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程阳八寨被称为“百节之乡”,这里的侗族人至今保留着绵延千年的风俗:他们用“行歌坐妹”来谈情说爱,会在春节时用“偷亲”的方式将新娘子娶回家;寨下的风雨桥,桥身在建造中没有用到一颗铆钉,而是全部以木榫衔接而成,传说,它是八个古寨的灵魂……
程阳八寨的诞生,始于唐朝末年的战乱,当侗族的祖先越人战败后,他们中的“阳”姓一支向北迁徙来到这里,遇见了因为中原战乱而南下迁徙的“程”姓族人,两支队伍在这里定居繁衍,就有了后来的程阳八寨。
八寨里最多的是侗族人,他们至今仍然保存着众多流传千年的风俗:用“行歌坐妹”来谈情说爱,用“偷亲”的方式将新娘娶回家。八个寨子的寨民相亲相爱,会用“抢花炮”和“打南瓜仗”的方式来互相增进联系,还用无铆无钉的建筑技艺,建造出象征族徽的鼓楼,以及那中国桥梁建筑中的艺术珍品——程阳风雨桥……
躲避战乱的世外桃源
有风雨桥的地方,就有侗族人
从广西三江县的县城出发,沿公路往北20公里,就能见到这片庞大的古寨。曲折的山梁下,蜿蜒而过的林溪河像一条纽带,将八个村寨串起来。一栋栋侗族吊脚楼林立在河畔,古老的水车将清澈的河水不断地运送到层叠的梯田里,一派宁静安逸的田园风光。
事实上,这宁静祥和的景象,并非与生俱来。很久之前的程阳,还是一片没有名字的荒地,山岭之间只有野兽出没,几无人烟。直到侗族的一次大迁徙,才最终使得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唐朝末年,由于统治者对岭南地区的统治力衰减,岭南爆发了多次起义,其中以“黄洞蛮”的黄乾率领的越人起义声势最大,共计有20余万人参加。不过,声势浩大的造反最终仍然被官军镇压,失败的越人开始大规模地向周围地区迁徙——而这些越人,就是侗族的祖先。
在无数支迁徙的越人中,有一支队伍被“阳”姓首领率领,沿着柳江一直向北,跋山涉水之后抵达了程阳。在这里,他们遇见同样因为中原战乱而向南迁徙过来的“程”姓族人,两大族人见对方都是为了躲避战乱,而程阳地区又山明水秀,于是决定:不再分汉侗,一起在此定居。
阳姓族人和程姓族人开始共同在这里开荒种田,慢慢把这里建设成了一片富饶的区域,吸引了越来越多因为躲避战乱而到达这里的人,逐渐形成了马安、平寨、岩寨、平坦、懂寨、程阳大寨、平埔、吉昌共八个自然村寨。而大家公认程、阳二姓是开发这里的祖先,于是统称其为“程阳八寨”。
但是,由于这里的侗族人太多,侗文化深厚,生活在这里的汉族居民最终还是被“侗化”了。其中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寨子的建筑特色。
比如古寨旁的那座风雨桥——在侗族传统中,凡是有侗族人居住的地方,必须要在附近的溪河上建起一座风雨桥,他们相信,这种桥是沟通阴阳的媒介,是村寨的灵魂,村寨里每一个诞生的新生命,都会通过这座桥来到人间。而桥往往会选在溪河下游修建,在侗族巫师眼中,这样不仅可以保住寨子的风水,还是“修阴功”(积德)的一种方式。现今,对风雨桥的维护已成为侗族人的一项公益性事业,他们往往会不计报酬地进行支持,甚至路过古桥,也不忘拿手帕沾一沾扶手上的灰尘。
再如那些程阳鼓楼。八寨中保存有鼓楼9座,其中位于平寨内的鼓楼,建于清朝道光元年(1821年),是八寨内最古老的一座鼓楼。根据侗族的古歌记载,侗族本来是个迁徙民族,每到一个地方,必先修起鼓楼,然后再修建各家各户的吊脚楼,所谓“未立寨,先立楼”,而且其余任何建筑的高度都不得超过鼓楼,所以鼓楼必定是寨子内最高大的建筑。在过去,鼓楼内常设置有皮鼓,每当有重大事件发生,人们都会敲响皮鼓,召集寨子内所有的人到这里来商议——足见鼓楼不但是一个寨子的标志性建筑,更是寨内的中心事务场所,被侗族人视为族徽……
