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平华、张书明两位优秀体育教师,以前是我的学生,后来又和我成为朋友,现在又成为学校的体育教师,做了我的同事,是我的有力助手。下面谈谈我们三人之间的故事。
曾经,我们是师生
1995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一所离乡镇有十几公里的农村初级中学开始了自己的教书生涯。当时是带初一、初二两个年级的体育课,解决了这所学校没有专职体育教师的困境。第二学期开学一个星期以后,一个高高壮壮的学生来找我,说他是初三的学生陈平华,想像我一样当一名体育教师,但是不知道有没有初中考体育院校的。当即,周末的时候我问了我的大学辅导员刘超老师,得到了刘超老师的肯定回复:安徽省体育运动学校招收初中三年制体育教育专业中专生。这样的消息给了我们动力。我对陈平华说:“最好能多找几个人在一起训练,这样有动力、有竞争,还能相互帮助。”第二天陈平华带着张书明、陈兴旺、魏红来到办公室找到了我。就这样我们开始了紧张、辛苦而又开心的训练,30m加速跑、铅球、800m耐力跑……时间非常紧迫,从开始训练到4月下旬的考试,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为了方便训练,我们都住在学校,我给他们制订了详细的训练计划,每天下午指导他们练习原地推铅球、100m、立定三级跳远、800m的技术动作;早上陪他们进行中长跑训练,发展耐力。学校没有操场,我们就在学校旁边的田野里训练,每天都披星戴月,练到身心疲惫。但每个人都享受着训练的快乐,我们周末也加班加点。艰苦的训练,带来了丰硕的成功。他们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省体校的专业课考试(张书明90.2分、陈平华88.5分、陈兴旺86.3分、魏红83.7分)。在后来的文化课考试中,张书明、陈平华顺利过关,被省体校录取,而陈兴旺和魏红因为文化课的原因遗憾落榜。但通过努力,他们第二年也被省体校录取了,开创了笔者学校学生考体校的先河。
后来,我们是朋友
在训练培养学生之余,我坚持看书学习,提升自己,并于1997年9月考取了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函授本科班,取得教育教学、个人学习双丰收。他们考上体校后,暑假经常找我交流,但因为我每年的寒、暑假要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习一段时间,相聚的时间就很短。在这短暂的时间内,我们一起打球聊天,看体育比赛;一起谈论喜爱的话题,他们向我讲体校发生的故事,讲他们在体校学习的收获,而我也告诉他们在学校要认真学习,刻苦训练。他们总是说,没有我的辅导培养就没有他们的成功,就没有走出农村、走向省城的机会。我成为了他们心目中的良师益友,而他们也成为了我的学生朋友。不知不觉中过了两年多,到了他们的实习阶段,他们毅然地离开省城回到母校跟我实习。恰逢当时,我们从《中国学校体育》1998年第1期杂志中了解到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了解了学校体育工作安排,知道了体育加试20分计入中考总分,我们高兴无比。体育教师的春天来了,体育也纳入中考了,但同时我也告诉他们,我们的责任更加大了。在实习的几个月内,我针对教材的选择、场地的设计布置、讲解示范、教法的运用以及教案的编写都认真地给他们进行了指导,他们也虚心认真地学习,不仅向教师学习,而且主动阅读专业书籍、杂志进行学习,以争取成为优秀的实习生。经过几个月的磨练,他们圆满地完成了实习,而我也毫不犹豫地给他们说价为优秀,并加盖了学校印。
而今,我们是同事
经过双向选择,他们如愿地回到母校成为了一名体育教师,成为了我的同事。他们和我一起承担起了学校的体育教学任务;一起研究学生、研究教材;一起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进行业余训练;一起平整场地,如,篮球场、200m的跑道就是在我们一锹一铲下铺平的;一起自制器材,如,水泥浇制实心球不圆但结实耐用,简易的铁环、栏架、杠铃都出自我们不太灵巧的双手,这些器材设施没有卖相,但在中考体育学生满分的答卷上它们的作用却是千金难买……2000年,对我们来说是收获的一年。我们学校在鎮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中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在镇篮球赛中也荣获第一,并向上级业余体校和高中输送了很多优秀的运动苗子。在我们的努力和辛勤工作下,学校艺体组多次获得镇优秀教研组,也在县级研讨课、督导评估中获得了好评,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我们很清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体育组几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而今,我们依然执着,因为固学校体育之基、强学生身心健康之本是我们永远的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路走来,我们的汗水凝结在一起,笑容绽放在一起,智慧碰撞在一起,我们深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曾经,我们是师生
