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好莱坞对于重述神话与童话似乎颇为热衷,《灰姑娘》(Cinderella)、《白雪公主与猎人》(SnowWhite and the Huntsman)、《大力神》(Hercules)、《出埃及记》(Exodus)等伴随西方孩子长大的故事,纷纷在大银幕上重现,让大孩子们得以在90分钟里重回童年;而Tim Burton(蒂姆·波顿)这位最善于讲童话的导演——虽然他的童话,比如《僵尸新娘》(Corpse Bride)、《沉睡谷》(Sleepy Hollow),总有些黑暗——却在2014年底搬出一部人物传记,《大眼睛》(Big Eyes),当然,这传记仍然与孩子有关——那是一群瞪着大眼睛的孩子,从画布上直直地望向你的心里。
上世纪60年代,Walter和Margaret Keane夫妇凭借着这些大眼睛的孩子名声大噪,他们的画作被众多名人收藏,杂志、广告、食品包装,以及各种可以印刷图案的介质上,几乎都可以看到这些有着忧伤的大眼睛的孩子们。有人说它们纯粹是些商业性的肤浅东西,根本与“艺术”扯不上关系;但也有人对它们趋之若鹜,不仅收藏原作,也收集印刷品。
影片开篇,第一双大眼睛逐渐呈现在观众面前,意境深邃、沉静,甚至神秘;随后,清脆的印刷机声忽然响起,一张张复制品簌簌飘落,原本的沉静随即被打破。的确,那些浓墨重彩、面孔卡通的形象,或许更适合在印刷品上,而不是在画布上呈现。虽然如此,与“大众”、“复制”、“低廉”之类的词捆绑在一起的印刷品,与镶嵌在精美画框之内的“艺术品”之间的差别,究竟是在“艺术”上,还是其他方面,却有待商榷。
人们谈到Keane(或The Keanes)的作品,常常用到“kitsch”(俗丽,媚俗)或“kitschy”这样的贬义词。所谓“kitsch”,意为“a low-brow(低级的)style of mass-produced art or design using popular or cultural icons(偶像,符号)”;被称作“kitsch”的作品,往往是“unsubstantialor gaudy(俗丽的)works or decoration,or works that arecalculated to have popular appeal”。因为其“低俗”,其“迎合大众口味”,便自然不适合挂在“画廊”或“收藏家”的墙壁上,而只能作为装饰品,不过让普通人家的墙壁上多少有些色彩罢了。
“kitsch”这个词源于19世纪,指那些表现“exaggeratedsentimentality and melodrama”(夸张情感和耸动情节)的作品。有评论家(Hermann Broch)称,“The essenceof kitsch is imitation:kitsch mimics(模仿)its immediatepredecessor with n0 regard to ethics(伦理)-it aimsto copy the beautiful,not the good”;也有人(WalterBenjamin)称,“Kitsch is,unlike art,a utilitarian(实用主义的)object lacking all critical distance between objectand observer;it offers instantaneous(即时的)emotionalgratification(满足)without intellectual effort,withoutthe requirement of distance,without sublimation(升华)”。简言之,前者认为“kitsch”就是表现“漂亮”,不管这“漂亮”是否抄袭他人,或是好是坏;而后者则认为“kitsch”不要求观者思考,便让观者当下感受到情感的满足(因为漂亮),于是便剥夺了观者在思考之后得到思想层面的满足与提升的机会。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艺术(还有文学)变得越来越与“晦涩难懂”挂上了钩。或许,这应当与评论家这个行当的诞生与兴盛有些关系吧。在今天,我等普通大众看到一件艺术品,若是不需权威专家解释,便发自内心地喜欢它,这不仅不可能,甚至我们自己也会感到难为情(guilty),因为我们如此“直接地”便喜欢上的,往往是“kitsch”:所以,我们需要专家们发明一套术语,来阐释那些他们欣赏,而且也要求有“品味”的大众欣赏的作品。
在这部电影中,有许多所谓的现代派作品,与The Keanes的kitschy之作对照:那些“高深的”画作,需要有“专业知识”和“深刻思想”的人告诉你,它们是好的;而你,则需要应和,需要挖空心思找出它们的“好”,理解它们的“好”,以证明自己的“深刻”。就像影片中,在一家画廊内,老板与女顾客面对一幅“现代派”画作时(在“肤浅的人”看来不过是一片污渍)的一段谈话所展现的:
Gallerist:Its brilliance is about the composition ofspontaneity(自发性),The image has no visual center forattention.
Customer:It’s quite gestural(姿态的),
Gallerist:Oh definitively,strongly influenced byTachism.
Customer:I heard Tab Hunter3 was in here looking atone.
Gallerist:Well,I am not allowed to say.
