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就业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做好劳动保障工作,使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实现。
(一)可以确保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小康目标的全面实现。
在目前严重的劳动力过剩与严峻的失业形势下,搞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可以直接提高社会就业率,扩大全社会就业总量。随着就业总量的扩大和就业人数的增长,整个经济发展进程会进一步加快,城乡居民收入也会全面增加,整个社会购买力将进一步增强,内需将进一步扩大,而且人民生活水平也将大大提高,小康目标将会全面实现。由此,整个国民经济将会逐步进入“就业增加——收入增长——购买力增强与内需扩大——经济发展——就业量进一步增加”的良性循环状态,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二)可以为国有企业乃至整个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保持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实践告诉我们,任何社会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都需要一个广泛的群众基础及其强大的动力源泉。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富余人员分流进程的推进,一些不安定因素应运而生。尤其在一些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再就业环境较为恶劣的新兴的边远矿区城市,因下岗而诱发的集体上访、闹事现象不断发生,有的甚至愈演愈烈,由此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与和谐发展。因此,做好了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大多数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都有了工作与生活出路,人们就会正确看待国有企业与政府机构改革,改革的社会支持率势必进一步上升,整个改革阻力会由此将大大下降,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便可得以维护与巩固,在客观上就会为国有企业乃至整个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一个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及其取之不尽的精神动力。
(三)可以推动千千万万个家庭幸福和谐,确保新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
在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尤其是城镇低收入阶层中,家庭关系的恶化与破裂及其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在这诸多原因的背后,下岗失业率的上升则是最关键、最根本的因素。从目前这一严峻的社会现实出发,必须认真做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在一定意义上说,做好了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就可以确保广大城乡居民家庭收入的增长与心理的平衡。只要广大居民收入增长了,心理平衡了,生活上得到了保障,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和谐就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家庭破裂和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就能得到根本性遏制。同时,随着城乡居民就业率的提高和收入的增长,青少年的教育(学费)就有了较为良好的物质条件,新一代的健康成长便有了可靠的社会保障,也确保了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推动人们精神面貌的全面改观及其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可以推动社会治安环境的根本改观,确保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做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可以直接提高就业成功率。随着就业率的提高,广大城乡居民安居乐业的人数越来越多,心理素质会越来越高,车匪路霸、偷盗抢劫、坑蒙拐骗等犯罪行为与犯罪人数将会大大减少,这不仅可以推动青少年、而且还可以推动整个社会犯罪率的下降。随着犯罪率的下降,整个社会的治安环境必将大大改观,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风尚将会渐渐得以恢复与弘扬。长此以往,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必将得以根本保证。
作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难点
(一)新生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
当前影响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困难首先是劳动适龄人口居高不下。虽然2010年以后,我们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将会缓慢下降,但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依然很大。一方面新成长劳动力仍处于高峰期,另一方面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不断上升,再加上现有企业下岗职工,新成长劳动力和失业人员矛盾相互交织,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同时,要特别引起重视的是,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矛盾的焦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出现了一批就业困难群体,主要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国有企业失业人员、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其他失业人员。无论从国际经验,还是从我国自身的实践来看,解决就业困难群体和长期失业问题比解决高失业率难度更大,问题更复杂。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严重问题是,大量有劳动能力的下岗失业人员无事可做,长期靠吃救济终究不是出路,还会引发不稳定因素,进而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进程。
(二)经济体制改革加剧了就业压力的释放
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以来,在微观领域,以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重塑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在宏观领域,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和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城乡之间就业的隔离状态被打破,城镇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状态不断加剧。以往职工一次就业定终身和企业职工能进不能出的铁饭碗被打破,国企和城镇其它企业中的富余人员被大量分流,加入失业和待业队伍。使计划经济体制下潜藏和累积的就业压力渐次释放出来,隐性失业变成为显性失业。短期内,城镇下岗职工的就业是重点和难点,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旧体制遗留的问题逐渐消化,体制转轨带来的压力会慢慢下降。从中长期看,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最大的难点,缓解这一矛盾将是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
