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大事多、喜事多,各族人民在欢乐、喜庆中度过了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的媒体充当了传播、鼓劲的重要角色,许许多多的优秀新闻作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作为自治区第一平面媒体,《内蒙古日报》更是首当其冲,充分发挥了纸媒的固有优势,紧跟时代步伐,勇于探索,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和传播亮点,在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本文试图通过对一些精彩作品作一点儿点评,希望能与媒体同仁共同探讨党报“四力”建设的路径。
一、重大主题宣传强力引导主流舆论
重大主题宣传是媒体宣传报道的第一重点,也是民族地区纸媒宣传首要的任务,让重大主题产生重大影响,是强化舆论导向,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主打内容。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思想的指引下,以党委机关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在做好重大主题宣传中创造了不少有思想、有温度、有新闻价值的经验和亮点。2017年《内蒙古日报》在党的十九大、习近平视察内蒙古三周年和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三项重大主题宣传中,就有不少成功的案例。
2017年7月17日和7月19日的头版,《内蒙古日报》蒙汉文同步发表了关于自治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报道:《内蒙古:经济转型为稳增长注入强大动力》《内蒙古:深化改革多点突破协同推进》。两篇重型报道发表后反响热烈,给成就性报道增添了新的启示:第一,这两篇报道突出了我区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转型升级。比如,报道用详实的资料在阐释传统产业上提质增效、延伸升级的同时,重点讲述了我区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云计算大数据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雄辩地展现出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就,让转型升级的新闻主题得到了充分地表达。第二,这两篇报道点明了我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因——深化改革。报道用大量事例生动地阐释了我区改革开放中的创新举措。比如,在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方面,全方位扩大开放,大力发展口岸经济,深化区域合作;在先行先试的三项改革以及在“三去一降一补”方面,所取得的开拓性成就。用典型事例说明工作成果,用典型事例诠释深化改革的巨大作用,深刻阐明了发展与改革的必然联系,体现了报道的思想深度。第三,这两篇报道在新闻素材的选择上,自如地运用了详实的数据,是一篇有说服力的数据新闻。比如,在我区产业结构调整中,通过对比1947年、1978年和2016年的数据,说明我区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更加趋于合理。又如,2016年在“三去一降一补”方面,全区退出330万吨煤炭、291万吨钢铁产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增长了6.2%和7.7%,商品房可售面积下降13.9%。大量的数据对比,充分展现出我区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的大趋势,让报道的权威性大大增强,体现了党报的舆论担当。
二、特色报道彰显地方特点
我区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民族特点、地区特点十分突出。作为党和人民的舆论工具,无论是汉文报,还是其他少数民族文字报,都应该打好特色牌。特色报道还是克服同质化、追求差异化最有效的举措。《内蒙古日报》在挖掘特色题材上不乏精彩的案例。
2017年12月22日,汉文版头版头条刊登了《让“绣娘”的手艺对接市场》的通讯,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宣传主体单位对这一报道给予较高的评价。这篇通讯写的是:科右中旗图什业图王府刺绣产业扶贫的事儿。文中所述的兴安盟刺绣产业基地,是一个大学生创业项目,也是一个扶贫项目。这一项目采取“企业+协会+基地”的模式,带动大学生创业,由农牧民参与,助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目前项目已经为当地2000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增加年收入3000元至5000元,培养训练出2万多名心灵手巧的刺绣技工。这些“绣娘”所走的脱贫之路,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扶贫品牌。
从新闻舆论工作角度看,这篇通讯有两点经验:一是特色题材的挖掘,让报道更具有感染力。近几年,我区扶贫工作先进地区、先进单位层出不穷,媒体也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报道。但是发挥妇女在脱贫中的“半边天”作用,特别是用传承民族文化、民间艺术来加快脱贫攻坚步伐的新闻报道还很少。记者在深入采访中能发现挖掘这一具有地区特色、民族特色的题材,并及时给予报道;能够准确把握了“三新”这一重大主题,显示了记者较强的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是记者动脑筋用心观察的结果。二是通过平实而清晰的文字表达,克服同题材报道的同质化现象。如何避免同一题材的同质化现象发生,平面媒体的记者如何发挥好自己的优势,这篇报道也有可赞之处。比如,记者在陈述新闻事实时,既用了现场见闻的可视化表达方式,引领读者对刺绣车间和产品制作流程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又充分发挥了文字陈述的长处,对这一产业的背景资料和全局概况作了交代,让受众对“绣娘”承接市场这一新闻主题,有了一个全面整体的认识。两种方式的并用使整個报道既能触手可摸,又让其内容真正“站立”起来,主题思想得到了比较完美的呈现。
