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不关键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1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德威先生的现当代文学研究,总能在看似已是常识的地方,在一些易被忽略的边边角角处,发掘出新意来,让人颇受启发。他的近著《现当代文学新论:义理·伦理·地理》即是一本读来很爽的书,其中的第一篇文章《重写“重写文学史”——十个“关键”时刻》,就正在编写之中的《现代中国文学史》,谈论了贯穿其中的一个脉络、一种文学史编写方式,也即十个“关键”时刻,乍看之下,令人眼前一亮:
  第一个“关键”时刻:1908年2月和3月《河南》月刊第二号、第三号发表鲁迅《摩罗诗力说》;
  第二个“关键”时刻:1922年8月沈从文初到北京;
  第三个“关键”时刻:1930年11月张恨水《啼笑因缘》连载完毕;
  第四个“关键”时刻:1942年5月2日至23日毛泽东发表演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第五个“关键”时刻:1952年7月张爱玲离开上海前往香港;
  第六个“关键”时刻:1956年12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们首次读到新编剧本《茶馆》,并与作者老舍交换意见;
  第七个“关键”时刻:1969年10月陈寅恪辞世;
  第八个“关键”时刻:1979年10月28日贾植芳于本日所记日记;
  第九个“关键”时刻:1989年3月海子自杀;
  第十个“关键”时刻:2062年1月1日所谓“大中华民主国成立五十周年”纪念日。
  王德威先生简述了何以选取十个关键时刻,认为“与其说关键时刻是‘锁定’历史意义的要素,不如说关键时刻是‘开启’历史意义的契机”。[1]可见,王德威先生侧重的是对历史的“开启”“对话”和“解释”,而不是历史本来是什么,历史在其本身发生的那个“当下”呈现出何种形态、产生过怎样的影响。
  一般来说,某个历史事件或某一“时刻”,只有对当时社会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才会为后世历史学家所关注,不过,不见得所有发生了影响的事件都具有“关键性”意义;某些历史事件在当时并无影响,只是它们契合了后来一些人的诉求、心声,重新被挖掘出来,赋予其一种“当下”的意义,从而为人所熟知,但肯定不能成为“关键时刻”,此不待言。“关键”的意义在于,于某一历史时刻,此关键排除了众多异己力量,将所有相近的可能性因素扭转并聚合为一种强力,向同一个方向发展,不仅在当时影响着社会的整体走向,而且或强或弱、或明或暗地制约着以后的历史进程,这才是关键之为关键的理由。
  就上引十个关键“时刻”而言,除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茶馆》之外,其他几个事件在历史上根本没有发生过重要的影响。以《摩罗诗力说》为例。直到1926年鲁迅为杂文集《坟》写作题记的时候,知道《摩罗诗力说》的人仍然寥寥无几,鲁迅自己就说过,文中所写的几个诗人“至今没有人再提起”,这也是他不忍抛弃旧稿而收入集中的原因[2]。《摩罗诗力说》当然是一篇重要文章,研究鲁迅的启蒙思想,研究鲁迅对浪漫主义诗人及其作品的介绍,尤其研究鲁迅呼吁再造“精神界之战士”等,这是一篇不可忽略的文献。但是,它再重要,却还没有重要到像王德威先生所说,“‘摩罗诗人’的观点,在日后的一百年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构思文化主体时,一个共同的希望”(该书,第28页)。这种表述是对现当代文化、文学多元共生局面的漠视。再以张爱玲的出走为例,柯灵回忆说,其时身为上海文艺界“第一号人物”的夏衍,有意邀请张爱玲任新成立的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得知张已出走的消息,“一片惋惜之情,却不置一词”[3]。在锣鼓喧天、迎接新时代的上海,张爱玲的出走不值一提,毫无意义。再看自称“乡下人”的沈从文,一个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的青年,于1922年来到古都北京寻找梦和理想,忍饥挨饿,在“窄而霉斋”里写作,一篇篇寄出去,却如石沉大海。作品发不了倒在其次,更糟的是还要忍受侮辱:《晨报副刊》编辑孙伏园在编辑部一次会上,搬出沈从文的一大摞手稿,连成一长段,说这是某某大作家的作品,然后卷成一团扔进纸篓[4]。如果没有郁达夫、徐志摩、胡适等人的赏识、提携,如果没有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后来的成名,1922年这个“时刻”,对沈从文来说,对后来的文学史来说,又有什么“关键”意义呢?严格地说,在沈从文个人生活史上,真正让他产生过刻骨铭心之感的并不是1922年,而是1924年,因为这一年正是他“最困难的时刻”,来北京近两年了,文章发表不出来,生活也没有保障[5]。
