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与地形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地形对人类的各项建筑活动产生了制约和影响,反之我们也可以将地形对建筑的适应看成为双向的关系。本文从地形建筑形态的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的设构思入手,再配合上世纪的地形建设设计的应用,希望能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点建议。
关键词:地形建筑;宏观;微观;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 A
当今建筑学及建筑设计的发展,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与广度,与周边学科的交汇及相互融合更加联系密切。广义建筑学内的三个学科,建筑、城市与景观已经不断交叉,建筑已走向整体化。在一方面建筑也回归自身的同时,另一方面追寻着跨界(跨领域)的构思。建筑形态已经走向本体的元素。不断的设计过程中,建筑原始的设计元素已經由土方、围护、屋顶,由勒柯布西耶所新提出的屋顶花园的元素,而今建筑已经不单单作为基地上的一个独立主体(由以上几个元素组成),而尽可能与场地相协调相适应,相融合。打破建筑的平面性、独立性,形成与周边景观相融合的建筑型式,就是所谓:地形建筑。
一、地形建筑形态的宏观设计构思
在地形建筑设计中,运用外部形态来应对周边环境是有效的设计方式之一,一般都是体现在建筑实体能够融入到外界的环境之中,并且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还可以采取拟态或者是消隐的方式,将建筑的融入到自然环境中去。
(一)建筑的地景化
建筑的地景化指的是可以将环境当作背景,通过人工模拟大自然的方式来进行设计构思[1]。第一,通过地景化手段所生成的建筑会背离传统建筑空间构成的法则,呈现出不同的空间效果,也体现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共生状态;第二,虽然建筑在形式上也是存在的,但是却逐渐模糊于景观系统当中,其表现效果源于自然形态的感染力。建筑地景化策略与当代对景观概念的定位于审视相互契合,同时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城市景观。它是通过一种动态联系的思维方式对城市、建筑与景观之间的关系加以审视,从而在设计中利用更加广阔的视野。在处理建筑地景化的时候,可以将个体建筑孤立的感觉剔除,景观环境并非是在设计完成后,再再建设场地设置填充物,而是将建筑与当地的环境相互整合起来;并且,相对于单纯的人工环境而言,地景化的操作更贴近于天然。地景化建筑所具备的功能不仅可以在场所中加以体验,同时,也可以让人们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空间,从而形成了一种自身与所处的环境相互联系的新型对话模式。
建筑地景化形态主要强调的是地基中的环境要素,强调城市的自然属性的融入。在形态与功能之上,也整合了城市的景观结构与空间,通过新的层面探究,建筑就实现了人工物与大自然的相互对话。并且通过强大的渗透性以及自身的整体性,表达了自身对大自然环境的尊重,将建筑与大地形态相互看做一个整体,将异质性降低到最低限度。可以说,建筑地景化形态也是对城市空间起到了衬托与补充,同时为景观、城市与建筑的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必要措施,同时,也是建筑发展的主要倾向[2]。
(二)融入自然环境
所谓的融入自然环境,指的是建筑物能够避免生态环境以及自然环境造成的消极影响,而是将周边的环境当做构成的要素,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建筑融入到自然环境不仅可以获取理想的室内物理环境与室外景观,尽量避免破坏周边环境,同时还能够自然地回应场地的文脉。
(三)回应地段环境
在应对周边环境时,地形建筑不仅仅需要让建筑形态融入到自然环境,同时还包括了建筑形态能够适当地嵌入到城市缝隙当中,还能够隐藏于地段的环境当中去。
二、地形建筑形态的微观设计构思
(一)消隐型地形建筑
1、形体表现
消隐型地形建筑表现的最明显特点在于弱化形式、消解体量这两个方面。对于建筑体量的消解包含了下沉与楔入两种设计方式;而对于建筑形式的弱化,主要是通过建筑细部处理、建筑材料的处理来实现。
2、材料与细部处理
进行材料与细部的处理,有利于建筑形态的塑造,对于消隐型的地形建筑而言,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方式,在具体操作中主要是采用当地的自然环境或者是在材料的选择上弱化建筑形式。使用当地的自然材料,不仅能够达到返璞归真、融入自然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建筑对历史文脉回应和尊重的体现[3]。
3、空间引导
消隐型建筑呈现的外观形态是朴素、消隐,能够将视觉的表现降低,满足地形建筑融入环境的目的。正是因为建筑体验和空间组织成为建筑表达的核心所在,消隐型地形建筑的设计重点就放置在引导控制并且使其拥有明显的可体验性之上。对于空间的引导,主要的实现方式有路径引导、序列组织、光影引导以及元素引导等方式。
(二)拟态型地形建筑
1、结构表现