1995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一所离乡镇有十几公里的农村初级中学开始了自己的教书生涯。当时是带初一、初二两个年级的体育课,解决了这所学校没有专职体育教师的困境。第二学期开学一个星期以后,一个高高壮壮的学生来找我,说他是初三的学生陈平华,想像我一样当一名体育教师,但是不知道有没有初中考体育院校的。当即,周末的时候我问了我的大学辅导员刘超老师,得到了刘超老师的肯定回复:安徽省体育运动学校招收初中三年制体育教育专业中专生。这样的消息给了我们动力。我对陈平华说:“最好能多找几个人在一起训练,这样有动力、有竞争,还能相互帮助。”第二天陈平华带着张书明、陈兴旺、魏红来到办公室找到了我。就这样我们开始了紧张、辛苦而又开心的训练,30m加速跑、铅球、800m耐力跑……时间非常紧迫,从开始训练到4月下旬的考试,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为了方便训练,我们都住在学校,我给他们制订了详细的训练计划,每天下午指导他们练习原地推铅球、100m、立定三级跳远、800m的技术动作;早上陪他们进行中长跑训练,发展耐力。学校没有操场,我们就在学校旁边的田野里训练,每天都披星戴月,练到身心疲惫。但每个人都享受着训练的快乐,我们周末也加班加点。艰苦的训练,带来了丰硕的成功。他们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省体校的专业课考试(张书明90.2分、陈平华88.5分、陈兴旺86.3分、魏红83.7分)。在后来的文化课考试中,张书明、陈平华顺利过关,被省体校录取,而陈兴旺和魏红因为文化课的原因遗憾落榜。但通过努力,他们第二年也被省体校录取了,开创了笔者学校学生考体校的先河。
后来,我们是朋友
在训练培养学生之余,我坚持看书学习,提升自己,并于1997年9月考取了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函授本科班,取得教育教学、个人学习双丰收。他们考上体校后,暑假经常找我交流,但因为我每年的寒、暑假要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习一段时间,相聚的时间就很短。在这短暂的时间内,我们一起打球聊天,看体育比赛;一起谈论喜爱的话题,他们向我讲体校发生的故事,讲他们在体校学习的收获,而我也告诉他们在学校要认真学习,刻苦训练。他们总是说,没有我的辅导培养就没有他们的成功,就没有走出农村、走向省城的机会。我成为了他们心目中的良师益友,而他们也成为了我的学生朋友。不知不觉中过了两年多,到了他们的实习阶段,他们毅然地离开省城回到母校跟我实习。恰逢当时,我们从《中国学校体育》1998年第1期杂志中了解到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了解了学校体育工作安排,知道了体育加试20分计入中考总分,我们高兴无比。体育教师的春天来了,体育也纳入中考了,但同时我也告诉他们,我们的责任更加大了。在实习的几个月内,我针对教材的选择、场地的设计布置、讲解示范、教法的运用以及教案的编写都认真地给他们进行了指导,他们也虚心认真地学习,不仅向教师学习,而且主动阅读专业书籍、杂志进行学习,以争取成为优秀的实习生。经过几个月的磨练,他们圆满地完成了实习,而我也毫不犹豫地给他们说价为优秀,并加盖了学校印。
而今,我们是同事
经过双向选择,他们如愿地回到母校成为了一名体育教师,成为了我的同事。他们和我一起承担起了学校的体育教学任务;一起研究学生、研究教材;一起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进行业余训练;一起平整场地,如,篮球场、200m的跑道就是在我们一锹一铲下铺平的;一起自制器材,如,水泥浇制实心球不圆但结实耐用,简易的铁环、栏架、杠铃都出自我们不太灵巧的双手,这些器材设施没有卖相,但在中考体育学生满分的答卷上它们的作用却是千金难买……2000年,对我们来说是收获的一年。我们学校在鎮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中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在镇篮球赛中也荣获第一,并向上级业余体校和高中输送了很多优秀的运动苗子。在我们的努力和辛勤工作下,学校艺体组多次获得镇优秀教研组,也在县级研讨课、督导评估中获得了好评,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我们很清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体育组几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而今,我们依然执着,因为固学校体育之基、强学生身心健康之本是我们永远的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路走来,我们的汗水凝结在一起,笑容绽放在一起,智慧碰撞在一起,我们深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