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会推动人才培养的升级,但有时课程建设会滞后于技术的进步,因此精品课程建设要不断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整合教学内容;实施情境教学,开展教学模式改革;能研能指导,开展双师团队建设等。这样就可以培养适合于产业升级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从而推动产业技术进步。
关键词:高职高专;课程建设;产业升级
课程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细胞。只有这个细胞是充满活力的,专业、专业群、院系才充满活力,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适应时代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才能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生产组织结构的变革。同样,技术进步也会推动课程建设的内涵式发展,技术进步是课程改革的不竭动力。职业教育具有开放性,课程建设不能闭门造车,国务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要建立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那么精品课程建设要把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求作为自觉追求,作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程建设与技术进步之间并不遥远,课程内容的动态调整、双师师资水平的提升、产学研社会服务能力的增长、生产性实训条件的不断完善等,都在具体操作层面节要求我们与技术进步同步发展。本文试图通过结合我院普通机床的零件加工精品课程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之间相生共长的关系和课程建设具体实践阐发精品课程建设措施。
一、制造业转型升级与课程建设的错位
我院将普通机床的零件加工课程设定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具有很明显的岗位指向,也就是普通机加工,产业背景就是制造业。当前,我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规模跃居全球首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4%,成为国民经济重要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我国通过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新型制造业基地之一。中国的制造业要实现从大国到强国、从低端到高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一是要高技术化,二是要技术升级。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会推动人才培养的升级,推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但有时课程建设会滞后于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陈旧。机械制造专业是传统产业,机械制造类课程也是传统课程。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局限,存在着过于追求知识与技能的完整性的问题。有些院校的课程不能紧密跟踪产业发展需求,对于从产业升级中出现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不能及时吸收并转换为教学项目。同时,由于缺乏对制造企业新的生产组织和工作流程的了解,出现了课程内容不对接企业工作岗位要求、教学过程不对接企业工作过程的情况。因此,服务产业需求、重组教学内容、引进企业真实生产项目势在必行。
2.方法落后。当前我们处在一个知识大爆炸、创新创业的新时期,有些教师仍然被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受教学条件的制约,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注重知识获得的完整性,而忽视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忽视对学生的团队协作、技术开发等职业素养的培养等,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及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3.师资不强。经多年的建设,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双师素质有很大的提升。但是由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很多教师企业工作经验不丰富,技术服务能力不强,基于新阶段岗位需求的课程开发能力不强,教学内容不能对接产业升级中的生产过程,无法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技术升级背景下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
产业技术的升级给课程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应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目标,以双师型、专兼结合师资为保证,建设能培养适应产业技术进步所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的精品课程。
1.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整合教学内容。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遴选机制,不断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进一步整合教学内容,保持内容的时代性和先进性;融合最新普通机加工相关职业标准、企业技术标准和合格员工标准的要求,设计教学情境内容,保持教学内容的职业性;以学习情境为骨架,优化课程结构,形成具有适用性、先进性、地方性的课程内容和以项目为载体,以认知规律为主线的课程结构。
2.实施情境教学,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按照相应岗位及能力递进来设计教学项目和情境,带动相关知识学习,既培养学生的技能,又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对情境分析、设计与实现的过程讲解,使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教学练做一体,将抽象的知识实物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把握课程的教学特点和企业的职业素质要求,丰富育人理念,将课堂搬入实训室、搬入工厂,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和习惯养成,实现“生产育人”。
3.能研能指导,开展双师团队建设。创新教师管理制度,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以“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通过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参与企业项目、技能培训等途径,提升教师队伍水平。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力争建成大师领衔、素质优良的课程团队。制订年度培养计划,加强中青年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每年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顶岗实践,实践能力考核要达到院级标准。
