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颈性眩晕;斜方肌起止点;针刺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2.10.025
中图分类号:R274.915.31;R2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10-0064-02
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是指椎动脉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而引起以眩晕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是眩晕主要发生于头颈部活动时。目前,现代医学多以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治疗为主,但疗效不佳,容易复发。笔者根据临床实践,选择以斜方肌起止点为针刺主要靶点治疗颈性眩晕获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来自2011年6月-2012年3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骨伤科、神经内科门诊部,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6~60岁,平均(43.18±8.71)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6.6年,平均(29.43±18.20)月。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3~64岁,平均(41.71±9.02)岁;病程最短3周,最长7年,平均(31.10±17.92)月。经统计学处理,2组在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患者均有眩晕、颈部疼痛或压痛等表现,其中伴恶心呕吐者21例,伴头痛者9例,伴猝倒者3例,伴耳鸣、视觉障碍、上肢麻木等症状者10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和《临床神经病学》[2]诊断标准拟定。①以眩晕为主症,症状与头颈部活动相关;多伴有恶心、呕吐、视觉障碍、耳鸣等交感神经症状,甚者可有猝倒,但不伴意识障碍。②颈部肌肉僵硬、疼痛、活动受限、压痛等不适。③旋颈试验阳性。④X线片可有颈椎曲度改变、寰枢关节紊乱、椎间隙变窄等异常变化。⑤经颅多普勒(TCD)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⑥多为长期低头伏案工作、姿势不良、中老年患者等。
1.3 排除标准
耳源性、脑源性、眼源性、外伤、代谢性、感染性等疾病所致眩晕者;伴有严重心、肝、肾疾患者;造血系统疾病、精神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颈椎骨折、滑脱、结核等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不同意加入试验或治疗期间不能坚持或加用其他治疗方法者。
1.4 治疗方法
1.4.1 治疗组 采用针刺斜方肌起止点穴位或治疗点为主。针刺取点或穴:风府、风池、风府与风池连线的中点(记为A1点)、巨骨、秉风、天宗、大椎、颈2~3(C2~3)横突点、脾俞、脊中、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凹陷中(A2点)、颈肩部阿是穴。取穴原则:所有患者均取风府、风池(双)、A1点(双)、A2点、C2~3横突点,其他穴位或治疗点根据症状、体征取患侧穴位,双侧部位均累及时双侧取穴。操作:患者俯卧位,针刺点常规消毒,选择0.30 mm×40 mm毫针,风池、A1点、A2点直刺,针尖斜向鼻尖;风府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深度均为15~25 mm;C2~3横突点以后正中线旁开1.5 cm作为针刺进针点,针尖朝横突点缓慢插入至抵住横突点并产生胀感为度,无针感时可小幅度捻转以促使针感产生;巨骨、天宗、秉风朝垂直脊柱方向平刺,大椎、脊中、A2点斜刺,脾俞直刺,针刺深度15~25 mm,阿是穴根据具体部位进行针刺,深度控制在15~25 mm。每次留针30 min,连续治疗6 d,疗程间休息1 d,连续2个疗程。
1.4.2 对照组 参照文献[3-5],根据X线取颈椎病变节段的夹脊穴及颈肩部阿是穴。操作:患者俯卧位,针刺部位常规消毒,选择0.30 mm×40 mm毫针,针尖朝向颈椎两棘突之间针刺,进针深度约30 mm,阿是穴操作同治疗组。每次留针30 min,连续治疗6 d,疗程间休息1 d,连续2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与方法
1.5.1 眩晕症状和功能改善情况 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6]对患者治疗前后眩晕症状(眩晕程度8分、频度4分和持续时间4分,共16分)、颈肩痛(4分)、头痛(2分)、日常生活及工作(4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4分)等5个方面的主观症状进行评估。各项分值越高,表示症状缓解明显;评估总分越高,表示疗效越显著。
1.5.2 颈肩疼痛改善情况 采用McGill简化量表中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患者治疗前后颈肩疼痛进行评估。一条长10 cm的直线,两端表示无痛和剧痛,患者根据疼痛程度画线。0分:无疼痛感觉;2分(1~3 cm):轻度疼痛,工作生活不受影响;4分(4~6 cm):中度疼痛,影响工作,生活尚不受影响;6分(7~10 cm):重度疼痛,影响工作及生活。VAS评分越高,疼痛越重。