结构的形式成就了建筑的空间与人的体量,并且,也可以直接构成建筑形态。结构表现的创新以及受力平衡结构形式的创新不仅仅可以营造出能够满足各种需求的建筑空间来,同时,还可以让建筑形象具有震撼力,结构上也可以从建筑的物质需求之上传达精神媒介美学的思想。对于地形建筑中的拟态型也表现出梦幻一般的空间效果和建筑形态,常常需要打破常规的结构技术。并且其空间与形态的创新离不开独特的结构支撑体系,可以这样子说,在建筑形态与空间的生成当中,地形建筑结构的拟态型体系作用不容忽视。越来越多的建筑形象已经不再需要将结构的效率牺牲作为代价,而是与结构之间完美的结合了起来。
2、材料与细部处理
在此案料与细部的处理上,这里我们参考横滨国际客运码头的设计,在材质的表现上不仅需要体现出表皮的形态,同时也要满足对设计概念的表达。为了体现出空间的流动性以及人造地标的水平延展性,FOA通过对木条以及钢材的排序,从而将水平方向的构件加以强化,而没有使用竖向的大面积窗框玻璃来弱化垂直方向的构件,甚至是将玻璃的固定构件都是将其隐藏在地板之下,以此来满足对设计理念的服从。作为细部构件的栏杆扶手,由于属于垂直的构件,所以需要将其视觉上的存在感降低。因此,增强了其透明性。如下图一
图一材料与细部处理
3、空间塑造
建筑的外部形态与内部的空间之间应该是相互的共生体。建筑要素在内部空间形成的同时,还考虑到了建筑外部形态的构成。所以,无论是建筑的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空间所构成的外部结果与表象来看,都是不可分割的。作为外化的表现,建筑形态也反映了内部空间。建筑形态的本质在于空间性质,也就是说建筑形态属于空间形态的一种。空间也使得建筑形态与其余的艺术或者技术形态不相同,是建筑形态最基本的存在条件[4]。
三、地形建筑设计的应用
通过下图二的观察来看,在设计中主要适合选择的地形作为主导,将建筑尽可能地融入到大地地貌当中,从肌理、材料与形态上消除了人工建筑与自然地形之间存在的差距,对于场地当中的地形地貌进行深入挖掘,恢复了人与大地之间的亲密感,在建筑与地形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形成了统一的局面。
图二地形作为主导的建筑设计
四、结语
地形对于各种人类建筑活动会产生影响与制约,反之,建筑活动对于地形也会产生影响。所以,在处理上,我们应该考虑到地形与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本文地形建筑设计的构思与应用,也希望改变地形与建筑之一不协调、不和谐的局面,促使其朝着协调与和谐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 刘铮.李莉萍.赵惠敏.技术整合与建筑创新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02):56-58
[2] 刘勃.浅谈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理念[J].价值工程.2011(06):69-71
[3] 王嘉.刘刚.现代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7):34-35
[4] 陈进良.新形势下我国建筑设计应如何创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5):123-124
关键词:地形建筑;宏观;微观;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 A
当今建筑学及建筑设计的发展,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与广度,与周边学科的交汇及相互融合更加联系密切。广义建筑学内的三个学科,建筑、城市与景观已经不断交叉,建筑已走向整体化。在一方面建筑也回归自身的同时,另一方面追寻着跨界(跨领域)的构思。建筑形态已经走向本体的元素。不断的设计过程中,建筑原始的设计元素已經由土方、围护、屋顶,由勒柯布西耶所新提出的屋顶花园的元素,而今建筑已经不单单作为基地上的一个独立主体(由以上几个元素组成),而尽可能与场地相协调相适应,相融合。打破建筑的平面性、独立性,形成与周边景观相融合的建筑型式,就是所谓:地形建筑。
一、地形建筑形态的宏观设计构思
在地形建筑设计中,运用外部形态来应对周边环境是有效的设计方式之一,一般都是体现在建筑实体能够融入到外界的环境之中,并且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还可以采取拟态或者是消隐的方式,将建筑的融入到自然环境中去。
(一)建筑的地景化
建筑的地景化指的是可以将环境当作背景,通过人工模拟大自然的方式来进行设计构思[1]。第一,通过地景化手段所生成的建筑会背离传统建筑空间构成的法则,呈现出不同的空间效果,也体现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共生状态;第二,虽然建筑在形式上也是存在的,但是却逐渐模糊于景观系统当中,其表现效果源于自然形态的感染力。建筑地景化策略与当代对景观概念的定位于审视相互契合,同时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城市景观。它是通过一种动态联系的思维方式对城市、建筑与景观之间的关系加以审视,从而在设计中利用更加广阔的视野。在处理建筑地景化的时候,可以将个体建筑孤立的感觉剔除,景观环境并非是在设计完成后,再再建设场地设置填充物,而是将建筑与当地的环境相互整合起来;并且,相对于单纯的人工环境而言,地景化的操作更贴近于天然。地景化建筑所具备的功能不仅可以在场所中加以体验,同时,也可以让人们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空间,从而形成了一种自身与所处的环境相互联系的新型对话模式。
