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培养语感”、“语感训练”之类的词语频频出现于各级教育教学文件、资料之中。新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先后五次提及有关“培养语感”的问题,并把它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明确提了出来:“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训练语感”这一“最要紧”的“首要任務”并没有真正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更没有真正得到落实。教师一味地对中考的口径,字、词、句、篇、面面俱到,丝毫不敢遗漏半点。学生只能跑跑龙套,甚至做看客,很少有读、说的机会。这正如朱作仁教授批评的那样:“脱离语言文字,进行架空分析,或离开课文的整体而布置大量零碎的练习,结果事倍功半,学生所得甚微。这都跟忽视语感的培养有关。
有人会问:语感训练真的会影响中考成绩吗?语感训练真的是那么重要吗?答案是肯定的。朱作仁教授指出:“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也就是说,从语文的角度讲,语感既能使人变得越来越聪明,又是聪明的人的重要标志之一。可见,语感对一个人学好语文、接受或输出语言文字信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语感增强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鉴赏力、表达力都会相应地得到提高。换句话说,当学生形成了一定的语感能力时,他们在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必然会迅速、敏锐地抓住语言文字所表达的真实信息,而且能捕捉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甚至达到“得意者超于浮言,悟理者超于文字”的境界。一句话,如果有了敏锐的语感,就能一听就懂得,一说就清楚,一读就明白,一写就通顺。那么,如何加强对初中生的语感训练呢?我认为,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作努力。
一、 培养学生朗读习惯
朗读,是中华民族学习语文的优秀传统,也是训练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朗读是一项综合性的运动,朗读时,人的脑、眼、耳、口等各种器官协调配合,又各司其职。这些器官在生理运动状态中,又处于理性感悟状态。运动中感悟渐趋加深,感悟中运动更为有效。在这种交融状态中,便会逐步形成一种良好的悟性感觉,这种“感觉”便是语感效应。因此,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少一点分析讲解,多挤出一些时间指导学生朗读语言材料,尤其是精彩语段。通过经常的朗读训练,便能使学生形成从大脑到发音器官,甚至连及视觉、听觉器官的良好的反应机制,在大脑中储存起感性的语言模型,积累更多优秀的语言材料,同时,朗读的过程又是体验和感悟的过程,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意思。这里的关键是要指导学生真正读进去,读出味,读出情。我在教学法国小说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的最后一部分时,让学生联系上文进行反复朗读并组织评读,无需老师分析讲解,学生自能较好地理解韩麦尔的形象。尤其是其中的“‘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一句,多数同学都能把两个破折号读得很准确,那是由于感情过于激动,喉咙受阻所造成的语塞、停顿。从学生的朗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韩麦尔那种痛苦不堪的表情和无比激动的内心,深切地感受到他的那股强烈的爱国热情。当然,这首先是朗读者本身所体会到的,这是教者抽象枯燥的讲解分析所难以达到的效果。
二、强化听说读写训练
听、说、读、写的训练,是语文学科所特有的教学内容,也是语感训练的一条最重要的基本途径。因为“学生的语感由学生自己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积淀而成,是学生‘感'的结晶,而非教师‘讲'的产品,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读、写、听、说实践。”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其实,听和说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有着很大的作用,它既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考力得到充分发展,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言语对象的多方面的准确的直觉感知。我们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加强听、说训练,还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设置一定的语境,组织学生围绕某一、两个话题畅所欲言或进行辩论,并有目的、有步骤地提出一些明确的听、说要求。如在听话的时候,如何把握主要内容、中心意思,怎样分辨出隐含意思、弦外之音,锻炼其捕捉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和分析辨别语言信息的准确性。在说话的时候,怎样把话说清楚,说正确,锻炼其语言的正误感;怎样注意场合、对象,说话得体,锻炼其语言的分寸感;怎样把话说连贯,说通顺,锻炼其语言的畅达感;怎样把话说得动听、感人,锻炼其语言的情味感;怎样处理好语调、语速的变化,锻炼其语言的节奏感。当然,这样的听、说训练并不仅仅局限在学校里、课堂上,应当延伸至家庭、社会。如看电视、听广播、游公园以及参加必要的社会交际活动等等。这些不仅对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有极大帮助,而且还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感技能。
