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的合作学习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tia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衍生出很多新颖、个性的学习模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主要包括个体型学习与合作型学习两种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备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可以将一小部分学生集中起来,发挥团队的力量和智慧共同分析与解决问题,让他们均有所收获。本文针对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做研究,同时提出部分个人观点。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小学语文
  语文课堂是教师教授知识和学生吸纳知识的主要场所,由于学生对新知识总是充满着未知与好奇心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有效降低知识的难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着程序性、情感性与认知性等冲突现象,不过正是这些冲突现象让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思考与互动中,使他们为完成共同任务和目标,有着明确的互助性与责任性学习。
  一、 合理划分合作小组,做好前提准备工作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时,第一步是将班内学生合理划分成多个小组,这是成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与前提。为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教师应当全面考虑到班内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及性别等因素,组建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挑选小组成员时坚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不仅能够增添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化,还能够促使各个小组之间进行竞争性学习。他们一定要明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定位,知道自己应该为本小组做些什么,不过角色也可以采用轮换制度,使各个小组成员都有机会承担不同的任务,了解不同角色所担负的义务与责任,以此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与合作意识,并体现出合作学习的公平性。
  二、 科学引导积极调控,承担促进者的角色
  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需合理引导与积极调控,扮演好组织者、促进者与辅导者的角色,让他们有序、高效地学习知识。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在课堂上很难长时间地保持集中,教师可先设计一个总体性问题,使其知道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处理的问题,让成员提前搜集与整理资料,初步进行思考,为课堂学习做铺垫。同时,小学教师在设置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时,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挑战性与启发性,而且问题难度不宜过大,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也不能过于简单,假如太过简单,就很难调动他们合作学习的兴趣与欲望,致使小组合作只是停留在表层。
  三、 开展小组文化建设,学生认同合作学习
  从本质上来讲文化即为认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教师需展开建设小组文化活动,让学生从内心角度认同小组文化,主要包括无形与有形两类。其中无形文化包括小组内的班级活动与制度建设等;有形文化则指的是小组标识、口号和名称等。组织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和决定本组的名字与口号等文化符号,采用特殊的文化仪式使其达成共识,强化他们的身份感与归属感。并充分借助教室的文化墙,把班内各个小组的成果、目标与口号等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呈现出来,目的是鼓励他们形成团结合作的心态。而且小学班主任应鼓励各个小组自主建设组内制度,制定奖励与惩罚机制,以此激励或制约本组成员。
  四、 明确小组合作任务,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小学生思维意识不够成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要想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实效性,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习惯十分重要,这是一个长期任务。小学生除自身锻炼交际能力与学习习惯之外,教师需刻意增强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时,教师应当明确小组合作任务,在任务和作业设置方面,多设计一些需要小组合作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像社会与科学中的课外调查,体育课堂上的小组训练,语文中的合作写作,及数学中的合作解题等。当小学生知道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之后,将会找到清晰的前进方向与努力角度,在潜移默化和日积月累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五、 科学优化评价机制,升华合作学习效果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离不开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小组成员的一起努力,一定要充分发挥出所有成员身上的潜力与潜能,追求的是个人目标与整体目标的同步实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所有成员属于一个共同学习体,在整个学习活动中任何环节都不能出现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到合作学习目标。这表明建立一个促使整体学生在小组内,不仅要个人努力,还需乐于主动同同伴之间相互合作的科学制约机制。为此,小学教师在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成果时,应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有机整合,把小组个人学习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融合,以此为基础构建侧重于过程性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的良性机制。同时,教师应采用小组个人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的机制,让小學生意识到小组成员属于一个共同学习体,个人学习目标应当以集体目标的实现为依托。为避免出现小组歧视或个人主义现象,教师需对个人学习行为和结果进行恰当评价。
  六、 总结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科特点与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并不断学习和进步,努力探索出更加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引导小学生合作探索知识的奥秘,全力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小学生获得共同进步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成楚洁.小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现状研究[J].时代教育,2018(7):210.
  [2]闻佩瑾.探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华夏教师,2018(7):62.
  作者简介:李艺飞,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海市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网络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多种多样的阅读方式,阅读资源丰富多彩,信息呈现方式多样化,这也促进小学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的革新。然而,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仍是以“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到阅读体验中,无法很好地体会课文感情。因此,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利用网络优化学生的阅读体验,是每个语文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课堂体验式;阅读 
摘 要:小学教育作为我国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故此在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保障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整体水平的提升,是现阶段小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社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主要以小学语文教育为例,探析了当下我国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提问,并对其教学改革方法、教学任务布置等多方面进行了浅度分析,以期为后续各学科
摘 要: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然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对学生的不同智能进行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则是现代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所以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多元智能教学模式,就是本文主要分析和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元智能;课堂教学  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教学理论是对传统智力教学理论的补充和更新,它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了影响一个人智力发展
摘 要:小学语文教育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在上学之前就已经对语文进行应用和了解了,学生阶段要对其进行规范,所以要明确其价值追求,并根据其价值确立科学的教育方案。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要,建立价值目标,并且构建可行的科学教育模式,实现科学教育和素质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价值追求;科学化  小学语文是学生教育的基础学科,是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对其学习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