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4年,我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梁先生是整个系的学术领袖和精神领袖,我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他,只是远远地看着他,很仰慕。从1961年开始,我留校攻读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的研究生,这才直接到了梁公麾下。
总的说来,梁先生是一位坚毅执著、亲切儒雅、睿智幽默的前辈,影响了我的一生。
他遗憾自己的书画“帅”味不足
我很荣幸见识过梁先生的才华,那真是出口成章,倚马可得。
1963年,他从广西考察回来,对“真武阁”那座古建筑十分赞赏,打算写篇文章,约我去作记录。
那是个上午,大晴天。梁先生的精神不错,在书房里迈着方步,一句一句地讲,偶尔停下来推敲一下个别词句,又继续说下去。我一字一字地在稿纸上记。大约一堂课稍多的时间,他讲完了,文章也成了。就这样,几乎没有什么改动,全文就刊登在当时的《建筑学报》上。
梁先生的书房是向学生开放的。由于他社会活动多,出差时经常让我们到他的书房学习,说那里书多又安静,比学生宿台的条件要好一些。
他的书房朝南,两个大窗子。房子的东面是他的书桌,书桌对面的西墙排满了书架。书桌右前侧是一条长沙发,左前侧是木茶几和靠背椅。小房子很简单,但让人感到很舒服。冬春之交,他还喜欢在书桌右角摆一盆“仙客来”。
这个书房等于是我们师生之间的一个课堂。梁先生经常坐在圈椅上侃侃而谈,我总是拉一把木椅坐在书桌前认真地听、认真地记,偶尔插话提个小问题。这样的场景现在想来都很温馨。
梁先生很健谈,经常妙语连珠,有时也偶发人生之感慨。有一回,谈到书画作品,他说作品的气质与作者的爱好并不总是一致的。比如他就很喜欢那种豪放的、有“帅”劲的风格,但是他自己的字和画比较工整,“帅”味不足。他说这是他一生的遗憾。当时我就设法安慰他说,您的罗马斗兽场那幅水彩不就挺“帅”的吗?他摇摇头,表示自己并不满意,理由是虽然这幅画表达了斗兽场的古朴与坚实,但笔触和色彩还不够洒脱,没有充分表现出宏伟感与历史感。
接着,他从案头上顺手拿过一份他的手稿给我看。他说,看到自己“帅”不起来,所以就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写字,最起码要让人家看得清楚。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大,让我以后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伸胳膊伸腿地乱写“自由体”了,尽量把字写得工整一些。
竟然没有听他的话
梁先生对我很照顾,但是在一件大事上我却没有听他的话。
我的研究生课题定向时,梁先生正在研究宋代的《营造法式》,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他打算让我参与这项工作,通过系领导征求我的意见,我却另有想法。
这之前,我参加了教研组组织的古建筑考察活动,莫宗江先生带队,他是梁先生的得力助手。我们一起去了承德避暑山庄,又到无锡、苏州、杭州、扬州、上海考察了古典园林,我彻底为之倾倒,觉得中国古典园林太有味道了,是取之不尽的宝藏。我想学这个,跟谁也没有商量,就决定论文要围绕古典园林选题。我当即就这样向领导作了答复。
事后我觉得自己好像犯了什么错误,因为有老师和同学批评我,别人想跟梁先生一起工作都苦于没有机会,你张锦秋怎么可以这样自作主张!
