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审美区分并不是一种因趣味而来的选择和拒斥。因为趣味还遵循一种内容上的标准。在某个社会里有效的东西,在某个社会里主宰着的趣味,便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共同性。在趣味里,艺术家所创造的东西和社会所推崇的东西,都是与生活方式和趣味理想的统一联系在一起的。
【关键词】审美趣味;审美意识;审美区分
【Abstract】Appreciation of the beauty differentiation is really not interest once sowing the seed but the choice coming composes in reply a rejection. Because interest returns back abide by one kind of the standard on content. Effective within some's society thing , interest being governing in society in some , the intercommunity having just composed a social life's. Thing created by artist li, mixes interest into thing praised highly by society , the unified connection being to compose in reply with life-style an interest ideal is in together.
【Key words】Appreciation of the beauty interest; Appreciation of the beauty is aware of; Appreciation of the beauty is distinguished
【中图分类号】G719.2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2-0004-02
当前,我们对于审美意识的普遍认识是:审美意识是主体对客观感性形象的美学属性的能动反映。包括人的审美感觉、情趣、经验、观点和理想等。人的审美意识首先起源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自然物的色彩和形象特征如清澈、秀丽、壮观、优雅、净洁等,使人在作用过程中得到美的感受。并且,人也按照加强这种感受的方向来改造和保护环境。由此形成和发展了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与社会实践发展的水平有关,并受社会制约,但同时具有人的个性特征。在当代,审美意识和环境意识的相互渗透作用更加强化。审美意识是人类保护环境的一种情感动力,促进了环境意识的发展,并部分地渗入到环境意识中成为一方面的重要内容。人对环境的审美经验、情趣、理想、观点等多种形式的审美意识,是环境意识必然包含的内容。
本来,在古希腊,艺术理论的中心是“模仿说”,这种理论——按照加达默尔的理解——规定了艺术和自然的所谓积极的互补关系。即艺术的规定性就是在“由自然所给予和提供的空间内去实现其补充和充实的活动,尽管这种规定性也包含着一切有意识地把自然改造成人为需要的活动。甚至‘美的艺术’,只要在这个视界中去看它,也是实在的某种完善化,而不是对实在的外在的修饰、遮掩或美化”。也就是说,此时的艺术是因着对现实世界的理解而被理解的。但这种情形,加达默尔认为,随着康德的美学理论特别是席勒在其名著《审美教育书简》中的一些“杰出”观点而发生了改变。因为席勒把一种通过艺术的教育变成了通向艺术的教育。这样,“在真正的道德和政治自由——这种自由本应是由艺术提供的——的位置上,出现了某个‘审美国度’的教化,即某个爱好艺术的文化社会的教化。”此即是说,“通过艺术”是在现实世界形成“真正的道德和政治自由”,艺术只是作为媒介而存在,其真正目的在于道德和政治自由;而“通向艺术”则是在现实世界中形成某个“审美国度”或“理想王国”,这个审美国度自身成了目的,在这里,反对一切的限制,也反对国家和社会所给予的道德约束。因此,加达默尔得出结论:现在艺术即作为美的现象的艺术是与实际的现实相对立的,而且艺术是由这种对立而被理解的。尽管加达默尔对艺术的这种转向持批评态度,但他依然认为,同古老的“模仿说”相比,这种审美意识转向依然有其积极的意义。他说:
所有想从实在经验出发思考审美特性的存在方式,并把它理解为实在经验的变相的尝试,都是错误的。所有这些概念,如模仿、假象、虚构、幻觉、巫术、梦幻等,都是以与某种有别于审美存在的本真存在的关联为前提的。但现在对审美经验的现象学还原却表明,审美经验根本不是从这种关联出发去思考的,而是审美经验在其所谓经验的东西里看到了真正真理。与此相应的还表明,审美经验按其本质是不能由于实在的真正经验而失望。与此相反,所有上面称之为实在经验的变相的东西,其本质特征就是有一种失望经验必然地与它们相符合。因为只是假象的东西终究要被识破,虚构的东西要成为现实的,属巫术的东西要失去其巫术性,属幻觉的东西要被看透,属梦幻的东西,我们由之而觉醒。如果审美性的东西也在这个意义上是假象,那么它的效用——如梦幻的恐怖性——也只能在我们尚未怀疑现象的实在性的时候才存在,而随着我们的觉醒将失去它的真理。
