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质检课堂
(一) 质检课堂的内涵与特征
1.质检课堂的含义
“质检课堂是以检测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而建立的分析课堂”[1]。食品专业质检课堂是食品专业学生必修课,主要学习食品安全指标和营养指标的检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一些现代化仪器设备的使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训素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质检课堂也是高职院校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1]。
2.质检课堂的特征
质检课堂一般具有理论艰深、实践性强、学科综合交叉等特点,主要是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形态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2-4]。而当前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质检课堂遇到了仪器设备不足、學生功底薄弱、课堂参与率不高、教学效果不好等问题。因此,要达到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二) 意义与价值
质检课堂对应的职业岗位是食品检验员、质检部经理、研究助理、质监局检测员等,全面培养能够解读标准、具有创新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学生日后从事食品检测和食品安全监管等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 质检课堂的实施策略
针对质检课堂中遇到的困难,采用分组循环轮换制[5]、“任务+项目+综合”分层设计、线上讨论答疑+线下同学互助、以赛促学等方式来解决以上问题,通过对实训结果的汇报、讨论分析及课后教学效果调查等了解学生的参与、对知识的理解、仪器设备使用的掌握情况。
1.轮换循环,突出实效
仪器分析实训教学所涉及到的分析仪器主要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酸度计、电位滴定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因大部分仪器价格昂贵,除了酸度计有数台之外,其余仪器都只有一台,所以上课基本以“教师演示,学生观摩”的方式进行,且上课班级一般会有50人左右,只有前排学生有机会直接接触仪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实训效果差。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循环练习,每组均可独立操作分析仪器,解决仪器设备数量不足的问题,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效率,同时有助于提高仪器的使用率。
2.分层设计—因材施教
“任务+项目+综合”分层设计—因材施教(解决学生功底差的问题):以目标为导向,任务引领的原则,根据学生基本功底的差异,视实训内容设计由易→难、由简→繁、由浅→深,“任务+项目+综合”的内容设计,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比如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食品中钙含量教学设计里,把任务进行分解,由易→难、由浅→深、由简→繁,即从标准的解读→检测前试剂、器皿准备,样品处理→上机检测→结果换算、出具检测报告。
3.闭环策略,强化技能
线上+线下结合——提高实训效果,以解决学生参与度不高,效果不足的问题。
(1)课前—充分准备
教师将大型仪器的使用细化成操作规程、视频通过微信、QQ等媒介发给学生,学生可在课前、课中、课后随时随地观看,可以回放,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同学是极大的帮助。同时明确每次课的任务和目标,以启发式问题的形式提前发给学生思考、查阅资料、并做出检测计划,在预习中记录下遇到的问题及困惑。
(2)课中—线上讨论答疑+线下同学互助,提高实训效果
由于每种大型设备只有一台,为了保证学生的参与度,要求所有小组使用不同的检测设备开展不同的检测项目,一个指导教师应对全班的同学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这将会是极大的挑战,采用云班课在线指导以及各小组同学间互助的模式,让已经掌握技能的学生协同老师一起指导,将解决实训指导老师匮乏的难题,同时,激发学生潜能,鼓励学生大胆输出,在输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后—拓展提升
对于程度尚可的同学不仅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使其不仅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理解原理,还能掌握仪器的管理、维护、使用中常见问题的处理。通过开放实验,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仪器、使用仪器,同时,培养了他们责任和安全意识,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积累实践经验。
(4)赛练融合,凝心聚力
积极开展实训技能大赛,以赛促学,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改善教学效果。
(四) 教学效果
质检课堂,实施教学改革后,教学效果如下。
1.采用分组轮换制后,学生参与情况
如上图9、10所示,每个班级分成3-4个大组,每个大组又分成若干个小组,4-5人一组,检测时同时使用不同的仪器设备,同步检测脂肪、蛋白质、Vc、钙等。实行分组轮换制在有限的设备条件和不足的实训指导教师境况下,让学生的参与率提高到90%以上。学生对循环轮换制设计模式满意度达到96%。
2.同学间互助参与人次
由图11可以看出,能够熟练掌握仪器使用,并能参与小组互助的学生有22人,占比14.67%,74.67%的同学能够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部分同学在操作中遇到问题时依然会首先选择咨询指导老师,且因为操作的急迫性,一般不会在云班课留言咨询,而是选择直接打微信电话寻求解决方法。
3.质检收获个实训后的收获
由图12可以看出,通过本次实训,学生收获最大的是动手操作能力,占94.6%,其次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安全责任意识的提升占到70%以上。