  在十个“关键时刻”里,最成问题的是陈寅恪的离世。今天来看,陈寅恪的学术事业丝毫也没有影响到五六十年代的主流学术,相反,却不断地被边缘化。余英时先生说,迟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陈寅恪才真正受到重视、获得敬重,并产生出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其中关键并不在他的专门绝学,而主要系于他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6]。从实际处境一面来说,陈寅恪事实上已经处于与社会隔绝状态。吴宓于1961年8月前往广州看望陈寅恪,30日、31日两天日记里记下了当时所见情形:“以义命自持,坚卧不动,不见来访之宾客,尤坚决不见任何外国人士(港报中仍时有关于寅恪之记载),不谈政策,不评时事政策,不臧否人物”,“……侍寅恪兄谈:专述十二年来身居此校‘威武不能屈’之事实,……自处与发言亦极审慎,即不谈政治,不论时事,不臧否人物,不接见任何外国客人,尤以病盲,得免一切周旋,安居自守,乐其所乐,不降志,不辱身,斯诚为人所难及”[7]。关于陈寅恪的死,其女儿后来有专书回忆:陈氏夫妇1969年10月、11月先后“凄凉辞世”[8]。王德威先生说,在这个关键时刻里“更要强调的是陈寅恪与当代同道的对话”,问题在于,在陈寅恪所处的那个革命狂欢的“当代”,而且,在陈寅恪本人基本处于与外界隔绝状态之时,有哪个“同道”敢去和他“对话”,哪怕是抽象意义上的精神交流?
  在十个“关键时刻”里,最没有意义的是贾植芳的日记。按王德威先生引用了1979年10月28日这天的日记,其内容是:第一、第二自然段摘录了汉学家Olga Lang(奥尔加·朗)著《巴金和他的著作——两个革命中间的中国青年》中涉及胡风的一条资料,其实就是一个简单介绍而已;第三自然段记早晨起床后复旦大学一教师送来《陈毅文选》编后记,请代为修改;第四自然段为王德威先生文章重点引用:作者上街散步,路遇受迫害同事,慨叹专制主义与民主科学“水火不相容”,最后是“附录”,抄录了以前关于皮力涅克和柴妙金的两则“文艺旧闻”[9]。王德威先生评论道,贾植芳的日记是典型的“抽屉里的写作”,在当时是不准备发表的,所引用的这则日记,“可以见到贾植芳思维的流动,一天内结合了私人的生活、政治的反响和文学的观察。那么这就是有意义的一天,是充满令人回想的一天”[10]。   这则日记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关键”或“意义”,摘录一节有关自己朋友的文字,接待一个同事的来访,与妻子上街散步,碰见一个曾经一同受难的老友,发两句牢骚,即便把它们“结合”起来、建构起来,也是极日常因而也极平常的内容。或许在王德威先生看来,日记中出现了“反对专制主义”“提倡民主科学”字眼,因此便具备了“关键”性意义,可事实上,在1979年的中国舆论中,这都是些常见术语,不仅媒体上在说,学者和官员们在说,关心社会发展和民族前景的普通人也都在说。人人都在说的话,还能有什么特殊意义呢?退一步讲,如果贾植芳的日记不是写在1979年,而是写在1969年或1959年,说它们具有一定意义,至少是有点根据的;但它们能否构成“关键时刻”,却大成疑问。
  为了加重“关键时刻”的分量,王德威先生会往人物身上附加一些本来就没有的东西。根据改写后的《半生缘》人物一句话“我们回不去了”,王德威先生论断道,这句小说“名言”绝不仅仅是小儿女情怀似的“我们回不去了”,“而是对于整个大生命作出最残酷的一句呼喊”。这须分别论之。在王德威先生视野中,张爱玲1952年的出走是一个“关键”时刻里的重要行动,然而他用以印证、论断这个原初行动的主要根据,竟然是一部已经被修改过了的小说文本。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一个优秀的、重量级的作家来说,只有初次发表或初版本的小说才是小说,才有意味,才体现了作家本人真正的、“当时”的意图,改写、修订后的不再纯粹,不能算数。1950—1951年初次发表的《十八春》里面甚至有一些讨好的、套近乎的意思,就像陈子善先生所说,“书中的主要角色,体验了乱世的酸甜苦辣,最后为拥护新政权、贡献新国家在东北大团圆”[11]。小说的这种意图与1952年的出走才真正构成了一种复杂的、有意味的图景,也即1950—1951年的文本与1952年的实际行为之间,才会发生曲曲折折的内在关联,而十几年后修改过的文本,则更多体现了修改时的“当下”心境、意图等。何况作品中体现出的意图与作家本人真实意图之间,往往不仅不是对等关系,有时甚至还是一种“反”映的关系,也即人物形象所追求的,可能恰恰是作家本人反对的。再者,仅凭小说人物的一句话,便断言张爱玲是对“整个大生命”的呼喊,未免过分拔高了作家。张爱玲本不是一个为文、行事高调的人,把如此重大的正义搁在其头上,若是作家地下有知,也会起而反抗的。小说本来的意思就是“小儿女情怀”,就是旧情复燃、然而旧梦难回,是王德威先生给这种儿女情怀的细节附加上了家国之感,属于过度阐释。从作家本人一面说,即使把那句“回不去了”的小说语言世俗化了,当真给作家本人一个回归的机会,也未见得会领情,1993年与庄信正的通信中,张爱玲明确地、坚定地说:“我真的一点都不想去,就连我姑姑在世的时候也都从来没考虑过。”[12]