在加达默尔看来,正是自然科学认识模式的统治导致了对一切立于这种方法论之外的认识可能性的非议,才把审美特性的本体论规定推至审美假象概念上。这里就显示审美意识在方法论上的积极意义来。依加达默尔的想法,若这种审美意识从模仿、虚构等审美假象概念中超拔出来以后,能真正地在其所经验的东西里看到真理,则是把这种积极的意义坚持到底了。可惜的是,审美意识并没有沿着加达默尔所期望的方向发展,而是形成了一个与生活世界无关的自足体系。这个自足体系不再使任何一种内容上的标准生效,并废除了艺术作品所从属于它的世界的统一性。审美教化的功用在于不断地扩大审美意识自身所要求的占有物,这个占有物有其自身的“质量”,它不想成为某个生活选择的标准,同时也不需要某种生活选择的标准来对它称斤论两。这样,“艺术作品从属于它的世界不再适用了,情况相反,审美意识就是感受活动的中心,由这中心出发,一切被视为艺术的东西衡量着自身。”最终审美意识的活动形成了审美区分,它把艺术作品和审美地加以体验的东西从生活世界中抽离出来。加达默尔说:由于撇开了一部作品作为其原始生命关系而生根于其中的一切东西,撇开了一部作品存在于其中并在其中获得其意义的一切宗教的或世俗的影响,这部作品将作为“纯粹的艺术作品”而显然可见。就此而言,审美意识的抽象进行了一种对它自身来说是积极的活动。它让人看到什么是纯粹的艺术作品,并使这东西自为地存在。这种审美意识的活动,我称之为“审美区分”。
加达默尔认为,审美区分并不是一种因趣味而来的选择和拒斥。因为趣味还遵循一种内容上的标准。在某个社会里有效的东西,在某个社会里主宰着的趣味,便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共同性。在趣味里,艺术家所创造的东西和社会所推崇的东西,都是与生活方式和趣味理想的统一联系在一起的。但审美区分是一种单独从“审美质量”出发进行选择的抽象,它撇开了作品里所包含的非审美性的要素:目的、作用、内容意义,而这些要素——就它们使作品适应于它的世界并因而规定了作品原来所特有的整个丰富意义而言——可能是相当重要的。然而在审美区分那里,作品的艺术本质必须与所有这些要素区分开来。因此审美意识的本质规定就是:对审美意指物和所有非审美性东西的区分。“它从一切内容要素——这些内容要素规定我们发表内容上的、道德上的和宗教上的见解——区分出了一部作品的审美质量,并且只在其审美存在中来呈现这种质量本身。”也就是说,审美意识能到处实现这种审美区分,并能“审美地”对待一切事物。既然审美意识把审美体验的世界从具体的生活世界中抽离了出来,这样的世界就没有了历史性,我们把它称之为“纯审美体验世界”,之所以“纯”就是因为它把一切具有艺术价值的东西无时间性地聚集在那里。这样一来,加达默尔指出:由于作品归属于纯审美体验世界,它也就丧失了它本有的地盘与世界。同时,艺术家也由此而失去了他在世界中的立足之地。这样,艺术家似乎就是这样一批人,即他们是没有任务感地进行创造的。艺术家之所以是艺术家正是通过创造的完全独立性而被标志的,并因而在社会上获得了某种局外人的典型特征,他们的生活方式不是用公众伦理标准来衡量的。现在我们要问的问题是:这种人在社会上可能存在吗?因此加达默尔严正地指出:“‘如鸟如鱼一般自由的’艺术家却同时受制于某种使他成为双重角色的使命。因为某个从其宗教传统中生发出来的教化社会对艺术所期待的,随即就要比在‘艺术的立足点’上与审美意识相符合这一点多得多。……艺术家就如同一个‘现世的救世主’,他在尘世中的创作应当造就对沉沦的调解,而这种调解已成为不可救药的世界所指望的。”既然艺术家回应社会的期待要比在“艺术的立足点”上与审美意识相符合这一点多得多,则纯审美体验世界是不可能的,纯审美体验世界有其不可避免的抽象性与虚幻性。
从加达默尔对纯粹审美意识的形成与批判中我们可知,所谓纯粹的艺术是不存在的,艺术总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这样,我们既不能以纯粹艺术为藉口,从而逃避艺术所本应执持的社会伦理责任,又不可以艺术与社会生活相关而去迎合社会大众庸俗之情趣,而失去其教化提升民众道德情操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加达默尔、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年版
【关键词】审美趣味;审美意识;审美区分
【Abstract】Appreciation of the beauty differentiation is really not interest once sowing the seed but the choice coming composes in reply a rejection. Because interest returns back abide by one kind of the standard on content. Effective within some's society thing , interest being governing in society in some , the intercommunity having just composed a social life's. Thing created by artist li, mixes interest into thing praised highly by society , the unified connection being to compose in reply with life-style an interest ideal is in together.