(三)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大了就业的难度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信息革命的迅猛发展使知识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虽然有利于加快工业化的进程,但总体上并不利于扩大就业。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从业人员的下降不仅与国有工业企业的改革力度加大有关,也与近几年技术进步加速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后劳动生产率提高、用工下降有关。同时,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根本性变化,买方市场形成,竞争加剧,乡镇企业的体制优势逐渐丧失,技术劣势凸显出来,增速放缓,用工下降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从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今后技术进步的步伐还会加快,一般说来,第二产业扩大就业的增速和容量难以有大的提高。扩大就业容量的主要途径在于发展第三产业。现阶段,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化的水平。
(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当前扩大就业的难点,除了总量矛盾,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一是无技能和低技能的劳动力严重过剩,中高技能的劳动力明显不足。二是东部地区,大城市和部分中心城市就业压力相对较小,而广大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的就业压力大。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这些地区和城市的劳动力在本地选择就业的机会较少,加上传统意识的局限和家庭拖累等,又不愿意外出寻找就业机会,逐年积累,压力越来越大。三是传统产业和国有企业就业的容量逐年减少,下岗增多,而这些下岗职工或者由于年龄偏大,或者由于知识和技能较低,转岗困难,难以在新兴产业寻找就业岗位。再加上社会资本和银行资金大部分为城镇公有部门占有和使用,非公经济融资难,贷款难,创业难的问题却始终没能妥善解决,影响了非公经济吸收劳动力就业的能力。
探索就业再就业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的政策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对就业再就业问题十分重视,连续召开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对就业再就业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就业是民生之本。”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坚持把抓好经济发展作为促进就业的根本途径,开发就业岗位关键在于抓住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结合点。
(二)努力开辟就业新战场
一是努力在国际生产要素的配置中提高我国就业岗位的配置份额,把就业放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来部署,通过各种措施扩大国际交换,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将人口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大国,通过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大量吸引外资等途径,争取在国际生产要素的配置中把更多的就业岗位配置进来。二是努力增加社区就业。
(三)要大力鼓励灵活就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灵活性就业已经成为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应当制定鼓励灵活性就业快速发展的制度,对小型企业、个体经营、自谋职业和自我创业者允许个人贷款,实行适宜的抵押担保制度。对于新开业企业在一定时限内实行优惠的税费减免制度,对经营场所适当降低允许经营的标准,对小型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公共培训等良好服务。要从法律上确认灵活性就业的合法地位。在劳动关系上,制定劳动合同的内容和形式可比全日制劳动合同更加简化和灵活,在用工期限、用工时间、劳动保护和劳动报酬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法规,以保护灵活就业者的合法权益。
作者单位:中共东营市委党校
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做好劳动保障工作,使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实现。
(一)可以确保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小康目标的全面实现。
在目前严重的劳动力过剩与严峻的失业形势下,搞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可以直接提高社会就业率,扩大全社会就业总量。随着就业总量的扩大和就业人数的增长,整个经济发展进程会进一步加快,城乡居民收入也会全面增加,整个社会购买力将进一步增强,内需将进一步扩大,而且人民生活水平也将大大提高,小康目标将会全面实现。由此,整个国民经济将会逐步进入“就业增加——收入增长——购买力增强与内需扩大——经济发展——就业量进一步增加”的良性循环状态,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二)可以为国有企业乃至整个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保持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实践告诉我们,任何社会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都需要一个广泛的群众基础及其强大的动力源泉。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富余人员分流进程的推进,一些不安定因素应运而生。尤其在一些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再就业环境较为恶劣的新兴的边远矿区城市,因下岗而诱发的集体上访、闹事现象不断发生,有的甚至愈演愈烈,由此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与和谐发展。因此,做好了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大多数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都有了工作与生活出路,人们就会正确看待国有企业与政府机构改革,改革的社会支持率势必进一步上升,整个改革阻力会由此将大大下降,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便可得以维护与巩固,在客观上就会为国有企业乃至整个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一个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及其取之不尽的精神动力。
(三)可以推动千千万万个家庭幸福和谐,确保新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
在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尤其是城镇低收入阶层中,家庭关系的恶化与破裂及其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在这诸多原因的背后,下岗失业率的上升则是最关键、最根本的因素。从目前这一严峻的社会现实出发,必须认真做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在一定意义上说,做好了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就可以确保广大城乡居民家庭收入的增长与心理的平衡。只要广大居民收入增长了,心理平衡了,生活上得到了保障,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和谐就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家庭破裂和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就能得到根本性遏制。同时,随着城乡居民就业率的提高和收入的增长,青少年的教育(学费)就有了较为良好的物质条件,新一代的健康成长便有了可靠的社会保障,也确保了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推动人们精神面貌的全面改观及其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可以推动社会治安环境的根本改观,确保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做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可以直接提高就业成功率。随着就业率的提高,广大城乡居民安居乐业的人数越来越多,心理素质会越来越高,车匪路霸、偷盗抢劫、坑蒙拐骗等犯罪行为与犯罪人数将会大大减少,这不仅可以推动青少年、而且还可以推动整个社会犯罪率的下降。随着犯罪率的下降,整个社会的治安环境必将大大改观,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风尚将会渐渐得以恢复与弘扬。长此以往,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必将得以根本保证。
