不了上海话,可以写上海话的。据悉一种方言只有用文字记录下来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想到从此许多人要在空中无声地坚守上海话交流,既是过硬的态度又派生出无端的阻隔,像张爱玲说的那种阻隔,月光下一只蝴蝶停在戴着白手套的手背上,真是隔得叫人难受。
语言无非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的兴盛,背后要有强大的文化作支撑。现时上海话主动或被动的衰落,我想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海派文化的式微。衰落不仅表现在文学、电影戏剧等方面,就算是春晚这样的大众民俗舞台,也已很难找到搞笑模拟上海口音的小品表演了。要表现无知无畏就用东北话,要表现贫昧困窘就用河南话,要表现入世赖活就用四川话,要表现落伍假阔就用港普,要表现矫情文艺就用台普,真的不再需要上海话了。上海话的被排除是对上海人形象的彻底排除,那上海人的形象是什么?上海在哪里?
刚过世的木心写过一篇散文叫《上海在哪里》。“我常回上海,不知哪里最想去。摩天大楼,纽约有的是;娱乐场所,全国差不多;老城区老弄堂拆得差不多了,从前的法租界还是迷人,虽然景观不纯粹了,最要紧上海话不正宗了。”“来世投胎,我愿在上海,但不是现在的上海。”
我在网上看过那部被普遍认为甩了国家形象片几只码头的上海宣传片。概念当然是上海向全世界夸耀上海老好老好的。上海应该夸耀,将近六十年前,上海终于废除掉所有租界,赶走了洋大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要论建设与规模,要论富裕和繁华,要论所谓现代化,那是远远超过三四十年代的上海。但,什么才是今日上海真正值得夸耀和骄傲的呢?老城区老弄堂?至少有一点,我们已经保不住我们的语言,上海话需要被拯救呢。
二十世纪初叶,上海借助文化融合迅速崛起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大都市,中国现代电影史、音乐史、戏剧史、广告史和一部分的文学史,翻译史、出版史及所谓文化产业史,这些无一不是同语言休戚相关的历史,差不多就是上海史和上海话的历史。海派文化的繁荣带来了上海话的强势,甚至理所当然的成为上海身份的象征,张爱玲时代的上海话得以通过小说等形式保存到现在,潮水般涌来这个码头的外来人口并未曾改变过这一点。在上海历史产生第一次移民潮的1945年到1949年期间,上海本地人比率仅占百分之二十以下,但最终的结果是大量的移民语言都被上海话统一。每个移民都选择半是投入、半是拒绝地在整体上共同认可自己是“上海人”,讲上海话。这样的文化认同是看重自己,是一种自尊。
显然在今天断裂掉的不是上海话,而是上海文化,需要被输入法重新输出的不是上海话,而是上海文化。像陈丹青说的,现在中国发生的任何文化事件,有没有来自上海的声音,有没有上海参与,似乎都无所谓的了。如果有没有声音、发不发调头都无关紧要了,那么使用哪种语言肯定是无所谓了。每次回上海,跟一群老朋友聊天,在一起就讲上海话,但讲的总还是北京的那些事。
但愿捍卫讲话自由权利的默默行动是在不知不觉中再次发掘上海文化的过程吧。在没有文化的时候,珍惜也是文化。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习俗和神明。许多年来,这个城市总是一次又一次地被涤荡冲洗,而她所天然具有的理性精神对城市气质又不断进行着执拗地修复,在文化底色上不断进行着补偿性的滋养,这就是上海这个城市历史流变的基因密码。比如,上海话输入法,中国恐怕不会有其他地方的民间社会涌出这个念头并加以实施,这就是我们熟悉的上海式的硬气。
上海人,150年的上海人,要在各种政体下过日子,过更好的日子,基本上是秉承了韧性十足的江南人的柔弱与明快,精明与智巧,骨子里有不少过硬的气质,说是过硬,就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理性精神。石骨铁硬的上海话即是理性精神的文化支撑。
王安忆讲,不知道的人都以为上海话柔软可人,其实那指的是周遭吴语,上海话几乎专挑吴语中硬的来的。用上海话来叙爱几乎不可能,“喜欢”比“爱”这个字还温存些,上海的“爱”是实在的“爱”。上海话用来说侠义倒是很好,都是斩钉截铁,一锤子定音的,有着一股江湖气。因此,说上海话就总有着些快士的意思,说的不是你我衷肠,而是天下道理。
这道理不一定是在“攻”字上,也是在“守”,不过不是逆来顺受的那种,而是付代价,权衡过得失的硬。好比上海饭店里,吃客催菜的语言智慧,如饭菜上慢了,不生气“翻毛腔”,说:“小姑娘,米还嘸么买,是伐?”或者“菜还呣么汰,对伐?”格记结棍,忙的服务员团团转。若逃单被捉,就叹“乃么刮三”,或“格记走忒勒”。我打电话问我一个叫“老头子”的朋友:“侬勒啊里”?他在饭店里吃喝,常回答:“我么来勒该社会高头呀。”
十二年前我离开去美国去北京。去年我回到我出生的街区里一个新建的文化剧院主演中文版的音乐剧《妈妈咪呀!》。十多年前,上海还是一个上海话的城市,有大把无法功利的时间,大把沉默的记忆。十多年后,说普通话的上海变得生机勃勃夸张得意,而相信无数人的情感,从十多年前带有爱意和满足的上海诉说,转化为今天心中渐渐锐利起来的失语之痛。
但依旧是木心眼里迷人的法租界,我常常在黄昏的时候驻足剧场对马路的街角,放眼望去,茂名路,复兴中路,瑞金路和淮海中路围成了一块完美的盾形。红绿盾形的中间有我的小学。侬晓得伐?有一天,放学的小孩子又成群结队地从我身边走过去,我听到他们在议论,老师今天说,以后可以在课间说上海话了。我大吃一惊,看着他们的背影突然就想到那几个过去总会被家里的老人反复纠正发音的上海字眼,“摘”、“岸”、“瓦”……,这些,他们真的还能念对吗?于是用舌尖与牙齿又尝试了一遍,知道自己是真的已经不大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