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活教育”理论下幼儿园食育的开展要借助多媒体幻灯片或视频来介绍食物;要让孩子通过制作食物来丰富体验;要让孩子品尝事物,学会礼貌就餐;要在孩子进餐后开展娱乐活动,学会绘画与歌唱,真正做到从孩子的观感体会出发,形成活的教育。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幼儿园食育活动的开展对策。
關键词:活教育;幼儿园;食育;方法;措施;探索
陈鹤琴教授提出了:幼儿教育要求教育者必须全面了解儿童心理、认识儿童,开展“活的教育”。由此可知,所谓“活教育”理论就是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探索儿童的内心需求,在依循儿童的条件下开展教育活动。那么对于幼儿来讲,他们想的最多的无疑就是“吃”,基于此,本文依循“活教育”理论,提出了幼儿园食育的教育对策,希望能够依循儿童心理,探索出全新的幼教课堂。
1.了解食物,增长知识
幼儿喜欢吃,课堂上让孩子们背诵、书写,他们就拘谨,甚至落寞,但是如果让他们谈一谈:“你最喜欢吃什么?”保证都小手举高高,满脸的迫不及待。所以,我们的课堂不如就围绕“食物”来让幼儿增长知识。首先,教师要借助多媒体幻灯片或视频来介绍食物,让学生明白,生活之中很多食物都是有经历的。例如:教师出示了“西红柿炒鸡蛋”,很多孩子表示喜欢吃,然后提问:“这个菜是怎么做的呢?你们知道西红柿是长在哪里的吗?知道西红柿是怎么来到我们身边的吗?”然后借助多媒体技术动态展示西红柿的植物特征,并且借助动画的形式来介绍:西红柿最早生长在南美洲,色彩娇艳,人们只观赏,不敢品尝,在我国明朝时期传入了中国。西红柿含有多种维生素,对身体十分有益处,但是西红柿含有可溶性的收敛剂,空腹状态吃西红柿可能会造成胃部不适。这样看似枯燥的介绍要配合上动画形式的介绍,分步骤的呈现,这样幼儿就会感兴趣了。其次,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来介绍食物,展现出幼儿的语言天赋,例如:有的小朋友介绍了自己喜欢吃的“火龙果”,然后说清楚了火龙果的样子,还说了通过妈妈玩的“种菜”游戏,知道了火龙果的植物是什么样子的?自己很希望能够亲眼见一见火龙果的植株。总之,教师要多选择孩子喜欢的食物,以此为素材来增长幼儿的知识。
2.制作食物,丰富体验
“活教育”理论下幼儿园食育的开展要让孩子通过制作食物来丰富体验。例如:周一准备给孩子们包饺子,那么在最后一节课完全可以组织幼儿与食堂的阿姨一起制作,完成包饺子的活动,让孩子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沉浸在包饺子的快乐体验之中。这样的体验活动之中,孩子们不仅仅增强了动手能力,还能够体会到食物的来之不易,进而学会珍惜粮食。这种亲身体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幼儿教育模式,让孩子们从小感受劳动之美,培养节约之德。
3.品尝食物,礼貌就餐
“活教育”理论下幼儿园食育的开展要让孩子品尝事物,学会礼貌就餐。幼儿饮食必须多样化、多元化,保证营养充分。同时,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幼儿的自主生活能力也是关键。基于此,让幼儿品尝食物的同时学会礼貌就餐可以说同时完成了“全营养”的传递教育和“自主生活能力”的教育,可谓是一举两得。首先,教师要在就餐前告诉孩子:“今天的就餐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品尝所有的食物,一会儿回到班级要汇报给老师。”在这样的要求下,挑食的孩子就会变得很少了。其次,教师要在就餐前利用模拟玩具来训练孩子们文明就餐、正确使用餐具的方式方法,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会安静就餐、轻拿轻放、饭前洗手、饭后涑口的良好习惯。总之,食育教育贯穿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之中,对在园幼儿给予食品及相关知识的教育,并将这种饮食教育延伸到艺术想象力和人生观的培养上,幼儿园要构建课程体系等有效开展食育教育,将食育课程体系纳入幼儿园日常教学中,建构一套系统的、专业的课程体系。
4.绘画歌唱,食后娱乐
“活教育”理论下幼儿园食育的开展要在孩子进餐后开展娱乐活动,学会绘画与歌唱。享受美食后欢歌笑语、载歌载舞,这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如今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依然保留这种习俗。幼儿园在孩子们用餐结束后,也可以组织孩子们通过绘画、唱歌等形式来表现对食物的喜爱。例如:吃饭后,请同学们绘画出今天吃的午餐,或者是和老师一起唱一首关于某种食物的歌曲(儿歌)等。总之,食育应当成为全民的教育,且越早开始越好,目前我国食育还处于萌芽阶段,幼儿食育的推进更是任重而道远,需要幼儿园、家庭、政府、社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综上所述,“活教育”理论下幼儿园食育的开展要借助多媒体幻灯片或视频来介绍食物;要让孩子通过制作食物来丰富体验;要让孩子品尝事物,学会礼貌就餐;要在孩子进餐后开展娱乐活动,学会绘画与歌唱,真正做到从孩子的观感体会出发,形成活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美国幼儿饮食营养教育的实施背景与形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 陈旭微. 学前教育研究. 2016(03).