三、指导学生品味分析
这里的“品味”,就是琢磨、咀嚼、推敲、咬文嚼字。汉语言文字区别于欧美文字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既表音又表义,是一种音义的结合体。因此,引导学生品味汉民族语言,是训练学生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叶圣陶先生认为:咬文嚼字,“最重要的还在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意放过,务必发现他们的特性”。对作品中的某些关键性词语或句子,我们要常常有意识地把它们拈出来,让学生咀嚼、品味,以理解字面意思,领悟隐含意思,懂得精妙之处,即:如果换成其它词、句,不及这个好。如:教学鲁迅的小说《社戏》时,我引导学生品味“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一句中的“扑面”。同学们经过反复揣摩后纷纷发言:有的说表明“清香”浓郁;有的说表明孩子们个个脸朝前方,盼望早点看戏;有的则认为表明船行得很快……通过这样的咀嚼品析,同学们真正步入了文章之中。
四、引导感悟启发想象
夏丏尊先生曾对“语感”作过这样形象的描述:“在语感敏感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面,‘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两字,就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意味。”可见语感是基于生活经验,通过联想和想象产生的。语感教学需要大量形象思维的参与,形象思维能力是语言感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教学中对联想和想象应予以足够重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凭借想象,将语言文字在脑海中还原成作者所记叙、描绘的那一客观事物,使其产生一种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的心理状态,形成一种内心视像,从而获得语感、体验情感。在教学李清照的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时,我要求同学们一边读作品一边想象:看到了哪些景物?听到了哪些声音?同学们通过想象,竟能从短短三十三个字的词里,看到了夕阳、荷塘、亭子、小船、沙鸥、白鹭、饮酒畅谈、杯盘狼藉、酒后醉态等十五种景物,听到了嘻闹声、划船声、击水声、水鸟惊飞声、荷叶相撞声等八种声音。想象使同学们由词入画、入境,似乎也亲自经历了作者那次极富生活情趣的游历活动,和作者一同乐饮、一同迷途、一同惊醒,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为了使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从“应试”怪圈中走出来,少一点分析讲解,多一点语感训练,以切实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素质。
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训练语感”这一“最要紧”的“首要任務”并没有真正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更没有真正得到落实。教师一味地对中考的口径,字、词、句、篇、面面俱到,丝毫不敢遗漏半点。学生只能跑跑龙套,甚至做看客,很少有读、说的机会。这正如朱作仁教授批评的那样:“脱离语言文字,进行架空分析,或离开课文的整体而布置大量零碎的练习,结果事倍功半,学生所得甚微。这都跟忽视语感的培养有关。
有人会问:语感训练真的会影响中考成绩吗?语感训练真的是那么重要吗?答案是肯定的。朱作仁教授指出:“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也就是说,从语文的角度讲,语感既能使人变得越来越聪明,又是聪明的人的重要标志之一。可见,语感对一个人学好语文、接受或输出语言文字信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语感增强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鉴赏力、表达力都会相应地得到提高。换句话说,当学生形成了一定的语感能力时,他们在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必然会迅速、敏锐地抓住语言文字所表达的真实信息,而且能捕捉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甚至达到“得意者超于浮言,悟理者超于文字”的境界。一句话,如果有了敏锐的语感,就能一听就懂得,一说就清楚,一读就明白,一写就通顺。那么,如何加强对初中生的语感训练呢?我认为,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作努力。
一、 培养学生朗读习惯
朗读,是中华民族学习语文的优秀传统,也是训练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朗读是一项综合性的运动,朗读时,人的脑、眼、耳、口等各种器官协调配合,又各司其职。这些器官在生理运动状态中,又处于理性感悟状态。运动中感悟渐趋加深,感悟中运动更为有效。在这种交融状态中,便会逐步形成一种良好的悟性感觉,这种“感觉”便是语感效应。因此,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少一点分析讲解,多挤出一些时间指导学生朗读语言材料,尤其是精彩语段。通过经常的朗读训练,便能使学生形成从大脑到发音器官,甚至连及视觉、听觉器官的良好的反应机制,在大脑中储存起感性的语言模型,积累更多优秀的语言材料,同时,朗读的过程又是体验和感悟的过程,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意思。这里的关键是要指导学生真正读进去,读出味,读出情。我在教学法国小说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的最后一部分时,让学生联系上文进行反复朗读并组织评读,无需老师分析讲解,学生自能较好地理解韩麦尔的形象。尤其是其中的“‘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一句,多数同学都能把两个破折号读得很准确,那是由于感情过于激动,喉咙受阻所造成的语塞、停顿。从学生的朗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韩麦尔那种痛苦不堪的表情和无比激动的内心,深切地感受到他的那股强烈的爱国热情。当然,这首先是朗读者本身所体会到的,这是教者抽象枯燥的讲解分析所难以达到的效果。