1.6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拟定。痊愈:眩晕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显效:大部分症状和体征消失,残留症状较以前有明显减轻,基本能够进行日常活动;有效:少数症状得到改善,生活、工作受到一定影响;无效:症状较治疗前无改善或恶化,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若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反之用非参数检验;疗效比较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眩晕症状与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经治疗,2组眩晕症状和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3,P=0.009 2),提示治疗组在改善症状和恢复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 2组颈肩疼痛改善情况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0,P=0.225)。见表2。
2.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300.00,Wilcoxon W=765.00,P<0.05,2组疗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3。
3 讨论
颈性眩晕属于中医“眩晕”范畴。中医学认为,外邪侵袭、慢性劳损等原因致使项部经气不利,经络痹阻,气滞血瘀,致使气血失和不能荣于头目,脑失所养,故眩晕时作。《灵枢·大惑论》云:“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证治准绳》云:“颈痛头晕非是风邪,即是气挫,亦有落枕而成痛者。”现代医学研究显示,颈性眩晕患者多存在脊柱力学平衡失调,而颈部浅层斜方肌最易被累及,形成肌肉痉挛及慢性劳损点,导致颈肩部疼痛,低头及颈部侧屈、旋转等活动受限,甚则头晕、耳鸣、眼花等症状。颈性眩晕的发生与斜方肌病变互为因果,并常形成恶性循环。选取斜方肌起止点穴位或治疗点多位于膀胱经、胆经、大肠经、小肠经、督脉上,它们循行颈项肩背部,针刺可调节经脉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镇痛醒脑的目的。肌肉起止点疗法认为,阿是穴与反阿是穴一般多位于肌肉的止点、肌腹或起点上,并且所在位置相互对立;脊柱的动静力平衡理论认为,脊柱的肌肉运动时以等张收缩为主,而肌肉痉挛则以等长收缩为主,等长收缩时肌肉两头同时向中间靠近,肌肉紧张易引起止点劳损,出现颈部疼痛、僵硬等不适感[8],而李氏等[9]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指出颈部局部疼痛刺激能引起椎动脉血流下降,血管阻力增高,从而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颈部疼痛的缓解能消除椎动脉供血不足。Ribbons T等[10]认为,颈性眩晕症状与颈部疼痛、僵硬、不适等密切相关,当颈部疼痛、僵硬、不适加重时,眩晕加重,而消除颈部症状多使眩晕得以缓解。在斜方肌起止点处选取穴位或治疗点,如风府、风池、巨骨、天宗、脊中、A2及颈肩部阿是穴等进行针刺,可以良性调节肌肉收缩,松解痉挛,缓解肌肉紧张,消除颈项部疼痛、僵硬等不适,增加椎动脉的血供,使眩晕症状得解。因此,选择斜方肌作为针刺靶点可以起到针对性的治疗作用。选择C2~3横突点作为进针点,一是在C2~3椎旁常常存在压痛,针刺后收效良好;二是解剖上颈椎的活动主要发生在寰枢椎,C2~3椎动脉更易因退行性变等原因而受挤压、扭曲、狭窄,导致血流下降,针刺可有利于激发局部经气,促进气血运行。
本观察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眩晕、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在消除疼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眩晕症状与功能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表明以斜方肌起止点为针刺主要靶点治疗颈性眩晕在改善眩晕、颈肩疼痛症状及恢复功能方面均具有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24.
[2] 黄如训,梁秀龄,刘焯霖.临床神经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2.
[3] 左金良,韩建龙.颈性眩晕的分型治疗及疗效分析[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2(18):1657-1658.
[4] 陆统.“分型论治”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1,9(17):131-1132.
[5] 左金良,韩建龙,邱思强,等.临床分型在颈性眩晕治疗中的意义[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23):1961-1963.
[6] 王楚怀,卓大宏.颈性眩晕患者症状与功能评估的初步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6):246.
[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8] 钟士元.脊柱相关疾病治疗学[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40.
[9] 李曙明,张银刚,吴学元,等.颈部疼痛在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9,30(3):356-358.
[10] Ribbons T, Bell S. Neck pain and minor trauma:normal radiographs do not always exclude serious pathology[J]. Emerg Med J,2008,25(9):609-610.