当然,关于何为艺术,以及艺术之优劣的话题,向来争议不断,特别是在加了“现代”甚至“后现代”的标签之后,艺术更成了一个既让人难以捉摸,又显得颇为随意的东西。有时候,所谓艺术,或优劣,也许不过是掌握话语权的评论家与身份显赫的收藏家的个人喜好罢了。这一点上,倒是不怎么从事具体艺术创作的丈夫walter Keane看得更为透彻:
上世纪60年代,Walter和Margaret Keane夫妇凭借着这些大眼睛的孩子名声大噪,他们的画作被众多名人收藏,杂志、广告、食品包装,以及各种可以印刷图案的介质上,几乎都可以看到这些有着忧伤的大眼睛的孩子们。有人说它们纯粹是些商业性的肤浅东西,根本与“艺术”扯不上关系;但也有人对它们趋之若鹜,不仅收藏原作,也收集印刷品。
影片开篇,第一双大眼睛逐渐呈现在观众面前,意境深邃、沉静,甚至神秘;随后,清脆的印刷机声忽然响起,一张张复制品簌簌飘落,原本的沉静随即被打破。的确,那些浓墨重彩、面孔卡通的形象,或许更适合在印刷品上,而不是在画布上呈现。虽然如此,与“大众”、“复制”、“低廉”之类的词捆绑在一起的印刷品,与镶嵌在精美画框之内的“艺术品”之间的差别,究竟是在“艺术”上,还是其他方面,却有待商榷。
人们谈到Keane(或The Keanes)的作品,常常用到“kitsch”(俗丽,媚俗)或“kitschy”这样的贬义词。所谓“kitsch”,意为“a low-brow(低级的)style of mass-produced art or design using popular or cultural icons(偶像,符号)”;被称作“kitsch”的作品,往往是“unsubstantialor gaudy(俗丽的)works or decoration,or works that arecalculated to have popular appeal”。因为其“低俗”,其“迎合大众口味”,便自然不适合挂在“画廊”或“收藏家”的墙壁上,而只能作为装饰品,不过让普通人家的墙壁上多少有些色彩罢了。
“kitsch”这个词源于19世纪,指那些表现“exaggeratedsentimentality and melodrama”(夸张情感和耸动情节)的作品。有评论家(Hermann Broch)称,“The essenceof kitsch is imitation:kitsch mimics(模仿)its immediatepredecessor with n0 regard to ethics(伦理)-it aimsto copy the beautiful,not the good”;也有人(WalterBenjamin)称,“Kitsch is,unlike art,a utilitarian(实用主义的)object lacking all critical distance between objectand observer;it offers instantaneous(即时的)emotionalgratification(满足)without intellectual effort,withoutthe requirement of distance,without sublimation(升华)”。简言之,前者认为“kitsch”就是表现“漂亮”,不管这“漂亮”是否抄袭他人,或是好是坏;而后者则认为“kitsch”不要求观者思考,便让观者当下感受到情感的满足(因为漂亮),于是便剥夺了观者在思考之后得到思想层面的满足与提升的机会。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艺术(还有文学)变得越来越与“晦涩难懂”挂上了钩。或许,这应当与评论家这个行当的诞生与兴盛有些关系吧。在今天,我等普通大众看到一件艺术品,若是不需权威专家解释,便发自内心地喜欢它,这不仅不可能,甚至我们自己也会感到难为情(guilty),因为我们如此“直接地”便喜欢上的,往往是“kitsch”:所以,我们需要专家们发明一套术语,来阐释那些他们欣赏,而且也要求有“品味”的大众欣赏的作品。
在这部电影中,有许多所谓的现代派作品,与The Keanes的kitschy之作对照:那些“高深的”画作,需要有“专业知识”和“深刻思想”的人告诉你,它们是好的;而你,则需要应和,需要挖空心思找出它们的“好”,理解它们的“好”,以证明自己的“深刻”。就像影片中,在一家画廊内,老板与女顾客面对一幅“现代派”画作时(在“肤浅的人”看来不过是一片污渍)的一段谈话所展现的:
Gallerist:Its brilliance is about the composition ofspontaneity(自发性),The image has no visual center forattention.
Customer:It’s quite gestural(姿态的),
Gallerist:Oh definitively,strongly influenced byTachism.
Customer:I heard Tab Hunter3 was in here looking atone.
Gallerist:Well,I am not allowed to say.
当然,关于何为艺术,以及艺术之优劣的话题,向来争议不断,特别是在加了“现代”甚至“后现代”的标签之后,艺术更成了一个既让人难以捉摸,又显得颇为随意的东西。有时候,所谓艺术,或优劣,也许不过是掌握话语权的评论家与身份显赫的收藏家的个人喜好罢了。这一点上,倒是不怎么从事具体艺术创作的丈夫walter Keane看得更为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