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昆仑路街道社区门诊筛查5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0~80岁,平均58.6 岁;文盲10例,小学24例,高中11例,大专5例;合并高血脂36例,合并超重39例,合并糖尿病7例,合并脑卒中3例,合并心梗1例;患高血压49年,平均11.9 年。高血压诊断标准采用1999年高血压防治指南》 。
方法 :社区医生在门诊严格筛查病人,包括采集病史、体检、化验、心电图坐位血压等检查,合格后入选。入选标准按1999年高血压防治指南,在2年随诊过程中,患者要按照约定在指定医生处就诊,由同一医生长期观察防治效果,至少每3个月要检查1次血脂、血糖、肝功、肾功,同时根据我国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评分法 来具体干预病人吸烟、体重、血压、血脂、合并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具体步骤:①根据个体各危险因素、水平,从评分表中查出不同危险分值;②对所有危险因素分值求和;③查表得出对应于危险因素总分的10年缺血性心血管发病绝对危险;④与该个体同年龄组的高危险与低危险比较,求得该个体缺血性心血管发病的绝对危险净增值和相对危险度,无论对低危、中危,还是高危,都应采取非药物治疗措施,根据危险程度决定治疗措施,评估治疗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使血压长期稳定,维持在目标水平以下,促进患者坚持降压治疗,在2年期间通过规范化管理病人的血压、血脂、血糖、体重、吸烟,从而最终降低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方式包括增加活动量,每天至少走5km,限盐每天少于6g,减轻体重,戒烟、限酒,保持心情愉快,降糖、降脂,药物降压来达到保护主要脏器,从而最终降低心血管事件危险度和发生率。
统计学处理方法: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统计学有差异。
结 果
通过2年对50名高血压患者随访管理后,每天坚持步行5km的人数是41例,体重平均下降了4.5kg;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的人数为21例,平均剂量为每天100mg。血压达标29例,控制率为58%,其中联合用药11例,单独用药34例,不规律服药5例,治疗率达90%。具体血压、血脂、血糖、体重、10年缺血性心血管危险度改变如下表。
2年中,新发糖尿病2例,新发脑梗1例,新发心梗1例,急性心衰1例,其中这2年内新发糖尿病患者均属老年女性,且长期(3年以上)服用北京降压0号,因北京降压0号属利尿剂,对血脂及糖代谢产生影响,长期服用会引起合并糖尿病。这些新发数据与正常人群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大大降低了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死亡。
讨 论
高血压患者存在多种危险因素,除了年龄、性别、遗传等不可改变因素外,还有可改变危险因素,如超重、肥胖、膳食高盐、低钾、低钙、长期超量饮酒、缺乏体力活动和长期精神紧张等。针对可改变因素给予非药物治疗,包括合理膳食,控制体重、体育锻炼、戒烟、限酒、平衡心理等,非药物治疗是高血压的基础治疗,主要通过改善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水平进而使血压水平下降,对于1级高血压患者,仅通过非药物治疗就有可能使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对于必须接受药物治疗的2~3级高血压患者,非药物治疗可以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物用量,从而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减少费用。
大型临床试验结果提示 ,高血压患者积极降低血压,可降低心血管事件,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指出,收缩压下降10mmHg、舒张压下降5 mmHg,则可使极高危的高血压患者10年内心血管事件的绝对风险下降10%,如果下降20/10 mmHg,则绝对风险下降17%,如果高血压每天盐摄入量减少6g血压可降低2~8mmHg。体重减轻5kg,血压可降低5~10mmHg;每天运动18~25分钟,血压会降低4~9mmHg。因此在高血压治疗中,对低危、中危高血压患者,首先要强化生活方式的教育,在降低血压为中心的代谢综合征的治疗中,生活方式强化干预也具有重要意义。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可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预防新发高血压对于已经患高血压的患者可以提高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和依从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还可以实现对患者和高危对象的心理保健和行为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在2年中这50例患者的治疗率控制率分别由原来的37.34%和13.3%升高到90%和58%。10年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危险度由21.4%降至6.2%。从而大大降低了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因此健康教育在高血压预防和治疗的各个阶段均可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健康教育,干预不良行为方式来降低心血管事件,作为社区医生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我市高血压知晓率、控制率和治疗率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999年修订版)
2 吴兆芳.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其分层和预防.血管病学,2006,3.16
3 孙宁玲.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心血管病学,2006,3.16
