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入,供应商管理已经成为电力企业提高竞争实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章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在分析电力企业供应商管理众多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电力企业供应商管理策略。
关键词 电力企业;供应商管理;采购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22—0194-01
1 电力企业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电力公司相关历史数据的采集、分析,以及对相关合作伙伴业务流程的调研,认为电力企业在供应商实践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于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流程等多个方面。
1)缺少供应链管理理念,短期利益影响了长期合作。受传统观念影响,电力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缺乏长期战略伙伴合作理念,彼此信任不够,没有深刻的意识到,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团队合作是激烈竞争环境下致胜的法宝。虽然电力设备采购也将质量、交货期纳入采购环节的考虑因素中,但其重点还是放在价格谈判上,电力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总是不断的进行报价、询价、还价等过程,最后选择一个价格最低的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签订合同决定订单。这种关系往往是短暂的,竞争多于合作,并且耗费大量人力时间成本,最终会导致企业交易高成本产生。
2)供应商分类管理不明晰,不能建立有效的供应商管理模式。虽然有的电力企业对供应商实行了分类管理,把供应商分为加工类厂家、专业类厂家、一般物资供应商、重要物资供应商等,但这种分类不够明确。一般而言,电力企业所采用的供应商评价体系是共同的,但事实上,随着业务性质不同,供应商评价体系也应细分,否则肯定会有所偏颇,总而言之,电力企业目前尚未探索出适合每类供应商的管理模式。
3)与供应商信息沟通不畅,市场反应能力迟钝。电力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沟通主要通过电话和传真来进行,需要大量人员分工协作,易出错,误生产,效率低。在市场需求迅速变化情况下,电力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有效信息沟通的缺乏,会造成供应商不能及时调整生产与供货,电力公司则难以改变已下的订单,因而导致双方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较低。
4)缺乏对供应商调查研究,未建立供应商完善评价体系。电力企业供应商评价体系全面性差、客观性不强、针对性不足,通过笔者对电力企业的考察,一般只注重电力设备供应商产品价格、质量、工艺等方面的能力,而对供应商的经营状况、信誉度、创新能力、行业地位等没有涉及,加上客情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评价指标设置不全面,主观性太大,这样评出的供应商等级与实际水平往往有很大的出入。
5)供应商产品质量和交货期事后把关,产生供应风险。电力企业很少有意识的与供应商加强主动交流,没有实时参与到供应商的实际生产过程和有关质量控制活动中去,通常只是被动地等待供应商交货,没有做到对供应商质量和交货期进行事前控制,对电力生产正常运行造成了一定的风险。
2 电力企业供应商管理策略
随着供应链合作竞争时代的到来,电力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已经扩展到双方的各层次,所以电力企业供应商管理需要众多的部门来共同完成。供应商的管理包括关系管理、激励管理、绩效管理、垄断行为管理、交货期管理等内容。
1)供应商关系管理。电力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应该保持足够的信任和通力协作,建立一种互惠互利、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①对供应商进行分层管理。根据供应商的资质及其合作情况,对供应商进行分层。尽可能将电力完整部件的设计生产交给第一层供应商,减少与众多供应商发生关系,降低招标采购管理费用。②对供应商进行必要的帮助。电力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技术上优势帮助供应商改进工艺,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双方都能获利的同时,供应商更有积极性不断改进生产过程。③与供应商加强沟通,彼此信任。电力企业应该通过各种信息沟通方法与供应商实时进行沟通,应积极主动地让供应商了解公司的生产计划,未来的招标采购计划等。双方建立一种相互信任关系、长期合作的关系。④发展健康的供应商关系。供应商是电力企业生存发展的宝贵资源,应当健康地发展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必须打破长期形成的招标采购员与供应商之间的私人关系,这样可以避免招标采购人员变动对供应商关系产生影响。
2)供应商激励管理。电力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要想保持长期的互赢合作关系,适时对其激励是很重要的,激励要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电力企业供应商激励的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①价格激励。在价格确定时要合理考虑供应商的利润。②订单激励。业绩好的供应商可以给予较多的订单。③商誉激励。信誉好的供应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给予激励。④淘汰激励。淘汰不合格的供应商增强其他供应商的危机感。
3)供应商绩效管理。为了科学客观地反映供应商的运作情况,电力企业应建立较为完善的供应商绩效评价体系。评价供应商绩效的指标比较多,除了上文分析的质量、价格、工艺等。另外,基于供应商在电力企业供应链条中的地位和作用,还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是否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是否遵守电力公司制定的供应商行为准则;是否具备良好的售后服务意识;是否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是否具备良好的质量改进和开拓创新意识;是否具备良好的运作流程、规范的企业行为准则和现代化管理制度;是否具有良好的企业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等。供应商绩效评价的实施除了对其绩效进行审查外,很重要的一点要对其成绩进行肯定,通报表彰合格供应商,并给予一些经济上的激励。
4)供应商垄断行为管理。电力企业在与供应商协调好关系的同时,要防止主要供应商垄断供货的情况发生,若发生此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①扩大供应商选择范围。电力企业应当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扩大供应商选择范围,跳出供应商数量的限制才可能打破供应商的垄断。②发展新的供应商。电力企业可以在现有的第一层、或者第二层供应商中物色可靠者,重新开辟新的供应商。③重新审视与供应商的关系。通过比较该供应商的年销售量、供货量、主要客户、年招标采购量等重要数据,找出与该供应商的谈判要点。
5)供应商交货期管理。交货期管理是电力企业供应商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在通常情况下,采用的是比较被动的方法,如提高安全库存数量,及时催货等,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必须深刻地分析交货期的构成因素,有针对性地管理供应商的交货期。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可以通过减少零件变化、降低采购订单的变异性、缩短送货时间、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改善供应商的交货期等方法来实施供应商交货期管珲。