二、教学评价反思
针对教学中遇到的困难,采用循环轮换制、分层设计、闭环策略后,在教学效果上有以下改善和不足。 1.优点
采用循环轮换制后,学生的参与率由原来的不足三分之一,提升到90%以上,学生满意度达96%。与实训前相比,操作技能得到提高和明显提高的占比71%。94%的学生认为此教学设计是的他们在动手操作能力上收获最大,70%以上学生认为除了操作技能,在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分析解決问题的能力和安全责任意识上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2.不足
不足之处有:1)实训后要组织学生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实训遇到的问题,是否已解决,解决的方法等。2)任务设计和要求再详细一点,让所有学生都能清晰明了的知道自己该做什么。3)在项目设计上针对教学难点可以多设几个教学任务,重复操作,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4)分组人数偏多,还是有个别同学因为时间和设备条件没有机会操作,调查结果显示,65%的学生建议3~4人一组。
3.启示
质检课堂教学改革后,解决了仪器设备不足、学生功底薄弱、课堂参与率不高、教学效果不好等问题。学生在仪器分析实训中的参与度大大提升,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愿意去自主学习,并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仪器设备的动手能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安全责任意识上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学生对该教学模式满意度达到96%。约15%的同学不但学会了自己使用设备,还能顺利的教授他人,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张丛兰.《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现在与改革探讨[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8,(8):58,63
[2]王宇薇.“互联网+”时代高职《仪器分析》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究[J].河南化工,2019,36(1):60-61.
[3]刘翠翠.高职环境专业《仪器分析实训》课程创新与实践研究[J].山东化工,2017,46(10):171-172.
[4]柳玥雯.以《仪器分析》实训教学为载体构建“三位一体“的中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新模式[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8,(7):240.
[5]周伟明,刘浩,陈柳生等.食品药品高职院校仪器分析实训教学改革探索[J].广州化工,2019,47(4):151-153.
作者简介:王艳(1986.2—)女,陕西生商南县,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食品营养与安全。
(一) 质检课堂的内涵与特征
1.质检课堂的含义
“质检课堂是以检测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而建立的分析课堂”[1]。食品专业质检课堂是食品专业学生必修课,主要学习食品安全指标和营养指标的检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一些现代化仪器设备的使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训素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质检课堂也是高职院校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1]。
2.质检课堂的特征
质检课堂一般具有理论艰深、实践性强、学科综合交叉等特点,主要是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形态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2-4]。而当前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质检课堂遇到了仪器设备不足、學生功底薄弱、课堂参与率不高、教学效果不好等问题。因此,要达到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二) 意义与价值
质检课堂对应的职业岗位是食品检验员、质检部经理、研究助理、质监局检测员等,全面培养能够解读标准、具有创新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学生日后从事食品检测和食品安全监管等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 质检课堂的实施策略
针对质检课堂中遇到的困难,采用分组循环轮换制[5]、“任务+项目+综合”分层设计、线上讨论答疑+线下同学互助、以赛促学等方式来解决以上问题,通过对实训结果的汇报、讨论分析及课后教学效果调查等了解学生的参与、对知识的理解、仪器设备使用的掌握情况。
1.轮换循环,突出实效
仪器分析实训教学所涉及到的分析仪器主要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酸度计、电位滴定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因大部分仪器价格昂贵,除了酸度计有数台之外,其余仪器都只有一台,所以上课基本以“教师演示,学生观摩”的方式进行,且上课班级一般会有50人左右,只有前排学生有机会直接接触仪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实训效果差。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循环练习,每组均可独立操作分析仪器,解决仪器设备数量不足的问题,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效率,同时有助于提高仪器的使用率。
2.分层设计—因材施教