【Key words】Appreciation of the beauty interest; Appreciation of the beauty is aware of; Appreciation of the beauty is distinguished
【中图分类号】G719.2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2-0004-02
当前,我们对于审美意识的普遍认识是:审美意识是主体对客观感性形象的美学属性的能动反映。包括人的审美感觉、情趣、经验、观点和理想等。人的审美意识首先起源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自然物的色彩和形象特征如清澈、秀丽、壮观、优雅、净洁等,使人在作用过程中得到美的感受。并且,人也按照加强这种感受的方向来改造和保护环境。由此形成和发展了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与社会实践发展的水平有关,并受社会制约,但同时具有人的个性特征。在当代,审美意识和环境意识的相互渗透作用更加强化。审美意识是人类保护环境的一种情感动力,促进了环境意识的发展,并部分地渗入到环境意识中成为一方面的重要内容。人对环境的审美经验、情趣、理想、观点等多种形式的审美意识,是环境意识必然包含的内容。
本来,在古希腊,艺术理论的中心是“模仿说”,这种理论——按照加达默尔的理解——规定了艺术和自然的所谓积极的互补关系。即艺术的规定性就是在“由自然所给予和提供的空间内去实现其补充和充实的活动,尽管这种规定性也包含着一切有意识地把自然改造成人为需要的活动。甚至‘美的艺术’,只要在这个视界中去看它,也是实在的某种完善化,而不是对实在的外在的修饰、遮掩或美化”。也就是说,此时的艺术是因着对现实世界的理解而被理解的。但这种情形,加达默尔认为,随着康德的美学理论特别是席勒在其名著《审美教育书简》中的一些“杰出”观点而发生了改变。因为席勒把一种通过艺术的教育变成了通向艺术的教育。这样,“在真正的道德和政治自由——这种自由本应是由艺术提供的——的位置上,出现了某个‘审美国度’的教化,即某个爱好艺术的文化社会的教化。”此即是说,“通过艺术”是在现实世界形成“真正的道德和政治自由”,艺术只是作为媒介而存在,其真正目的在于道德和政治自由;而“通向艺术”则是在现实世界中形成某个“审美国度”或“理想王国”,这个审美国度自身成了目的,在这里,反对一切的限制,也反对国家和社会所给予的道德约束。因此,加达默尔得出结论:现在艺术即作为美的现象的艺术是与实际的现实相对立的,而且艺术是由这种对立而被理解的。尽管加达默尔对艺术的这种转向持批评态度,但他依然认为,同古老的“模仿说”相比,这种审美意识转向依然有其积极的意义。他说:
所有想从实在经验出发思考审美特性的存在方式,并把它理解为实在经验的变相的尝试,都是错误的。所有这些概念,如模仿、假象、虚构、幻觉、巫术、梦幻等,都是以与某种有别于审美存在的本真存在的关联为前提的。但现在对审美经验的现象学还原却表明,审美经验根本不是从这种关联出发去思考的,而是审美经验在其所谓经验的东西里看到了真正真理。与此相应的还表明,审美经验按其本质是不能由于实在的真正经验而失望。与此相反,所有上面称之为实在经验的变相的东西,其本质特征就是有一种失望经验必然地与它们相符合。因为只是假象的东西终究要被识破,虚构的东西要成为现实的,属巫术的东西要失去其巫术性,属幻觉的东西要被看透,属梦幻的东西,我们由之而觉醒。如果审美性的东西也在这个意义上是假象,那么它的效用——如梦幻的恐怖性——也只能在我们尚未怀疑现象的实在性的时候才存在,而随着我们的觉醒将失去它的真理。