  海子的死被拔得更高。王德威先生说,“海子的死标示了一九八○年代精神的结束”,何谓“一九八○年代精神”,王德威先生没有具体解释,但描述了海子诗的特征——“写出了新时期的期待,一种最抒情而浪漫的精神,一种对国家前途的向往姿态”;“海子以他的诗作,实践了一种最纯粹的审美形式,那就是一种名为‘诗歌’的存在”[13]。一个小说家,一个诗人,因着他的死便终结了一个时代的“精神”,这在新文学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事。鲁迅是新文学的祖师爷,他老先生死后,也未带走什么“精神”,也没天塌地陷,社会照样前进,文学依然生长。王德威先生说海子的诗写出了“新时期的期待”“对国家前途的向往姿态”,这其实是就文学的题材、内容而言,亦不妨看作80年代的时代“精神”。新时期文学的总体面貌即为“期待”、即为 “对国家前途的向往”,当时有影响的各类文体作品均不同程度地描写、表现了此种内容,不应成为海子一人独有的内容、个性、风格。不能说海子死了,人们的期待和向往也都死了;不能说海子死了,就不会有作家、诗人再写“新时期的期待”和“对国家前途的向往”了。既然如此,怎么敢说海子的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精神”结束了?王德威先生说海子的诗“实践了一种最纯粹的审美形式”,亦属过情之誉。海子的死令人惋惜;海子的诗歌自有其独特风格,但局限同样很明显,只要读过二三十首,便能感到其中过于强烈的模式化因素。海子诗中最常见的两组词语是:故乡、村庄、草原、植物、麦子、麦浪、麦地、树林、玉米地、泉水等;还有一组:月亮、春天、九月、七月、云朵、秋夜,等等。这些词语反映着一种农业社会的思维,是一种对农业社会的向往,并不怎么“纯粹”。
  显然,王德威先生所说的十个“关键”时刻,更多表现为事后的逻辑建构,是一种历史书写。然而,即便是建构、书写,也要有史实上的根据,即一种历史事件当其发生之时,影响所及,足以使之能够成为后世所认可的关键;否则,任何一个事件都可随意拿来当作关键,那还能称为“关键”时刻吗?这是我的疑惑。至于最后一个“时刻”2062年——这是梁启超政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中所想象的时间,这个还没有被经历的年份又如何成了现代文学史上的关键时刻,老实说,真的不好懂。
  注释
  [1]王德威:《现当代文学新论:义理·伦理·地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26页。
  [2]《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3]柯灵:《煮字生涯》,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9—160页。
  [4]金介甫:《沈从文传》,符家钦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116页。
  [5]吴立昌:《人性的治疗者:沈从文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64页。
  [6]余英时:《卮言自纪——余英时自序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17页。
  [7]吴宓:《吴宓日记续编》第五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60—161页。
  [8]陈流求等:《也同欢乐也同愁——忆父亲陈寅恪母亲唐筼》,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274页。
  [9]贾植芳:《解冻时节》,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61—162页。
  [10]同[1],第48页。
  [11]《十八春》“专家荐言”,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12]庄信正编注:《张爱玲庄信正通信集》,新星出版社2012年版,第299页。
  [13]同[1],第48—50页。
  作者单位:宁夏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 洪滔)
其他文献
2006年于丹在“百家讲坛”讲述《论语》心得引起巨大关注,从此获得了惊人的销量、再版次数和此起彼伏的谴责之声。“于丹现象”成为一个争议不断的话题直到现在已将近十年。  博士们认为这是一场篡改和歪曲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原旨的“文化基因改造”,[1]李泽厚认为《于丹〈论语〉心得》是“是精英和平民之间的桥梁”[2]。论者们注意到“于丹现象”反映出“学术研究的专业需求与大众接受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3],而
期刊
少年读史记(5册),张嘉骅编著,青岛出版社,2015年2月  鲁迅先生说《史记》乃“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谓千秋美誉。文化学者余秋雨评价司马迁是“中国首席历史学家,又是中国叙事文学第一巨匠”,无疑也是超越时空的知音之言。质言之,《史记》不仅是一部为后世呈现了中华历史之美、文学之美的文史经典,也是一部关于中华传统精神、中华道德风骨的长篇史诗,蕴含着中华文化中独特的“诗与真”。  对于这样一部经