作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难点
(一)新生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
当前影响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困难首先是劳动适龄人口居高不下。虽然2010年以后,我们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将会缓慢下降,但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依然很大。一方面新成长劳动力仍处于高峰期,另一方面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不断上升,再加上现有企业下岗职工,新成长劳动力和失业人员矛盾相互交织,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同时,要特别引起重视的是,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矛盾的焦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出现了一批就业困难群体,主要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国有企业失业人员、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其他失业人员。无论从国际经验,还是从我国自身的实践来看,解决就业困难群体和长期失业问题比解决高失业率难度更大,问题更复杂。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严重问题是,大量有劳动能力的下岗失业人员无事可做,长期靠吃救济终究不是出路,还会引发不稳定因素,进而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进程。
(二)经济体制改革加剧了就业压力的释放
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以来,在微观领域,以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重塑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在宏观领域,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和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城乡之间就业的隔离状态被打破,城镇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状态不断加剧。以往职工一次就业定终身和企业职工能进不能出的铁饭碗被打破,国企和城镇其它企业中的富余人员被大量分流,加入失业和待业队伍。使计划经济体制下潜藏和累积的就业压力渐次释放出来,隐性失业变成为显性失业。短期内,城镇下岗职工的就业是重点和难点,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旧体制遗留的问题逐渐消化,体制转轨带来的压力会慢慢下降。从中长期看,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最大的难点,缓解这一矛盾将是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
(三)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大了就业的难度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信息革命的迅猛发展使知识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虽然有利于加快工业化的进程,但总体上并不利于扩大就业。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从业人员的下降不仅与国有工业企业的改革力度加大有关,也与近几年技术进步加速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后劳动生产率提高、用工下降有关。同时,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根本性变化,买方市场形成,竞争加剧,乡镇企业的体制优势逐渐丧失,技术劣势凸显出来,增速放缓,用工下降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从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今后技术进步的步伐还会加快,一般说来,第二产业扩大就业的增速和容量难以有大的提高。扩大就业容量的主要途径在于发展第三产业。现阶段,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化的水平。
(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当前扩大就业的难点,除了总量矛盾,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一是无技能和低技能的劳动力严重过剩,中高技能的劳动力明显不足。二是东部地区,大城市和部分中心城市就业压力相对较小,而广大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的就业压力大。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这些地区和城市的劳动力在本地选择就业的机会较少,加上传统意识的局限和家庭拖累等,又不愿意外出寻找就业机会,逐年积累,压力越来越大。三是传统产业和国有企业就业的容量逐年减少,下岗增多,而这些下岗职工或者由于年龄偏大,或者由于知识和技能较低,转岗困难,难以在新兴产业寻找就业岗位。再加上社会资本和银行资金大部分为城镇公有部门占有和使用,非公经济融资难,贷款难,创业难的问题却始终没能妥善解决,影响了非公经济吸收劳动力就业的能力。
探索就业再就业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的政策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对就业再就业问题十分重视,连续召开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对就业再就业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就业是民生之本。”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坚持把抓好经济发展作为促进就业的根本途径,开发就业岗位关键在于抓住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结合点。
(二)努力开辟就业新战场
一是努力在国际生产要素的配置中提高我国就业岗位的配置份额,把就业放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来部署,通过各种措施扩大国际交换,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将人口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大国,通过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大量吸引外资等途径,争取在国际生产要素的配置中把更多的就业岗位配置进来。二是努力增加社区就业。
(三)要大力鼓励灵活就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灵活性就业已经成为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应当制定鼓励灵活性就业快速发展的制度,对小型企业、个体经营、自谋职业和自我创业者允许个人贷款,实行适宜的抵押担保制度。对于新开业企业在一定时限内实行优惠的税费减免制度,对经营场所适当降低允许经营的标准,对小型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公共培训等良好服务。要从法律上确认灵活性就业的合法地位。在劳动关系上,制定劳动合同的内容和形式可比全日制劳动合同更加简化和灵活,在用工期限、用工时间、劳动保护和劳动报酬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法规,以保护灵活就业者的合法权益。
作者单位:中共东营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