(收稿日期:2012-05-28,编辑:蔡德英)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2.10.025
中图分类号:R274.915.31;R2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10-0064-02
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是指椎动脉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而引起以眩晕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是眩晕主要发生于头颈部活动时。目前,现代医学多以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治疗为主,但疗效不佳,容易复发。笔者根据临床实践,选择以斜方肌起止点为针刺主要靶点治疗颈性眩晕获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来自2011年6月-2012年3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骨伤科、神经内科门诊部,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6~60岁,平均(43.18±8.71)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6.6年,平均(29.43±18.20)月。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3~64岁,平均(41.71±9.02)岁;病程最短3周,最长7年,平均(31.10±17.92)月。经统计学处理,2组在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患者均有眩晕、颈部疼痛或压痛等表现,其中伴恶心呕吐者21例,伴头痛者9例,伴猝倒者3例,伴耳鸣、视觉障碍、上肢麻木等症状者10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和《临床神经病学》[2]诊断标准拟定。①以眩晕为主症,症状与头颈部活动相关;多伴有恶心、呕吐、视觉障碍、耳鸣等交感神经症状,甚者可有猝倒,但不伴意识障碍。②颈部肌肉僵硬、疼痛、活动受限、压痛等不适。③旋颈试验阳性。④X线片可有颈椎曲度改变、寰枢关节紊乱、椎间隙变窄等异常变化。⑤经颅多普勒(TCD)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⑥多为长期低头伏案工作、姿势不良、中老年患者等。
1.3 排除标准
耳源性、脑源性、眼源性、外伤、代谢性、感染性等疾病所致眩晕者;伴有严重心、肝、肾疾患者;造血系统疾病、精神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颈椎骨折、滑脱、结核等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不同意加入试验或治疗期间不能坚持或加用其他治疗方法者。
1.4 治疗方法
1.4.1 治疗组 采用针刺斜方肌起止点穴位或治疗点为主。针刺取点或穴:风府、风池、风府与风池连线的中点(记为A1点)、巨骨、秉风、天宗、大椎、颈2~3(C2~3)横突点、脾俞、脊中、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凹陷中(A2点)、颈肩部阿是穴。取穴原则:所有患者均取风府、风池(双)、A1点(双)、A2点、C2~3横突点,其他穴位或治疗点根据症状、体征取患侧穴位,双侧部位均累及时双侧取穴。操作:患者俯卧位,针刺点常规消毒,选择0.30 mm×40 mm毫针,风池、A1点、A2点直刺,针尖斜向鼻尖;风府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深度均为15~25 mm;C2~3横突点以后正中线旁开1.5 cm作为针刺进针点,针尖朝横突点缓慢插入至抵住横突点并产生胀感为度,无针感时可小幅度捻转以促使针感产生;巨骨、天宗、秉风朝垂直脊柱方向平刺,大椎、脊中、A2点斜刺,脾俞直刺,针刺深度15~25 mm,阿是穴根据具体部位进行针刺,深度控制在15~25 mm。每次留针30 min,连续治疗6 d,疗程间休息1 d,连续2个疗程。
1.4.2 对照组 参照文献[3-5],根据X线取颈椎病变节段的夹脊穴及颈肩部阿是穴。操作:患者俯卧位,针刺部位常规消毒,选择0.30 mm×40 mm毫针,针尖朝向颈椎两棘突之间针刺,进针深度约30 mm,阿是穴操作同治疗组。每次留针30 min,连续治疗6 d,疗程间休息1 d,连续2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与方法
1.5.1 眩晕症状和功能改善情况 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6]对患者治疗前后眩晕症状(眩晕程度8分、频度4分和持续时间4分,共16分)、颈肩痛(4分)、头痛(2分)、日常生活及工作(4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4分)等5个方面的主观症状进行评估。各项分值越高,表示症状缓解明显;评估总分越高,表示疗效越显著。
1.5.2 颈肩疼痛改善情况 采用McGill简化量表中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患者治疗前后颈肩疼痛进行评估。一条长10 cm的直线,两端表示无痛和剧痛,患者根据疼痛程度画线。0分:无疼痛感觉;2分(1~3 cm):轻度疼痛,工作生活不受影响;4分(4~6 cm):中度疼痛,影响工作,生活尚不受影响;6分(7~10 cm):重度疼痛,影响工作及生活。VAS评分越高,疼痛越重。