我认为有必要跟梁先生解释一下。那天我很忐忑,和往常一样走进他的书房。他笑容可掬地坐在圈椅上,询问我研究学习的情况。我说已跟随莫先生多次到颐和园听他现场讲解和分析,但题目尚未确定。我还说吴良镛先生对此也十分关心。
梁先生说话了,他说我虽然喜欢中国园林,但却没有系统地下过功夫。这方面请老莫来指导最合适了,他对古典园林研究很深,不但对造型、尺度十分精到,而且对这种东方的美有特殊的感受,对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亭一阁,一情一景都能讲出许多道理。他又说小吴公(即吴良镛先生)能从规划格局上着眼,从总体布置上分析,这对于大型皇家园林的研究十分必要。他要求我认真向莫、吴两位老师请教,在深与博两个层面上进行结合,认真地探讨和研究。
他的这一席教诲,成了我研究学习中国园林的指南。
“为中国创造新建筑”
梁先生的建筑思想涉及建筑教育、建筑史学、城市规划、历史古城和古建筑保护等领域,可以说是博大精深。但(上世纪)50年代对他展开了全国性的批判,说他是“复古主义”,这顶帽子至今还没有完全给他摘掉。在有些人眼中“梁思成”这三个字上仍然罩有这层阴影。
我曾经花过一段时间,系统地研读了梁先生有关的文章。1936年,他在一篇文章里就提出“我们虔诚地希望今日的建筑师不要徒然对古建筑作形式上的模仿,他们不应该做一座座唐代或宋代或清代的建筑……我们今日的建筑如何能最适合于今日之用,乃是建筑师们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怎么可以说是“复古”?
而且,他的“为中国创造新建鳙”的思想是一贯的。1959年,他说:“我们的革新就是对传统的革命。革命的目的就是使古为今用,使它们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利。”i961年,他在文章里说:“传统与革新的问题是旧和新的矛盾的统一的问题。而在这矛盾中,革新是主要的一面。”
梁先生的某些话拿到现在来琢磨,就很有针对性,很有意思了。
比如1962年,他说过:“……同时也必须明确,适用和坚固、经济的问题是主要的,而美观是从属的、派生的。”过了将近半个世纪,现在我们的许多建筑,只为了所谓的美观,要建什么城市新地标,哪怕有损适用、坚固、经济都在所不惜。
日本友人说他是日本的大恩人
1981年,为了设计任务的需要,我带领设计组到五台山考察唐代建筑,其中主要是梁先生发现的佛光寺大殿。天
梁先生的某些话拿到现在来琢磨,就很有针对性,很有意思了气先是很干燥,一路的颠簸,尘土飞扬;快到了,竟然又下起了大雨。好不容易我们终于才站在了巍峨的大殿前。
一位法号叫湛瑞的师父接待了我们。当他得知我是梁先生的弟子时,高兴坏了。他说自己是梁先生在这里发现唐代建筑的见证人。那是在1936年,他亲眼看到梁先生、林徽因先生还有莫先生骑着毛驴来到佛光寺前。当时他是个小和尚,跑上前去帮忙牵毛驴、卸行李。他带着我们看三位先生住过的地方,比画着他们当年是怎样爬上爬下工作的。
他说梁先生他们发现并鉴定了佛光寺是唐代建筑,这个功劳了不得。从这开始,佛光寺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外有人专程来参观。他觉得跟这样的大专家有过接触,感到很自豪。
日本友人也很尊敬梁先生。梁先生对我说过,日本保存的隋唐时代从中国传去的古建筑,比中国保存的唐代建筑还要多,所以学习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不可不去日本。遗憾的是他虽然生在日本,却没有去看过法隆寺和唐招提寺。
1985年,我两次出访日本进行建筑考察。当我对日本京都、奈良文物界和建筑界的先生们谈到梁先生对日本古建筑的偏爱时,日本古建筑权威、京都府埋藏文化財调查研究中心理事长福山敏男先生说:梁先生是我们日本的大恩人,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向美国提出了保护奈良和京都的建议,我们的古都才得以免遭滥炸而保存下来,我们永远怀念他!