4.依托实习基地,引产入教,实现教学环境职场化。依托校中厂的生产现场,利用生产企业的产品如传动轴作为载体,做到使一部分教学过程在生产现场,将产品的研发、生产、装配、调试等作为教学过程,真刀真枪地进行岗位操作训练,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产品的制造过程、制造技术及与本专业有关的制造信息,而且便于学生应用已有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分析、解决生产实践中深层次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以职业人角色参与企业化的实践,接受严格的职场化管理,了解企业生产的组织管理成产流程等,能为学生的学习生涯与职业生涯的有效链接奠定基础。
5.提升以技术引领为核心的社会服务能力。通过链接社会和行业市场,依靠课程组团队力量,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加强与企业开展应用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课程组教师科技实践能力和对人才所具备的职业能力标准的把握能力,为企业、为社会开展职业技术培训,为兄弟院校开展师资培训,提高为社会服务的能力,拓宽为社会服务的渠道。
三、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与保障
1.深度校企合作,切实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教学内容、课程标准以及实践教学安排都要听取专业建设委员会和企业现场专家的意见。课程授课计划、模块教学目的、课堂组织形式、教学用扩展素材的准备等则作为课程组教学研讨的内容进行专门讨论,经公开课试验以后,予以确认、完善。此外,通过用人单位参与课程考核,逐步过渡到每个环节、每个模块的教学过程组织由用人单位参与,最终达到师生共同进步、校企标准统一。
2.建立动态调整和市场响应机制。由课程骨干教师牵头,做好教学内容遴选工作,每年调整一次教学内容,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的内容,将职业道德、安全意识等纳入课程内容中。按照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建立以作业流程为导向的实训项目,形成项目化的课程结构。
3.持续深化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改革,完善第三方评价机制。完善课程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及时了解专业教学的得失,确保教学内容实用而新颖。每年发出毕业生情况反馈表到各用人单位,或利用校友会收集毕业生对于专业教学的意见,或派出人员到各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工作情况,听取用人单位对课程教学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反馈到教改课题组,形成一个质量闭环控制系统。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的国职业教育主流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牛祥永.高职“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课程开发和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4(4).
[3]高茹.高职院校“旅游职业心理素质训练”课程开发[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
作者简介:龙育才(1975— ),男,湖南湘乡人,湖南省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专业课教师,工程师、讲师、高级技师,研究方向:数控技术和高职教育。
关键词:高职高专;课程建设;产业升级
课程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细胞。只有这个细胞是充满活力的,专业、专业群、院系才充满活力,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适应时代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才能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生产组织结构的变革。同样,技术进步也会推动课程建设的内涵式发展,技术进步是课程改革的不竭动力。职业教育具有开放性,课程建设不能闭门造车,国务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要建立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那么精品课程建设要把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求作为自觉追求,作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程建设与技术进步之间并不遥远,课程内容的动态调整、双师师资水平的提升、产学研社会服务能力的增长、生产性实训条件的不断完善等,都在具体操作层面节要求我们与技术进步同步发展。本文试图通过结合我院普通机床的零件加工精品课程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之间相生共长的关系和课程建设具体实践阐发精品课程建设措施。
一、制造业转型升级与课程建设的错位
我院将普通机床的零件加工课程设定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具有很明显的岗位指向,也就是普通机加工,产业背景就是制造业。当前,我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规模跃居全球首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4%,成为国民经济重要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我国通过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新型制造业基地之一。中国的制造业要实现从大国到强国、从低端到高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一是要高技术化,二是要技术升级。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会推动人才培养的升级,推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但有时课程建设会滞后于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陈旧。机械制造专业是传统产业,机械制造类课程也是传统课程。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局限,存在着过于追求知识与技能的完整性的问题。有些院校的课程不能紧密跟踪产业发展需求,对于从产业升级中出现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不能及时吸收并转换为教学项目。同时,由于缺乏对制造企业新的生产组织和工作流程的了解,出现了课程内容不对接企业工作岗位要求、教学过程不对接企业工作过程的情况。因此,服务产业需求、重组教学内容、引进企业真实生产项目势在必行。