“行歌坐妹”牵姻缘
偷个新娘过春节
受影响不仅仅是建筑,那些侗族的风俗,同样成为了当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每个寨民,都会侗族的歌舞。其中最常见的莫过于多耶舞,笔者就有幸在八寨中碰上过一次:寨内的鼓楼前挤满了着盛装的寨民,有不少青年男女唱着“毯子花,花拦路,毯子花,拦路拦,抽出毯子抓郎脸,抓郎脸”的“拦路歌”,不断地邀请外人加入。随后,村长一声令下,热闹的多耶舞就开始了:穿着盛装的女人被围在当中,男人们排成一圈在四周边跳边唱,兴致高处,还会有侗族的壮汉抓住一起跳舞的女人或者远道而来的客人,将他们高高抛起……
除去歌舞之外,生活在程阳八寨内的侗族同胞,至今也还保存着众多侗族从古代传下来的习俗,其中最有趣的莫过于“行歌坐妹”和春节“偷亲”的习俗,既惊险又刺激,是最为外人乐道的。
所谓“行歌坐妹”,也叫“行歌坐夜”,是侗族从千年前继承下来的一种谈恋爱的方式。行歌坐妹通常发生在农闲时节的午夜,寨子内的腊汉(男青年)会三五成群地举着火把跑到腊篾(姑娘)家里做客。到了姑娘家后,所有人在火塘边围座,然后用对歌的方式来畅谈人生理想,互相增加了解。在行歌坐妹中,小伙子如果看上了哪个姑娘,就会往那个姑娘的腿上坐,以此来表达对姑娘的爱慕之情——不过这个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如果姑娘看不上小伙子,往往会给予冷落;如果姑娘的父母也看不上这个小伙子,则会不停地进进出出,用白眼外加咳嗽的方式来打断他们。
情投意合的姑娘和小伙,经过几次“交流后”,往往会互相交换定情信物,然后男方就回去托人来说媒提亲——值得一提的是,就算登记结婚后,新郎也不能立即将新娘领回家,他们还必须要经过“偷亲”和“送新娘回门”的习俗,才能算是真正完婚。
偷亲一般都选择在除夕夜进行,新郎要避开众人的耳目,偷偷跑到新娘家,悄悄地把新娘带回家,然后在午夜时分放鞭炮庆祝——这就好比是在向全寨人宣布,我娶新娘子了,其他人别惦记了。到了大年初一一大早,新娘会从婆家挑着水出门亮相,就算是真正成为新郎家庭的一员了。而吃过早饭过后,寨子里的男女老少通常会跑到新娶媳妇的家庭看新娘,如果有认识新娘或之前和新娘谈过恋爱的小伙子,则必须吃一碗新娘打的油茶,表示“告别”。 接下来的节目主持人就是新郎了,他首先要大办宴席,叫上所有亲朋好友,在大年初三抬着早就准备好的猪、鸡、酸鱼、酸肉,一行人敲锣打鼓,浩浩荡荡地送新娘回娘家。在送新娘回娘家的途中,队伍会尽量地往人多的地方走,沿途经过的每一个村寨,都要燃放鞭炮,以显示新郎的家底丰厚。在娘家,新娘的家里人会给每位到来的客人送上一碗加了糖的油茶,被称为“喜茶”。客人吃完喜茶后,与送亲队伍及新人亲戚同餐共饮,对酒当歌……
扛着鸟铳抢花炮
中秋来打南瓜仗
程阳八寨号称“百节之乡”,四季中无论何时走入寨子,都犹如进入了节日的海洋:正月有春节,二月有侗族大歌节,三月有花炮节、四月有坡会节、五月有龙舟节、六月有尝青节、七月有河灯节、八月有斗牛节、九月有禾把节、十月有多耶节……
在众多的节日中,最抢眼的要属“花炮节”和“打南瓜仗”。
花炮节本来是三江地区所有民族共同欢庆的盛大节日,不过程阳八寨的花炮节,却是三江地区最声势壮大的——它举办的时间和别的地方不同,通常会举办多次,不过在三月初三举办的那一次是规模最大的。