[2]幼儿园饮食营养教学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Q幼儿园为例[J]. 金国珍. 西部学刊. 2020(08).
關键词:活教育;幼儿园;食育;方法;措施;探索
陈鹤琴教授提出了:幼儿教育要求教育者必须全面了解儿童心理、认识儿童,开展“活的教育”。由此可知,所谓“活教育”理论就是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探索儿童的内心需求,在依循儿童的条件下开展教育活动。那么对于幼儿来讲,他们想的最多的无疑就是“吃”,基于此,本文依循“活教育”理论,提出了幼儿园食育的教育对策,希望能够依循儿童心理,探索出全新的幼教课堂。
1.了解食物,增长知识
幼儿喜欢吃,课堂上让孩子们背诵、书写,他们就拘谨,甚至落寞,但是如果让他们谈一谈:“你最喜欢吃什么?”保证都小手举高高,满脸的迫不及待。所以,我们的课堂不如就围绕“食物”来让幼儿增长知识。首先,教师要借助多媒体幻灯片或视频来介绍食物,让学生明白,生活之中很多食物都是有经历的。例如:教师出示了“西红柿炒鸡蛋”,很多孩子表示喜欢吃,然后提问:“这个菜是怎么做的呢?你们知道西红柿是长在哪里的吗?知道西红柿是怎么来到我们身边的吗?”然后借助多媒体技术动态展示西红柿的植物特征,并且借助动画的形式来介绍:西红柿最早生长在南美洲,色彩娇艳,人们只观赏,不敢品尝,在我国明朝时期传入了中国。西红柿含有多种维生素,对身体十分有益处,但是西红柿含有可溶性的收敛剂,空腹状态吃西红柿可能会造成胃部不适。这样看似枯燥的介绍要配合上动画形式的介绍,分步骤的呈现,这样幼儿就会感兴趣了。其次,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来介绍食物,展现出幼儿的语言天赋,例如:有的小朋友介绍了自己喜欢吃的“火龙果”,然后说清楚了火龙果的样子,还说了通过妈妈玩的“种菜”游戏,知道了火龙果的植物是什么样子的?自己很希望能够亲眼见一见火龙果的植株。总之,教师要多选择孩子喜欢的食物,以此为素材来增长幼儿的知识。
2.制作食物,丰富体验
“活教育”理论下幼儿园食育的开展要让孩子通过制作食物来丰富体验。例如:周一准备给孩子们包饺子,那么在最后一节课完全可以组织幼儿与食堂的阿姨一起制作,完成包饺子的活动,让孩子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沉浸在包饺子的快乐体验之中。这样的体验活动之中,孩子们不仅仅增强了动手能力,还能够体会到食物的来之不易,进而学会珍惜粮食。这种亲身体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幼儿教育模式,让孩子们从小感受劳动之美,培养节约之德。
3.品尝食物,礼貌就餐
“活教育”理论下幼儿园食育的开展要让孩子品尝事物,学会礼貌就餐。幼儿饮食必须多样化、多元化,保证营养充分。同时,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幼儿的自主生活能力也是关键。基于此,让幼儿品尝食物的同时学会礼貌就餐可以说同时完成了“全营养”的传递教育和“自主生活能力”的教育,可谓是一举两得。首先,教师要在就餐前告诉孩子:“今天的就餐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品尝所有的食物,一会儿回到班级要汇报给老师。”在这样的要求下,挑食的孩子就会变得很少了。其次,教师要在就餐前利用模拟玩具来训练孩子们文明就餐、正确使用餐具的方式方法,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会安静就餐、轻拿轻放、饭前洗手、饭后涑口的良好习惯。总之,食育教育贯穿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之中,对在园幼儿给予食品及相关知识的教育,并将这种饮食教育延伸到艺术想象力和人生观的培养上,幼儿园要构建课程体系等有效开展食育教育,将食育课程体系纳入幼儿园日常教学中,建构一套系统的、专业的课程体系。
4.绘画歌唱,食后娱乐
“活教育”理论下幼儿园食育的开展要在孩子进餐后开展娱乐活动,学会绘画与歌唱。享受美食后欢歌笑语、载歌载舞,这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如今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依然保留这种习俗。幼儿园在孩子们用餐结束后,也可以组织孩子们通过绘画、唱歌等形式来表现对食物的喜爱。例如:吃饭后,请同学们绘画出今天吃的午餐,或者是和老师一起唱一首关于某种食物的歌曲(儿歌)等。总之,食育应当成为全民的教育,且越早开始越好,目前我国食育还处于萌芽阶段,幼儿食育的推进更是任重而道远,需要幼儿园、家庭、政府、社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综上所述,“活教育”理论下幼儿园食育的开展要借助多媒体幻灯片或视频来介绍食物;要让孩子通过制作食物来丰富体验;要让孩子品尝事物,学会礼貌就餐;要在孩子进餐后开展娱乐活动,学会绘画与歌唱,真正做到从孩子的观感体会出发,形成活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美国幼儿饮食营养教育的实施背景与形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 陈旭微. 学前教育研究. 2016(03).
[2]幼儿园饮食营养教学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Q幼儿园为例[J]. 金国珍. 西部学刊.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