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图是各种环境的图形表达,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它能以无声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以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地理事物的分布、成因。对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表象特征,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起到文字内容无法替代的作用。
因此,作为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开始就要重视引导学生对地图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将课本中繁冗的文字描述,落实到图上,做到以图忆文,以图增知,以图启智,发展地图思维。我在地理教学中,比较注重对学生进行地图知识的教育,基本做法如下。
首先。讲清概念,认识图例,教会学生正确的读图方法。形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刚上初中的学生,对色彩斑斓的地理图册,非常有兴趣,但是却不懂得如何看图,不知道“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不知道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认识,去掌握。如让他们记住地图上的各种注记符号,教他们学会辨读地形图,学会运用比例尺和经纬网。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才能使地图在今后的学习中起到作用。
其次,要反复运用地图。要想能熟练地运用地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需要逐步积累,反复读图、用图,要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的地图形象的感知。所以,我要求学生上我的课,地理图册是必备的工具,我在每节地理新课中,从不忽视用图和展示地图。我也要求学生每节课都要打开地图册,认真读图。这样会使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查阅有关的地图,使学生熟悉地图要素,了解地理事物,获得感性的地理知识,进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如在讲“长江”的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在图里获得地理知识,找出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区,主要支流等。然后通过讲述“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让学生从图中找出原因,结合前面所学的我国地势的特点,分析地势对我国河流流向,及水能资源的影响。这样,通过地图,就把课本几页书的知识浓缩、概括,也使学生的脑海中积累了丰富的地图感性材料,在运用的时候,能在头脑中保持和再现。
此外,我还要求学生经常描图绘图,加深印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想学生能准确地记住地图形象,可以通过地图练习,描绘地理简图。在学习的过程中心到、手到、眼到,多种感官积极参与,使大脑皮层刺激的力度增加,学生脑海里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住我国的“三横五纵”铁路干线,使学生在地图册合起来后,铁路线的图像仍能跃然脑中,我要求学生把这几条铁路线在本子上描绘出来,并在每条干线标出铁路名称及重要交通枢纽。刚开始,学生画出来的图总是杂乱无章,或在连接上有些错误,但我总是鼓励学生,要他们仔细观察,然后再画,并且把他们当中画得准确、精美的图张贴在教室,供同学们欣赏。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他们韵竞争心理。经过几次的画图练习之后,学生不再觉得是件难事了,而且也越来越熟练,越来越准确了。经验表明,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描绘,头脑中的地图辨析能力加强了,地图形象更加准确。考试时。学生做这类题目的时候就能得心应手,做到“卷中无图,心中有图”。
另外,我还常常删繁就简,自制简图。有些教学挂图,内容繁多,针对性不够强,使学生在观察地图的时候眼花缭乱,无从看起。有时,你在讲高原,他们在看平原;你在讲山脉,他们在看河流,效果不是很理想。鉴于此,在课堂上我经常删繁就简,边讲边画,重点突出。虽然自己的绘图技能并不高,但我认为,教师迅速准确地板图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并排除无关信息的干扰,使地图形象更清晰、鲜明、深刻。教师边讲边画,化静为动,使每个知识点都能在图上得到落实。图文融合的教学使学生做到图文转化,以图忆文,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同时,要充分利用好课本的插图。现在使用的新编教材贯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地理教育理念,真正做到图文并茂,图文合一,图文互补。教材中图片资料极为丰富,有大量精美的彩色图像,也增添了许多教学生亲自动手画图的活动,真正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点,这些图片色彩鲜明,形象直观,易教易学。因此,要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及地图册配合地理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形象直观,既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又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
责任编辑 罗 峰
因此,作为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开始就要重视引导学生对地图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将课本中繁冗的文字描述,落实到图上,做到以图忆文,以图增知,以图启智,发展地图思维。我在地理教学中,比较注重对学生进行地图知识的教育,基本做法如下。
首先。讲清概念,认识图例,教会学生正确的读图方法。形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刚上初中的学生,对色彩斑斓的地理图册,非常有兴趣,但是却不懂得如何看图,不知道“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不知道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认识,去掌握。如让他们记住地图上的各种注记符号,教他们学会辨读地形图,学会运用比例尺和经纬网。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才能使地图在今后的学习中起到作用。
其次,要反复运用地图。要想能熟练地运用地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需要逐步积累,反复读图、用图,要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的地图形象的感知。所以,我要求学生上我的课,地理图册是必备的工具,我在每节地理新课中,从不忽视用图和展示地图。我也要求学生每节课都要打开地图册,认真读图。这样会使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查阅有关的地图,使学生熟悉地图要素,了解地理事物,获得感性的地理知识,进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如在讲“长江”的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在图里获得地理知识,找出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区,主要支流等。然后通过讲述“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让学生从图中找出原因,结合前面所学的我国地势的特点,分析地势对我国河流流向,及水能资源的影响。这样,通过地图,就把课本几页书的知识浓缩、概括,也使学生的脑海中积累了丰富的地图感性材料,在运用的时候,能在头脑中保持和再现。
此外,我还要求学生经常描图绘图,加深印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想学生能准确地记住地图形象,可以通过地图练习,描绘地理简图。在学习的过程中心到、手到、眼到,多种感官积极参与,使大脑皮层刺激的力度增加,学生脑海里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住我国的“三横五纵”铁路干线,使学生在地图册合起来后,铁路线的图像仍能跃然脑中,我要求学生把这几条铁路线在本子上描绘出来,并在每条干线标出铁路名称及重要交通枢纽。刚开始,学生画出来的图总是杂乱无章,或在连接上有些错误,但我总是鼓励学生,要他们仔细观察,然后再画,并且把他们当中画得准确、精美的图张贴在教室,供同学们欣赏。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他们韵竞争心理。经过几次的画图练习之后,学生不再觉得是件难事了,而且也越来越熟练,越来越准确了。经验表明,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描绘,头脑中的地图辨析能力加强了,地图形象更加准确。考试时。学生做这类题目的时候就能得心应手,做到“卷中无图,心中有图”。
另外,我还常常删繁就简,自制简图。有些教学挂图,内容繁多,针对性不够强,使学生在观察地图的时候眼花缭乱,无从看起。有时,你在讲高原,他们在看平原;你在讲山脉,他们在看河流,效果不是很理想。鉴于此,在课堂上我经常删繁就简,边讲边画,重点突出。虽然自己的绘图技能并不高,但我认为,教师迅速准确地板图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并排除无关信息的干扰,使地图形象更清晰、鲜明、深刻。教师边讲边画,化静为动,使每个知识点都能在图上得到落实。图文融合的教学使学生做到图文转化,以图忆文,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同时,要充分利用好课本的插图。现在使用的新编教材贯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地理教育理念,真正做到图文并茂,图文合一,图文互补。教材中图片资料极为丰富,有大量精美的彩色图像,也增添了许多教学生亲自动手画图的活动,真正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点,这些图片色彩鲜明,形象直观,易教易学。因此,要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及地图册配合地理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形象直观,既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又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
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