花炮节当天,八个寨子的村民都早早起床梳妆打扮,穿着盛装聚集在鼓楼前。然后按照村寨分为八支队伍,敲锣打鼓,吹着芦笙,放着鞭炮到各村寨游行——游行的队伍往往多达数千人,不过最威风的却是前一年抢到第一名的村寨,因为他们被允许有特权:女的可以披金戴银,男的可以拿着鸟铳,老人则可以扮成以前的“官人”。
游行完毕后,所有的队伍会被集中到抢花炮的场地——一般是林溪河的河滩,在主持人宣布完规则后,随着一声炮响,花炮(一个彩色丝线包扎的铁环)激射而出,一飞冲天,抢花炮正式开始——刹那之间,那个小小的铁环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各个村寨的壮汉们一拥而上。为了成为第一个抢到花炮的人,拉、抢、推、绊,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堪称“程阳八寨的橄榄球赛”。与此同时,寨子内的其他人,也纷纷在河滩边为自己村寨的队伍呐喊助威,场面山呼海啸,蔚为壮观。
花炮节虽然刺激,但能够亲身上场参与的人毕竟是少数青壮年,而真正称得上全民参与,遍地皆兵的,则是打南瓜仗。
中秋节前夕,各个寨子的男女们,会抽出两组人,分别组成“南瓜队”和“油茶队”——其中,由男子组成的南瓜队,会用各色纸花插在南瓜上,做成一尊“南瓜花”,然后抬着南瓜花,浩浩荡荡地抬到女子所在的村寨内。从一进寨开始,南瓜花就会不断地遭到其他寨民的哄抢,如果男子们不能安全地把南瓜花送到“油茶队”的聚集地,就会很丢脸,若能完整地将南瓜花送到,则大添光彩。
将南瓜花送到后,“油茶队”的姑娘们捧上香浓的油茶给男子们,还会给他们蒸上香甜的南瓜——不过,南瓜不是拿给他们吃的,而是“战斗的武器”。与傣族的泼水节一样,哪位男子被南瓜扔得越多,打得越惨,说明中意他的姑娘越多。往往在这个时候,“战火”会迅速蔓延到整个村寨,一时间到处南瓜纷飞,欢叫连连……
程阳八寨的诞生,始于唐朝末年的战乱,当侗族的祖先越人战败后,他们中的“阳”姓一支向北迁徙来到这里,遇见了因为中原战乱而南下迁徙的“程”姓族人,两支队伍在这里定居繁衍,就有了后来的程阳八寨。
八寨里最多的是侗族人,他们至今仍然保存着众多流传千年的风俗:用“行歌坐妹”来谈情说爱,用“偷亲”的方式将新娘娶回家。八个寨子的寨民相亲相爱,会用“抢花炮”和“打南瓜仗”的方式来互相增进联系,还用无铆无钉的建筑技艺,建造出象征族徽的鼓楼,以及那中国桥梁建筑中的艺术珍品——程阳风雨桥……
躲避战乱的世外桃源
有风雨桥的地方,就有侗族人
从广西三江县的县城出发,沿公路往北20公里,就能见到这片庞大的古寨。曲折的山梁下,蜿蜒而过的林溪河像一条纽带,将八个村寨串起来。一栋栋侗族吊脚楼林立在河畔,古老的水车将清澈的河水不断地运送到层叠的梯田里,一派宁静安逸的田园风光。
事实上,这宁静祥和的景象,并非与生俱来。很久之前的程阳,还是一片没有名字的荒地,山岭之间只有野兽出没,几无人烟。直到侗族的一次大迁徙,才最终使得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唐朝末年,由于统治者对岭南地区的统治力衰减,岭南爆发了多次起义,其中以“黄洞蛮”的黄乾率领的越人起义声势最大,共计有20余万人参加。不过,声势浩大的造反最终仍然被官军镇压,失败的越人开始大规模地向周围地区迁徙——而这些越人,就是侗族的祖先。
在无数支迁徙的越人中,有一支队伍被“阳”姓首领率领,沿着柳江一直向北,跋山涉水之后抵达了程阳。在这里,他们遇见同样因为中原战乱而向南迁徙过来的“程”姓族人,两大族人见对方都是为了躲避战乱,而程阳地区又山明水秀,于是决定:不再分汉侗,一起在此定居。
