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绽放光芒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huifr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入小学英语课堂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英语,在国际交往、科技、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英语课程能够为我国培养有创新精神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然而伴随着对英美等国家语言和文化的学习,使我国部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一度产生了盲目推崇西方及日韩文化,以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不自信、不自觉等问题。
  一个国家的富强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当代国家的发展与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青少年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基于这种现状,必须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有机地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课堂绽放光芒。这不仅能够丰富英语教学的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为培养优秀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奠定基础。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呢?笔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二、中国传统文化渗入小学英语课堂的途径
  (一)知行明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礼仪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倡导懂礼、习礼、守礼、重礼,因此被称之为“礼仪之邦”。礼仪在古代社会规范着人的道德和行为,也是文明的象征,是中华优秀的传统之一。小学英语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育的起始点,其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找好传统文化礼仪教育的结合点,培养学生知行明理的优秀品质。例如在古代中国人们见面所行的见面之礼,就要求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人们一般先进行一般性的问候,然后再上行拱手礼。在英语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教授“Hello.”“Hi.”“Good morning.”“How are you?”“ Nice to meet you.”等西方人见面时所用的礼貌用语,引导学生在见到父母、师长及同学的时候主动行礼打招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又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寻求别人帮助的时候,要让学生学会说“Please.”,“Thank you.”等文明用语。让学生学会明理,学会感恩。英语课堂中对这些日常文明用语的教学及应用能使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理解中西方传统文化礼仪的相通之处,成为拥有良好品行的青少年。
  (二)每日一读,熟记古人良言警句
  我们的先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弟子规》《三字经》、四书五经等。这些名著当中蕴含着很多至理名言。在英语教学当中,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可以筛选出一些与英文警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谚语格言,供学生积累欣赏。例如“What is said can not be unsaid.一言既出,驷马难追。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Think before you leap.三思而后行。”等警句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事。又如“It takes three generations to make a gentle man.培养一良才,需要三代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活到老,学到老。An hour in the morning is worth two in the evening.一日之计在于晨。Something is learned every time a book is opened.开卷有益。”等句子既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又告诉了学生应该如何去学习,怎样去读书。通过每日一读活动,学生在一个学期的英语学习完成后,既在记录本上积累了很多名言谚语,丰富了英语词汇量;也理解了许多中国传统经典书目当中的名言。
  (三)立足教材,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英语教学应立足于课堂。结合课文教学讲授传统文化知识,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英語语言知识是同时,潜移默化的受到传统文化教育。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传统节日的风俗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人民的精彩生活画面。英语教材当中也有对于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介绍。在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上册Module4 Unit2“Our favorite festival is the Spring Festival.”一课的教学当中,结合教材,我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来渗透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A介绍节日名称——B介绍节日活动——C介绍节日中的食物
  在实施本课教学时,我首先安排了听音填图表活动,让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及其风俗有了大致的了解。然后我介绍了自己最喜欢的节日中的文化——春节,给学生提供了示范。随后,我设计了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中国传统节日活动。让学生通过结合课前收集的材料以及往年过节的经历来介绍一下自己眼中的传统节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喜欢的节日的讨论中来。虽然他们在词汇上需要很多帮助,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十分强烈,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同时也得到了增强。
  三、结语
  世界上的文化多种多样,文化没有绝对的衡量标准,也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在英语教学这一跨文化学科教学当中,我们小学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形成独立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在教学中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当中的渗透,提升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将中国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学科是高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独特的思维特点,对于提高素质教育体系下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对此,我们应该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工作重视起来,让学生在掌握扎实的语文知识基础上,不断丰富自己的思维能力,为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提供敏锐的思维。本文就是基于此背景展开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培养相关问题的研究,希望可以为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把拼图游戏和高中英语阅读相融合,结合教学实例探讨如何实施高中拼图式阅读教学,并总结出经验,提出改进措施,从而帮助更好地组织拼图式阅读教学,推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关键词:拼图式阅读;阅读能力;合作能力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Aronson首先提出拼图阅读法(Jigsaw Reading),即把我们日常玩的“拼圖游戏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它不但包容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习的合作精神,更重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下面是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精心组建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
期刊
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教育改革不断尝试新的内容。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但其核心都是力求丰富教学内涵。然教学内涵的丰富,仅靠形式的改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的充实与多样。  炎黄历史五千年,中华文明亘古延。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内容和绚丽多彩的形式,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但很久以来,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导致传统文化不被重视,甚至曾一度被错误的认为是“封建思想”而被严重破坏,令人心痛。  十八大召开以来
摘 要:针对小学语文的学习来说,除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外,就是作文创作能力的培养了。作文其实就是学生通过自身的语文基础知识学习,在一定的给定范围内,结合自身的所思所想所感而进行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整合。学生作文创作能力的高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想象力的培养都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为此,在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结合着学情和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对策来优化作文教学的过程,提升作文
摘 要: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经验,探究了数学课堂开展阅读教学的意义和具体的方法,希望能对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意义,也希望能促进学生全面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阅读教学;解题效率;有效性;意义;方法  新形势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思维应该发生变化,数学课堂的教学不能仅仅的围绕着传统的思维而展开,应该立足实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阅读不是数学课的专利,数学课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越来越普及,同时计算机也成为了中职院校中重要的课程之一。而现代社会的人才都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和相应的技术,所中职院校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中职院校要实现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就需要对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式进行改变。本文就针对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初探,希望对中职计算机的教學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