建筑地景化形态主要强调的是地基中的环境要素,强调城市的自然属性的融入。在形态与功能之上,也整合了城市的景观结构与空间,通过新的层面探究,建筑就实现了人工物与大自然的相互对话。并且通过强大的渗透性以及自身的整体性,表达了自身对大自然环境的尊重,将建筑与大地形态相互看做一个整体,将异质性降低到最低限度。可以说,建筑地景化形态也是对城市空间起到了衬托与补充,同时为景观、城市与建筑的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必要措施,同时,也是建筑发展的主要倾向[2]。
(二)融入自然环境
所谓的融入自然环境,指的是建筑物能够避免生态环境以及自然环境造成的消极影响,而是将周边的环境当做构成的要素,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建筑融入到自然环境不仅可以获取理想的室内物理环境与室外景观,尽量避免破坏周边环境,同时还能够自然地回应场地的文脉。
(三)回应地段环境
在应对周边环境时,地形建筑不仅仅需要让建筑形态融入到自然环境,同时还包括了建筑形态能够适当地嵌入到城市缝隙当中,还能够隐藏于地段的环境当中去。
二、地形建筑形态的微观设计构思
(一)消隐型地形建筑
1、形体表现
消隐型地形建筑表现的最明显特点在于弱化形式、消解体量这两个方面。对于建筑体量的消解包含了下沉与楔入两种设计方式;而对于建筑形式的弱化,主要是通过建筑细部处理、建筑材料的处理来实现。
2、材料与细部处理
进行材料与细部的处理,有利于建筑形态的塑造,对于消隐型的地形建筑而言,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方式,在具体操作中主要是采用当地的自然环境或者是在材料的选择上弱化建筑形式。使用当地的自然材料,不仅能够达到返璞归真、融入自然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建筑对历史文脉回应和尊重的体现[3]。
3、空间引导
消隐型建筑呈现的外观形态是朴素、消隐,能够将视觉的表现降低,满足地形建筑融入环境的目的。正是因为建筑体验和空间组织成为建筑表达的核心所在,消隐型地形建筑的设计重点就放置在引导控制并且使其拥有明显的可体验性之上。对于空间的引导,主要的实现方式有路径引导、序列组织、光影引导以及元素引导等方式。
(二)拟态型地形建筑
1、结构表现
结构的形式成就了建筑的空间与人的体量,并且,也可以直接构成建筑形态。结构表现的创新以及受力平衡结构形式的创新不仅仅可以营造出能够满足各种需求的建筑空间来,同时,还可以让建筑形象具有震撼力,结构上也可以从建筑的物质需求之上传达精神媒介美学的思想。对于地形建筑中的拟态型也表现出梦幻一般的空间效果和建筑形态,常常需要打破常规的结构技术。并且其空间与形态的创新离不开独特的结构支撑体系,可以这样子说,在建筑形态与空间的生成当中,地形建筑结构的拟态型体系作用不容忽视。越来越多的建筑形象已经不再需要将结构的效率牺牲作为代价,而是与结构之间完美的结合了起来。
2、材料与细部处理
在此案料与细部的处理上,这里我们参考横滨国际客运码头的设计,在材质的表现上不仅需要体现出表皮的形态,同时也要满足对设计概念的表达。为了体现出空间的流动性以及人造地标的水平延展性,FOA通过对木条以及钢材的排序,从而将水平方向的构件加以强化,而没有使用竖向的大面积窗框玻璃来弱化垂直方向的构件,甚至是将玻璃的固定构件都是将其隐藏在地板之下,以此来满足对设计理念的服从。作为细部构件的栏杆扶手,由于属于垂直的构件,所以需要将其视觉上的存在感降低。因此,增强了其透明性。如下图一
图一材料与细部处理
3、空间塑造
建筑的外部形态与内部的空间之间应该是相互的共生体。建筑要素在内部空间形成的同时,还考虑到了建筑外部形态的构成。所以,无论是建筑的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空间所构成的外部结果与表象来看,都是不可分割的。作为外化的表现,建筑形态也反映了内部空间。建筑形态的本质在于空间性质,也就是说建筑形态属于空间形态的一种。空间也使得建筑形态与其余的艺术或者技术形态不相同,是建筑形态最基本的存在条件[4]。
三、地形建筑设计的应用
通过下图二的观察来看,在设计中主要适合选择的地形作为主导,将建筑尽可能地融入到大地地貌当中,从肌理、材料与形态上消除了人工建筑与自然地形之间存在的差距,对于场地当中的地形地貌进行深入挖掘,恢复了人与大地之间的亲密感,在建筑与地形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形成了统一的局面。
图二地形作为主导的建筑设计
四、结语
地形对于各种人类建筑活动会产生影响与制约,反之,建筑活动对于地形也会产生影响。所以,在处理上,我们应该考虑到地形与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本文地形建筑设计的构思与应用,也希望改变地形与建筑之一不协调、不和谐的局面,促使其朝着协调与和谐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 刘铮.李莉萍.赵惠敏.技术整合与建筑创新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02):56-58
[2] 刘勃.浅谈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理念[J].价值工程.2011(06):69-71
[3] 王嘉.刘刚.现代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7):34-35
[4] 陈进良.新形势下我国建筑设计应如何创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5):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