1.6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拟定。痊愈:眩晕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显效:大部分症状和体征消失,残留症状较以前有明显减轻,基本能够进行日常活动;有效:少数症状得到改善,生活、工作受到一定影响;无效:症状较治疗前无改善或恶化,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若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反之用非参数检验;疗效比较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眩晕症状与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经治疗,2组眩晕症状和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3,P=0.009 2),提示治疗组在改善症状和恢复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 2组颈肩疼痛改善情况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0,P=0.225)。见表2。
2.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300.00,Wilcoxon W=765.00,P<0.05,2组疗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3。
3 讨论
颈性眩晕属于中医“眩晕”范畴。中医学认为,外邪侵袭、慢性劳损等原因致使项部经气不利,经络痹阻,气滞血瘀,致使气血失和不能荣于头目,脑失所养,故眩晕时作。《灵枢·大惑论》云:“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证治准绳》云:“颈痛头晕非是风邪,即是气挫,亦有落枕而成痛者。”现代医学研究显示,颈性眩晕患者多存在脊柱力学平衡失调,而颈部浅层斜方肌最易被累及,形成肌肉痉挛及慢性劳损点,导致颈肩部疼痛,低头及颈部侧屈、旋转等活动受限,甚则头晕、耳鸣、眼花等症状。颈性眩晕的发生与斜方肌病变互为因果,并常形成恶性循环。选取斜方肌起止点穴位或治疗点多位于膀胱经、胆经、大肠经、小肠经、督脉上,它们循行颈项肩背部,针刺可调节经脉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镇痛醒脑的目的。肌肉起止点疗法认为,阿是穴与反阿是穴一般多位于肌肉的止点、肌腹或起点上,并且所在位置相互对立;脊柱的动静力平衡理论认为,脊柱的肌肉运动时以等张收缩为主,而肌肉痉挛则以等长收缩为主,等长收缩时肌肉两头同时向中间靠近,肌肉紧张易引起止点劳损,出现颈部疼痛、僵硬等不适感[8],而李氏等[9]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指出颈部局部疼痛刺激能引起椎动脉血流下降,血管阻力增高,从而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颈部疼痛的缓解能消除椎动脉供血不足。Ribbons T等[10]认为,颈性眩晕症状与颈部疼痛、僵硬、不适等密切相关,当颈部疼痛、僵硬、不适加重时,眩晕加重,而消除颈部症状多使眩晕得以缓解。在斜方肌起止点处选取穴位或治疗点,如风府、风池、巨骨、天宗、脊中、A2及颈肩部阿是穴等进行针刺,可以良性调节肌肉收缩,松解痉挛,缓解肌肉紧张,消除颈项部疼痛、僵硬等不适,增加椎动脉的血供,使眩晕症状得解。因此,选择斜方肌作为针刺靶点可以起到针对性的治疗作用。选择C2~3横突点作为进针点,一是在C2~3椎旁常常存在压痛,针刺后收效良好;二是解剖上颈椎的活动主要发生在寰枢椎,C2~3椎动脉更易因退行性变等原因而受挤压、扭曲、狭窄,导致血流下降,针刺可有利于激发局部经气,促进气血运行。
本观察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眩晕、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在消除疼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眩晕症状与功能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表明以斜方肌起止点为针刺主要靶点治疗颈性眩晕在改善眩晕、颈肩疼痛症状及恢复功能方面均具有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24.
[2] 黄如训,梁秀龄,刘焯霖.临床神经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2.
[3] 左金良,韩建龙.颈性眩晕的分型治疗及疗效分析[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2(18):1657-1658.
[4] 陆统.“分型论治”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1,9(17):131-1132.
[5] 左金良,韩建龙,邱思强,等.临床分型在颈性眩晕治疗中的意义[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23):1961-1963.
[6] 王楚怀,卓大宏.颈性眩晕患者症状与功能评估的初步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6):246.
[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8] 钟士元.脊柱相关疾病治疗学[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40.
[9] 李曙明,张银刚,吴学元,等.颈部疼痛在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9,30(3):356-358.
[10] Ribbons T, Bell S. Neck pain and minor trauma:normal radiographs do not always exclude serious pathology[J]. Emerg Med J,2008,25(9):609-610.
(收稿日期:2012-05-28,编辑:蔡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