2007年10月,日中友好协会名誉会长平山郁夫先生提议,为梁先生在日本奈良树立一尊铜像,以纪念和表彰他的功绩。这个提议得到中日双方有关部门的重视,还成立专门的委员会。现在,铜像设计已经初步完成了。今年的10月31日,梁先生的铜像将在日本奈良揭幕,这一天正好是平城京(奈良古称)建都1300周年。
【口述人 张锦秋,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级建筑师】
总的说来,梁先生是一位坚毅执著、亲切儒雅、睿智幽默的前辈,影响了我的一生。
他遗憾自己的书画“帅”味不足
我很荣幸见识过梁先生的才华,那真是出口成章,倚马可得。
1963年,他从广西考察回来,对“真武阁”那座古建筑十分赞赏,打算写篇文章,约我去作记录。
那是个上午,大晴天。梁先生的精神不错,在书房里迈着方步,一句一句地讲,偶尔停下来推敲一下个别词句,又继续说下去。我一字一字地在稿纸上记。大约一堂课稍多的时间,他讲完了,文章也成了。就这样,几乎没有什么改动,全文就刊登在当时的《建筑学报》上。
梁先生的书房是向学生开放的。由于他社会活动多,出差时经常让我们到他的书房学习,说那里书多又安静,比学生宿台的条件要好一些。
他的书房朝南,两个大窗子。房子的东面是他的书桌,书桌对面的西墙排满了书架。书桌右前侧是一条长沙发,左前侧是木茶几和靠背椅。小房子很简单,但让人感到很舒服。冬春之交,他还喜欢在书桌右角摆一盆“仙客来”。
这个书房等于是我们师生之间的一个课堂。梁先生经常坐在圈椅上侃侃而谈,我总是拉一把木椅坐在书桌前认真地听、认真地记,偶尔插话提个小问题。这样的场景现在想来都很温馨。
梁先生很健谈,经常妙语连珠,有时也偶发人生之感慨。有一回,谈到书画作品,他说作品的气质与作者的爱好并不总是一致的。比如他就很喜欢那种豪放的、有“帅”劲的风格,但是他自己的字和画比较工整,“帅”味不足。他说这是他一生的遗憾。当时我就设法安慰他说,您的罗马斗兽场那幅水彩不就挺“帅”的吗?他摇摇头,表示自己并不满意,理由是虽然这幅画表达了斗兽场的古朴与坚实,但笔触和色彩还不够洒脱,没有充分表现出宏伟感与历史感。
接着,他从案头上顺手拿过一份他的手稿给我看。他说,看到自己“帅”不起来,所以就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写字,最起码要让人家看得清楚。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大,让我以后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伸胳膊伸腿地乱写“自由体”了,尽量把字写得工整一些。
竟然没有听他的话
梁先生对我很照顾,但是在一件大事上我却没有听他的话。
我的研究生课题定向时,梁先生正在研究宋代的《营造法式》,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他打算让我参与这项工作,通过系领导征求我的意见,我却另有想法。
这之前,我参加了教研组组织的古建筑考察活动,莫宗江先生带队,他是梁先生的得力助手。我们一起去了承德避暑山庄,又到无锡、苏州、杭州、扬州、上海考察了古典园林,我彻底为之倾倒,觉得中国古典园林太有味道了,是取之不尽的宝藏。我想学这个,跟谁也没有商量,就决定论文要围绕古典园林选题。我当即就这样向领导作了答复。
事后我觉得自己好像犯了什么错误,因为有老师和同学批评我,别人想跟梁先生一起工作都苦于没有机会,你张锦秋怎么可以这样自作主张!
