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诗词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肯定和提高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和重要地位,提出了新课程理念下古诗词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在古诗词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效率。本文针对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 古诗词 教学策略
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千百年来成为滋养中华民族成长的宝贵精神营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小学古诗词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古诗词教学无论是背诵数量还是内容编排,甚至教学评价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可见古诗词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其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毕业生必须会背会默写七十余首古诗。我认为古诗学习贵在赏析,在教学过程应充分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美的熏陶,应根据古诗言简义丰的特点和美育的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愉悦性的特点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语言美、画面美、诗情美、意境美,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小学古诗词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从古诗中接受美的熏陶,提高自身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一、强化诵读,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美
古诗的语言美首先在于它的音律美,古诗的押韵、平仄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优美动听。教师只有精心指导,引领学生反复朗读,才能真正让学生领会到古诗的音律美。古诗绝大部分是七言或五言诗,它节奏鲜明,极富乐感。七言诗中,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古诗不管是七言还是五言,都讲究平仄相对,此起彼伏,遥相呼应,极富乐感。古诗的语言美还在于语言的精确美,凝聚美,一字一词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如李白的《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诗。上句“深千尺”是夸张,是突出潭水的深,下句“不及汪伦送我情”“不及”是比不上的意思,用“比不上”来比喻“送我情”,采用这样的修辞方法,把作者和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描写得淋漓尽致。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诗的语言美呢?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出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正确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最后指导他们反复吟诵。
二、读诗作画,感受古诗的画面美
利用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让儿童把抽象的诗词变成具象的图画,既能帮助他们记忆古诗,又能更直观地让他们感受古诗词的美。我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比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师生共同读诗作画。第一步,教师在解题时,边讲边画出诗人李白仰望瀑布的简笔画,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诗境,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形象。第二步,读完第一、第二句诗后,让学生想象诗的意境,添画“香炉峰”、“生紫烟”、“瀑布挂前川”,突出瀑布的背景美。第三步,读三、四句诗后,为了突出“飞流直下”的气势,让学生画的瀑布上用粉笔横着由上往下添上有力的几笔,让学生感受瀑布的动态美。画完诗后,再让学生根据所画的画进行背诵,在形象思维的启发下,学生的记忆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开发,背出古诗简直易如反掌。
三、启发想象,领略古诗的意境美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例如骆宾王的《鹅》,语言形象、文字浅显易懂,如果仅从语言文字的角度看,让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读懂这首诗并不难,但如果要他们真正领略诗中的意境,却并不容易。在引导学生赏析时可结合多媒体手段,再现生活场景。从鹅的姿态、鸣声,尤其是色彩等方面对学生的感觉器官进行刺激以产生良好的效果。“白毛”“绿水”“红掌”“清波”“曲项”“鸣叫”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卷,教学时要使鹅那种怡然、清闲、优雅的姿态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再如柳宗元的《江雪》,可采用诗配画的表现形式进行赏析。“千山”“万径”“飞鸟”“人踪”是何等壮阔的背景,“孤舟”“独钓”置于这样的背景下,作者的心境又如何呢?他真的是在垂钓吗?在这大自然的怀抱中,作者真正思索些什么呢?如果教师能把学生引入这样的层面,那种赏析就更上了一个台阶。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其“境”,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其“意”,领悟古诗的意境美。当然赏析意境的要求不要太高,但如能经常引起学生的想象,领略诗中的意境,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和想象能力是会不断提高的。
四、利用多媒体演示,理解诗句的形象美
诗词教学中应该采用以诵读为主,以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式。我们要指导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存和生活经验,将诗中描绘的声、光、色、态等描绘出来。如在教学《春日》时,为了能让学生动情地读好“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来适时打开图片,激发学生的情感。当学生一下子看到繁花似锦的景象,好像整个春天就呈现在眼前了,情绪突然高涨起来了,争相动情朗读。通过自己投入,动情地朗读,“万紫千红”这个词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了。除了让学生读出情外,还要让他们读出神,悟出语言文字的言外之意。如“一枝红杏出墙来”,教师通过对“出”字的朗读把握,让学生体会“出”为什么读得那么有力、带劲,从而领悟到一切新生事物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可利用投影展现画面,当学生被画面景色陶醉时,就用录音机放一段轻音乐,再加上一段课前设计的旁白,向学生娓娓讲述诗人的创作背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学生既把握了基调,又领悟了诗意。