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昆仑路街道社区门诊筛查5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0~80岁,平均58.6 岁;文盲10例,小学24例,高中11例,大专5例;合并高血脂36例,合并超重39例,合并糖尿病7例,合并脑卒中3例,合并心梗1例;患高血压49年,平均11.9 年。高血压诊断标准采用1999年高血压防治指南》 。
方法 :社区医生在门诊严格筛查病人,包括采集病史、体检、化验、心电图坐位血压等检查,合格后入选。入选标准按1999年高血压防治指南,在2年随诊过程中,患者要按照约定在指定医生处就诊,由同一医生长期观察防治效果,至少每3个月要检查1次血脂、血糖、肝功、肾功,同时根据我国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评分法 来具体干预病人吸烟、体重、血压、血脂、合并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具体步骤:①根据个体各危险因素、水平,从评分表中查出不同危险分值;②对所有危险因素分值求和;③查表得出对应于危险因素总分的10年缺血性心血管发病绝对危险;④与该个体同年龄组的高危险与低危险比较,求得该个体缺血性心血管发病的绝对危险净增值和相对危险度,无论对低危、中危,还是高危,都应采取非药物治疗措施,根据危险程度决定治疗措施,评估治疗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使血压长期稳定,维持在目标水平以下,促进患者坚持降压治疗,在2年期间通过规范化管理病人的血压、血脂、血糖、体重、吸烟,从而最终降低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方式包括增加活动量,每天至少走5km,限盐每天少于6g,减轻体重,戒烟、限酒,保持心情愉快,降糖、降脂,药物降压来达到保护主要脏器,从而最终降低心血管事件危险度和发生率。
统计学处理方法: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统计学有差异。
结 果
通过2年对50名高血压患者随访管理后,每天坚持步行5km的人数是41例,体重平均下降了4.5kg;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的人数为21例,平均剂量为每天100mg。血压达标29例,控制率为58%,其中联合用药11例,单独用药34例,不规律服药5例,治疗率达90%。具体血压、血脂、血糖、体重、10年缺血性心血管危险度改变如下表。
2年中,新发糖尿病2例,新发脑梗1例,新发心梗1例,急性心衰1例,其中这2年内新发糖尿病患者均属老年女性,且长期(3年以上)服用北京降压0号,因北京降压0号属利尿剂,对血脂及糖代谢产生影响,长期服用会引起合并糖尿病。这些新发数据与正常人群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大大降低了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死亡。
讨 论
高血压患者存在多种危险因素,除了年龄、性别、遗传等不可改变因素外,还有可改变危险因素,如超重、肥胖、膳食高盐、低钾、低钙、长期超量饮酒、缺乏体力活动和长期精神紧张等。针对可改变因素给予非药物治疗,包括合理膳食,控制体重、体育锻炼、戒烟、限酒、平衡心理等,非药物治疗是高血压的基础治疗,主要通过改善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水平进而使血压水平下降,对于1级高血压患者,仅通过非药物治疗就有可能使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对于必须接受药物治疗的2~3级高血压患者,非药物治疗可以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物用量,从而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减少费用。
大型临床试验结果提示 ,高血压患者积极降低血压,可降低心血管事件,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指出,收缩压下降10mmHg、舒张压下降5 mmHg,则可使极高危的高血压患者10年内心血管事件的绝对风险下降10%,如果下降20/10 mmHg,则绝对风险下降17%,如果高血压每天盐摄入量减少6g血压可降低2~8mmHg。体重减轻5kg,血压可降低5~10mmHg;每天运动18~25分钟,血压会降低4~9mmHg。因此在高血压治疗中,对低危、中危高血压患者,首先要强化生活方式的教育,在降低血压为中心的代谢综合征的治疗中,生活方式强化干预也具有重要意义。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可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预防新发高血压对于已经患高血压的患者可以提高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和依从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还可以实现对患者和高危对象的心理保健和行为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在2年中这50例患者的治疗率控制率分别由原来的37.34%和13.3%升高到90%和58%。10年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危险度由21.4%降至6.2%。从而大大降低了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因此健康教育在高血压预防和治疗的各个阶段均可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健康教育,干预不良行为方式来降低心血管事件,作为社区医生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我市高血压知晓率、控制率和治疗率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999年修订版)
2 吴兆芳.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其分层和预防.血管病学,2006,3.16
3 孙宁玲.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心血管病学,2006,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