《内蒙古日报》蒙文版的特色报道就更多了。比如在解读金融创新服务、服务“三农三牧”上,就有引导力很强的报道。2017年5月3日头版头条刊登消息《“新型养殖业保险+动物资产抵押”为解决牧业规模养殖资金来源进行有益探索——我区成功试行以牲畜抵押银行贷款》。该稿关注我区金融创新,及时传递和解读事关广大农牧民切身利益的金融改革,得到读者的点赞。我区是畜牧业大区,牲畜头数连续11年突破1亿头(只),仅牧业专业大户和家庭牧场就近12万家,许多牧民有发展规模养殖的愿望。但是,由于资金不足,又难以贷款,严重制约了牧民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的步伐。这个新情况又为金融改革提出了课题。我区的银行和保险部门联手进行金融创新,为“三农三牧”服务,适应了我区牧业改革发展的需要。记者敏锐地抓到了我区金融创新取得成效的这一新闻,以一版头条并配发言论予以推出,充分发挥了党报宣传和服务生产、服务群众的作用,值得称赞。
三、深度报道让纸媒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深度报道是纸媒的一大优势。民族地区的舆论引导,非常需要媒体对党的方针政策进行深度解读,非常需要强有力的思想引领。在这方面纸媒平台的新闻发布不受空间与时间节奏的限制,文字表达可以自由驰骋,版面设计可以图文并茂,标题制作可以灵活多变。长篇特稿、系列报道、时政综述、新闻特写等,都可以谋求新闻表达上的突破与创新。《内蒙古日报》这方面的案例就曾引起过社会的关注。比如,2017年 10月17日、18日两天刊发署名“塞北屏”的大型长篇通讯——写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题目分别为《奋进,不负殷殷嘱托》(上篇)《奋进,向着伟大梦想》(下篇),全文总计1.3万多字,全面梳理我区各族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坚定的步伐和骄人的成就走过的辉煌五年,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沿着党的十九大指引的方向,奔向新征程的豪迈气概。
这一重磅文章的推出,给人以极大的振奋和鼓舞,在十九大召开之际,从全局眼光描绘内蒙古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意气风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状态,盘点各行各业的繁荣景象,有着凝聚人心、增添力量的作用。业内人士认为,这篇报道站位高、有气势,文字表达流畅激昂,宏观微观新闻素材运用得体,引文、用典十分自如,既体现出气势,又显现出深度,充分展现了自治区第一党报的业务实力。
2017年是新闻界收获多多、亮点多多的一年。《内蒙古日报》的精彩报道很多,本文仅就笔者的观察,摘取几例进行点评分析,难免有挂一漏万之弊。不过,关注纸媒的报道和发展亦是当前传媒界的一大热点,本文能起抛砖之用就深感欣慰了。
作者简介:牧兰,呼和浩特日报社记者
编辑:王洪越
一、重大主题宣传强力引导主流舆论
重大主题宣传是媒体宣传报道的第一重点,也是民族地区纸媒宣传首要的任务,让重大主题产生重大影响,是强化舆论导向,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主打内容。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思想的指引下,以党委机关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在做好重大主题宣传中创造了不少有思想、有温度、有新闻价值的经验和亮点。2017年《内蒙古日报》在党的十九大、习近平视察内蒙古三周年和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三项重大主题宣传中,就有不少成功的案例。
2017年7月17日和7月19日的头版,《内蒙古日报》蒙汉文同步发表了关于自治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报道:《内蒙古:经济转型为稳增长注入强大动力》《内蒙古:深化改革多点突破协同推进》。两篇重型报道发表后反响热烈,给成就性报道增添了新的启示:第一,这两篇报道突出了我区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转型升级。比如,报道用详实的资料在阐释传统产业上提质增效、延伸升级的同时,重点讲述了我区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云计算大数据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雄辩地展现出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就,让转型升级的新闻主题得到了充分地表达。第二,这两篇报道点明了我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因——深化改革。报道用大量事例生动地阐释了我区改革开放中的创新举措。比如,在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方面,全方位扩大开放,大力发展口岸经济,深化区域合作;在先行先试的三项改革以及在“三去一降一补”方面,所取得的开拓性成就。用典型事例说明工作成果,用典型事例诠释深化改革的巨大作用,深刻阐明了发展与改革的必然联系,体现了报道的思想深度。第三,这两篇报道在新闻素材的选择上,自如地运用了详实的数据,是一篇有说服力的数据新闻。比如,在我区产业结构调整中,通过对比1947年、1978年和2016年的数据,说明我区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更加趋于合理。又如,2016年在“三去一降一补”方面,全区退出330万吨煤炭、291万吨钢铁产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增长了6.2%和7.7%,商品房可售面积下降13.9%。大量的数据对比,充分展现出我区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的大趋势,让报道的权威性大大增强,体现了党报的舆论担当。
