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分装置用叶片扩压器设计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f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能源日益紧缺,空分压缩机作为整个空分厂的核心耗能设备,用户对其性能指标要求越来越高,各个压缩机制造厂家转子模型级的气动性能无论是从效率方面、从工况范围方面、还是从能头方面都在不断提高,可以说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想再提高的空间不大,因此本文主要从定子件角度-扩压器,研究提高机组效率,降低成本。
  [关键词]空分装置 空压机 扩压器
  中图分类号:TH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4-0040-01
  扩压器可以分为:无叶扩压器,半高扩压器,全高扩压器。三种扩压器各有其优缺点:无叶扩压器效率最低,但是工况范围最好;全高扩压器效率最高,但是工况范围相对狭窄,尤其是对高能头叶轮,范围更窄,并且随着机组的大型化,全高扩压器更容易引起管路振动;半高扩压器参数介于两者之间。
  从结构上来说,传统的扩压器是顺着气流方向推进蜗壳,这种扩压器的外径-蜗壳内径至少要1.6倍叶轮直径,有的达到1.8倍。通过改进装配方式,从蜗壳背部进行装配,这样就可以将蜗壳内径降低到1.35倍叶轮直径,减小蜗壳重量12%左右,扩压器重量减少54%,通过结构优化设计,以四万空分为例,仅此一项,就可以降低材料成本6万余元,同时这种结构更利于系列化,只要蜗壳系列化完成,扩压器也随之完成了系列化,每次设计时,只需要对局部进行小范围改动即可。当扩压器在现场引起管路振动时,只需要对叶片进行切削即可,不用像传统结构那样,更换整个扩压器。
  扩压器设计的核心是叶片的设计,从叶片的数量来说,首先要满足气动的要求,数量太少,导流不充分,起不到扩压的作用,数量太多又容易引起阻塞,降低机组效率。同时扩压器叶片数量要与叶轮的叶片数量,导叶的叶片数量互为质数,并且要进行固有频率的分析,确保不会发生频率共振,如果发生共振,运转一年左右变会造成叶轮疲劳断裂。其次就是叶片的进、出口角度和型线设计,这时就需要通过CFD分析,按照附图一方式进行建模,不同的角度和型线,对效率的影响最高可达3%,同时能扩大或者缩小流量范围10%左右,因此需要不断优化,得出最佳的效率,由于空分压缩机压力参数比较固定,因此常规情况下,不需要每台都进行优化设计,可以大大缩小工作量。
  随着叶轮直径大于1000mm,由于半开式叶轮的能头比较高,叶轮周速一般可达380m/s,在这种情况下,机组的噪音比较大,而这种大的噪音,一方面影响周边环境,另一方面会容易引起管路的振动加大,可以加大10倍以上,甚至直径振裂管路,这种时候,就需要对扩压器采取一定的措施:1.在叶轮直径1000-1100mm时,可以对扩压器叶片采取切角的方式,即入口处压力面的0.4,吸力面的0.2,总宽度的0.3,三点成一个面,进行切削,这样可以减小管路的振动;2.在叶轮直径大于1100mm时,需要采用半高扩压器,半高扩压器一般来说会略降低机组的性能,比如说0.4倍的叶片宽度,会降低机组效率1.5%左右,但是通过优化设计,对叶片角度和型线进行更改,反复的对比分析计算,有时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如附图二,不仅效率没有降低,还拓宽了机组的工况范围,尤其大流量是效率提高,采取这种形式的扩压器,优势非常明显,一方面可以避免管路振动,另一方面由于其大流量时效率好,因此在整个机组设计点选取时,可以选取更小的点作为设计点,按照国内的经验,一般各个环节都会留有余量,这样就导致最后的空压机往往不是在最佳效率点运行,虽然设计点是好的,但是实际运行点往往偏低,通过提高扩压器对大流量的影响,选取合理的设计点,可以提高现场实际运行效率1%左右,并且略微降低制造厂的成本,同时即使现场需要最大工况,压缩机也是可以满足的,对于四万空分来说,一个百分点,就是280KW/小时,按照工业用电计算,一年就是245万的电费。
  空分压缩机,尤其是大型空分压缩机,竞争对手主要为跨国巨头,比如说曼透平,西门子,还有新兴的韩国三星公司等,竞争非常激烈,因此需要尽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设计手段倾尽全力之后,只能從加工制造角度进一步提高效率:叶片是整体铣制的,精度6.3左右,通过磨料流方式,可以把表面精度提高到0.4,通过两种精度的扩压器对比性能试验,可以提高机组效率0.3%,可以说对机组成本几乎没有影响,但是效率却有了一个小幅度的提高。
  整个扩压器设计的核心理念就是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效率的提高,会增加中标几率,成本的降低会提高企业的利润,市场逐步萎缩,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压缩机市场上尽可能的提高市场占有率。
  参考文献
  [1] 黄钟岳,王晓放,透平式压缩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 徐忠.离心式压缩机原理(修订本),第二版,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其他文献
[摘 要]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科学技术随之也得到了持续发展,因而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建筑业,城市和农村建设中涌现了大批的建筑物,但是随着出现的施工质量、施工环境等建筑施工问题也非常突出,这均给土木建筑工程埋下了安全隐患。本文依据当代社会土木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了施工过程中潜存的不足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土木建筑施工 控制管理施工 潜存不足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T
期刊
[摘 要]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是机械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成果的结合体,其出现和推广使用对我国的经济支柱产业机械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使其产品质量更有保证,预示着我国机械制造业开始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所以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从产生起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针对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展开分析,为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有效推广和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持续发展作出努力。  [关键词]机械