二、强化听说读写训练
听、说、读、写的训练,是语文学科所特有的教学内容,也是语感训练的一条最重要的基本途径。因为“学生的语感由学生自己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积淀而成,是学生‘感'的结晶,而非教师‘讲'的产品,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读、写、听、说实践。”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其实,听和说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有着很大的作用,它既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考力得到充分发展,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言语对象的多方面的准确的直觉感知。我们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加强听、说训练,还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设置一定的语境,组织学生围绕某一、两个话题畅所欲言或进行辩论,并有目的、有步骤地提出一些明确的听、说要求。如在听话的时候,如何把握主要内容、中心意思,怎样分辨出隐含意思、弦外之音,锻炼其捕捉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和分析辨别语言信息的准确性。在说话的时候,怎样把话说清楚,说正确,锻炼其语言的正误感;怎样注意场合、对象,说话得体,锻炼其语言的分寸感;怎样把话说连贯,说通顺,锻炼其语言的畅达感;怎样把话说得动听、感人,锻炼其语言的情味感;怎样处理好语调、语速的变化,锻炼其语言的节奏感。当然,这样的听、说训练并不仅仅局限在学校里、课堂上,应当延伸至家庭、社会。如看电视、听广播、游公园以及参加必要的社会交际活动等等。这些不仅对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有极大帮助,而且还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感技能。
三、指导学生品味分析
这里的“品味”,就是琢磨、咀嚼、推敲、咬文嚼字。汉语言文字区别于欧美文字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既表音又表义,是一种音义的结合体。因此,引导学生品味汉民族语言,是训练学生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叶圣陶先生认为:咬文嚼字,“最重要的还在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意放过,务必发现他们的特性”。对作品中的某些关键性词语或句子,我们要常常有意识地把它们拈出来,让学生咀嚼、品味,以理解字面意思,领悟隐含意思,懂得精妙之处,即:如果换成其它词、句,不及这个好。如:教学鲁迅的小说《社戏》时,我引导学生品味“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一句中的“扑面”。同学们经过反复揣摩后纷纷发言:有的说表明“清香”浓郁;有的说表明孩子们个个脸朝前方,盼望早点看戏;有的则认为表明船行得很快……通过这样的咀嚼品析,同学们真正步入了文章之中。
四、引导感悟启发想象
夏丏尊先生曾对“语感”作过这样形象的描述:“在语感敏感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面,‘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两字,就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意味。”可见语感是基于生活经验,通过联想和想象产生的。语感教学需要大量形象思维的参与,形象思维能力是语言感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教学中对联想和想象应予以足够重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凭借想象,将语言文字在脑海中还原成作者所记叙、描绘的那一客观事物,使其产生一种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的心理状态,形成一种内心视像,从而获得语感、体验情感。在教学李清照的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时,我要求同学们一边读作品一边想象:看到了哪些景物?听到了哪些声音?同学们通过想象,竟能从短短三十三个字的词里,看到了夕阳、荷塘、亭子、小船、沙鸥、白鹭、饮酒畅谈、杯盘狼藉、酒后醉态等十五种景物,听到了嘻闹声、划船声、击水声、水鸟惊飞声、荷叶相撞声等八种声音。想象使同学们由词入画、入境,似乎也亲自经历了作者那次极富生活情趣的游历活动,和作者一同乐饮、一同迷途、一同惊醒,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为了使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从“应试”怪圈中走出来,少一点分析讲解,多一点语感训练,以切实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素质。