总之,古诗词的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作为小学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古典艺术殿堂去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美,感受古诗词的画面美,领悟古诗词的意境美,理解古诗词的形象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使学生真正受到审美熏陶。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 古诗词 教学策略
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千百年来成为滋养中华民族成长的宝贵精神营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小学古诗词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古诗词教学无论是背诵数量还是内容编排,甚至教学评价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可见古诗词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其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毕业生必须会背会默写七十余首古诗。我认为古诗学习贵在赏析,在教学过程应充分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美的熏陶,应根据古诗言简义丰的特点和美育的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愉悦性的特点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语言美、画面美、诗情美、意境美,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小学古诗词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从古诗中接受美的熏陶,提高自身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一、强化诵读,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美
古诗的语言美首先在于它的音律美,古诗的押韵、平仄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优美动听。教师只有精心指导,引领学生反复朗读,才能真正让学生领会到古诗的音律美。古诗绝大部分是七言或五言诗,它节奏鲜明,极富乐感。七言诗中,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古诗不管是七言还是五言,都讲究平仄相对,此起彼伏,遥相呼应,极富乐感。古诗的语言美还在于语言的精确美,凝聚美,一字一词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如李白的《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诗。上句“深千尺”是夸张,是突出潭水的深,下句“不及汪伦送我情”“不及”是比不上的意思,用“比不上”来比喻“送我情”,采用这样的修辞方法,把作者和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描写得淋漓尽致。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诗的语言美呢?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出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正确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最后指导他们反复吟诵。
二、读诗作画,感受古诗的画面美
利用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让儿童把抽象的诗词变成具象的图画,既能帮助他们记忆古诗,又能更直观地让他们感受古诗词的美。我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比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师生共同读诗作画。第一步,教师在解题时,边讲边画出诗人李白仰望瀑布的简笔画,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诗境,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形象。第二步,读完第一、第二句诗后,让学生想象诗的意境,添画“香炉峰”、“生紫烟”、“瀑布挂前川”,突出瀑布的背景美。第三步,读三、四句诗后,为了突出“飞流直下”的气势,让学生画的瀑布上用粉笔横着由上往下添上有力的几笔,让学生感受瀑布的动态美。画完诗后,再让学生根据所画的画进行背诵,在形象思维的启发下,学生的记忆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开发,背出古诗简直易如反掌。
三、启发想象,领略古诗的意境美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例如骆宾王的《鹅》,语言形象、文字浅显易懂,如果仅从语言文字的角度看,让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读懂这首诗并不难,但如果要他们真正领略诗中的意境,却并不容易。在引导学生赏析时可结合多媒体手段,再现生活场景。从鹅的姿态、鸣声,尤其是色彩等方面对学生的感觉器官进行刺激以产生良好的效果。“白毛”“绿水”“红掌”“清波”“曲项”“鸣叫”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卷,教学时要使鹅那种怡然、清闲、优雅的姿态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再如柳宗元的《江雪》,可采用诗配画的表现形式进行赏析。“千山”“万径”“飞鸟”“人踪”是何等壮阔的背景,“孤舟”“独钓”置于这样的背景下,作者的心境又如何呢?他真的是在垂钓吗?在这大自然的怀抱中,作者真正思索些什么呢?如果教师能把学生引入这样的层面,那种赏析就更上了一个台阶。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其“境”,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其“意”,领悟古诗的意境美。当然赏析意境的要求不要太高,但如能经常引起学生的想象,领略诗中的意境,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和想象能力是会不断提高的。
四、利用多媒体演示,理解诗句的形象美
诗词教学中应该采用以诵读为主,以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式。我们要指导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存和生活经验,将诗中描绘的声、光、色、态等描绘出来。如在教学《春日》时,为了能让学生动情地读好“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来适时打开图片,激发学生的情感。当学生一下子看到繁花似锦的景象,好像整个春天就呈现在眼前了,情绪突然高涨起来了,争相动情朗读。通过自己投入,动情地朗读,“万紫千红”这个词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了。除了让学生读出情外,还要让他们读出神,悟出语言文字的言外之意。如“一枝红杏出墙来”,教师通过对“出”字的朗读把握,让学生体会“出”为什么读得那么有力、带劲,从而领悟到一切新生事物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可利用投影展现画面,当学生被画面景色陶醉时,就用录音机放一段轻音乐,再加上一段课前设计的旁白,向学生娓娓讲述诗人的创作背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学生既把握了基调,又领悟了诗意。
总之,古诗词的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作为小学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古典艺术殿堂去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美,感受古诗词的画面美,领悟古诗词的意境美,理解古诗词的形象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使学生真正受到审美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