期刊
[摘 要]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与管理,指的是建筑企业通过控制与管理措施,来调控是建筑工程各阶段的造价水平,使其能够在保证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的基础上,对各种不必要的开支进行有效缩小,并对建筑工程的整体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在我国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很多问题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成为建筑工程领域所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工程造价的控制重点进行了研究,具有
期刊
[摘 要]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石油化工行业得到迅速发展,运输管道工程不断增多,石油化工管道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艺,稍有不当便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对管道施工严格要求,从而保证管道施工的顺利进行,进而完成整个工程。本文首先介绍了石油化工管道的施工要求,然后讨论石油化工管道施工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石油化工 管道施工 要求  中图分类号:TE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时代飞速的进步,使电气化设备不断进入各个领域,电气设备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旦发生故障,就会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生产,因此电气设备故障的诊断就成为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及时找出故障原因,解决故障,使电气设备最快恢复运行也是人们不断研究的重点。本文就常见的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做出一些探讨。  [关键词]电气设备 故障分析 故障诊断  中图分类号:TM507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是靠发动机或电动机驱动,从液压油箱中吸入油液,形成壓力油排出,送到执行元件的一种元件。文章主要阐述了液压泵的特点、分类及工作原理,并探讨了如何加强维护日常液压泵。  [关键词]液压泵 分类 原理 维护  中图分类号:F4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4-0033-01  引言:我矿大井主、副井绞车均为摩擦式绞车,提升钢丝
期刊
[摘 要]本文论述了一矿地区油田进入高含水期,针对低产低渗透油田的特点及高含水期油层分布特点,大力应用油层改造措施,对一矿地区的“稳油控水”工作和原油稳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含水期 油层 改造措施 稳油控水  中图分类号:TE35,TE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4-0030-01  随着油田综合含水不断上升和可采储量逐渐减少,使油田的稳产难度越来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也逐步完成,有效促进了我国电力工程的快速发展,但电力行业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电力公司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得以健康快速发展,需要不断不断发展壮大,这就需要提升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减少工程造价。本文就对电力工程建设工程质量全过程控制管理进行了简单分析,以期提供一些电力工程质量控制意见。  [关键词]质量 全过程 控制管理 电力工程  中图分类号:F2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石油化工企业发展迅速,已经快速成为我国支柱型企业。石油化工企业设备是现代化生产的根本,而自动化仪表控制技术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中枢神经。本文首先对石油化工企业自动化仪表控制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并对石油化工企业自动化仪表的特点进行阐述,最后详细介绍现阶段石油化工行业自动化仪表控制技术,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石油化工 自动化仪表 控制技术  中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工程也得到了很好地发展。在电力工程管理中,项目风险管理占据重要的位置,因为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电力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也影响到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进而提出电力工程项目风险因素的识别,最后对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帮助电力企业增强风险意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关键词]电力工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