在加达默尔看来,正是自然科学认识模式的统治导致了对一切立于这种方法论之外的认识可能性的非议,才把审美特性的本体论规定推至审美假象概念上。这里就显示审美意识在方法论上的积极意义来。依加达默尔的想法,若这种审美意识从模仿、虚构等审美假象概念中超拔出来以后,能真正地在其所经验的东西里看到真理,则是把这种积极的意义坚持到底了。可惜的是,审美意识并没有沿着加达默尔所期望的方向发展,而是形成了一个与生活世界无关的自足体系。这个自足体系不再使任何一种内容上的标准生效,并废除了艺术作品所从属于它的世界的统一性。审美教化的功用在于不断地扩大审美意识自身所要求的占有物,这个占有物有其自身的“质量”,它不想成为某个生活选择的标准,同时也不需要某种生活选择的标准来对它称斤论两。这样,“艺术作品从属于它的世界不再适用了,情况相反,审美意识就是感受活动的中心,由这中心出发,一切被视为艺术的东西衡量着自身。”最终审美意识的活动形成了审美区分,它把艺术作品和审美地加以体验的东西从生活世界中抽离出来。加达默尔说:由于撇开了一部作品作为其原始生命关系而生根于其中的一切东西,撇开了一部作品存在于其中并在其中获得其意义的一切宗教的或世俗的影响,这部作品将作为“纯粹的艺术作品”而显然可见。就此而言,审美意识的抽象进行了一种对它自身来说是积极的活动。它让人看到什么是纯粹的艺术作品,并使这东西自为地存在。这种审美意识的活动,我称之为“审美区分”。
加达默尔认为,审美区分并不是一种因趣味而来的选择和拒斥。因为趣味还遵循一种内容上的标准。在某个社会里有效的东西,在某个社会里主宰着的趣味,便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共同性。在趣味里,艺术家所创造的东西和社会所推崇的东西,都是与生活方式和趣味理想的统一联系在一起的。但审美区分是一种单独从“审美质量”出发进行选择的抽象,它撇开了作品里所包含的非审美性的要素:目的、作用、内容意义,而这些要素——就它们使作品适应于它的世界并因而规定了作品原来所特有的整个丰富意义而言——可能是相当重要的。然而在审美区分那里,作品的艺术本质必须与所有这些要素区分开来。因此审美意识的本质规定就是:对审美意指物和所有非审美性东西的区分。“它从一切内容要素——这些内容要素规定我们发表内容上的、道德上的和宗教上的见解——区分出了一部作品的审美质量,并且只在其审美存在中来呈现这种质量本身。”也就是说,审美意识能到处实现这种审美区分,并能“审美地”对待一切事物。既然审美意识把审美体验的世界从具体的生活世界中抽离了出来,这样的世界就没有了历史性,我们把它称之为“纯审美体验世界”,之所以“纯”就是因为它把一切具有艺术价值的东西无时间性地聚集在那里。这样一来,加达默尔指出:由于作品归属于纯审美体验世界,它也就丧失了它本有的地盘与世界。同时,艺术家也由此而失去了他在世界中的立足之地。这样,艺术家似乎就是这样一批人,即他们是没有任务感地进行创造的。艺术家之所以是艺术家正是通过创造的完全独立性而被标志的,并因而在社会上获得了某种局外人的典型特征,他们的生活方式不是用公众伦理标准来衡量的。现在我们要问的问题是:这种人在社会上可能存在吗?因此加达默尔严正地指出:“‘如鸟如鱼一般自由的’艺术家却同时受制于某种使他成为双重角色的使命。因为某个从其宗教传统中生发出来的教化社会对艺术所期待的,随即就要比在‘艺术的立足点’上与审美意识相符合这一点多得多。……艺术家就如同一个‘现世的救世主’,他在尘世中的创作应当造就对沉沦的调解,而这种调解已成为不可救药的世界所指望的。”既然艺术家回应社会的期待要比在“艺术的立足点”上与审美意识相符合这一点多得多,则纯审美体验世界是不可能的,纯审美体验世界有其不可避免的抽象性与虚幻性。
从加达默尔对纯粹审美意识的形成与批判中我们可知,所谓纯粹的艺术是不存在的,艺术总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这样,我们既不能以纯粹艺术为藉口,从而逃避艺术所本应执持的社会伦理责任,又不可以艺术与社会生活相关而去迎合社会大众庸俗之情趣,而失去其教化提升民众道德情操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加达默尔、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