“任务+项目+综合”分层设计—因材施教(解决学生功底差的问题):以目标为导向,任务引领的原则,根据学生基本功底的差异,视实训内容设计由易→难、由简→繁、由浅→深,“任务+项目+综合”的内容设计,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比如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食品中钙含量教学设计里,把任务进行分解,由易→难、由浅→深、由简→繁,即从标准的解读→检测前试剂、器皿准备,样品处理→上机检测→结果换算、出具检测报告。
3.闭环策略,强化技能
线上+线下结合——提高实训效果,以解决学生参与度不高,效果不足的问题。
(1)课前—充分准备
教师将大型仪器的使用细化成操作规程、视频通过微信、QQ等媒介发给学生,学生可在课前、课中、课后随时随地观看,可以回放,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同学是极大的帮助。同时明确每次课的任务和目标,以启发式问题的形式提前发给学生思考、查阅资料、并做出检测计划,在预习中记录下遇到的问题及困惑。
(2)课中—线上讨论答疑+线下同学互助,提高实训效果
由于每种大型设备只有一台,为了保证学生的参与度,要求所有小组使用不同的检测设备开展不同的检测项目,一个指导教师应对全班的同学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这将会是极大的挑战,采用云班课在线指导以及各小组同学间互助的模式,让已经掌握技能的学生协同老师一起指导,将解决实训指导老师匮乏的难题,同时,激发学生潜能,鼓励学生大胆输出,在输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后—拓展提升
对于程度尚可的同学不仅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使其不仅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理解原理,还能掌握仪器的管理、维护、使用中常见问题的处理。通过开放实验,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仪器、使用仪器,同时,培养了他们责任和安全意识,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积累实践经验。
(4)赛练融合,凝心聚力
积极开展实训技能大赛,以赛促学,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改善教学效果。
(四) 教学效果
质检课堂,实施教学改革后,教学效果如下。
1.采用分组轮换制后,学生参与情况
如上图9、10所示,每个班级分成3-4个大组,每个大组又分成若干个小组,4-5人一组,检测时同时使用不同的仪器设备,同步检测脂肪、蛋白质、Vc、钙等。实行分组轮换制在有限的设备条件和不足的实训指导教师境况下,让学生的参与率提高到90%以上。学生对循环轮换制设计模式满意度达到96%。
2.同学间互助参与人次
由图11可以看出,能够熟练掌握仪器使用,并能参与小组互助的学生有22人,占比14.67%,74.67%的同学能够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部分同学在操作中遇到问题时依然会首先选择咨询指导老师,且因为操作的急迫性,一般不会在云班课留言咨询,而是选择直接打微信电话寻求解决方法。
3.质检收获个实训后的收获
由图12可以看出,通过本次实训,学生收获最大的是动手操作能力,占94.6%,其次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安全责任意识的提升占到70%以上。
二、教学评价反思
针对教学中遇到的困难,采用循环轮换制、分层设计、闭环策略后,在教学效果上有以下改善和不足。 1.优点
采用循环轮换制后,学生的参与率由原来的不足三分之一,提升到90%以上,学生满意度达96%。与实训前相比,操作技能得到提高和明显提高的占比71%。94%的学生认为此教学设计是的他们在动手操作能力上收获最大,70%以上学生认为除了操作技能,在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分析解決问题的能力和安全责任意识上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2.不足
不足之处有:1)实训后要组织学生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实训遇到的问题,是否已解决,解决的方法等。2)任务设计和要求再详细一点,让所有学生都能清晰明了的知道自己该做什么。3)在项目设计上针对教学难点可以多设几个教学任务,重复操作,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4)分组人数偏多,还是有个别同学因为时间和设备条件没有机会操作,调查结果显示,65%的学生建议3~4人一组。
3.启示
质检课堂教学改革后,解决了仪器设备不足、学生功底薄弱、课堂参与率不高、教学效果不好等问题。学生在仪器分析实训中的参与度大大提升,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愿意去自主学习,并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仪器设备的动手能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安全责任意识上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学生对该教学模式满意度达到96%。约15%的同学不但学会了自己使用设备,还能顺利的教授他人,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张丛兰.《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现在与改革探讨[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8,(8):58,63
[2]王宇薇.“互联网+”时代高职《仪器分析》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究[J].河南化工,2019,36(1):60-61.
[3]刘翠翠.高职环境专业《仪器分析实训》课程创新与实践研究[J].山东化工,2017,46(10):171-172.
[4]柳玥雯.以《仪器分析》实训教学为载体构建“三位一体“的中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新模式[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8,(7):240.
[5]周伟明,刘浩,陈柳生等.食品药品高职院校仪器分析实训教学改革探索[J].广州化工,2019,47(4):151-153.
作者简介:王艳(1986.2—)女,陕西生商南县,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食品营养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