期刊
一个医生的故事,郎景和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4月  近几年,关于医患关系闹出的社会新闻层出不穷。病人有病人的焦虑,医生有医生的苦衷,主要的矛盾还是在双方的沟通和理解上。郎景和也在书中调侃道:深夜外出行医若是挂出医生出诊的牌子求方便或许反遭麻烦,细想来,这是多无奈、多辛酸、多失常啊。  普通人大都有过大医院的就医经历,排长队挂号、花半天时间候诊、各项检查都要排队,等等,见了医生却三言两语就
期刊
曲终人在,周大新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4月  周大新的《曲终人在》是一部难度极大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周大新面对的是一个官场故事,而他要从正面讲述一个省长及其成长的过程,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可以说极具挑战性。这主要是由于三个方面的原因:近年来流传较广的“官场小说”,主要揭示权力斗争的逻辑及其黑幕,其中很难看到正面的人物;而在另一种涉及官场的“反腐小说”中,虽然有正面人物出现,但
期刊
受访人:张正平教授(ProfessorBriankleG.P.Chang)执教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传播系。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播哲学、文化研究、媒介理论和批评,是第一个将德里达的思想引入传播学研究的学者。  采访人:郎静 南开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博士生。  德里达解构之前  郎静(以下简称L):任何一种理论的出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理论家个人的经历和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密切结合的产物,我想德里达的
期刊
当文学渐已走下神坛,连象征其最高荣誉的“诺贝尔奖”都与博彩事业同气连枝,马尔克斯所谓人类坐一等车厢而文学只能挤在货运车厢的那一天似已不远。怀有文学梦想和文字情结的人面对“文学已死”的断言,或焦虑、沉默或隐遁逃离。而熊培云却说,他也在逃。不同的是,方向相反,他要逃向文学。  读完几十页为诗歌辩护的序言和百余篇诗稿,与其说评论的熊培云没有走,毋宁文学的熊培云回来了。一切正如他所说的,其实诗歌从来没有离
期刊
江勇振先生的《舍我其谁:胡适》是一部颇有学术抱负的著作。目前已经出版两部,第一部《璞玉成璧,1891—1917》(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将近64.7万字,第二部《日正当中,1917—1927》有83万字(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全书预计有五部,江勇振的构想是每部50万字,但根据已有的篇幅推算,有300万至400万字。该书的腰封称“学界公认最权威的胡适传记”“资料翔实、考据精审”,第二部封底
期刊
一、何谓“御宅族”  所谓“御宅族”,作为一个源自日本的人称代词,指代的是ACG文化的爱好者。ACG是流行于华语地区的一个英文首字母缩写词,即动画(Anime)、漫画(Comics)与电子游戏(Game)的合称。在不同的语境中,ACG既可以特指产自日本的动漫游戏,也可以泛指各个国家的动漫游戏。在宽泛的意义上,“ACG文化”这个范畴还可以包括特摄片、轻小说、同人志、Cosplay、声优、手办等亚文化
期刊
关于《孤独六讲》,有人称“蒋勋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作者创造了孤独美学:美学的本质或许是孤独”。果不其然,“其实美学的本质或许是——孤独”这样开宗明义的句子直接抛在了书的最前端。蒋勋这回看来是要动真格儿了。不过《老子》有云:“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孤独六讲》乍看辞藻优美,警句频现,旁征博引,洋洋洒洒十万余字,尤其那些体悟式的语句,散发着
期刊
赋学微义,赵薇,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最早在互联网上检索到赵薇(笔名凝樱子)这个名字,多少带点猎奇心理。一个70后的女性,早年毕业于云南文山师范学院外语系,继而自费到四川中医药大学进修针灸与推拿,中途却因机缘巧合而入青城修道,最终还俗归梓于云南文山,潜心辞赋创作并于网上收徒授课,更立志以弘扬传统文化为终身皈依。这是一个在网络上被传为“女神”级的人物。及至经友人介绍系统地听她讲课之后,深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