二、特色报道彰显地方特点
我区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民族特点、地区特点十分突出。作为党和人民的舆论工具,无论是汉文报,还是其他少数民族文字报,都应该打好特色牌。特色报道还是克服同质化、追求差异化最有效的举措。《内蒙古日报》在挖掘特色题材上不乏精彩的案例。
2017年12月22日,汉文版头版头条刊登了《让“绣娘”的手艺对接市场》的通讯,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宣传主体单位对这一报道给予较高的评价。这篇通讯写的是:科右中旗图什业图王府刺绣产业扶贫的事儿。文中所述的兴安盟刺绣产业基地,是一个大学生创业项目,也是一个扶贫项目。这一项目采取“企业+协会+基地”的模式,带动大学生创业,由农牧民参与,助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目前项目已经为当地2000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增加年收入3000元至5000元,培养训练出2万多名心灵手巧的刺绣技工。这些“绣娘”所走的脱贫之路,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扶贫品牌。
从新闻舆论工作角度看,这篇通讯有两点经验:一是特色题材的挖掘,让报道更具有感染力。近几年,我区扶贫工作先进地区、先进单位层出不穷,媒体也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报道。但是发挥妇女在脱贫中的“半边天”作用,特别是用传承民族文化、民间艺术来加快脱贫攻坚步伐的新闻报道还很少。记者在深入采访中能发现挖掘这一具有地区特色、民族特色的题材,并及时给予报道;能够准确把握了“三新”这一重大主题,显示了记者较强的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是记者动脑筋用心观察的结果。二是通过平实而清晰的文字表达,克服同题材报道的同质化现象。如何避免同一题材的同质化现象发生,平面媒体的记者如何发挥好自己的优势,这篇报道也有可赞之处。比如,记者在陈述新闻事实时,既用了现场见闻的可视化表达方式,引领读者对刺绣车间和产品制作流程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又充分发挥了文字陈述的长处,对这一产业的背景资料和全局概况作了交代,让受众对“绣娘”承接市场这一新闻主题,有了一个全面整体的认识。两种方式的并用使整個报道既能触手可摸,又让其内容真正“站立”起来,主题思想得到了比较完美的呈现。
《内蒙古日报》蒙文版的特色报道就更多了。比如在解读金融创新服务、服务“三农三牧”上,就有引导力很强的报道。2017年5月3日头版头条刊登消息《“新型养殖业保险+动物资产抵押”为解决牧业规模养殖资金来源进行有益探索——我区成功试行以牲畜抵押银行贷款》。该稿关注我区金融创新,及时传递和解读事关广大农牧民切身利益的金融改革,得到读者的点赞。我区是畜牧业大区,牲畜头数连续11年突破1亿头(只),仅牧业专业大户和家庭牧场就近12万家,许多牧民有发展规模养殖的愿望。但是,由于资金不足,又难以贷款,严重制约了牧民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的步伐。这个新情况又为金融改革提出了课题。我区的银行和保险部门联手进行金融创新,为“三农三牧”服务,适应了我区牧业改革发展的需要。记者敏锐地抓到了我区金融创新取得成效的这一新闻,以一版头条并配发言论予以推出,充分发挥了党报宣传和服务生产、服务群众的作用,值得称赞。
三、深度报道让纸媒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深度报道是纸媒的一大优势。民族地区的舆论引导,非常需要媒体对党的方针政策进行深度解读,非常需要强有力的思想引领。在这方面纸媒平台的新闻发布不受空间与时间节奏的限制,文字表达可以自由驰骋,版面设计可以图文并茂,标题制作可以灵活多变。长篇特稿、系列报道、时政综述、新闻特写等,都可以谋求新闻表达上的突破与创新。《内蒙古日报》这方面的案例就曾引起过社会的关注。比如,2017年 10月17日、18日两天刊发署名“塞北屏”的大型长篇通讯——写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题目分别为《奋进,不负殷殷嘱托》(上篇)《奋进,向着伟大梦想》(下篇),全文总计1.3万多字,全面梳理我区各族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坚定的步伐和骄人的成就走过的辉煌五年,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沿着党的十九大指引的方向,奔向新征程的豪迈气概。
这一重磅文章的推出,给人以极大的振奋和鼓舞,在十九大召开之际,从全局眼光描绘内蒙古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意气风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状态,盘点各行各业的繁荣景象,有着凝聚人心、增添力量的作用。业内人士认为,这篇报道站位高、有气势,文字表达流畅激昂,宏观微观新闻素材运用得体,引文、用典十分自如,既体现出气势,又显现出深度,充分展现了自治区第一党报的业务实力。
2017年是新闻界收获多多、亮点多多的一年。《内蒙古日报》的精彩报道很多,本文仅就笔者的观察,摘取几例进行点评分析,难免有挂一漏万之弊。不过,关注纸媒的报道和发展亦是当前传媒界的一大热点,本文能起抛砖之用就深感欣慰了。
作者简介:牧兰,呼和浩特日报社记者
编辑:王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