我认为有必要跟梁先生解释一下。那天我很忐忑,和往常一样走进他的书房。他笑容可掬地坐在圈椅上,询问我研究学习的情况。我说已跟随莫先生多次到颐和园听他现场讲解和分析,但题目尚未确定。我还说吴良镛先生对此也十分关心。
梁先生说话了,他说我虽然喜欢中国园林,但却没有系统地下过功夫。这方面请老莫来指导最合适了,他对古典园林研究很深,不但对造型、尺度十分精到,而且对这种东方的美有特殊的感受,对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亭一阁,一情一景都能讲出许多道理。他又说小吴公(即吴良镛先生)能从规划格局上着眼,从总体布置上分析,这对于大型皇家园林的研究十分必要。他要求我认真向莫、吴两位老师请教,在深与博两个层面上进行结合,认真地探讨和研究。
他的这一席教诲,成了我研究学习中国园林的指南。
“为中国创造新建筑”
梁先生的建筑思想涉及建筑教育、建筑史学、城市规划、历史古城和古建筑保护等领域,可以说是博大精深。但(上世纪)50年代对他展开了全国性的批判,说他是“复古主义”,这顶帽子至今还没有完全给他摘掉。在有些人眼中“梁思成”这三个字上仍然罩有这层阴影。
我曾经花过一段时间,系统地研读了梁先生有关的文章。1936年,他在一篇文章里就提出“我们虔诚地希望今日的建筑师不要徒然对古建筑作形式上的模仿,他们不应该做一座座唐代或宋代或清代的建筑……我们今日的建筑如何能最适合于今日之用,乃是建筑师们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怎么可以说是“复古”?
而且,他的“为中国创造新建鳙”的思想是一贯的。1959年,他说:“我们的革新就是对传统的革命。革命的目的就是使古为今用,使它们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利。”i961年,他在文章里说:“传统与革新的问题是旧和新的矛盾的统一的问题。而在这矛盾中,革新是主要的一面。”
梁先生的某些话拿到现在来琢磨,就很有针对性,很有意思了。
比如1962年,他说过:“……同时也必须明确,适用和坚固、经济的问题是主要的,而美观是从属的、派生的。”过了将近半个世纪,现在我们的许多建筑,只为了所谓的美观,要建什么城市新地标,哪怕有损适用、坚固、经济都在所不惜。
日本友人说他是日本的大恩人
1981年,为了设计任务的需要,我带领设计组到五台山考察唐代建筑,其中主要是梁先生发现的佛光寺大殿。天
梁先生的某些话拿到现在来琢磨,就很有针对性,很有意思了气先是很干燥,一路的颠簸,尘土飞扬;快到了,竟然又下起了大雨。好不容易我们终于才站在了巍峨的大殿前。
一位法号叫湛瑞的师父接待了我们。当他得知我是梁先生的弟子时,高兴坏了。他说自己是梁先生在这里发现唐代建筑的见证人。那是在1936年,他亲眼看到梁先生、林徽因先生还有莫先生骑着毛驴来到佛光寺前。当时他是个小和尚,跑上前去帮忙牵毛驴、卸行李。他带着我们看三位先生住过的地方,比画着他们当年是怎样爬上爬下工作的。
他说梁先生他们发现并鉴定了佛光寺是唐代建筑,这个功劳了不得。从这开始,佛光寺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外有人专程来参观。他觉得跟这样的大专家有过接触,感到很自豪。
日本友人也很尊敬梁先生。梁先生对我说过,日本保存的隋唐时代从中国传去的古建筑,比中国保存的唐代建筑还要多,所以学习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不可不去日本。遗憾的是他虽然生在日本,却没有去看过法隆寺和唐招提寺。
1985年,我两次出访日本进行建筑考察。当我对日本京都、奈良文物界和建筑界的先生们谈到梁先生对日本古建筑的偏爱时,日本古建筑权威、京都府埋藏文化財调查研究中心理事长福山敏男先生说:梁先生是我们日本的大恩人,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向美国提出了保护奈良和京都的建议,我们的古都才得以免遭滥炸而保存下来,我们永远怀念他!
2007年10月,日中友好协会名誉会长平山郁夫先生提议,为梁先生在日本奈良树立一尊铜像,以纪念和表彰他的功绩。这个提议得到中日双方有关部门的重视,还成立专门的委员会。现在,铜像设计已经初步完成了。今年的10月31日,梁先生的铜像将在日本奈良揭幕,这一天正好是平城京(奈良古称)建都1300周年。
【口述人 张锦秋,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级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