关键词 电力企业;供应商管理;采购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22—0194-01
1 电力企业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电力公司相关历史数据的采集、分析,以及对相关合作伙伴业务流程的调研,认为电力企业在供应商实践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于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流程等多个方面。
1)缺少供应链管理理念,短期利益影响了长期合作。受传统观念影响,电力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缺乏长期战略伙伴合作理念,彼此信任不够,没有深刻的意识到,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团队合作是激烈竞争环境下致胜的法宝。虽然电力设备采购也将质量、交货期纳入采购环节的考虑因素中,但其重点还是放在价格谈判上,电力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总是不断的进行报价、询价、还价等过程,最后选择一个价格最低的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签订合同决定订单。这种关系往往是短暂的,竞争多于合作,并且耗费大量人力时间成本,最终会导致企业交易高成本产生。
2)供应商分类管理不明晰,不能建立有效的供应商管理模式。虽然有的电力企业对供应商实行了分类管理,把供应商分为加工类厂家、专业类厂家、一般物资供应商、重要物资供应商等,但这种分类不够明确。一般而言,电力企业所采用的供应商评价体系是共同的,但事实上,随着业务性质不同,供应商评价体系也应细分,否则肯定会有所偏颇,总而言之,电力企业目前尚未探索出适合每类供应商的管理模式。
3)与供应商信息沟通不畅,市场反应能力迟钝。电力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沟通主要通过电话和传真来进行,需要大量人员分工协作,易出错,误生产,效率低。在市场需求迅速变化情况下,电力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有效信息沟通的缺乏,会造成供应商不能及时调整生产与供货,电力公司则难以改变已下的订单,因而导致双方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较低。
4)缺乏对供应商调查研究,未建立供应商完善评价体系。电力企业供应商评价体系全面性差、客观性不强、针对性不足,通过笔者对电力企业的考察,一般只注重电力设备供应商产品价格、质量、工艺等方面的能力,而对供应商的经营状况、信誉度、创新能力、行业地位等没有涉及,加上客情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评价指标设置不全面,主观性太大,这样评出的供应商等级与实际水平往往有很大的出入。
5)供应商产品质量和交货期事后把关,产生供应风险。电力企业很少有意识的与供应商加强主动交流,没有实时参与到供应商的实际生产过程和有关质量控制活动中去,通常只是被动地等待供应商交货,没有做到对供应商质量和交货期进行事前控制,对电力生产正常运行造成了一定的风险。
2 电力企业供应商管理策略
随着供应链合作竞争时代的到来,电力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已经扩展到双方的各层次,所以电力企业供应商管理需要众多的部门来共同完成。供应商的管理包括关系管理、激励管理、绩效管理、垄断行为管理、交货期管理等内容。
1)供应商关系管理。电力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应该保持足够的信任和通力协作,建立一种互惠互利、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①对供应商进行分层管理。根据供应商的资质及其合作情况,对供应商进行分层。尽可能将电力完整部件的设计生产交给第一层供应商,减少与众多供应商发生关系,降低招标采购管理费用。②对供应商进行必要的帮助。电力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技术上优势帮助供应商改进工艺,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双方都能获利的同时,供应商更有积极性不断改进生产过程。③与供应商加强沟通,彼此信任。电力企业应该通过各种信息沟通方法与供应商实时进行沟通,应积极主动地让供应商了解公司的生产计划,未来的招标采购计划等。双方建立一种相互信任关系、长期合作的关系。④发展健康的供应商关系。供应商是电力企业生存发展的宝贵资源,应当健康地发展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必须打破长期形成的招标采购员与供应商之间的私人关系,这样可以避免招标采购人员变动对供应商关系产生影响。
2)供应商激励管理。电力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要想保持长期的互赢合作关系,适时对其激励是很重要的,激励要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电力企业供应商激励的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①价格激励。在价格确定时要合理考虑供应商的利润。②订单激励。业绩好的供应商可以给予较多的订单。③商誉激励。信誉好的供应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给予激励。④淘汰激励。淘汰不合格的供应商增强其他供应商的危机感。
3)供应商绩效管理。为了科学客观地反映供应商的运作情况,电力企业应建立较为完善的供应商绩效评价体系。评价供应商绩效的指标比较多,除了上文分析的质量、价格、工艺等。另外,基于供应商在电力企业供应链条中的地位和作用,还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是否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是否遵守电力公司制定的供应商行为准则;是否具备良好的售后服务意识;是否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是否具备良好的质量改进和开拓创新意识;是否具备良好的运作流程、规范的企业行为准则和现代化管理制度;是否具有良好的企业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等。供应商绩效评价的实施除了对其绩效进行审查外,很重要的一点要对其成绩进行肯定,通报表彰合格供应商,并给予一些经济上的激励。
4)供应商垄断行为管理。电力企业在与供应商协调好关系的同时,要防止主要供应商垄断供货的情况发生,若发生此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①扩大供应商选择范围。电力企业应当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扩大供应商选择范围,跳出供应商数量的限制才可能打破供应商的垄断。②发展新的供应商。电力企业可以在现有的第一层、或者第二层供应商中物色可靠者,重新开辟新的供应商。③重新审视与供应商的关系。通过比较该供应商的年销售量、供货量、主要客户、年招标采购量等重要数据,找出与该供应商的谈判要点。
5)供应商交货期管理。交货期管理是电力企业供应商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在通常情况下,采用的是比较被动的方法,如提高安全库存数量,及时催货等,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必须深刻地分析交货期的构成因素,有针对性地管理供应商的交货期。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可以通过减少零件变化、降低采购订单的变异性、缩短送货时间、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改善供应商的交货期等方法来实施供应商交货期管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