阳姓族人和程姓族人开始共同在这里开荒种田,慢慢把这里建设成了一片富饶的区域,吸引了越来越多因为躲避战乱而到达这里的人,逐渐形成了马安、平寨、岩寨、平坦、懂寨、程阳大寨、平埔、吉昌共八个自然村寨。而大家公认程、阳二姓是开发这里的祖先,于是统称其为“程阳八寨”。
但是,由于这里的侗族人太多,侗文化深厚,生活在这里的汉族居民最终还是被“侗化”了。其中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寨子的建筑特色。
比如古寨旁的那座风雨桥——在侗族传统中,凡是有侗族人居住的地方,必须要在附近的溪河上建起一座风雨桥,他们相信,这种桥是沟通阴阳的媒介,是村寨的灵魂,村寨里每一个诞生的新生命,都会通过这座桥来到人间。而桥往往会选在溪河下游修建,在侗族巫师眼中,这样不仅可以保住寨子的风水,还是“修阴功”(积德)的一种方式。现今,对风雨桥的维护已成为侗族人的一项公益性事业,他们往往会不计报酬地进行支持,甚至路过古桥,也不忘拿手帕沾一沾扶手上的灰尘。
再如那些程阳鼓楼。八寨中保存有鼓楼9座,其中位于平寨内的鼓楼,建于清朝道光元年(1821年),是八寨内最古老的一座鼓楼。根据侗族的古歌记载,侗族本来是个迁徙民族,每到一个地方,必先修起鼓楼,然后再修建各家各户的吊脚楼,所谓“未立寨,先立楼”,而且其余任何建筑的高度都不得超过鼓楼,所以鼓楼必定是寨子内最高大的建筑。在过去,鼓楼内常设置有皮鼓,每当有重大事件发生,人们都会敲响皮鼓,召集寨子内所有的人到这里来商议——足见鼓楼不但是一个寨子的标志性建筑,更是寨内的中心事务场所,被侗族人视为族徽……
“行歌坐妹”牵姻缘
偷个新娘过春节
受影响不仅仅是建筑,那些侗族的风俗,同样成为了当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每个寨民,都会侗族的歌舞。其中最常见的莫过于多耶舞,笔者就有幸在八寨中碰上过一次:寨内的鼓楼前挤满了着盛装的寨民,有不少青年男女唱着“毯子花,花拦路,毯子花,拦路拦,抽出毯子抓郎脸,抓郎脸”的“拦路歌”,不断地邀请外人加入。随后,村长一声令下,热闹的多耶舞就开始了:穿着盛装的女人被围在当中,男人们排成一圈在四周边跳边唱,兴致高处,还会有侗族的壮汉抓住一起跳舞的女人或者远道而来的客人,将他们高高抛起……
除去歌舞之外,生活在程阳八寨内的侗族同胞,至今也还保存着众多侗族从古代传下来的习俗,其中最有趣的莫过于“行歌坐妹”和春节“偷亲”的习俗,既惊险又刺激,是最为外人乐道的。
所谓“行歌坐妹”,也叫“行歌坐夜”,是侗族从千年前继承下来的一种谈恋爱的方式。行歌坐妹通常发生在农闲时节的午夜,寨子内的腊汉(男青年)会三五成群地举着火把跑到腊篾(姑娘)家里做客。到了姑娘家后,所有人在火塘边围座,然后用对歌的方式来畅谈人生理想,互相增加了解。在行歌坐妹中,小伙子如果看上了哪个姑娘,就会往那个姑娘的腿上坐,以此来表达对姑娘的爱慕之情——不过这个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如果姑娘看不上小伙子,往往会给予冷落;如果姑娘的父母也看不上这个小伙子,则会不停地进进出出,用白眼外加咳嗽的方式来打断他们。
情投意合的姑娘和小伙,经过几次“交流后”,往往会互相交换定情信物,然后男方就回去托人来说媒提亲——值得一提的是,就算登记结婚后,新郎也不能立即将新娘领回家,他们还必须要经过“偷亲”和“送新娘回门”的习俗,才能算是真正完婚。