2.方法落后。当前我们处在一个知识大爆炸、创新创业的新时期,有些教师仍然被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受教学条件的制约,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注重知识获得的完整性,而忽视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忽视对学生的团队协作、技术开发等职业素养的培养等,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及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3.师资不强。经多年的建设,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双师素质有很大的提升。但是由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很多教师企业工作经验不丰富,技术服务能力不强,基于新阶段岗位需求的课程开发能力不强,教学内容不能对接产业升级中的生产过程,无法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技术升级背景下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
产业技术的升级给课程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应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目标,以双师型、专兼结合师资为保证,建设能培养适应产业技术进步所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的精品课程。
1.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整合教学内容。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遴选机制,不断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进一步整合教学内容,保持内容的时代性和先进性;融合最新普通机加工相关职业标准、企业技术标准和合格员工标准的要求,设计教学情境内容,保持教学内容的职业性;以学习情境为骨架,优化课程结构,形成具有适用性、先进性、地方性的课程内容和以项目为载体,以认知规律为主线的课程结构。
2.实施情境教学,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按照相应岗位及能力递进来设计教学项目和情境,带动相关知识学习,既培养学生的技能,又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对情境分析、设计与实现的过程讲解,使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教学练做一体,将抽象的知识实物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把握课程的教学特点和企业的职业素质要求,丰富育人理念,将课堂搬入实训室、搬入工厂,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和习惯养成,实现“生产育人”。
3.能研能指导,开展双师团队建设。创新教师管理制度,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以“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通过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参与企业项目、技能培训等途径,提升教师队伍水平。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力争建成大师领衔、素质优良的课程团队。制订年度培养计划,加强中青年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每年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顶岗实践,实践能力考核要达到院级标准。
4.依托实习基地,引产入教,实现教学环境职场化。依托校中厂的生产现场,利用生产企业的产品如传动轴作为载体,做到使一部分教学过程在生产现场,将产品的研发、生产、装配、调试等作为教学过程,真刀真枪地进行岗位操作训练,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产品的制造过程、制造技术及与本专业有关的制造信息,而且便于学生应用已有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分析、解决生产实践中深层次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以职业人角色参与企业化的实践,接受严格的职场化管理,了解企业生产的组织管理成产流程等,能为学生的学习生涯与职业生涯的有效链接奠定基础。
5.提升以技术引领为核心的社会服务能力。通过链接社会和行业市场,依靠课程组团队力量,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加强与企业开展应用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课程组教师科技实践能力和对人才所具备的职业能力标准的把握能力,为企业、为社会开展职业技术培训,为兄弟院校开展师资培训,提高为社会服务的能力,拓宽为社会服务的渠道。
三、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与保障
1.深度校企合作,切实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教学内容、课程标准以及实践教学安排都要听取专业建设委员会和企业现场专家的意见。课程授课计划、模块教学目的、课堂组织形式、教学用扩展素材的准备等则作为课程组教学研讨的内容进行专门讨论,经公开课试验以后,予以确认、完善。此外,通过用人单位参与课程考核,逐步过渡到每个环节、每个模块的教学过程组织由用人单位参与,最终达到师生共同进步、校企标准统一。
2.建立动态调整和市场响应机制。由课程骨干教师牵头,做好教学内容遴选工作,每年调整一次教学内容,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的内容,将职业道德、安全意识等纳入课程内容中。按照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建立以作业流程为导向的实训项目,形成项目化的课程结构。
3.持续深化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改革,完善第三方评价机制。完善课程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及时了解专业教学的得失,确保教学内容实用而新颖。每年发出毕业生情况反馈表到各用人单位,或利用校友会收集毕业生对于专业教学的意见,或派出人员到各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工作情况,听取用人单位对课程教学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反馈到教改课题组,形成一个质量闭环控制系统。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的国职业教育主流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牛祥永.高职“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课程开发和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4(4).
[3]高茹.高职院校“旅游职业心理素质训练”课程开发[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
作者简介:龙育才(1975— ),男,湖南湘乡人,湖南省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专业课教师,工程师、讲师、高级技师,研究方向:数控技术和高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