偷亲一般都选择在除夕夜进行,新郎要避开众人的耳目,偷偷跑到新娘家,悄悄地把新娘带回家,然后在午夜时分放鞭炮庆祝——这就好比是在向全寨人宣布,我娶新娘子了,其他人别惦记了。到了大年初一一大早,新娘会从婆家挑着水出门亮相,就算是真正成为新郎家庭的一员了。而吃过早饭过后,寨子里的男女老少通常会跑到新娶媳妇的家庭看新娘,如果有认识新娘或之前和新娘谈过恋爱的小伙子,则必须吃一碗新娘打的油茶,表示“告别”。 接下来的节目主持人就是新郎了,他首先要大办宴席,叫上所有亲朋好友,在大年初三抬着早就准备好的猪、鸡、酸鱼、酸肉,一行人敲锣打鼓,浩浩荡荡地送新娘回娘家。在送新娘回娘家的途中,队伍会尽量地往人多的地方走,沿途经过的每一个村寨,都要燃放鞭炮,以显示新郎的家底丰厚。在娘家,新娘的家里人会给每位到来的客人送上一碗加了糖的油茶,被称为“喜茶”。客人吃完喜茶后,与送亲队伍及新人亲戚同餐共饮,对酒当歌……
扛着鸟铳抢花炮
中秋来打南瓜仗
程阳八寨号称“百节之乡”,四季中无论何时走入寨子,都犹如进入了节日的海洋:正月有春节,二月有侗族大歌节,三月有花炮节、四月有坡会节、五月有龙舟节、六月有尝青节、七月有河灯节、八月有斗牛节、九月有禾把节、十月有多耶节……
在众多的节日中,最抢眼的要属“花炮节”和“打南瓜仗”。
花炮节本来是三江地区所有民族共同欢庆的盛大节日,不过程阳八寨的花炮节,却是三江地区最声势壮大的——它举办的时间和别的地方不同,通常会举办多次,不过在三月初三举办的那一次是规模最大的。
花炮节当天,八个寨子的村民都早早起床梳妆打扮,穿着盛装聚集在鼓楼前。然后按照村寨分为八支队伍,敲锣打鼓,吹着芦笙,放着鞭炮到各村寨游行——游行的队伍往往多达数千人,不过最威风的却是前一年抢到第一名的村寨,因为他们被允许有特权:女的可以披金戴银,男的可以拿着鸟铳,老人则可以扮成以前的“官人”。
游行完毕后,所有的队伍会被集中到抢花炮的场地——一般是林溪河的河滩,在主持人宣布完规则后,随着一声炮响,花炮(一个彩色丝线包扎的铁环)激射而出,一飞冲天,抢花炮正式开始——刹那之间,那个小小的铁环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各个村寨的壮汉们一拥而上。为了成为第一个抢到花炮的人,拉、抢、推、绊,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堪称“程阳八寨的橄榄球赛”。与此同时,寨子内的其他人,也纷纷在河滩边为自己村寨的队伍呐喊助威,场面山呼海啸,蔚为壮观。
花炮节虽然刺激,但能够亲身上场参与的人毕竟是少数青壮年,而真正称得上全民参与,遍地皆兵的,则是打南瓜仗。
中秋节前夕,各个寨子的男女们,会抽出两组人,分别组成“南瓜队”和“油茶队”——其中,由男子组成的南瓜队,会用各色纸花插在南瓜上,做成一尊“南瓜花”,然后抬着南瓜花,浩浩荡荡地抬到女子所在的村寨内。从一进寨开始,南瓜花就会不断地遭到其他寨民的哄抢,如果男子们不能安全地把南瓜花送到“油茶队”的聚集地,就会很丢脸,若能完整地将南瓜花送到,则大添光彩。
将南瓜花送到后,“油茶队”的姑娘们捧上香浓的油茶给男子们,还会给他们蒸上香甜的南瓜——不过,南瓜不是拿给他们吃的,而是“战斗的武器”。与傣族的泼水节一样,哪位男子被南瓜扔得越多,打得越惨,说明中意他的姑娘越多。往往在这个时候,“战火”会迅速蔓延到整个村寨,一时间到处南瓜纷飞,欢叫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